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
展开(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当下各种文学批评场合中,“厚重”一词频频出现,乃至成为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准。那么,向来以率性自由、轻松随意为特色的散文,是否也需要“厚重”的品质呢?鲁迅先生曾指出,散文随笔是“想到什么就纵谈什么,而托于即兴之比”的一类文章。很长一段时间内,理论批评界多持相似的看法。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散文”的兴起,散文这一古老的文体,无论在篇幅、内容还是思想含量上都得到了全面的扩张,引起巨大的反响,这证明散文完全能够以深沉厚重取胜。
何为“厚重”?在我看来,首先要谨防“厚重”成为“笨重”。这些年散文创作出现了不少伪“厚重”的作品。它们的一个特点是篇幅长,絮絮叨叨,字数几乎没有上限。有些作者为了追求“大散文”的效果,把几个甚至十几个关系不大的短篇小品合在一起,给每个短篇冠以一个小标题,如法炮制而成的长文“形散神也散”,给读者留下了不好的阅读体验。当然,散文的篇幅向来长短不拘,关键看外在篇幅与内在思想内容是否合拍。如果只是记录一件小事、一个思想片段或者抒发一段情感,就生拉硬扯出一篇长篇散文,显然是大而无当、不符合散文文体规范的。
与失控的篇幅相伴的是不及物的高谈阔论。在“文化散文”热潮中,搭车蹭饭、东施效颦者不在少数。有些散文作家或者热衷于言说遥远的历史,或者一味地展示神秘、浪漫的地域性或民族性文化,似乎不如此写,作品就没有深度,就不能吸引人。有历史关怀,描写多样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本无可厚非,问题是这类散文在立意上大多虚张声势,抒情上则矫揉造作,议论上不过是生硬的说教。在煽情、说教无以为继的时候,则往往以繁复的史料或冗长的考据代之,看似琳琅满目、翔实丰赡,实则连篇累牍、臃肿不堪。这样的散文不是“厚重”而是“笨重”,它们失去了散文本应有的轻盈和灵动,也离文学美越来越远。
散文“厚重”与否并不以篇幅为据,也与流于表面的宽阔和宏大无关,关键还是看其所拥有的精神体量。作家如果有丰富的学养、深刻的见识和灵活的笔触,其创作的长篇散文当然更能打动人心。但短小的散文同样也可以产生“厚重”的气象。鲁迅的小品杂文往往微中见著、以小寓大,篇幅短小并不影响其博大精深、汪洋恣肆。这正如徐懋庸对小品散文的定义:“小品文虽小,但必须有和写大作品一样的思想的体系,智识的基础,技术的程度。狮子搏兔,牛刀割鸡,小品文的做法有如是者。”
文学创作应与时代同频共振,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些伪“厚重”的散文之所以显得笨重、华而不实,很大程度上在于作者离开自己最熟悉的时代和生活,去涉足缺乏案头功夫和知识储备的题材领域,最终见诸笔端的只有肤浅、空洞的议论,而无实实在在的思想内涵。好的散文作品,是作家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奉上一份沉甸甸的时代见证词。追求“厚重”,不一定非要取材于遥远的历史和抽象的文化,每个人都身处时代之中,作家如果与时代声息相通,就拥有了最熟悉的题材,即使从身边琐事写起,也能通向广阔的社会人生。即便所写的是凡人凡事,也可让人感到震撼和敬畏,厚重感自然也会随之而来。或者说,时代本身就是厚重的,“厚重”的散文必定是紧扣时代脉搏,表现沸腾的时代生活,关切同时代人的生存现状,或追问形而上的哲学问题。
但是,强调时代关怀的同时也要避免空喊口号。文学评论家王尧认为,日常生活是时代的肌理,时代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生长。确如其言,要想时代关怀不落空,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散文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俗世众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如此方能看清时代的面容,倾听时代的呼吸。多年来,围绕历史、文化、生态、哲学等话题展开书写的散文轮番上场,描写日常人生和人情冷暖的散文也不少,但后者受关注的程度和在理论批评界中的影响一般不及前者。个中缘由,无非是日常体验零碎、扁平,无法承载厚重的思想。这显然是一种偏见。日常虽然简单、平凡,却是所有宏大和厚重的起点,也是其基本的组成要素,正是它们的叠加和联动,最终构筑出时代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如汪曾祺的散文,或忆旧怀人,或谈吃论喝,或絮语家常,或记风土人情,看似琐屑,实则灵动舒展、情真意切,几乎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诗意和美,不可谓不厚重。
同时,所有的文学创作都需要有个人的气度和温度,正所谓“文如其人”。与诗歌、小说等文学体裁相比,散文中的个人和自我比诗歌更为亲切自由,比小说更为直接明快,特别是现代白话散文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相对于其他文类,散文是一种更具私人化、个性化的写作。而个性与共性是相互成全的,具有个人精神印迹的散文,往往能深刻地传递出人类共有的厚重情感。以此观之,一篇散文作品要达到“厚重”的境界,作者必须深入地解剖自我,在思考和表述中张扬个人的气质和胸襟,展示个人的人格与智慧,如此方可“思接千载,视通古今”,成就万千气象。
