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7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7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教案第1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7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教案第2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7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科学浙教版第7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浙教版第7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7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课时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知道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相对量,而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2.知道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
    3.知道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和物质中各元素质量比的涵义。
    4.知道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物质是分析物质组成的一种方法。
    5.了解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是一定的,从而加深对硫酸铜晶体是纯净物的认识。
    【能力目标】
    1.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能说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数值关系。
    2.练习借助数据表获得信息的方法。
    3.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含量、所含元素质量比。
    4.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5.学会在坩埚里灼烧物质的实验方法,提高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6.能初步进行实验误差存在可能原因的分析。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了解张青莲教授在测定相对原子质量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体验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含量和物质中所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的成功乐趣。
    3.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实验,逐步养成能客观分析失败原因的学习习惯。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含量和物质中所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实验仪器的规范操作和实验数据的分析。
    教学难点
    难点: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含量、物质中所含元素质量比的规范解题格式。实验仪器的规范操作和实验数据的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复习】用数字和化学式表示:
    (1)5个氧分子( );
    (2)2个水分子( );
    (3)4个硫酸分子( );
    (4)3个氢氧根离子( );
    (5)由3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的分子( );
    (6)3个+2价的钙离子( );
    (7)Ca2+中“2”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思考】化学式“C”可表示什么意义?
    生回答,教师点评。
    1.可以表示碳元素。2.可以表示一个碳原子。3.可以表示碳这种物质。4.碳元素的质量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元素符号表示的量,关于前面几层意思我们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其中的第四层含义
    【新授】
    师:我们知道“C”这个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且由相关的表中可以查得
    C:1.993×10-26千克
    H: 1.674×10-27千克
    O: 2.657×10-26千克
    【问题】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足球烯C60分子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谈一谈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你有什么方法来简化吗?
    由此可见,原子的质量非常小,所以直接用它的真实质量会使计算复杂,且数据不容易记忆,所以我们取他们相对的值。在取这个相对的值之前我们必须先有一个标准。
    下面就来规定这个标准
    C-12(提问:12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12,由于碳有两种同位素,即C-12,C-14,所以必须指明是哪种碳原子。)
    C-12 M=1.993×10-26千克
    1/12C-12 M=1/2×1.993×10-26千克=1.661×10-27千克
    先留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取1/12C-12作为标准?
    找到了标准,我们就可以给出任意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了例如:O: 2.657×10-26千克/1.661×10-27千克
    一、相对原子质量
    以C-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练习】求出氧、氢、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阅读】张青莲教授与相对原子质量--激发爱国热情
    师:我们要用到某原子的相对质量,是否都需要进行计算?
    生思考后回答,教师点评。
    【练一练】1、从元素周期表(附录5)中查出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a_________ Al_________
    Cl_________ Ag__________
    2、从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3)查出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H_________ C_________
    O________ Cu__________
    【思考】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是什么原子?
    2.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能否体现原子的实际质量大小?
    3.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相比,有什么优点?
    4.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
    学生相互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
    【读表】获得的启发?
    微粒质量/千克相对质量注释
    碳原子1.993×10-26126个质子6个中子
    质子1.6726×10-261质子质量=中子质量
    中子1.6748×10-261
    电子9.1176×10-311/1834电子质量是质子质量的1/1834
    【归纳】(1)电子的质量相对于原子质量来说很小
    (2)原子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m质子 + m中子 = m原子
    (3)m质子 = m中子= C-12原子质量的1/12
    (4)一个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是 1
    (5)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进行相关练习
    师:原子质量可以用相对质量表示,分子质量也可以用相对分子质量表示。
    二、相对分子质量
    1.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即: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试一试】求二氧化碳、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步骤:
    1.写出正确的化学式
    2.查出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3.相对分子质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注意:若分子式中有括号,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应带括号运算。
    教师演示计算过程:
    CO2(二氧化碳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M=12 + 16×2 = 44
    H2SO4(硫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M=1×2 + 32 + 16×4 = 98
    学生练习求相对分子质量:略
    【思考】什么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生:氢气
    【读图】化学式表示什么?
    2.化学式的意义:5点
    (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
    (3)表示各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4)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5)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讲解】及【练习】
    【作业】完成作业本 (一)
    识记元素化合价和化学式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三、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确定
    1.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的质量比
    【例题】H2O、NH4NO3
    【练习】Fe2O3、CO2、H2SO4、NH4HCO3。
    2.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
    【例题】讲解例题。

    提醒学生注意:①各元素的质量比跟原子个数比是不同的。例如NH4NO3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7∶1∶12,而它们的原子个数比是2∶4∶3。②计算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时,
    【练习】
    【补充】计算5t氧化铁中含铁多少吨。
    [解]氧化铁的化学式是Fe2O3
    氧化铁的式量是56×2+16×3=160
    5t氧化铁中所含铁的质量是:5×70%=3.5(t)
    答:5t氧化铁中含铁3.5t。
    【练习】略
    【作业】完成作业本 (二)
    实验: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1.实验原理
    硫酸铜晶体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晶水合物,当加热到150℃左右时将全部失去结晶水,根据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可推算出其晶体的结晶水含量。
    2.实验仪器
    托盘天平、研钵、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瓷坩埚、坩埚钳、干燥器、酒精灯、药匙。
    3.操作步骤
    (1)研磨:在研钵中将硫酸铜晶体研碎。(防止加热时可能发生迸溅)
    (2)称量:准确称量一干燥洁净的瓷坩锅质量(Wg)。
    (3)再称:称量瓷坩埚+硫酸铜晶体的质量(W1g)。
    (4)加热:小火缓慢加热至蓝色晶体全部变为白色粉末(完全失水),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5)再称:在干燥器内冷却后(因硫酸铜具有很强的吸湿性),称量瓷坩埚+硫酸铜粉末的质量(W2g)。
    (6)再加热:把盛有硫酸铜的瓷坩埚再加热,再冷却。
    (7)再称重:将冷却后的盛有硫酸铜的瓷坩埚再次称量(两次称量误差≤0.1g)。
    (8)计算:根据实验测得的结果计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简称:“一磨”、“四称”、“两热”、“一算”。
    4.注意事项
    ① 称前研细; ② 小火加热; ③ 在干燥器中冷却;
    ④ 不能用试管代替坩埚; ⑤ 加热要充分但不“过头”(温度过高CuSO4也分解)。
    5.误差分析
    (1)偏高的情况
    ① 加热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固体部分变为灰白色,因为,
    黑色的CuO与白色的CuSO4混合,会使固体变为灰白色,因W2偏小,W1-W2数值偏高;
    ② 晶体中含有(或坩埚上附有)受热易分解或易挥发的杂质,因W2偏小,W1-W2数值偏高;
    ③ 加热时搅拌不当使晶体溅出坩埚外或被玻璃带走少量,因W2偏小,W1-W2数值偏高;
    ④ 实验前晶体有吸潮现象或加热前所用的坩埚未完全干燥,因W1偏大,W1-W2数值偏高。
    (2)偏低的情况
    ① 加热温度过低(

    相关教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节 电的安全使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节 电的安全使用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教师点拨,跟进训练,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