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7.2《节奏与旋律》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5403069/0-170896771363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7.2《节奏与旋律》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5403069/0-170896771366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7.2《节奏与旋律》教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5403069/0-170896771370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题
7.2 节奏与旋律
单元
三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第二框《节奏与旋律》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中第三单元第七课。主要介绍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及小群体的作用,在集体生活中如何解决矛盾和冲突,是一节以学生探究讨论为主要内容的课程,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内容,概括归纳出知识要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综合以上分析,这一节课在教材中所处地位是非常特殊和重要的。
学习
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人在多个集体中承担多重责任,知道怎样处理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之间的关系
道德修养: 理解怎样处理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法治观念: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分组讨论与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个人与集体以及集体中的小群体关系的能力
健全人格:能理解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责任意识:初步树立面对集体时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
重点
怎样处理不同集体中的多重责任
难点
怎样认识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我的多重身份:志愿者(市共青团先锋志愿者)、队长(班级篮球队)、组员(课堂学习第五组)、学生(七一班级学生)、二胡演奏员(学校乐团)
梳理一下你在一下你在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数数有多少种,都是什么角色?
师: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倾听并思考回答
组织教学
设问引入,激发思考热情。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我在多个集体中
1.我在多个集体中
思考:(1)上述的“我”给你有何启示?
(2)角色与责任的关系:
小结:(1)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
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2.活动:团体拍手
全班分成三组,所有同学在游戏过程中必须闭上眼睛。
第一组同学开始拍手,通过倾听使拍手的节奏逐步达到一致。
第一组的拍手节奏一致后,第二组同学开始拍手,必须在第一组两次拍手之间拍两下,直到第二组的拍手节奏一致。
第二组的拍手节奏保持一致后,第三组全部学员开始拍手,必须在第二组两次拍手之间拍四下,直到第三组的拍手节奏一致。
结合游戏体验,思考:个人节奏和集体旋律是怎样的关系?
小结:(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当自己的节奏和集体的旋律和谐时,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融入集体。
(2)当自己的节奏和集体的旋律不和谐时,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
3.案例分析:大周的烦恼
(1)假如你是大周,面对不同角色冲突,做选择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2)面对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应如何选择?
(3)如何处理在不同集体的角色冲突?
提示:(1)通常会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也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四个“考虑”)
目标导学二:集体中的小群体
分析材料,结合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七年级(1)班的小明足球踢得很好,在他的带动下,班里其他5位男生也对足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几个常聚在一起,谈足球、谈学习,放学写完作业便一起踢球。只要学校组织足球赛,他们几个肯定上,而且是班级的顶梁柱,为班级取得好名次立下了汗马功劳……
(1)你所在的集体中也有小群体吗?
(2)你所在的小群体是怎样形成的?
(3)与小群体中的同学交往后,你有怎样的变化?
(4)如何看待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归纳:(1)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小群体成员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参与集体的建设;(正面效应)
2)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其成员就会与小群体之外的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负面效应)
2.情境分析:小王的班级生活
小王所在的班级,每到下课时间,同学们就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 ,有说不完的话:有几个同学总是讨论学习问题;小王和几位男生是班级足球赛的主力,总是兴高采烈地谈论球赛;有几位同学由于都是校学生会成员,小王则经常和他们聊学生会工作;还有几位男生常常约好一起去校内小店买零食,还常常迟到,影响老师上课,其他同学说他们,他们还联合起来欺负同学……
思考:(1)小王班集体中存在的这些“小群体”是怎样形成的?
(2)他们的行为会对成员或者班级、学校产生怎样的影响?
(3)小群体的作用有哪些?
小结:积极作用:在小群体中,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
消极作用:①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人集体生活时,我们就会与小群体之外的其他同学、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
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往往会将自己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
3.名词解释:什么是小团体主义?
小团体主义又称为“扩大了的个人主义”,就是只关心自己所属的小团体的利益,脱离实际,急功近利,不关心全局和整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小到一个班级,大到一个国家内部,都有可能存在小团体主义。
4.集体主义和小团体主义的区别
讲解:
5.小组讨论:(1)如果你的班级中有这样的“小帮派”,你会如何解决二者的冲突?
小结:①要“心怀一把尺子”,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
②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2)解决好集体生活中矛盾与冲突的意义?
