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408471/0-17090250766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4章 植物与土壤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教案
展开课 题
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日 期
教学
目标
1.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2.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知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过程。
4.学习观察的基本技能。
重点
难点
分析
重点:茎的结构和功能难点:攀援茎和缠绕茎的区别、年轮的判断等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实验 课件
教 学 预 设
【引入】根有哪些功能?--固定和吸收。那么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怎样运输的呢?--通过茎来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茎的结构吧。
一、茎的结构
1.茎的分类:按照生长方式的不同:
自然界最常见的茎是直立茎。其次还有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直立茎:直立向上生长。
匍匐茎:比较软,不能直立生长,只能在地面上匍匐生长。
攀援茎:借助他物而“直立上升”。常常借助茎和叶的变态结构(如卷须),而附着在他物“上升”。如黄瓜、南瓜、丝瓜等。
缠绕茎:茎本身缠他物“上升”。
无论呈现什么特点,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对光合作用这种营养方式的一种适应,即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其生长所需的阳光。
2.茎的结构:
【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
⑴横切面可以明显看出三层:树皮、木质部和髓。
⑵质地较硬的是木质部,比较软的是树皮和髓。
⑶烧瓶较易剥下来。
木质部: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形成层细胞只有2-3层,能不断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
说明:水稻、小麦竹等植物都没有形成层,所以茎不能加粗生长。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中,具有形成层。所以茎能加粗。
韧皮部:筛管:输导有机物。
树皮:具有保护作用。
【思考】1.如果铁丝缠绕小树,至少会影响茎中有机物的运输。树干会加粗,铁丝缠绕势必影响小树的生长。
2.制作课桌椅,主要利用茎的木质部。茎具有木质部和韧皮部,因此它又硬又有韧性。
【学生实验】观察木质部的结构
【读图】年轮
1.数一数年轮,判断该植物的茎生长了多少年?其中,哪年生长比较快些?当时的气候怎样?哪年气候比较恶劣,不适宜植物生长?有没有连续几年的气候特别干旱或特别湿润?年轮上的“斑点”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二、水分、无机盐的运输
【引入】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运输的,茎是如何把它们运输到其它部位的呢?
【实验】观察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实验说明:要把枝条削成平整的斜面,是希望导管切口横截面积大一些,利于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放在阳光下照射,是为叶的蒸腾作用创造条件,蒸腾作用产生“蒸腾拉力,以便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实验现象:木质部的中央变成了红色。纵切枝条,看到红色越往上颜色越浅。
实验结论:说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是在茎中央的导管,且一般是自下而上进行的。
三、有机物的运输
【引入】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除了少部分留在叶肉细胞外,大部分需转送到茎、根、果实、种子等部位去。有机物在茎中是作用运输的呢?
【实验】观察有机物的运输
实验说明:⑴选取柳枝,是因为它容易在水中长出不定根,且它的外树皮特别容易进行“环割”处理。
⑵实使用土壤浸出液,其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可供植物生长需要。
⑶在培养过程中,土壤浸出液的液面不能超过环割处的下端,否则也会使环割处愈伤组织产生不定根,干扰实验效果。
⑷“放在阳光下培养”使希望柳枝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实验现象:⑴未经环割处理的柳枝,不定根生长状况良好。而经过环割处理的不定根生长状况较差。
⑵在切口的上方,可以看到一些愈合组织,有机物积累在那里。
实验结论: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解释】割橡胶:橡胶乳胶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是在筛管中运输的,切割橡胶树皮采橡胶,实际上是切割了筛管,让有机物流出来而已。
【小结】
轶事记录
学生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对于植物茎的了解有很大的兴趣,表现出浓厚的求知欲。很多学生在显微镜下把植物的茎的结构画下来,又在课后去查找资料作进一步的了解。
课后
反思
本节内容用3课时。第1、2课时完成茎的结构和学生实验,包括学生在校园内观察各类植物的茎和在实验室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第3课时为水分、无机盐的运输和有机物的运输。实验在课前提前准备,便于学生观察。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节 保护土壤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573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6节 保护土壤教学设计</a>,共2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空气与氧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422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节 空气与氧气教学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物质的分类,空气的成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氧气的性质,氧气的检验方法,氧气与常见物质发生的反应,探究实验,氧气的制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423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教案</a>,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