有分量和力度的散文往往伴随着理性的思辨与灵魂的锤炼,但如何让“厚重”的思想具体可感而不显得冰冷抽象,这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从细节经营起。
散文重在表达真情实感,而情感与体悟是否真诚深切、直击人心,关键看细节是否生动、饱满。丰盈而又充满意味的细节描写,是散文作者敏锐洞察力的外在表征,凝聚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社会历史、天地人心的深刻体察,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个人生命的体温和热力。
尽精微而至广大,细节的力量正是来自此。
(节选自王炳中《“厚重”散文的品相与质地》,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提出散文随笔是“想到什么就纵谈什么,而托于即兴之比”的一类文章,理论批评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多持相似看法。
B.作者认为,散文的“厚重”与否与篇幅无关,关键得看其精神体量,长篇散文与短小的散文都可以产生“厚重”的气象。
C.很多散文显得“笨重”,是因为作者离开了自己最熟悉的时代和生活,没有了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无法与时代同频共振。
D.描写日常人生和人情冷暖的散文受关注较少,是因为日常体验零碎、扁平,无法承载厚重思想,作者对此并不认同。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厚重”可成为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准,散文也能够以深沉厚重取胜。
B.要谨防“厚重”成为“笨重”,散文创作要追求外在篇幅与内在思想内容的合拍,要避免不及物的高谈阔论。
C.散文中的个人和自我要比诗歌更为亲切自由,比小说更为直接明快,因此散文的艺术价值要比诗歌和小说更高。
D.散文细节是否生动、饱满,关乎情感与体悟是否真诚深切、直击人心,也关乎“厚重”的思想是否具体可感。
3.下列选项中名家对散文的看法,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五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王火:“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一个国家社会史的佐证,是为了揭露解决社会具体问题,是作家真情实感的倾泻和生活阅历的点染。”
B.孙犁:“总之人心之不同,有如其面。范仲淹先忧后乐之名言,并非一时乘兴创作出来,乃是久萦于心的素志,触景生情而出。”
C.苏童:“以情感人是永远不过时的写作法则,要努力把你的情感融进文学中。不要掩饰你的情感,真诚的情感融入最能打动人心。”
D.格非:“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因此,要写好风景,还要做一个有心人。
一是要用心观察,二是要多游历、多积累。”
4.在二、三、四段中,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何为厚重”?请简要说明。(4分)
5.有评论家认为,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具有很强的“厚重”感,请结合材料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将军的部队
李浩
我老了,现在已经足够老了,白内障正逐渐地蒙住我的眼睛。我越来越多地想到他了。想到他,我感觉脚下的土地,悄悄晃动一下,然后空气穿过了我,我不见了,我回到了将军的身边,我重新成为了干休所里那个二十一岁的勤务员。
将军的部队装在两只巨大的木箱里。向昔日进行眺望的时候,我再次看见了那两个木箱上面已经斑驳的绿漆,生锈的锁,生锈的气味和木质的淡淡的霉味。
对住在干休所里已经离休的将军来说,每日把箱子从房间里搬出来,打开,然后把刻着名字的一块块木脾从箱子里拿出来,傍晚时再把这些木牌一块块放进去,就是生活的核心,全部的核心。直到他去世,这项工作从未有过间断。
那些原本白色的,现在已成为暗灰色的木牌就是将军的部队。直到现在,我仍然无法说清这些木牌的来历。我跟身边的伴儿说的时候,他只给了我粗重的喘息,并未做任何的回答。我跟他说,我猜测这些木牌上的名字也许是当年跟随将军南征北战的那些阵亡将士们的名字吧,我的猜测是有道理的,可后来,我在整理这些木牌的时候,却发现,上面有的写着“白马”“黑花马”“手枪”,而有一些木牌是无字的,很不规则地画了一些“0”。也许,将军根本不知道那些阵亡战士的名字?
他非常缓慢地把其中的一块木牌拿出来,看上一会儿,摸了摸,然后放在自己的脚下。一块块木牌排了出去。它们排出了槐树的树阴,排到了阳光的下面,几乎排满了整个院子。那些木牌大约有上千个吧,很多的,把它们全部摆开可得花些时间。将军把两个木箱的木牌全部摆完之后,就站起身来,晃晃自己的脖子,胳脾,腰和腿,然后走到这支部队的前面。
将军说,我记得你,当然。我记得你的手被冻成了紫色。是左手吧?
将军说,你这小鬼,可得听话呀。
