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七下科学3.71压强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407146/0-17090221767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七下科学3.71压强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407146/0-170902217679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七下科学3.71压强教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407146/0-170902217683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浙教七下科学3.61摩擦力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浙教七下科学3.62摩擦力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浙教七下科学3.72压强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七下4.1太阳和月球(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浙教科学七下4.1太阳和月球(第1课时) 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章 运动和力第7节 压强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3.1压强
章
3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研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式,,知道国际单位制压强单位“帕”(Pa)。
方法与过程目标:
1.培养测量、计算、表达能力及初步用基础知识解诀实际问题的能力。
2.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对具体问题做出分析和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引发讨论,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压力、压强的概念,压强的计算。
【教学难点】
压强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
想一想:
水杯对桌面、儿童对滑梯和物块对墙面都是否有力的作用?都是什么方向呢?
都存在垂直于物体表面的压力。
一、压 力
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为压力。
2、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产生弹性形变。
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物体上。
4、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5、大小
6、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海涂上正在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骑泥马”比赛。站在海涂上的人会陷入及膝深的海涂中,而骑在泥马上的人为什么不会陷下去呢?
活动一:
问:在雪地上行走,为什么会在雪地上留下脚印。
答:脚对地面的压力形成了脚印,说明压力会使物体的表面产生凹陷的效果,尽管在许多情况下,物体表面的凹陷很小,人眼看不出来,但它却是存在的。
一、压力的作用效果
1、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实验猜想:能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设计实验(实验时注意控制变量)
(1)分别观察小凳子单独放在海绵上和加了砝码后的小凳子放在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
实验结果:压力大的小凳子凹陷程度大,说明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分别观察同样在小凳子上加了砝码,但是一个正放,一个倒放,海绵的凹陷程度如何。
实验结果:受力面积小的小凳子凹陷程度大,说明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结论: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二、压 强
1、定义
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科学上把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公式
P:压强
F:压力
S:受力面积
3、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 Pa
1 帕= 1 牛 / 米2
4、物理意义
1m2的受力面积上,物体所受压力为1N。
例:质量为60千克的人,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96平方厘米。当他站在地面上时,脚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解:压力 F = G = mg = 60千克 ×9.8牛 / 千克= 588牛,受力面积 S = 196平方厘米 ×2= 392平方厘米= 0.0392平方米。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得:
答:人对地面的压强是 15千帕。
三、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
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或增大压力的方式增大压强
2、减小压强
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或减小压力的方式增大压强
思考:动物的进化会使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更适应环境。骆驼的趾长得特别宽大,而啄木鸟的喙长得又尖又长。你知道这样的身体结构对骆驼和啄木鸟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吗?
骆驼的体重比较大,正常大小的脚会使骆驼容易陷入沙漠,脚趾宽大,可以减小压强,便于行走;啄木鸟只有喙细,受力面积小,达到增大压强的目的,利于“啄木”。
设置疑问
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归纳、总结
深入思考
深入思考
实验、归纳
实验、归纳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探究
通过客观实验,总结结论,更具说服力
指导分析
循循善诱
新旧知识结合,形成体系
巩固所学内容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也一定越大
B.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定越大
C.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D.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2.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⑥装有沙子的容器,供同学们选择同学们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B )
A.①③⑥
B.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⑥
3、将质量为6kg、棱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它对桌面的压强为(g取10 Nkg)( C )
A.60Pa B.600Pa
C.6000Pa D.60000 Pa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总结】
压强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本节教材让学生通过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由活动的两个小体验从而对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作出猜想。学生利用手边器材验证自己的猜想。在给出压强的定义后,教材做了定量计算的示范。对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的教学,既能加深学生
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解诀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诀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教学板书】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重力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kx/tb_c7761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节 重力教案及反思</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课堂练习,课堂总结,教学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浙教版第7节 压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7节 压强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走向成熟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走向成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青春期的发育,衰老和死亡,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