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养评价高三下学期2月南粤名校联考化学试题
展开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Li-7 C-12 O-16 Na-23 Si-28 Ni-59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下列富有岭南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的是
2.火星地层中含水矿物的发现,“玉兔二号”在月背的探索,神舟十六号的顺利返程,均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体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星陨石中的20Ne位于周期表p区
B.月壤中的3He 的核电荷数为3
C.运载火箭使用的碳纤维燃料是纯净物
D.飞船返回舱表层的烧蚀材料属于金属材料
3.工业合成尿素的原理:CO2+2NH3 == CO(NH2)2+H2O,有关叙述表示不正确的是
A.CO2分子中所有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H-N-H:NH3 > CO(NH2)2
C.CO(NH2)2中N原子的杂化形式为sp3杂化
D.上述反应过程中仅涉及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4.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加热和净化装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此装置制取并收集H2
B.用上述装置制取并收集Cl2时,装置d可以移除
C.加热b装置时,需要在其底部垫上石棉网
D.a装置是长颈漏斗
5.图示化合物为是“点击化学”研究中的常用分子, 关于该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无手性碳原子
B.能与氨基发生反应
C.元素电负性:O > N > C
D. 1ml 该有机物最多可与 9 ml 氢气反应
6. 劳动有利于“知行合一”。下表劳动项目中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7.在酸性环境中,纳米Fe / Ni复合材料去除污染水体的NO3-的反应过程(Ni不参与反应)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步骤i中产生了气体
B.反应步骤ⅱ不需要H+的参与
C.去除NO3-后的水体pH增大
D.处理过程中Fe/Ni复合材料作催化剂
8.某学习小组探究FeCl3与Na2SO3之间的反应,设计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II中溶液颜色比I中更深,
是由于Fe3+水解程度增大
III中有深蓝色沉淀生成,无法证明
FeCl3与Na2S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从II到IV滴加的溶液可改为
0.05ml/L稀硫酸
V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FeCl3能氧化Na2SO3
9.城镇的地下空间中常有金属管道运输系统和地铁铁轨等。当金属管道或铁轨在潮湿土壤中形成电流回路时,就会引起这些金属制品的腐蚀。为了防止这类腐蚀的发生,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钢铁上发生还原反应
B.若导线与Mg块连接,为牺牲阳极法
C.若外加电源,导线应连接外接电源的正极
D.导线与Zn块连接也可保护钢铁输水管
10. 右图是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可以让品红褪色,利用了其氧化性
B. S生成H2S和X的反应是归中反应
C.Z的浓溶液和蔗糖反应可以生成X,
体现了Z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Y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11.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甲醛所含σ键数为4NA
B.0.1 ml·L-1的MgCl2溶液含Cl-的数目为0.1NA
C.82g Na218O2与足量水完全反应,电子转移数为2NA
D. 0.1 ml的C2H5OH 所含氢原子数为0.6NA
12.下列反应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变化的是
A.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CO32-+CaSO4 == CaCO3+SO42-
B.向煤中加入石灰石实现燃煤脱硫:2CaCO3 + 2SO2 + O22CaSO4 + 2CO2
C.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FeCl3溶液:
3Mg(OH)2(s) + 2FeCl3(aq) == 2Fe(OH)3(s) +3MgCl2(aq)
D.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lO-+CO2+H2O == 2HClO+CO32-
13.下列陈述I和陈述II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14.元素周期表对化学学科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其中含Z的化合物可
用于预防龋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于水化物的酸性强弱:W > Y
B.Z单质与X的简单氢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
C.R的单质经常用作保护气,其化学式为:R2
D.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4,其简单氢化物的分子构型为直线型
15.反应X→Y的物质能量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中曲线①所示,使用催化剂M后反应中物质能量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中曲线②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稳定性:X < Y
B.使用催化剂降低了该反应的焓变
C.使用催化剂后,反应历程分3步进行
D.使用催化剂后,反应历程中的决速步为
X·M==Y·M
我国科学家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光电催化体系,该体系利用双极膜可实现大电流催化电解制H2O2,同时能实现烟气脱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解总反应:2OH-+SO2+O2=SO42-+ H2O2