将军说,我不是叫你下来吗。
将军说,马也该喂了。
他用手使劲地按着眼角边的两道皱纹。
有时将军也和我聊一些和他这支部队相关的陈年旧事。譬如某某爱吹笛子,吹得很好,有点行云流水的意思,只要不打仗了停下来休整的时候他就吹。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他的右手被炸掉了,笛子也丢了,他很长时间都不吃不喝,闷闷不乐。他被送往后方医院。两个月后将军又偶然地见到某某,他正在吹笛。因为没有右手的帮助,他的笛子吹得很不成调。他对将军说笛子就是原来的笛子,他用了三天才把它找到。譬如一个战士特别能睡,打完一场战斗,将军一发出休息的命令,即使他站着也会马上鼾声如雷。他脚还特别奥。将军说我原本想让他当我的警卫员来着,可我受不了他的臭脚。说到这里时将军的声音很细,并且有种笑意。他笑得有些诡秘,那样子让他年轻了不少。我向旧日眺望时看到了这一细节,我就跟他说了。将军愣了愣,粗犷地笑起来:你这小鬼。我不是小鬼了,我已经老了。
将军还跟我说过逗蛐蛐、抓毒蛇、吃草根一类的小事,说过某某和某某的一点琐事,他很少跟我谈什么战争。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谈。要知道将军一生戎马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要知道将军在这无数次的战争中很少失败,要知道他现在指挥的这支木牌上的部队,很可能是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啊。
对于将军那些木牌名字的来历,我曾经做过调查,当然这种调查是随意性的,我只是偶然地向有关的人提及,他们对我的问题都只能是摇头。似乎没人曾向将军提供过什么阵亡将士的名单,至少将军离休后没有。
那么木牌上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呢?它们是在什么时间成为了木牌,装满了整整两个木箱?……
倒是干休所的王参谋向我提供了一个细节。他说他见过一次将军发火,那时我还没有来到干休所。他看见将军紧紧抓住一块木牌,对着它大声说,你就是再活一次,我还得毙了你!当时王参谋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将军把那块木牌扔出了很远,木牌划过地板时发出了一阵很脆的声响。过了很久,将军突然对王参谋说,你把木牌给我捡回来。将军接过了木牌,用手擦了擦上面的尘土,然后小心地把它放回了那些木牌之间。王参谋说他记不太清了,他记得好像他把木牌递到将军手上时,将军的眼红红的。
我悄悄地留下了两块木牌,那是两块没有写字的木牌,上面画的是圈。在我混乱的生活里它们的位置一直都没变过。而现在,我老了,白内障已经不可能让我望见远处的什么了,可我更喜欢向往昔眺望了。我觉得将军正在我的眺望中复活,就像木牌在他的眺望中复活一样。我的手指,抚摸着一直收藏着的那两块木牌,感觉上它们变小了,但比以前更重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第一段写“我”想到了将军,然后感觉自己穿越了时空,重新成为那个二十一岁的勤务员,这一写法融魔幻与现实为一体。
B.有时将军会对“我”聊起陈年旧事,譬如讲述某某爱吹笛子、某某特别能睡等细节,是为了突出将军低调、内敛、谦虚的形象。
C.王参谋向“我”提供的细节不仅写出了将军“刚”的一面,也写出了将军“柔”的一面,有利于深化读者对将军这一形象的认识。
D.小说结尾“我”觉得木牌“比以前更重了”,主要是因为“我”领悟到这些木牌不仅寄托着将军的情感,也寄托着“我”的情感。
7.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将军的部队”为题,意蕴深远,不仅蕴含着将军对其“部队”的无尽回忆,更蕴含着意味深长的人生感慨和生命哲思。
B.关于木牌及其背后的故事,有些是“我”亲眼所见,有些来自他人讲述,这样的安排既显得真实亲切,又突破了第一人称叙述的局限。
C.小说围绕木牌来展开情节,对木牌的检视、与木牌的对话,是将军晚年生活的核心,也是他回顾人生、追忆往事的独特方式。
D.小说虽没有勾画叱咤风云的将士形象,也不曾涉及战争的血腥残酷,但却通过凡人化的生活琐事让将军和一些战士的形象跃然纸上。
8.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段落的安排有时别具匠心。文章画横线部分有四处“将军说”内容,它们各自成段,请简要说说这样的段落安排有何用意。(4分)
9.《将军的部队》荣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作者李浩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我不希望这篇小说被定位为单纯的军旅小说,它是一部关注内心世界和情感的作品。”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孟子曰:“人之性善。”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①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恶“用圣王、恶用礼义矣哉?虽有圣王礼义,将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恶。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恃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今当试去君上之势,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治,无刑罚之禁,倚而观天下民人之相与也;若是则夫强者害弱而夺之众者暴寡而哗之天下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②也。
