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K39 Fe56 Cu64 I127 Ba13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 CO2B. HClOC. NH3D. NaHCO3
【答案】B
【解析】
【分析】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详解】A.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A错误;
B.HClO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HClO属于酸B正确;
C.氨气为化合价,但不是酸,C错误;
D.NaHCO3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属于盐,D错误;
故选B。
2. 下列仪器与名称对应且书写正确的是
A. 三脚架 B. 钳锅
C. 长颈漏斗 D. 容量瓶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是泥三角,故A错误;
B. 是坩埚,故B错误;
C. 是分液漏斗,故C错误;
D. 是容量瓶,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3. 科学研究发现,氧元素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以亚稳态存在的分子四聚氧(),也能在一个大气压和以下形成红氧()。下列关于和说法正确的是
A. 互为同位素B. 互为同素异形体
C. 均属于新型化合物D. 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和都是物质不互为同位素,A错误;
B.和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正确;
C.和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C错误;
D.和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D错误;
故选B。
4. 心脏搏动产生电流传导到体表,使体表不同部位产生电位差。做心电图时在仪器与病人皮肤接触部位应该擦( )
A. 医用酒精B. 氯化钠溶液C. 葡萄糖溶液D. 碘酒
【答案】B
【解析】
【详解】为了增大导电性,应该选用电解质溶液,酒精、葡萄糖属于典型的非电解质,碘酒也不导电,故选B。
5. 不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物质是
A. 氯水B. 碘水C. FeCl3溶液D. 碘化钠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因氧化性:Cl2>I2,则加入氯水,可将氧化为,淀粉遇碘变蓝色;另外直接加入碘水,试纸也变蓝;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使得试纸变蓝;而碘化钠溶液与碘化钾不反应,不能变色;故选D。
6.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单质间发生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A. CuCl2B. FeCl2C. Na2O2D. HCl
【答案】B
【解析】
【详解】A.CuCl2可以通过Cu与Cl2加热直接制得,A可以;
B.Fe与Cl2加热得到FeCl3,B不可以;
C.Na2O2可以通过Na与O2加热直接制得,C可以;
D.HCl可以通过H2与Cl2点燃直接制得,D可以;
综上所述,选B。
7. 氢化钙()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中氢元素为-1价。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②具有还原性③中的氢元素被还原④应保存在水中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该反应中H元素的化合价从-1、+1价变为0价,说明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则一定不是复分解反应,故①错误;
②CaH2中的H元素为-1价,反应生成H2,CaH2中的H元素化合价升高,说明CaH2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②正确;
③中的氢元素为+1价,反应生成H2,中的氢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③正确;
④由反应方程式可知,CaH2容易和水发生反应,不能保存在水中,故④错误;
②③正确,答案选B。
8. 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既有白色沉淀产生又有气体放出的是
A. MgCl2溶液B. K2SO4溶液C. FeCl3溶液D. NH4NO3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把钠放入盐溶液里,都会有氢气产生,因为钠可以和水反应;
A. 因为钠的化学性质活泼,投入MgCl2溶液中后,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钠与MgCl2生成氢氧化镁白色的沉淀,故A正确;
B. 因钠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气,2Na+2H2O=2NaOH+H2↑,有气体产生;但氢氧化钠与钾硫酸不反应,故有气体产生,不能产生沉淀,故B错误;
C. 因钠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气,有气体产生;而氢氧化钠与FeCl3溶液能产生红褐色沉淀,故C错误;
D. 因钠能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气,有气体产生,但氢氧化钠与NH4NO3溶液不能产生沉淀,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根据钠的化学性质:与水、酸、盐溶液的反应,利用2Na+2H2O=2NaOH+H2↑及生成的碱与盐的反应来得出反应现象。
9. 有人设想通过特殊的方法将碳酸钙加工成纳米碳酸钙(即碳酸钙粒子直径达到纳米级),这将使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大的变化。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纳米碳酸钙是与胶体相似的分散系
B. 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与碳酸钙完全不同
C. 将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所得到的分散系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D. 纳米碳酸钙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答案】C
【解析】
【详解】A.纳米碳酸钙是纯净物,分散系是混合物,A错误;
B.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与碳酸钙相比不会发生改变,B错误;
C.将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所得到的分散系是一种分散质粒子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即胶体,故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正确;
D.与胶体中的胶粒(微粒直径在之间)能透过滤纸一样,纳米碳酸钙粒子也能透过滤纸,D错误;
故答案为:C。
10.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l2用于自来水消毒B. Fe3O4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C. 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 Na2O2可用作供氧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杀菌消毒作用,A正确;