B. 每生成1ml H2O2,双极膜处有2ml的H2O解离
C. 电解过程中,阳极室中OH-的物质的量不因反应而改变
D. 理论上每生成1.5ml H2O2,可以实现烟气脱1.5NA个SO2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7.(14分)
某学习小组探究卤素单质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试从电化学角度分析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规律。
实验需要配制200 mL 1.0 ml·L-1的KCl溶液,下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不需要的是_____(填选项),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
(填仪器名称)。
(2)请写出实验室处理Cl2尾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化学中,将有转化关系的、含相同主要元素的氧化型物质和还原型物质称作一个电对(如MnO2 / Mn2+、Cl2 / Cl-等)。每个电对都有一个电极电势(φ),其数值越高,意味着电对中氧化型物质转化为还原型物质的能力越强;反之,其数值越低,意味着电对中还原型物质转化为氧化型物质的能力越强。两个不同电对可以构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电极电势高的电对发生还原反应,体现氧化性;电极电势低的电对发生氧化反应,体现还原性。例如强酸性条件下:φ(MnO2 / Mn2+)> φ(Cl2/Cl-)
则可发生反应:MnO2+4H++2Cl-== Mn2++Cl2↑+2H2O。
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①溶液中的c(H+)会影响电对的电极电势大小;
②溶液中的氧化型物质浓度越大,电极电势越高;溶液中的还原型物质浓度越大,
电极电势越低;
③构成氧化还原反应的两个电对的电极电势差值越大,反应越易发生;反之则越难发生。
小组成员发现,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生成氯气,当氯气不再逸出时,反应体系(固液混
合物A)中仍存在盐酸和MnO2,根据以上资料,小组成员提出以下猜想:
= 1 \* rman i.随c(H+)降低,φ(MnO2 / Mn2+)降低,MnO2氧化性减弱。
= 2 \* rman ii.随c(Cl-)降低,φ(Cl2 / Cl-)________,Cl-还原性________。
= 3 \* rman iii.随c(Mn2+)升高,φ(MnO2 / Mn2+)降低,MnO2氧化性减弱。
随后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验证了他们的猜想,补充完整下列实验表格:
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小组成员进一步设计实验,定量探究相同浓度卤素离子
(Cl-、Br-、I-)的还原性强弱。实验可选药品及设备有:均为1ml/L的KCl溶液、KBr溶液和KI溶液,6 ml/L的H2SO4溶液,12 ml/L的HCl溶液,MnO2固体,蒸馏水,
pH传感器,试管,胶头滴管。请设计实验方案(不考虑尾气处理和试管容积限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得到一种卤素单质,将其提纯后得到紫色易升华晶体。它在生活中的一种
用途为________;它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H2O或C2H5OH中的溶解度,请说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4分)
NiCCr-LDHs是一种新型吸附材料,可用作吸附剂去除水中的有机阴离子污染物,
下面是利用含镍工业废料合成其重要原料Ni(NO₃)₂·6H₂O的工艺流程。
已知:
a.Ksp[Ni(OH)₂] = 2×10-15, Ksp[Cr(OH)₃] = 6.3×10-31,镍的+2价较为稳定;
b.含镍废料中含有Ni、Cr、Fe、Cu、Zn、Pb的化合物,其中Cr元素的存在形式为+3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Ni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请写出“部分除Cu”工序中除铜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物质的加入主要是为了调节溶液的pH,则物质M是_________。
(4)滤渣II的主要成分为ZnS和_________。
(5)“除铁”时双氧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硝酸镍的阴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
(7)Ni(NO₃)₂·6H₂O经过灼烧可以生成一种Ni的氧化物,其晶胞结构如图:
其中Ni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
已知该晶胞的晶胞参数均相同,晶胞内两个O原子的最短距离为a pm,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写出计算式即可)。
19.(14分)
工业的快速发展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能源,显著增加了CO2的排放,为了实现双碳目标,需要降低CO2的排放。利用二氧化碳-甲烷干气重整技术(Dry Refrming f Methane, DRM)可以实现碳捕捉、利用及封存,同时生成燃料气CO和H2,相关反应如下:
反应Ⅰ:CH4(g) + CO2(g)2H2(g) + 2CO(g) ΔH1
反应Ⅱ:H2(g) + CO2(g)H2O(g) + CO(g) ΔH2= + 41.16 kJ/ml
反应Ⅲ:CH4(g)C(s) + 2H2(g) ΔH3= +74.87 kJ/ml
反应Ⅳ:2CO(g)CO2(g) + C(s) ΔH4=-172.47 kJ/ml
(1)能量转化与反应方向研究
= 1 \* GB3 ①根据上述相关反应,请计算出反应Ⅰ的ΔH1=___________ kJ/ml。
= 2 \* GB3 ②已知反应Ⅰ的ΔS = 270.0 J·ml-1·K-1,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反应在298K的条件下能否正向自发进行,并说明理由(ΔG的单位: kJ·ml-1,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不考虑温度对ΔS、ΔH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考虑反应Ⅰ,以进料比为1:1的CH4和CO2混合气体为起始投料,在恒温恒压的