(选自《荀子•性恶》)
材料二: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漪,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选自《荀子•劝学》,有删节)
【注】①恶:古同“乌”,哪里。②伪:人为。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若是A则夫强者害B弱而夺之C众者暴D寡而哗之E天下日F悖乱G而相亡不待H顷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诚,指果真,与《愚公移山》中“帝感其诚”的“诚”意思不同。
B.倚,指站立,与《赤壁赋》中“倚歌而和之”的“倚”意思不同。
C.君子,在古代有多种意思,这里是指对统治者和贵族男性的统称。
D.夷,指我国古代居住在东部的民族,后来泛指华夏族以外的民族。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荀子认为,所谓的“善”是指端正顺理安定守秩序,如果“人之性善”,就用不着圣王和礼义了,所以“人之性恶”。
B.材料一荀子采用对比、比喻、假设等多种论证方法驳斥了孟子的“人之性善”,从而立起了“人之性恶”的观点。
C.材料二引用《诗经》里的句子提醒君子不要贪图安逸,而要安心供奉职位,崇尚正直行为,其主要目的仍是“劝学”。
D.“性恶论”是荀子思想中的著名观点,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也是《劝学》一文中强调“学不可以已”的重要依据。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4分)
②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4分)
14.《荀子•性恶》中多次强调“其善者伪也”,这一观点在材料二中有哪些具体的体现?请简要分析。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5-16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幽
( 南宋)戴复古【注】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字。万骑临江貌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遣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戴复古,台州籍词人,一生不仕,浪迹江湖。写此词时,南宋小朝廷正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词开头在气势上虽不如东坡“大江东去”词那样雄伟,但切合后来者身份,且“一番过,一番怀古”自有其感慨深沉之处。
B.“卷长波、一鼓困曹瞒”描绘出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气势磅礴,与东坡词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下片开头三字一句,形式整齐,词人面对赤壁矶附近的山川形胜、历史遗迹,感受格外深切,不由发出凭吊古迹胜读史书的感叹。
D.此词与东坡“大江东去”词都写到了周瑜,都着重表现周瑜大智大勇、须臾破“曹”的英雄气概,所刻画的周瑜形象并无二致。
16.此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周郎赤壁之战的故事,试从详略的角度赏析两词写法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用“ , ”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描绘自己常年漂泊他乡,遭受病痛的孤苦境况。
(2)当不愿意低三下四去侍奉权贵的时候,许多有志之士往往喜欢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名句“ , ”
”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3)词人喜欢把抽象的愁绪具象化,比如,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解猛舟,载不动许多愁”,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类似的句子:“ , ”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在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A______。