B.四氧化三铁为黑色;氧化铁为红棕色,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B错误;
C.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碳酸氢钠能和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正确;
D.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都生成氧气,故可用作供氧剂,D正确;
故选B。
11.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AlCl3=Al3++3Cl-B. NaHCO3=Na++H++
C. KClO3=K++Cl-+3O2-D. HClO=H++ClO-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化铝是盐,完全电离出铝离子和氯离子,电离方程式为:AlCl3=Al3++3Cl-,A正确;
B.碳酸氢钠是弱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出碳酸氢根和钠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B错误;
C.氯酸钾是盐,完全电离出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C错误;
D.次氯酸为弱酸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D错误;
故选A。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非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非金属元素一定被还原
B. 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盐酸的导电能力一定比醋酸强
D. 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一定相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A.非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被还原,可能被氧化,如HCl与MnO2反应生成Cl2,HCl被氧化,A错误;
B.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臭氧生成氧气的反应就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的浓度相关,稀盐酸的导电能力就可能弱于浓度较高的醋酸,C错误;
D.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不一定相等,如BaCl2溶液中,阴离子数量为阳离子数量的2倍,D错误;
故选B。
13. 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澄清透明溶液:Na+、、Cu2+、Cl-
B. 饱和氯水中:Mg2+、、、Fe2+
C. 氯化铁榕液中:Mg2+、、SCN-、I-
D. 能使酚酞变红色溶液中:Na+、Fe3+、、Cl-
【答案】A
【解析】
【详解】A.澄清透明溶液:Na+、、Cu2+、Cl-,四者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符合题意;
B.饱和氯水中含有H+、HClO、Cl2,HClO、Cl2可以将Fe2+氧化,不能大量共存;H+可与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且H+与形成的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也不能与Fe2+共存,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铁溶液中含有Fe3+会将氧化为,且铁离子和SCN-能生成红色物质,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能使酚酞变红色溶液中含有,会与Fe3+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石灰乳与稀盐酸混合:
B. 醋酸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C.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
D. 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石灰乳与稀盐酸混合,石灰乳不能拆写成离子,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
B.醋酸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生成弱酸醋酸,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
C.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C错误;
D.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不会产生沉淀,D错误;
故选B。
15.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向沸腾的蒸馏水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以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B. 做焰色反应前,铂丝用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与火焰相同颜色
C. 易燃物如钠、钾等不能随便丢弃,中学实验室可以将未用完的钠、钾等放回原试剂瓶
D.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5%的硼酸溶液冲洗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制取红褐色胶体应该向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变为红褐色,A正确;
B.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铂丝无焰色,盐酸为强酸,可以除掉铂丝上有可能含有的杂质,灼烧时盐酸高温挥发,不会残留在铂丝上,有利于防止其它杂质离子干扰试验结果,B正确;
C.易燃物如钠、钾等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及氧气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热,导致引起火灾,因此不能随便丢弃,在中学实验室可以将未用完的钠、钾等放回原试剂瓶,C正确;
D.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D错误;
故选D。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 下列关于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与分别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二者现象相同
B. 和的阴阳离子个数之比分别为1∶1和1∶2
C. 将分别加入和溶液中最终所得沉淀颜色相同
D. 等质量的与分别投入等量且足量水中,反应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2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可看到滴有酚酞的水变红,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且Na2O2具有漂白性,可看到有气泡冒出,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二者现象不同,A错误;
