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市十三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12262/0-17090843148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海安市十三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12262/0-170908431489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海安市十三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12262/0-170908431490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海安市十三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都能自由运动
C.生物都能制造氧气D.生物都有新陈代谢
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C.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3.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铁、氮、钾B.氮、磷、钾C.磷、钾、硼D.磷、铁、锌
4.下列古诗中,体现出生物之间存在复杂关系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5.在蔬菜大棚中,菜农常使用“气肥”来提高蔬菜的产量,“气肥”指的是( )
A.氧气B.水蒸气C.氮气D.二氧化碳
6.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①糖类
②脂肪
③蛋白质
④水
⑤无机盐
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⑤
7.如图表示四类食品中四种不同含量的营养成分,若某同学长期以其中的一类食品为主食,则最容易患佝偻病的是( )
A.B.
C.D.
8.医生从某病人的消化道内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氨基酸、少量麦芽糖、脂肪等这些物质最可能是从哪里取出的( )
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
9.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⑤是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只有一条食物链
B.②是生产者,③、④是消费者
C.②→③→④→⑤构成一条食物链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10.某同学依据所学知识,绘制了生态系统各成分关系示意图(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 )
A.乙和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B.通过捕食,乙的能量全部进入丙体内
C.图中生物之间可以构成2条食物链
D.甲、乙、丙、丁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11.现将一密闭透明实验装置(图甲)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该气体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氮气
12.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新疆地区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
A.白天阳光充足,蒸腾作用旺盛
B.昼夜温差大,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也强
C.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弱
D.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
13.如图中曲线表示的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A、B、C、D、E表示消化道部位,X、Y、Z表示营养物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A开始被消化
B.在消化道C中有胰腺分泌的胆汁
C.消化道D是小肠
D.Y曲线代表脂肪消化的过程,Z曲线代表蛋白质消化的过程
14.如图表示可可西里的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B.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狼
C.藏羚羊、金雕、高原植物都属于消费者
D.若鼠兔数量减少,狼的数量也立即减少
15.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中耕松土可使土壤透气—促进根部呼吸作用
B.向蔬菜大棚中通入二氧化碳—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C.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
D.移栽树木时,带土坨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二、读图填空题
16.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和食物链,图2表示图1中某条食物链中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补充的成分是______和_____。蛇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
(2)请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食物网中既属于捕食关系又属于竞争关系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
(4)图2中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
17.图1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有关的生理活动;图2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可能来源与去路,A、B代表细胞中的结构,数字和箭头表示来源和去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b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
(2)图1中过程甲发生在图2的________结构中。(填图中字母)
(3)叶肉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都有的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结构是图2中的________。(填图中字母)
(4)采用塑料大棚栽培瓜果蔬菜时,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能减少图1中的________过程(填甲或 = 2 \* ZODIAC1 乙),从而提高瓜果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18.牛奶主要成分有水、脂肪、蛋白质、乳糖、无机盐等,喝牛奶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图甲是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牛奶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变化过程。请回答:
(1)乳糖是牛奶中的一种糖类,据图推测,消化乳糖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填序号),请写出该器官适合消化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2)牛奶中蛋白质在__________开始消化,进入小肠后会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最终分解成为物质d___________,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需写全)。
(3)小肠中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是由_________分泌的,其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牛奶中的脂肪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一表示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过程,图二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示意图,请如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一中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写相应的字母)。把天竺葵提前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
(2)图一的实验变量是[_____],图一中步骤D滴加的染色试剂是[_____];该实验可证明[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
(3)图一过程中,酒精的作用是[_____]。
(4)图二中表示乙表示[_____];丙表示[_____]。
(5)请你写出光合作用的公式[_____]。
三、探究题
20.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同时也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为此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草莓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注:图一中的①②③表示草莓植株不同的生理作用。
图二、三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如0,表示夜间零点
(1)探究(一)先将草莓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通过图一中[____]作用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再用黑纸片将叶片Ⅰ的b部分进行遮光处理,然后把植株移到阳光下照射数小时。摘下叶片Ⅰ,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片Ⅰ的a、b处的现象分别是______(b处遮光),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探究(二)在密闭温室种植草莓并绘制了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二、图三所示)
分析图二:在0~24小时内,实验表明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______时左右。
分析图三:在18时到次日早上6时内,实验表明温室内夜间温度不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会有差异,可见,增加草莓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3)写出图一中生理过程①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错误;
B、动物一般能运动,植物一般不能运动,B错误;
C、动物和微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C错误;