“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①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②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③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虽然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④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⑤——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⑥导致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B______,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_____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C____,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19.文中带序号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锅”白水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煤油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央起豆腐,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是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在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地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是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①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是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下。我们是外地人,除上学校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②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人,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③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20.与文中加点词“洋炉子”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这个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
B.“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D.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臭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21.文中三处画波浪线的句子中都有“老”,它们虽然意思相同,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分别概括。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而王安石在《易家论解》中却强调:“君子之道,始于自强不息。”
上述材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C项“是因为作者离开了白己最熟悉的时代和生活”错,原文为“有些伪‘厚重”的散文之所以显得笨重、华而不实。很大程度上在于作者离开自己最熟恶的时代和生活”,“离开自己最熟悉的时代和生活”并不是全部的原因。)
2.C(C项中“散文的艺术价值要比诗歌和小说更高”无中生有,通过“散文中的个人和自我要比诗歌更为亲切自由,比小说更为直接明快”这样的前提条件也无法得出“散文的艺术价值要比诗耿和小说更高”这样的结论。)
3.A(第五段的主要观点是散文的“厚重”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A基本相符:B项强调创作的灵感源于久萦于心的素志;C项强调以情感人是永不过时的写作法则;D项强调写好风景。要做一个用心观察、多游历、多积累的有心人。)
4.(4分)①(正反)对比论证,如将伪“厚重”散文的特点与“厚重”散文进行对比;②假
设论证,如第二段“如果只是记录一件小事、一个思想片段或者抒发一段情感,就生拉硬扯出一篇长篇散文,显然是大而无当、不符合散文文体规范的”:③举例论证,如以鲁迅小品杂文为例来论证短小的散文也可以产生“厚重”的气象:④引用论证,如引用徐懋庸对小品散文的定义来阐释小品文应具备的特点。(每点1分)