B.氧化钠中阴离子是氧离子,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是过氧根离子,所以和的阴阳离子个数之比均为1∶2,B错误;
C.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且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Cl2氧化为FeCl3,因此将Na2O2分别加入到FeCl3和FeCl2溶液中,最终都得到红褐色Fe(OH)3沉淀,C正确;
D.Na2O2与水反应溶液实际增重的是Na2O的质量,等物质的量的Na2O与Na2O2投入到等量且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两溶液增重相等,生成的NaOH的物质的量也相等,因而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由于等质量的Na2O与Na2O2物质的量不相等,因而与水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D错误;
故选C。
17. 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B. 原子数C. 质量D. 密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应相同,则分子数相同,
A.分子数相同,由于H2和Cl2的物质的量大小未知,则不能确定两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否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HCl、H2和Cl2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分子数相等,则二者含有的原子个数一定相等,故B符合题意;
C.由于氢气和氯气的物质的量关系不确定,二者的质量之和与另一容器中的HCl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
D.由于氢气和氯气的物质的量关系不确定,二者的质量之和与另一容器中的HCl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则密度不一定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8. ClO2是新型消毒剂,可以由过硫酸钠(Na2S2O8)与NaClO2反应制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8+2NaClO2 = 2ClO2↑+2Na2SO4
B. 每1 ml Na2S2O8参加反应,得到1ml e-
C. ClO2因具有强氧化性而可以杀菌消毒
D. 该实验条件下的氧化性:Na2S2O8>ClO2
【答案】B
【解析】
【分析】该反应中,反应物NaClO2的Cl呈+3价,生成物ClO2的Cl呈+4价,则NaClO2作还原剂,Na2S2O8作氧化剂,ClO2是氧化产物。
【详解】A、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价的就近原则,Na2S2O8的S的+7价会变为+6价,即还原产物为Na2SO4,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8+2NaClO2 = 2ClO2↑+2Na2SO4,A正确;
B、1ml Na2S2O8参加反应,得到2ml Na2SO4,则Na2S2O8得到2ml e-,B错误;
C、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C错误;
D、该反应中,Na2S2O8作氧化剂,ClO2是氧化产物,则Na2S2O8的氧化性比ClO2强,D正确;
故选B。
19.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l/L的Na2CO3溶液中Na+的数目为0.2NA
B. 常温常压下,18gH2O含有氢原子数为2NA
C. 2.24LCl2完全被石灰乳吸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D. 1ml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2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不确定钠离子的物质的量,A错误;
B.1ml水分子含有2ml氢原子,18gH2O为1ml,则含有氢原子数为2NA,B正确;
C.没有标况不确定氯气的物质的量,不能计算转移电子的数目,C错误;
D.1分子CO和CO2均含1个碳原子,则1ml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1ml,数目为NA,D错误;
故选B。
20. 某学习小组用数字化实验在光照条件下对新制饱和氯水进行检测,得到有关氯水的pH或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表示氯水的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B. 图2曲线呈上升的趋势是因为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
C. 装置内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与图1曲线的趋势类似
D. 若向氯水中加入足量固体,溶液pH几乎不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光照时发生反应2HClO2HCl+O2↑,所以光照过程中氯水逐渐变为HCl溶液,溶液pH减小,电导率增大,所以图1为氯水pH时间的变化趋势,图2为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图1为氯水pH时间的变化趋势,A错误;
B.图2为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光照过程中氯水逐渐变为HCl溶液,离子浓度增大,电导率增大,B正确;
C.光照时发生反应2HClO2HCl+O2↑,随时间推移,溶液中氧气含量逐渐增大,直到饱和,装置内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与图2曲线的趋势不类似,C错误;
D.向氯水中加入CaCO3固体,会与HCl反应,导致溶液pH增大,D错误;
故选B。
21.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装置和操作均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A. 利用a装置制备Fe(OH)2
B. 用b装置和操作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
C. 用c装置和操作测量氯水的pH
D. 用d装置除去CO2中少量HCl
【答案】A
【解析】
【详解】A.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关闭K以后氢气可以把硫酸亚铁压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氢氧化亚铁,植物油可以隔绝空气,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因此可利用该装置制备Fe(OH)2,A正确;
B.浓硫酸应该在烧杯中稀释并冷却后在转移至容量瓶中,不能用该装置和操作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B错误;
C.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使pH试纸褪色,所以不能用该操作测量氯水的pH,应该用pH计,C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均会和碳酸钠反应,不能除去二氧化碳中HCl,D错误;
故选A。
