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机械运动完整版课件ppt
展开本节课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理解速度的意义,从而让学生归纳出路程、时间与速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速度=;速度×时间=路程。运用所学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3.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请写出速度的公式及变形公式:
如何给作运动物体的速度建立模型?
如何利用公式进行正确、规范的计算?。
【例1】2006 年7 月12 日, 我国运动员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 米栏的比赛中,以12秒88 的成绩获得金牌,打破了尘封13 年之久的12 秒91 的世界纪录。 试求刘翔当时赛跑的速度?
解:由题意可知,路程s =110米,时间t =12.88 秒。根据速度公式,可得:
= 8.54 m/s
答:刘翔赛跑的速度为8.54 米/ 秒。
【变式1】“频闪照相”常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是某小球运动时每隔0.1s的频闪照片,A、B、C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由图可知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时,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解:小球运动的时间t=2×0.1s=0.2s,
sAC=7.35cm-3.50cm=3.85cm;
答: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速度是0.1925m/s。
【例2】一列车长150 米,以108 千米/ 时的速度通过一座450 米长的铁路桥,列车过桥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解:列车通过大桥是从列车头开始进入大桥至列车尾离开大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列车通过的路程:s = 450 米+150 米= 600 米
已知列车的速度v = 108 千米/ 时= 30 米/ 秒,
所以列车通过大桥的时间:
答:列车通过大桥的时间为 20 秒。
【变式2】过马路要注意安全!如图所示,街道宽15m,小可同学沿斑马线走过街道需10s时间。街道上一辆汽车正以 10m/s的速度沿街道向斑马线驶来,当小可刚踏上斑马线时,汽车距离斑马线 80m 。若二者速度不变,计算分析:人先过完街道还是汽车先到达斑马线?
汽车到达人行横道所用的时间:
解:汽车到斑马线 s=80m, 汽车的速度为10m/s,
所以汽车先到达人行横道。
答:汽车先到达人行横道。
【例3】为了交通安全,城市许多马路都画有斑马线供行人横穿马路时行走。在斑马线的两侧装有红绿灯。某人过斑马线前看到绿灯亮的时间还剩6 秒,斑马线区域的马路宽度为15米,如果他步行的速度为2 米/ 秒,则他在绿灯亮剩下的时间内能否穿过斑马线区域?
解:根据题意,由速度公式 v=s/t,可推得公式s = vt。
所以,此人在6 秒钟内通过的路程为:
s = vt = 2 米/ 秒×6 秒= 12 米
因为s 小于15 米,所以,在剩下的6 秒内,他不能穿过斑马线区域。
答:该人在绿灯亮剩下的时间内不能穿过斑马线区域。
【变式3】为了安全的进行爆破,某工地使用的导火线长约96cm,导火线的燃烧速度为0.8cm/s,爆破员跑步的速度为5m/s,安全距离为500m请你根据上述数据,通过计算说明该工地使用的导火线长度已足够安全。
解:根据题意,由速度公式 v=s/t,可推得公式t = s/v,s=vt。
=96cm/(0.8cm/s)=120s
s人=v人t人=5m/s×120s=600m
你还有其它求解方法吗?与同学交流。
一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有什么特点?路程与时间有什么定量关系?
速度不变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能否用图像来反映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s-t的图像会如何?
1.2020·台州 某同学步行的速度约为1.2 m/s,他从家步行到校门口所需的时间约10 min,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约为 ( )A.12 m B.72 m C.720 m D.1200 m
2.汽车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汽车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s1,采取制动后汽车向前运动的距离叫制动距离s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过程中,若驾驶员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采取制动后,汽车行驶65m刚好停在障碍物前,已知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s,则反应距离为______m,制动前汽车行驶速度为______m/s。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该驾驶员超速行驶,则增加的距离是__________(填“s1”、“s2”或“s1和s2”),所以严禁超速。
3.如图所示的s-t图象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甲、乙都不做匀速直线运动D.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乙都不做匀速直线运动
科学第1节 机械运动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科学<a href="/kx/tb_c565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节 机械运动优秀ppt课件</a>,文件包含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31《机械运动》第2课时课件pptx、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31《机械运动》第2课时练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机械运动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kx/tb_c565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节 机械运动优秀课件ppt</a>,文件包含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31《机械运动》第1课时课件pptx、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31《机械运动》第1课时练习docx、跳马mp4、运动wmv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机械运动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机械运动备课课件ppt,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考与讨论,这是为什么呢,----参照物,请你来分析,太阳东升西落,月亮穿过乌云,机械运动的分类,根据运动的路线,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