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反应平衡时,向容器内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不会参与反应),平衡不会移动;
B.反应平衡时,向容器内充入一定量进料比为1:1的CH4和CO2混合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不会发生改变;
C.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0.1ml CH4,同时又生成了0.1ml CO2,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反应平衡时向容器中投入少量C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2(H2)·c2(CO)c(CH4)值减小。
(3)主反应(反应Ⅰ)需要使用催化剂来提高反应速率,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CH4的裂解反应(反应Ⅲ)会导致积碳的形成,根据反应Ⅲ、Ⅳ,
以下能够有效减少积碳的措施有:____________。
A.升温 B.降温 C.减压 D.选用适宜的催化剂
(5)只考虑反应Ⅰ和反应Ⅱ,在刚性密闭容器中,进料比n(CO2)/n(CH4)分别等于
1.0、1.5、2.0,且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甲烷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曲线a对应的n(CO2) / n(CH4)=_________。
②在800℃、101 kPa时,按投料比n(CO2) / n(CH4)=1.0加入刚性密闭容器中,达平衡时
甲烷的转化率为90%,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95%,则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14分)近年来,香鳞毛蕨药用价值开发已成为全球热点,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间苯三酚的化合物。化合物G为间苯三酚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以下是其合成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C的分子式为C10H12O5,能与碳酸氢钠反应,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3)设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有机物D的分子式为C10H13NO4;
B.有机物D与有机物E中N原子均采用sp3杂化;
C.有机物D与有机物E中均含有手性碳原子;
D.1ml有机物E含有28NA个σ键。
(4)有机物X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X的种数有_______种:
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②能使FeCl3发生显色反应;③1ml X能与3ml Na反应。
(5)根据有机物B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 、 合成 ,
(上述已给试剂任选),回答以下问题:
①合成路线中生成一元酰胺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最后一步的反应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项
A
B
C
D
文物
名称
沙河鸟笼
广彩瓷
广州牙雕
潮州木雕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
小苏打的化学式是Na2CO3
B
84消毒液和洁厕灵可以混用清洁
混用增强消毒杀菌效果
C
给家里的铁锅除锈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3O4
D
将新切的山药片浸没在水里防止变色
山药中的多酚类物质能被氧化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A
电负性:F>Cl
酸性:HF<HCl
B
第一电离能:Na>K
与水反应剧烈程度:Na<K
C
分子极性:CO>N2
范德华力:CO>N2
D
分子间作用力:H2O>H2S
热稳定性:H2O>H2S
X
Z
W
Y
R
组别
实验操作
滴加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
较浓H2SO4
___________
猜想 = 1 \* rman i正确
II
KCl溶液
有氯气
猜想 = 2 \* rman ii正确
III
KCl溶液+MnSO4溶液
无氯气
猜想 = 3 \* rman iii____
序号
反应试剂及条件
反应后形成的新物质
反应类型
i
银氨溶液,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ii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广东省南粤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南粤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pdf、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养评价2月南粤名校联考化学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南粤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南粤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pdf、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养评价2月南粤名校联考化学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南粤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9月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养评价联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南粤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9月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养评价联考化学试题,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