D、新陈代谢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析:A、地球内部温度非常高没有生物,故选项A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不符合题意;
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没有非生物部分,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要的环境,缺少生物部分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既包括生物部分又包括非生物部分。故选项D符合题意。用逐一排除法。
故选:D。
3.答案:B
解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B正确。
故选B。
4.答案:D
解析: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体现非生物因素中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体现非生物因素中风和雨水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
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体现了生物之间存在复杂关系,D正确。
故选:D。
5.答案:D
解析:
6.答案:C
解析: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是有机物,贮存着能量,它们既参与构成细胞,又能分解释放能量;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只参与构成细胞,不能分解释放能量。
7.答案:D
解析: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向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和骨骼的病理变化所造成的。佝偻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佝偻病患者可能缺乏含钙的无机盐或维生素D。从图中看出选项D中的钙含量和维生素D含量少,不能长期作为幼儿主要食物。故选D。
8.答案:C
解析:A、淀粉最先在口腔内就被消化。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脂肪和蛋白质在口腔内均不能被消化。因而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胁;淀粉和脂肪均在胃中均不能被消化.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有分解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能够把淀粉和麦芽糖最终分解为葡萄糖,将蛋白质和多肤最终分解为氨基酸,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由于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因此小肠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因而大肠中就没有这些物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9.答案:C
解析:AC.食物链反映的是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可见,图中可构成一条食物链,即②植物→③虫→④鸟,⑤细菌、真菌不能参与食物链的构成,A正确、C错误。
B.图中②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③虫、④鸟都是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B正确。
D.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D正确。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A
解析: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24小时后测定气体分析。0点深夜没有光,所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升高,氧气的含量减少。随着早晨太阳出来以后,光照逐渐增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植物不断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0~6时,氧气含量减少。但当6点以后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降低,氧气的含量逐渐升高。到了约18时,氧气含量最高。随着太阳西沉,光照减弱,呼吸作用又超过光合作用,植物不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升高,氧气的含量减少。因此根据曲线的趋势得知该气体是氧气。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2.答案:D
解析:由于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有影响,我国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白天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温度高所以光合作用要强于呼吸作用,夜晚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但由于温度低呼吸作用比较弱,所以新疆地区生产的瓜果特别甜,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A.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脂肪的消化从小肠开始,三种物质开始消化的部位不同,错误。
B.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胆汁是肝脏分泌,由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图中的C为胃,不含胆汁,错误。C.在消化道D小肠内中,有淀粉、Y蛋白质、乙脂肪被彻底分解为可以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正确。
D.曲线了代表的物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此物质应为蛋白质;乙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错误。
故选C。
14.答案:A
解析: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A正确。
B、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营养级最高的消费者。该生态系统金雕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B错误。
C、高原植物属于生产者,C错误。
D、若鼠兔数量减少,短期内狼还可以吃高原兔和藏羚羊,数量不会减少,一段时间以后狼会随着食物的减少而减少,D错误。
故选:A。
15.答案:B
解析:A、中耕松土可使土壤透气增强,能够促进根部呼吸作用。A正确。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向蔬菜大棚中通入二氧化碳是为了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B错误。
C、春季早播覆盖地膜,能够保温保湿,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C正确。
D、移栽树木时,带土坨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D正确。
故选:B。
16.答案:(1)非生物环境;分解者;太阳
(2)草→食草昆虫→青蛙→猫头鹰
(3)蛇和猫头鹰
(4)猫头鹰
解析:(1)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图1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蛇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
(2)图1中,食物链包括: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吃虫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共4条。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
(3)图1食物网中,猫头鹰捕食蛇,猫头鹰和蛇又都以鼠为食,所以猫头鹰和蛇既属于捕食关系又属于竞争关系。
(4)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图2中食物链为:丁→丙→乙→甲,对应图1中食物链为:草→鼠→蛇→猫头鹰,或草→食草昆虫→吃虫鸟→猫头鹰,所以图2中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猫头鹰。
17.答案:(1)有机物
(2)A
(3)B
(4)2
解析:
18.答案:(1)⑦;小肠很长,皱襞和绒毛多,有多种消化液
(2)胃;氨基酸;胃液、胰液、肠液
(3)肝脏;甘油和脂肪酸
解析:
19.答案:(1)BGCFEDA;将叶片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光照;稀碘液;光;淀粉
(3)溶解叶绿素
(4)水分; 氧气
(5)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解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图二中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BGCFEDA。为了排除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实验前要将植物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2)G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放在光下照射,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图二中步骤D滴加的染色试剂是碘液,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该实验中:遮光部分,滴加碘液不变蓝色,没有淀粉生成,说明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不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变蓝色,有淀粉生成,说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可得,光是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3)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隔水对酒精进行加热的方式,既能起到控温作用,又能避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4)由分析可知,图二中表示乙表示水;丙表示氧气。
(5)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0.答案:(1)①;a变蓝,b处不变蓝;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2)18;夜间适当降温
(3)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七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七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三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三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海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