(6分)①《我与地坛》具有巨大的精神体量,史铁生凭借丰富的学养、深刻的见识和灵活的笔触带给我们生命的感触与启迪:②史铁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体验,从熟悉的地坛写起,从身边简单、平凡的小事写起,关注困境下的生存问题,追问形而上的哲学问题,与时代共振;③《我与地坛》是一篇具有史铁生个人精神印迹的散文,作者在文中深入地解剖自我,有若理性的思辨与灵魂的锤炼,在思考与表述中展示人格与智慧;④《我与地坛》侧重细节的描写,表达了对地坛、对母亲真诚深切的情感,直击人心。(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6.B(“是为了写出将军低调、内敛、谦虚的形象”错,写将军跟“我”聊起陈年旧事,更多地是为了表现将军孤独的晚年状态,以及他对部队生活、战友情谊的深切怀念。)
7.D(“也不曾涉及战争的血腥残酷”错,战士右手被炸掉以及木牌上很多战士的牺牲,都写出了战争的血腥残酷。)
8.(4分)①各自成段意在增强每一处“将军说”的独立性,强调其内容;②各自成段意在拉长“将军说”之间的停顿,有利于表现年迈将军言行缓慢、沉浸于往事回忆的特点,也有利于塑造内心孤独、思念绵绵的将军形象;③各自成段意在舒缓节奏,可以给读者留下足够的回味时间和想象空间,也有利于读者更好地体会将军内心世界与情感的复杂性。(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9.(6分)①这是一部军旅小说。从人物看,主人公是一位将军;从情节看,主要写将军缅怀自己的军旅岁月与战友情谊;从主题看,虽存在多元解读,但仍包含揭示战争的成分,能够
引起读者对于战争的思索。②这更是一部关注内心世界与情感的作品。小说关注了将军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将军曾是一位英雄。但小说并不看重塑造这一形象,而是着重表现将军晚年的孤独与失落,以及他对逝去岁月与战友的深切怀念。③这部小说也关注了“我”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我”年轻时难以理解将军的日常行为,是因为“我”和将军有着年龄差带来的天然隔膜:“我”年老时理解了将军日常行为的意义,是因为“我”慢慢变得像将军那样孤独、失落、热爱回忆。④这是一部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如何从隔膜走向沟通、共鸣的小说,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军旅小说。(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0.ACE
11.C(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12.B(材料一没有比喻论证)
13.(8分)(1)即使又哂干了,(它)也不再挺直了,这是烘烤弯曲使它这样的啊。(“虽”“槁暴”“然”各1分,“者……也……”判断句式1分,共4分)
(2)莲草长在大麻中,不去扶持它也挺直:雪白的沙子混在黑土中,就会和黑土一样黑。(“生”“直”“涅”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14.(3分)①君子智慧明达并且行为上没有过错是“善”,这一“善”是通过广泛地学习,以及每天的检验反省来实现的:②君子(认识到)学问渊博是“善”,这一“善”是通过领悟、接受前代圣明帝王的遗言来实现的;③干、越、夷、貉的孩子长大后形成的不同习俗(符合社会要求的风俗习惯)是“善”,这些“善”是教化的结果;④君子的正直之德是“善”,这一“善”是通过选择好的居住环境和接近贤士来培养的。(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5.D(两首词刻画的周瑜形象有很大不同,戴词着重表现周瑜的英雄气概,苏词着重表现周瑜的儒将风采。)
16.(6分)同:①两首词都抒发了对周瑜这一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与敬仰之情:②两首词都抒发了词人对自己人生命运,以及英雄无觅、世事变迁的感慨之情。
异:③苏词侧重于表达对自身怀才不遇、老大无功的忧愤,但字里行间,尤其末句流露出超脱、旷达之意:④戴词侧重于表达对南宋小朝廷军事不振、国势衰微的忧虑与关切,字里行间透着今不如昔的痛惋,尤其末句更显伤感与深沉。(①②每点1分,③④每点2分。)
17.(6分)(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每空1分)
18.(6分)A.无疑的是“土地” B.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C.(世代)定居是常态(每处2分,意近即可。)
19.(4分)③“虽然”修改为“假如”。⑥“导致””修改为“使”或“让”。(每处2分)
20.B(A表示“特殊含义”:B和文中加点的“洋炉子”均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讽刺否定”;D表示“引用”)
异:③苏词侧重于表达对自身怀才不遇、老大无功的忧愤,但字里行间,尤其末句流露出超脱、旷达之意:④戴词侧重于表达对南宋小朝廷军事不振、国势衰微的忧虑与关切,字里行间透着今不如昔的痛惋,尤其末句更显伤感与深沉。(①②每点1分,③④每点2分。)
17.(6分)(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每空1分)
