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3.1机械运动教学设计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407135/0-17090221670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科学七下3.1机械运动教学设计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407135/0-170902216712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科学七下3.1机械运动教学设计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407135/0-17090221671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浙教版科学七下2.6透镜和视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七下2.6透镜和视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七下3.1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七下3.2力的存在教学设计 教案 3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七下3.2力的存在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初中浙教版第3章 运动和力第1节 机械运动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3章 运动和力第1节 机械运动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机械运动
单元
3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
分析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浙教版科学七下第3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为第2课时,本节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的有关知识。速度的概念是中学物理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时,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运动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并建立起速度的概念及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来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图像
二、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逐步形成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分析身边事例的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在引领认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描述问题能力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情境体验找到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重点
1.掌握定性和定量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根据速度公式的计算及其解题注意事项。
难点
根据速度公式的计算及其解题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尽快到达目的地;
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更快些……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观察图片物体运动快慢
为引出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做铺垫
讲授新课
一、机械运动的分类
科学上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一般是指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读图:说一说它们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
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读图:观察下面的直线运动,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甲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快慢不变;乙在运动过程中越来越快;丙在运动过程中越来越慢。
3.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物体沿直线路线运动时,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快慢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路线运动时,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运动快慢发生了变化,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特点:
①在不同时刻运动的快慢可能不同;
②经过的路线是直线。
归纳总结:
练习:下列运动中,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A.推铅球时,铅球离手后的运动
B.没有风时,雨滴的下落运动
C.飞机起飞前在跑道上滑行
D.太阳相对于地球的运动
答案: BC
二、速 度
探究1:每个小组给两辆运动快慢不同的小车A、B,怎样比较它们的运动快慢?
路程
时间
运动快慢
相同
长
慢
短
快
长
相同
快
短
慢
归纳总结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方法一: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方法二: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思考讨论:在百米赛跑的在比赛过程中,观众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的?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员是怎样计算成绩的?观众与裁判员所用的方法一样吗?
参考答案
观众: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远的运动的快。裁判员:比较的是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用时少的跑得快。
观众与裁判员所用的方法不同:观众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裁判员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探究2:每个小组只给一辆小车,不同小组之间互不通气。如何比较各组小车的运动快慢?
路程
时间
单位时间(1s或1min)运动的路程
运动快慢
不相同
不相同
路程长
快
路程短
慢
方法三: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 速度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2. 速度的计算公式:
用 s :路程 t :时间 v :速度 则速度公式可表示为:
可变形为:
速度公式中的v、s和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个运动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中的速度,路程和时间。
速度是用路程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的,这种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第三个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
3. 速度的物理意义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科学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4.速度的单位
速度的单位是米 / 秒,符号为 m/s,读作米每秒。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千米/ 时,符号为 km/h,读作千米每时。
1 米 / 秒 =3.6 千米 / 时
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决定的,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或“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
5.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出示图片:步行的人速度约1.3m/s;自行车行驶速度约4.2m/s;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28 ~ 33m/s;波音 747客机飞行250m/s;卫星绕地球运动7.9×103 光在空气中传播3×108
练习1:三个人的步行速度分别是:甲为3.5千米/时,乙为63米/分,丙为1米/秒,速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一样大
答案:D
练习2: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在 2008年北京奥运会 100米赛跑中的成绩是 9秒 69;城市马路上汽车的速度约为 30千米 / 时;非洲羚羊奔跑的速度可达 20米 / 秒。你能比较出这三者运动的快慢吗?
博尔特的速度:
汽车的速度:V2= 30千米/时≈8.3米/秒;
羚羊的奔跑速度:V3= 20米/秒。
比较可知V3>V1>V2,故羚羊奔跑最快,傅尔特次之,汽车运动最慢。
汽车上的速度计,可以直接读出汽车的行驶速度。
现在的汽车都有两个里程表,一个可以清零,一个不可以清零,可以清零的里程表又叫计程表,可以用于对某一段路程的测量。
“6327” 是指这辆车走过的路程(单位为千米),“807.2” 是指该车里程表从上次清零后到现在所走的路程。
街头电子测速仪能自动测出并记录过往车辆的速度。
思考讨论:你认识如图所示的限速标志吗?
道路上的限速牌
参考答案(1)晴天中型以上客车、货运车辆最高时速为:90km/h;
危险品运输车最高时速为: 80km/h。
(2)阴雨天中型以上客车、货运车辆最高时速为:80km/h;
危险品运输车最高时速为: 70km/h
课堂练习
1.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速度为85______(填上合适的单位),按照这个速度走完255k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
【答案】km/h 3h
2.在下列数值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1)人步行的速度一般为5____________。
(2)自行车的速度一般为5____________。
(3)汽车的速度一般为80____________。
【答案】千米/时 米/秒 千米/时
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 )
A.时间 B.速度 C.路程 D.米/秒
【答案】B
4. 下列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是( )
A.公园里的过山车
B.扔向远处的球
C.树上掉下来的苹果
D.在运动的秋千
【答案】C
5.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一分钟内、第二分钟内、第三分钟内通过的距离都是300米。在这3分钟内,物体做( )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运动
C.变速直线运动
D.不能确定
【答案】D
6. 下列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
B.摩托车快慢不变地在圆形跑道上行驶
C.火车在平直的铁轨上快慢不变地前进
D.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
【答案】C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观察图片中的直线运动,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阅读课文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学生练习
学生动手操作归纳总结实验结论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
通过快速阅读课本总结速度定义、公式,以及单位
让学生动手自己换算1m/s
与1km/h
学生练习
观察汽车上的速度计。
学生观看图片
学生练习
了解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让学生感受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不同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掌握直线运动的概念
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总结能力
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了解时间和路程不同如何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掌握速度的基本知识
了解1 米 / 秒 =3.6 千米 / 时
的来源
掌握单位的换算
了解日常生活中与速度有关的知识
了解道路上的限速牌
巩固本节知识
课堂小结
1. 机械运动分为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可变形为:
1m/s=3.6km/h。
梳理自己本节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
板书
一、机械运动的分类
机械运动分为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二、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3.速度的单位是米 / 秒,符号为 m/s,读作米每秒。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千米/ 时,符号为 km/h,读作千米每时。
可变形为:
1m/s=3.6km/h。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节 光和颜色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光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3节 耳和听觉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下册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3节 耳和听觉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