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题
原子结构的模型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年级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同位素的结构特点。
2.知道物质也可由离子构成,认识离子大小的数量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构建原子模型,体验同位素原子的结构。
2.通过离子形成的模型分析,理解离子的形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微观世界的运动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求真的态度。
重点
元素含义;同位素特点;离子概念
难点
同位素、离子的形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
2.原子的结构?
3.原子中量的关系?
学生思考并回答
问题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实验演示钠与氯气反应并观察实验现象。
图片展示并补充:钠(Na):银白色金属,易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氯气(Cl2):黄绿色气体,有毒。钠(Na)的质子数是11,核外电子数11;氯(Cl)的质子数是17,
核外电子数是17。氯化钠(NaCl):白色固体,是食盐的主要成分。
问:从宏观层面上,钠与氯气的反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从微观层面上,这个反应究竟发生了什么?
教师点评
钠(Na) 11个电子和11个质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10个电子和11个质子,该物体带正电。
氯(Cl)17个电子和17个质子得到一个电子变成18个电子和17个质子,该物体带负电。
补充:我们把带电的原子或者原子团称为离子。
问:我们成10个电子和11个质子的钠原子为什么?同理18个电子和17个质子的氯原子呢?
总结:失去电子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阳离子
得到电子带负电荷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问:从微观层面上,钠和氯气这个反应究竟发生了什么?
总结: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思考:在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中发生改变的有哪些?没有发生改变的有哪些?
练一练:下图中代表离子的是(说明:圆圈内数字代表质子数。“+”表示原子核所带的电荷,黑点代表核外电子)( )
说说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读图:(1)A原子核中有___个质子, ___个中子。
(2)B原子核中有 ___个质子,___个中子。
(3)C原子核中有___个质子,____个中子。
说说质子和中子的特点。
元素和同位素
1、我们把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称为同位素原子
原子的同位素的应用
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同位素。用质子、中子、α粒子轰击原子核,可以用人工方法得到放射性同位素。
①.利用它的射线 医学诊断、检查金属内部有没有沙眼或裂纹等。α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可以用来消除机器在运转中因摩擦而产生的有害静电.
②.利用它核反应放出巨大能量。例核潜艇、原子弹、氢弹。
③.利用它的示踪性。免疫研究、古董鉴定、测定年代、化学分析。
学生观察得出实验现象:
1、产生光亮的黄色火焰
2、产生大量白烟
3、生成了白色的物质。
学生回答:钠离子(Na+),氯离子
(Cl-)。
学生思考后回答: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氯化钠的化学性质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保持的。所以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没有发生改变,核外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D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学生回答: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
学生根据氢的3种同位素来区别元素和同位素的概念。
学生阅读课本P47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构建知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回顾
板书
一、带电的原子—离子
含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阴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离子
阳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
性质:离子与原子、分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二、同位素:原子的“孪生兄弟”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称为同位素原子
同位素的应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空气与氧气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422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节 空气与氧气第2课时教案设计</a>,共3页。
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第2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