18.(6分)A.无疑的是“土地” B.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C.(世代)定居是常态(每处2分,意近即可。)
19.(4分)③“虽然”修改为“假如”。⑥“导致””修改为“使”或“让”。(每处2分)
20.B(A表示“特殊含义”:B和文中加点的“洋炉子”均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讽刺否定”;D表示“引用”)
21.①表达了作者因台州这座小山城的空寂而感到的冷清与落寞;②表达了作者对“家里”亲情洋溢、温暖如春的庆幸、眷恋与喜爱;③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深切怀念。(每处1分)
22.(4分)①把翻滚的“水泡”比作好些“鱼眼睛”,写出了水泡小、多、圆的特点;(1分)②把一小块一小块的“豆腐”比作“反穿的白狐大衣”,写出了豆腐嫩而滑的特点。(1分)③两处比喻都非常生动贴切,充满着童趣,表达了作者对白水煮豆腐的喜爱以及对儿时生活的怀念。(2分)
23.写作
审题立意:
荀子和王安石的两句话分别是从“善假于物”与“自强不息”,即借助外力与内在自觉两个方面论述君子之道。“借助外力”与“内在自觉”都是提升个人修养、通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两者并不存在对立与冲突,考生应该思考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既要重视外力的辅助,又要加强个人的自觉,可以有所侧重。再深入一层思考,在外力与内在自觉中,内因起更重要的作用,“善假于物”某种程度上也是“自强不息”的一种外在行为体现。这种思辨处理应该是最佳的写作思路。
可以展开的思路有:①借助外物,自强不息,成为君子。②以自强为主,以外力为辅,提升自我。③挖掘内在自觉,自强不息,是提升自我主要方法,借助外力也是自强不息的一种延伸与补充。(若只写到其中一种,没有提到另外一种因素,属于偏题;若全然抛开材料,属于离题。)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孟子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我说:这不对。凡是从古到今、普天之下所谓的善良,是指端正顺理安定有秩序;所谓的邪恶,是指偏邪险恶悖逆作乱。这就是善良和邪恶的区别。果真认为人的本性本来就是端正顺理安定守秩序的吧,那么又哪里用得着圣明的帝王、哪里用得着礼义了呢?即使有了圣明的帝王和礼义,在那端正顺理安定守秩序的本性上又能增加些什么呢?其实并不是这样,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古代的圣人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认为人们是偏邪险恶而不端正、悖逆作乱而不守秩序的,所以给他们确立了君主的权势去统治他们,彰明了礼义去教化他们,建立起法治去管理他们,加重刑罚去限制他们,使天下人都从
遵守秩序出发、符合于善良的标准。这就是圣明帝王的治理和礼仪的教化。如果抛掉君主的权势,没有礼义的教化,废弃法治的管理,没有刑罚的制约,站在一边观看天下民众的相互交往:那么,那些强大的就会侵善弱小的而掠夺他们,人多的就会欺凌人少的而压制他们,天下人悖逆作乱而各国互相灭亡的局面不等片刻就会出现了。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材料二: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蓝草顏色深;冰是水凝结成的,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烘烤)使它弯曲成车轮, (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晒干了, (它)也不再挺直了,这是烘烤弯曲使它这样的啊。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斧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爽、貉的孩子,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 《诗经》说: “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南方有一种鸟,名字叫“蒙鸠”,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草,名字叫“射干”,只有四寸高,生长在高山上,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大麻中,不去扶持它也挺直;雪白的沙子混在黑土中,就会和黑土一样黑。兰槐的根叫香艾,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不靠近,下人不穿戴。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持中庸正直。
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附答案),共12页。
浙江省台州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