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讲 溶液的酸碱性(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同步精品课件+分层作业(沪教版·上海) 课件 0 次下载
- 第14讲++溶液的酸碱性(同步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同步精品课件+分层作业(沪教版·上海)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三章 走进溶液世界(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同步精品课件+分层作业(沪教版·上海) 课件 1 次下载
- 第三章 走进溶液世界(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同步精品课件+分层作业(沪教版·上海) 课件 0 次下载
- 第15讲 燃烧与灭火(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同步精品课件+分层作业(沪教版·上海) 课件 0 次下载
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 燃料及其燃烧4.1 燃烧与灭火优秀作业ppt课件
展开认识燃烧 -- 什么是燃烧?
1.燃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问题1: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吗?
塑料袋 玻璃 粉笔 面粉 石头 棉花球
可燃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燃烧的物质
实验现象: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发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②红磷不燃烧。③水下的白磷不燃烧。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观察现象
现象:水中的白磷燃烧, 发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该实验说明: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1)要有可燃物。(2)要有氧气(或空气)。(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实验1:现象:钠在氯气中燃烧发生的现象 。
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原理 。
实验2:取一小段用砂纸擦亮的镁带,用坩埚钳夹住,放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然后,立即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实验2:现象:钠在氯气中燃烧发生的现象 。
镁带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灰黑色粉末。
原理 。
只要具有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的化学反应,都可称为可燃物的燃烧。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 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
2、什么物质能引起爆炸?
(1)可燃性的气体 (2)可燃性液体的蒸汽 (3)可燃性的粉尘
注意:并非所有的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自行车轮胎爆炸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1.由物理膨胀导致的爆炸; 2.由急速的燃烧引起的爆炸; 3.核爆炸。
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作爆炸极限。
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爆炸会给人类带来什么?
在下列场所----加油站、面粉厂、煤矿矿井等处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缓慢氧化:进行的很缓慢,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如钢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食物腐烂、人体衰老、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应注意:缓慢氧化也放出热量
当温度达到或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就会引起火灾。
遇到火险,你会怎样处理?
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
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供人取暖,烹饪食物,燃烧发生的光可以照明,但燃烧一旦失控,会酿成火灾,给人类带来灾难。
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怎样灭火?
2.液化气罐着火了,怎么办?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怎样灭火?
可用水扑灭;把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注意:千万不能说降低着火点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由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其与空气隔绝来灭火的。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来灭火的。除了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以用来扑灭油、气等 燃烧引起的失火。
一定量的燃料燃烧时需要一定量的氧气。当燃料与 O2 接触不充分或氧气不充足时,燃料就不能完全燃烧。
O2充足时,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此时,木炭燃烧得快,放出的热量多;
O2不足时,木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此时,木炭燃烧得慢,放出的热量少;
危害:浪费燃料、污染环境
①增大氧气的浓度;(不间断的鼓入足量的空气或氧气)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固体燃料粉碎,液体燃料喷成雾状)③有效改进设备,防止热量的散失
3.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的方法:
如:架空可燃物、将可燃物由块状变成粉末状
为什么冬天在房间里烧木炭取暖容易中毒?
氧气不足,容易产生一氧化碳。
你能对下列现象作出解释吗?由此你能总结出采取哪些方法能促进可燃物的完全燃烧?
1.工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粉末状2.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3.用煤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锅炉中鼓入空气4.家庭用的燃煤通常要加工成蜂窝煤5.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不会发生燃烧,如果在纯氧中加热铁丝,它就会火星四射,剧烈燃烧
一定量的燃料燃烧时需要一定量的氧气。当燃料与氧气接触不充分或氧气量不足时,燃料就不能完全燃烧,就会造成燃料的浪费。
1、增大氧气的浓度;例如:上题中:3和5.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例如:上题中:1、2和4.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白瓷盘或玻璃片,观察到盘底变黑
1.含C、H元素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时,会生成 CO2 和水,如天然气(甲烷 CH4);
2.当O2不足时,可燃物中的C、H元素会生成CO、 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和炭黑等小颗粒。
CH4 + O2 CO2 + H2O
1. 小红在纸叠的碗中加入适量冷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碗安然无恙。纸碗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 ) A.纸不是可燃物 B.没有与氧气接触C.没有达到着火点D.水能灭火2.【2023上海黄埔一模】汽车发动机中将汽油雾化的目的是( )A. 减少碳排放B. 增加汽油分子的数量C. 减少氧气用量D. 使汽油与空气充分混合
3.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①动物呼吸 ②石灰石烧制生石灰 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④白磷溶于二氧化碳 A.①②B.①③C.③④D.只有①4.下列各组混合气体点燃时,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氧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B.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 C.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D.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5.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柴,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 A.纸比煤跟空气的接触面积大 B.纸比煤着火点高 C.纸比煤着火点低 D.纸比煤密度小6.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7. 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4.1 燃烧与灭火优质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a href="/hx/tb_c15579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4.1 燃烧与灭火优质作业课件ppt</a>,文件包含第15讲燃烧与灭火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第15讲燃烧与灭火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3.3 溶液的酸碱性完美版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a href="/hx/tb_c15578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3.3 溶液的酸碱性完美版作业课件ppt</a>,文件包含第14讲溶液的酸碱性同步课件pptx、测一些溶液的酸碱性wmv、自制酸碱指示剂mp4、酸碱指示剂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沪教版 (上海)3.2 溶液精品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沪教版 (上海)<a href="/hx/tb_c15578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3.2 溶液精品作业课件ppt</a>,文件包含第12讲溶液第1课时pptx、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比较MP4avi、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