22. 某工厂用石膏、NH3、H2O、CO2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 步骤①②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CaSO4+2NH3+CO2+H2O=CaCO3↓+2+
B. 通入NH3和CO2的顺序不可以互换
C. 操作2是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D. 为提高生产效率,通入的CO2应过量,且CO2可循环利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流程图,需要向硫酸钙浊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首先通入氨气,使溶液成碱性,再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硫酸钙与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碳酸钙沉淀,过滤,然后将滤液蒸发结晶,可以使硫酸铵从溶液中析出,碳酸钙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详解】A.步骤①②反应为硫酸钙与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硫酸铵和碳酸钙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2NH3+CO2+H2O=CaCO3↓+2+,A正确;
B.由于CO2微溶于水,NH3易溶于水,应先通入足量NH3,使溶液呈碱性,然后再通入适量CO2,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进行反应,故通入NH3和CO2的顺序不可以互换,B正确;
C.操作2是从溶液中得到溶质固体的过程,需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C正确;
D.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参与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碳酸钙,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工艺流程中产生的CO2可循环利用,通入足量NH3,应通适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若过量、碳酸钙会溶解,D错误;
故选D。
23. 将一定量Na2CO3、NaH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50 mL溶液,逐滴加入0.05 ml·L-1盐酸,得到各成分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 ml=1000 mm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Na2CO3与NaCl物质的量相等
B. b点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 + HCl = NaCl+H2O+CO2↑
C. c点溶液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l·L-1
D. 当盐酸加到150 mL时,混合物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Na2CO3和HCl的反应分为两步: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H2O;有关量的计算,结合图中的数据去分析计算即可。
【详解】A、观察图中信息,Na2CO3的曲线降为0,而NaCl的曲线从0开始,故两条曲线的交点a点表示溶液中Na2CO3与NaCl物质的量相等,A正确;
B、b点时,NaHCO3曲线呈下降的状态,则NaHCO3被消耗,故发生NaHCO3和HCl的反应,B正确;
C、加入50mL盐酸时,Na2CO3的物质的量由2.5mml降为0,根据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 可知50mL盐酸中含有2.5mml HCl,即c(HCl)==50mml·L-1;c点时,NaHCO3和HCl的反应还不完全,则根据氯元素守恒,可得n(NaCl)=n(HCl)100mL=50mml·L-1×0.1L=5mml,则n(NaCl)==0.033ml·L-1,C错误;
D、由图知,开始时,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为2.5mml,完全反应需要7.5mml HCl,c(HCl)=50mml·L-1,则V(HCl)==0.15L=150mL,D正确;
故选C。
24. 将0.015ml四氧化三铁完全溶解在100mL1ml/L硫酸中,然后加K2Cr2O7溶液25mL,恰好使溶液中Fe2+全部转为Fe3+,Cr2O全部转化为Cr3+,则K2Cr2O7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
A. 0.05ml/LB. 0.3ml/LC. 0.2ml/LD. 0.1ml/L
【答案】D
【解析】
【详解】Fe3O4可以看做FeO·Fe2O3,0.015ml中有二价铁离子为0.015ml,生成Fe3+失去0.015ml电子,Cr2O离子得到0.015ml电子需要0.0025ml,K2Cr2O7溶液物质的量浓度==0.1ml/L,故D正确;
答案选D。
25. 某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Na+、Mg2+、Fe2+、Cu2+、I-、、、Cl-中的几种,各离子浓度均为0.1ml/L,现进行如图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样品溶液中肯定存在Na+、Fe2+、
B. 沉淀B中肯定有氢氧化铁,可能含有氢氧化镁
C. 取1L黄色溶液D,能恰好溶解铁1.4g
D. 该样品溶液中是否存在Cl-可取滤液C,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进行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加氯气和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故A为硫酸钡沉淀,所以原溶液含有;由分层后的液体颜色呈紫红色,说明原溶液含I-;加过量氢氧化钠得到沉淀B,再加盐酸溶解得到黄色溶液D,说明原溶液含Fe2+、无Cu2+;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l•L-1,根据电荷关系可知若溶液中含有Na+,则一定无Mg2+、、Cl-;若溶液中Mg2+,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l-,不含有Na+ 、,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不一定含有Na+,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可能含有Mg2+,所以沉淀B中肯定含有氢氧化铁,可能含有氢氧化镁,B正确;
C.1L黄色溶液D含有0.1mlFe3+,根据2Fe3++Fe=3Fe2+,所以0.1mlFe3+能溶解0.05mlFe即2.8g,但D溶液中HCl过量,溶解Fe的量增加,C错误;
D.过程中加入氯气和氯化钡溶液,取滤液C进行检验会干扰氯离子的检验,D错误;
答案选B。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26. 请回答:
(1)小苏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2)质量分数为36.5%的HCl溶液,密度为1.17g/cm3,求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l/L。
(3)实验室用软锰矿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26. ①. NaHCO3 ②. CaCl2和Ca(ClO)2
27. 11.7 28.
