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第1课时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407682/0-1709022845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年级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比较,认识空气中氧气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2.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的比较,学会证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有一定限度的认识,养成关爱健康的观念。
重点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呼吸运动。
难点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活动:憋气大比拼
吸上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看能坚持多久?
人为什么不能长时间憋气?
学生活动
呼吸是生命的标志。人只要活着,就会一刻不停地进行呼吸。憋气导致缺氧,会造成晕厥甚至是生命危险。
引起兴趣
讲授新课
板书:人体呼吸系统
1、什么是呼吸
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整个过程称为呼吸。
思考与讨论:人体中哪些器官参与了呼吸过程?
图片展示呼吸系统的组成
思考与讨论:人体是怎样完成将空气吸入,然后又将气体呼出的这一过程呢?
外界与肺(泡)的气体交换
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活动:将左手按在 胸前,尽力吸气和呼气,感觉胸骨和肋骨移动的情况。从中你认为胸腔体积怎样变?胸腔内气压怎样变?
总结:呼吸运动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原理是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
读读记记:顺口溜。肌缩胸扩氧气来,
肌张胸缩废气去。
思考与讨论:为什么婴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
读图: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一样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如何完成交换?
板书:(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1、肺泡的结构特点
①肺泡数目多
②肺泡壁很薄,一层上皮细胞。
③肺泡外面布满毛细血管。
④弹性纤维使肺具有良好的弹性。
2、肺泡与血液中的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原理是扩散作用(高浓度向低浓度)
学生回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阅读关于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完成这个活动发现:
吸气时胸廓扩大,胸腔内气压减小,空气进入肺。
呼气时胸廓缩小,胸腔内气压增大,空气离开肺。
阅读P101:完成下列表格
完成表格后得出:呼吸是通过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来完成的。
胎儿的身体在母体内处于卷缩状态,胸腔很小,肺内没有空气。婴儿刚出生时,由于环境的变化,胸廓突然扩大,肺也随着扩张。这时候,婴儿第一次吸入空气。吸气之后,与吸气有关的肌肉舒张,胸廓就缩小,肺随着回缩,迫使肺内的部分气体排出体外。当气体由肺排出,经过喉部,冲击喉腔中的声带时,引起声带的振动而发出声音-------婴儿的第一次‘啼哭’。这就是婴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的原因。
有明显的差异
在肺泡中进行了气体交换。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构建知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回顾
板书
一、人体呼吸系统
1、什么是呼吸
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整个过程称为呼吸。
2、呼吸系统组成
3、呼吸器官的结构功能
二、人体的气体交换
(一)外界与肺(泡)的气体交换
(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三)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节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422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节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教案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教师点拨,跟进训练,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优秀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