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 古诗三首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1 古诗三首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分层作业第1页
    1 古诗三首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分层作业第2页
    1 古诗三首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分层作业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 古诗三首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1 古诗三首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分层作业,共9页。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 古诗三首一.试题(共10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蚌壳(bàng) 华侨(qiáo) 稚子(zhì) 万顷(qĭng) B.葬身( zhàng) 巍峨(é) 旖旎(yĭ) 玷污(diàn) C.澄澈(zhé) 秉性(bĭng) 点缀(zhuì) 倭瓜(wō) D.篝火(gōu) 莱蒙湖(lăi) 萌动(méng) 撩乱(liāo)2.下列与“短笛无腔信口吹”中“信”的意思相同的是(  )A.信口开河 B.杳无音信 C.信誓旦旦 D.取信于民3.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稚子:幼稚的孩子。 B.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C.晓:早晨。4.下列诗句的主题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D.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5.下列关于作者及其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范成大的田园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别具一格,扩大了陶渊明以来田园诗所表现的内容。 B.范成大晚年写的《四时田园杂兴》描述了江南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唐代风土人情,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C.范成大把对农村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封建剥削的揭露结合起来,赋予诗句以更深刻的内容。 D.范成大通过深入的观察和切身的体验领略了农民勤劳、淳朴的品质和他们生活的苦乐,流露出诗人的同情和共鸣。6.下列诗句中,与“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意境相近的是(  )A.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B.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7.冬日的清晨,屋檐下、水盆里结着的坚冰,成为孩子最好的玩具,他们手拿冰凌,边走边敲,“叮叮当当”声不绝于耳。看着孩子寒天弄冰、兴趣盎然的画面,我们不禁想到诗句(  )A.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B.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C.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读诗歌后,我们知道取冰的时间是    ,取冰的人是    ,取冰的目的是    。(2)本诗中,“   ”一句写出了儿童把冰块当作乐器钲敲打,发出像    一样好听的声音。(3)你喜欢在冬天玩什么游戏?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说一说吧!9.课外阅读。春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二)[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译文:肥沃的土地在雨水的滋润下,千万朵花一下子就开放了,小草也一下子茂盛起来。屋后的荒地里也增添了不少新的绿意,邻家的竹根已开始发芽,从墙下钻到这边来了。(1)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   和    等。(2)本诗描写的是    季的景色,它和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都表现了    。(3)你觉得本诗中最生动的是哪一句?请写一写。    10.请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稚子弄冰》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 古诗三首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试题(共10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蚌壳(bàng) 华侨(qiáo) 稚子(zhì) 万顷(qĭng) B.葬身( zhàng) 巍峨(é) 旖旎(yĭ) 玷污(diàn) C.澄澈(zhé) 秉性(bĭng) 点缀(zhuì) 倭瓜(wō) D.篝火(gōu) 莱蒙湖(lăi) 萌动(méng) 撩乱(liāo)【解答】A.正确。B.有误,“葬”泛指依照风俗习惯用其他方法处理死者遗体。读音为“zàng”。C.有误,“澈”的意思是水清。读音为“chè”。D.有误,“莱”指地名。读音为“lái”。“撩”读“liáo”时,意思是撩拨;读“liāo”时,指把东西垂下的部分掀起来。因此,“撩乱”的“撩”应读“liáo”。故选:A。2.下列与“短笛无腔信口吹”中“信”的意思相同的是(  )A.信口开河 B.杳无音信 C.信誓旦旦 D.取信于民【解答】“短笛无腔信口吹”意思是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信”随便,放任的意思。A.意思相同,“信口开河”的“信”随便,放任的意思。B.不同,“杳无音信”的“信”指消息。C.不同,“信誓旦旦”的“信”是诚实的意思。D.不同,“取信于民”的“信”是诚信的意思。故选:A。3.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稚子:幼稚的孩子。 B.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C.晓:早晨。【解答】A.有误,稚子:幼小的孩子。B、C正确。故选:A。4.下列诗句的主题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D.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解答】A.主题是儿童生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出自雷震的《村晚》,翻译: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B.主题是儿童生活,“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出自杨万里的《稚子弄冰》,翻译: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C.主题不是儿童生活,与其他三项不同,“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翻译: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D.主题是儿童生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翻译: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故选:C。5.下列关于作者及其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范成大的田园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别具一格,扩大了陶渊明以来田园诗所表现的内容。 