【解析】
【小问1详解】
小苏打为碳酸氢钠,化学式是NaHCO3;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和Ca(ClO)2;
【小问2详解】
由可知密度为117 g/cm3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l/L=11.7 ml/L;
【小问3详解】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氯化锰、水:。
27. 已知A、B、C、D、E、F、G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是淡黄色固体,B是无色液体,G为红褐色沉淀。常温下甲、乙、丙为气态非金属单质,丙呈黄绿色;丁、戊为常见金属单质,丁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氢气,戊是当前用量最大的金属,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有的反应部分产物已经略去)。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F转化为G的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写出④中有甲参与反应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 ①. Na2O2 ②. HCl
(2)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3)
【解析】
【分析】由题干信息和转化图示信息可知,A是淡黄色固体,B是无色液体,二者反应生成C与单质甲,且甲为气态非金属单质,则A是Na2O2,B是H2O,甲是O2,C是NaOH,甲、乙、丙为非金属单质,丙呈黄绿色,则丙是Cl2;金属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D与乙,则丁为Al,D是,乙为H2;甲与乙反应生成水,乙与丙反应生成E为HCl,金属戊与盐酸反应生成F,F与氢氧化钠、氧气反应得到G为红褐色沉淀,戊是当前用量最大的金属,则戊为Fe,F为FeCl2,G为Fe(OH)3;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为Na2O2,E的化学式为HCl;
【小问2详解】
F转化为G是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出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小问3详解】
④中有甲参与反应是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反应方程式:。
28. 碘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为了预防碘缺乏,通常在精盐中添加一定量的KIO3,某研究小组为了检测某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查阅了有关资料,发现其检测原理是: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
(1)用单线桥表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2)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
(3)上面实验中用到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若要配制1.00ml/L的稀硫酸480mL,需用18.00ml/L浓硫酸___________mL。
(4)配制时,有如下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a.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冷却至室温;
b.把a所得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e.塞好容量瓶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5)下面操作造成所配稀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____(不定项选择)。
a.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
b.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流出;
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
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答案】28. 29. 1:5
30. 27.8 31. abdce
32. c
【解析】
【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小问1详解】
氧化还原反应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KIO3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做氧化剂;KI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做还原剂;电子转移情况如下:;
【小问2详解】
结合(1)分析,1mlKIO3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碘单质、5mlKI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碘单质,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均为碘,结合原子守恒可知,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之比是1:5;
【小问3详解】
要配制1.00ml/L的稀硫酸480mL,需使用500mL的容量瓶,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 mL,由稀释定律可知,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有V×10-3L×18.0 ml/L=0.5 L×1.0ml/L,解得V≈27.8mL;
【小问4详解】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故正确的顺序是abdce;
【小问5详解】
a.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b.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流出导致溶质损失,使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溶液体积偏小,得到溶液浓度偏高;
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
故选c。
29. FeCl3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主要用作水处理剂,还用作媒染剂、催化剂等,某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制备氯化铁并探究其性质。
已知:①A中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有KCl、MnCl2、Cl2和H2O。
②FeCl3易升华,遇水蒸气易潮解。
③石棉绒是一种耐火材料,不参与反应。
(1)C中试剂为___________,石棉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E采用的是___________ (填“热”或“冷”)水浴,目的是___________。
(3)F中的试剂最恰当的是___________ (填标号),F的作用为___________。
a.氯化钙 b.氯化钠 c.碱石灰
【答案】(1) ①. 浓硫酸 ②. 增大铁粉与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 ①. 冷 ②. 冷凝收集氯化铁
(3) ①. c ②. 吸收多余的氯气并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中收集装置
【解析】
【分析】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氯化锰、氯气和水,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杂质,用饱和食盐水除掉氯气中的氯化氢,再用浓硫酸干燥氯气,氯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由于氯化铁易升华,因此常用放在冷水的容器来接收氯化铁,尾气用碱石灰吸收。
【小问1详解】
FeCl3遇水蒸气易潮解,因此要除掉氯气中的水蒸气杂质,因此C中试剂为浓硫酸;根据石棉绒是一种耐火材料,不参与反应,则石棉绒的作用是增大铁粉与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故答案为:浓硫酸;增大铁粉与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小问2详解】
E要收集氯化铁,由于氯化铁易升华,因此E采用的是冷水浴,目的是冷凝收集;故答案为:冷;冷凝收集氯化铁。
【小问3详解】
氯气有毒,会污染环境,同时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到装置E中,则F中的试剂可能是碱石灰,F的作用为吸收多余的氯气并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中收集装置;故答案为:c;吸收多余的氯气并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中收集装置。
30. 向一定量Fe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50mL1.0ml/L硫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448mL(标准状况)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
求:
(1)最后所得溶液(体积仍为50mL)中所含溶质为____,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
(2)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____g。
【答案】(1) ①. FeSO4 ②. 1.0ml•L-1
(2)1.68
【解析】
【小问1详解】
硫酸和铁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和氧化铁生成硫酸铁和水,铁单质和铁离子生成亚铁离子;向一定量Fe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50mL1.0ml/L硫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448mL(标准状况)的气体,则生成氢气物质的量为0.02ml;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则溶液中不存在三价铁,故所得所得溶液(体积仍为50mL)中所含溶质为硫酸亚铁,根据质量守恒可知,硫酸亚铁中硫酸根的物质的量等同于生成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故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0ml/L;
【小问2详解】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