小结:在集体生活中,我们面对矛盾和冲突,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我们学习过集体生活的经历,也是促进集体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过程。
学生结合自身,说角色,谈责任。
学生归纳关系,例如: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
学生根据要求,分成三组,然后做游戏,并结合教材,交流,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当自己的节奏和集体的旋律和谐时,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融入集体。
学生分析案例,结合教材回答问题,例如: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学生分析材料,借助教材,回答问题,例如: 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学生分析情境,结合材料,谈影响,例如:讨论学习问题,有利于学习水平的提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等;
一起买零食、影响老师上课、欺负同学:破坏班级、学校纪律;不利于人际交往;伤害同学;造成坏影响等……
学生识记小群体的作用,并在教材中勾画,整理笔记。
学生阅读小团体主义,加深理解。
学生结合表格,理解集体主义和小团体主义的区别
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在集体生活中,我们面对矛盾和冲突,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我们学习过集体生活的经历……
引导学生结合自已的身份,谈承担的责任,使学生初步了解: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
团体拍手活动,旨在通过学生分组活动,在游戏中感悟理解知识,深刻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当自己的节奏和集体的旋律和谐时,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融入集体。
案例分析环节,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贴近的案例——大周的烦恼,引导学生分析如何面对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顺其自然的使学生理解处理不同集体的角色冲突时,通常会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也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
教师借助情境分析——小王的班级生活,引导学生初识“小群体”,并进一步引出系列问题:小群体是怎样形成的?有何影响,小群体的作用等问题。使有关小群体的问题具有逻辑性的呈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在介绍小群体作用时,分为两部分: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使学生对小群体有更深刻清晰的认识。
集体主义和小团体主义的区别,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利用幻灯片通过表格的方式展示,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清晰明确,易于理解和识记。
检测目标
1.这是一个特殊的小群体,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父母虽然就在身边打工,但很多时候只能从睡梦中迷糊地听到他们回家的声音,或者从偶然放下的“零花钱”中感觉到父母的存在。这个小群体的形成是因为他们 ( D )
A.志趣相投 B.个性相似
C.年龄一样大 D.生活背景类似
2.下面行为不属于小团体主义表现的是(C)
A.为尽快把本班的清洁区域打扫干净,小玲把垃圾倒在别班的清洁区域;
B.在班级篮球比赛时,初一(2)班的啦啦队只拼命为本班运动员喊加油,而且贬低其他班队员;
C.为把本班的黑板报办得更出色,小汤和小李利用课余时间仔细观察了别班的黑板报,以便吸取成功的经验。
D.学校搞文艺会演,初一3班的班长来向初一2班借服装。2班有人担心:3班如果演得好,不是要影响本班节目获奖吗?因此不同意借演出服。
3.有的学生小群体内部成员之间重感情轻理智,如果有同学或老师损害自己或小圈子的利益,甚至会一哄而起,群起而攻之;有的学生小群体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相互攀比,吃喝玩乐无节制。这说明他们 ( C )
A.能辨别是非 B.能坚持正确的行为
C.已形成小团体主义 D.能坚持集体主义
4.晓红面临着钢琴晋级考试,每天都在进行着紧张的练习。一天,老师找到她说,学校合唱团有一场重要的演出活动,希望身为领唱的她能按时参加排练。晓红接过训练时间表一看,大部分和自己练琴的时间冲突,但晓红还是爽快地接受了学校的任务。这说明( A )
①在集体生活中会遇到角色冲突 ②遇到角色冲突要学会综合平衡 ③遇到角色冲突时,要从整体利益出发 ④遇到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要以自己所在的局部利益为重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5.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 D )
A.承担相同的责任 B.不必承担责任
C.只承担一种责任 D.承担不同的责任
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会有不一致的时候,在面对不同集体的多重责任时,会出现角色冲突现象,我们应有大局观念,懂得如何取舍;同时也认识到集体中存在的小群体现象有其合理性,但也常常会发展成极端利己的小团体主义,对此,我们心中应时刻有自己的是非观念,在小团体中,也应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坚持正确的行为。不止在班集体中如此,在社会中也是如此,国家与社会也是我们的集体。从宏观上来讲,这种个人与集体达成的“和谐”,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大意义,对国家与社会的和谐也有着密切关系。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节奏与旋律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节奏与旋律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节奏与旋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节奏与旋律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我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节奏与旋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节奏与旋律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过程,知识体系,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