B.范成大晚年写的《四时田园杂兴》描述了江南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唐代风土人情,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C.范成大把对农村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封建剥削的揭露结合起来,赋予诗句以更深刻的内容。 D.范成大通过深入的观察和切身的体验领略了农民勤劳、淳朴的品质和他们生活的苦乐,流露出诗人的同情和共鸣。【解答】A、C、D正确。B项有误,范成大是南宋诗人,展示的是宋代风土人情。故选:B。6.下列诗句中,与“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意境相近的是(  )A.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B.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解答】“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句诗的意思是: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诗句描写了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拿着短笛随意的吹奏的情景。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A.“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意思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诗句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与题目意境相近。B.“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清代高鼎的《村居》,意思是: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诗句描写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与题目意境不相近。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意思是:向人问路,牧童用手指了指杏花林深入的村庄便有一家酒馆。诗句描绘出一副悠远而诗意的意境。与题目意境不相近。故选:A。7.冬日的清晨,屋檐下、水盆里结着的坚冰,成为孩子最好的玩具,他们手拿冰凌,边走边敲,“叮叮当当”声不绝于耳。看着孩子寒天弄冰、兴趣盎然的画面,我们不禁想到诗句(  )A.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B.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C.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解答】A.句意: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B.句意: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C.句意: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故选:C。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读诗歌后,我们知道取冰的时间是  早晨 ,取冰的人是  幼小的孩子 ,取冰的目的是  做成冰钲敲打 。(2)本诗中,“ 敲成玉磬穿林响 ”一句写出了儿童把冰块当作乐器钲敲打,发出像  玉磬 一样好听的声音。(3)你喜欢在冬天玩什么游戏?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说一说吧!【解答】(1)考查诗歌词句理解。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取出,用彩丝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就像一个银钲。由此句可知,取冰的时间是早晨,取冰的人是幼小的孩子,取冰的目的是做成冰钲敲打。(2)考查诗歌词句理解。敲成玉磬穿林响:轻轻敲打,清脆的响声穿林而过。“敲成玉磬穿林响”写出了儿童把冰块当作乐器钲敲打,发出像玉磬一样好听的声音。(3)考查积累拓展。结合实际情况写出自己冬天玩什么游戏,怎么玩的即可。如:下大雪后,我喜欢和小伙伴们堆雪人。堆雪人其实很简单,就是先要滚一大一小两个雪球。大雪球放在地上当身子,小雪球放在大雪球上当脑袋,然后用两颗黑色的玻璃球挡眼睛,用一根胡萝卜当鼻子,用红粉笔当嘴巴,有时,我还会找一些漂亮的树叶作为雪人衣服上的装饰品。故答案为:(1)早晨 幼小的孩子 做成冰钲敲打;(2)敲成玉磬穿林响 玉磬;(3)下大雪后,我喜欢和小伙伴们堆雪人。堆雪人其实很简单,就是先要滚一大一小两个雪球。大雪球放在地上当身子,小雪球放在大雪球上当脑袋,然后用两颗黑色的玻璃球挡眼睛,用一根胡萝卜当鼻子,用红粉笔当嘴巴,有时,我还会找一些漂亮的树叶作为雪人衣服上的装饰品。9.课外阅读。春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二)[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译文:肥沃的土地在雨水的滋润下,千万朵花一下子就开放了,小草也一下子茂盛起来。屋后的荒地里也增添了不少新的绿意,邻家的竹根已开始发芽,从墙下钻到这边来了。(1)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雨 、 草 、 花 和  笋 等。(2)本诗描写的是  春 季的景色,它和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都表现了  春天所赋予万物旺盛而蓬勃的生命力 。(3)你觉得本诗中最生动的是哪一句?请写一写。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我觉得最生动。诗句中以“欲动”二字,不仅将静态的显影转化为动态的观照,而且还赋人情予物态,写出了“土膏”在春光的沐浴下不甘偃息、意欲有所作为的内心萌动,使读者感到一股春天的蓬勃气息扑面而来。 【解答】(1)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译文可知,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雨、草、花和笋。(2)考查了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结合“万草千花一晌开”可知,本诗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本诗的共同特点是都表现了春天所赋予万物旺盛而蓬勃的生命力。(3)考查了诗歌语言赏析。选取诗句内容,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1)雨 草 花 笋(2)春 春天所赋予万物旺盛而蓬勃的生命力;(3)“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我觉得最生动。诗句中以“欲动”二字,不仅将静态的显影转化为动态的观照,而且还赋人情予物态,写出了“土膏”在春光的沐浴下不甘偃息、意欲有所作为的内心萌动,使读者感到一股春天的蓬勃气息扑面而来。10.请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稚子弄冰》改写成一篇小短文。【解答】范文:稚子弄冰寒冷的冬天到 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气温越来越低了。一个滴水成冰的早晨,一个可爱而天真的孩子早早地起了床。他跑到门外把一个铜盆拿进屋子,小心翼翼地把铜盆倒扣在地上。地上就出现了一块圆圆的冰块,就像十五的月亮,又像洁白无瑕的玉石。不管从那个角度看这块冰,都非常非常美丽漂亮,怪不得那孩子那么小心翼翼的。孩子找了个空心的芦苇秆,蹲在地上对准冰块的中心吹。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冰中间吹出了一个洞。他又连忙找来五彩的丝线,从洞中穿过,这样一个钲就做出来了(钲:古代的一种乐器)。那个孩子提着钲满林跑,整个林子都是那个孩子敲钲的声音,清脆,委婉动听,洋洋盈耳。突然,圆圆的冰中裂出了一条缝,只听“啪”的一声,冰碎成几瓣了,那声音像玻璃破碎的声音,小孩子看着手里只剩一条五彩的丝线了,有些不知所措。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