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12263/0-1709084317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12263/0-17090843172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12263/0-170908431733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其原因是( )
A.蚯蚓必须生活在水中
B.使蚯蚓的呼吸能正常进行
C.以此增加蚯蚓的灵敏度
D.使蚯蚓完成受精作用
2.下列动物中,真正属于鱼的动物是( )
A.章鱼B.鲸鱼C.甲鱼D.鲫鱼
3.与防止水分丢失无关的是( )
A.蛇的体表有鳞片B.龟的体表有坚硬的甲
C.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D.狮子的体表有毛
4.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猎豹捕食受伤的羚羊B.水蛭吸附水牛的皮肤
C.小丑鱼躲进海葵避险D.小猴给猴王整理毛发
5.某生物学习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动物甲、乙、丙完成绕道取食前的尝试次数分别是165次、32次、5次,三种动物的学习能力从低到高的顺序是( )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乙、甲D.甲、丙、乙
6.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沾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人对鬼针草不会产生作用B.人毁坏了鬼针草
C.人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果实D.以上答案都不对
7.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正常来源是( )
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与父亲相似的人,来自父方多,与母亲相似的人,来自母方多
C.一半以下来自父方、一半以上来自母方
D.一半以上来自父方,一半以下来自母方
8.下列哪种结构能为鸟的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
①卵壳
②卵白
③卵黄
④胚盘。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9.各类食品的贮存都要考虑其保存方法,但食品保存的原理都是( )
A.把食品密封B.杀死或抑制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
C.把食品放到冰箱内D.把食品煮熟、高温消毒
10.水螅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
A.由肛门排出B.由口排出C.由胞肛排出D.由细胞膜排出
1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
A.母鸡“咯咯”的召唤小鸡
B.蜜蜂的各种舞蹈
C.蚊子飞动时发出的“嗡嗡”声
D.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个体前来交尾
12.在下列的生物分类等级中,生物间的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
A.界B.科C.种D.属
13.酸牛奶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这是因为在牛奶中加入了( )
A.醋酸菌B.乳酸菌C.酵母菌D.黄曲霉
14.下列各项中,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B.将动物领养回家
C.建立自然保护区D.建立种质库
15.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 )
A.狗的长毛与黑毛B.人体的身高与体重
C.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D.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
16.细菌菌落的特征是( )
A.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往往菌落较小
B.表面比较粗糙干燥,往往形成很大的菌落
C.菌落光滑或黏稠,是霉菌菌落的几倍到几十倍大小
D.呈大片的斑点状,是霉菌菌落的几倍大
17.幼体不需要经过变态发育就能进行陆地生活的动物是( )
A.青蛙B.蟾蜍C.乌龟D.大鲵
18.坐位体前屈是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之一,如下图所示,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完成该动作需要消耗能量
B.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
C.伸肘时,上臂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D.该动作不是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19.在海边游泳被海蜇刺伤后,会突然有灼痛、刺痛或刺痒的感觉,出现此情况的原因是( )
A.海蜇身体呈辐射对称B.海蜇体壁具有两个胚层
C.海蜇体表有刺细胞D.海蜇有口无肛门
20.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医学依据是( )
A.近亲结婚后代必患遗传病
B.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C.人类的疾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D.人类的疾病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21.下列措施不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是( )
A.封山育林B.禁止捕猎C.荒坡变果园D.围湖造田
22.“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墩墩意欲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大熊猫的整体形象。下列关于大熊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胎生、哺乳B.有脊柱C.有牙齿、但未分化D.用肺呼吸
23.在实验室里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步骤是( )
A.配置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培养
B.配置培养基—接种—高温灭菌—培养
C.接种—配置培养基—高温灭菌—培养
D.配置培养基—接种—培养—高温灭菌
24.从鱼鳃流出的水和从鱼口流进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是( )
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B.芽孢是细菌的生殖细胞
C.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D.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在一起形成的,真菌和藻类之间是共生关系
二、填空题
26.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都分节。
27.学习行为是指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_________和________获得的行为。
28.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_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再由其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9.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___的多样性。
30.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与砧木的_________(分生组织)紧密结合。
三、读图填空题
31.依据下图所示的几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模式图,回答问题。
(1)A为____细胞结构,A与B、C、D、E相比,其最大不同是没有成形的_______,这类生物被称为原核生物,其生殖方式为_______生殖。
(2)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与图中________的结构类似(填字母),仅由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组成,与其他生物的区别是没有_______结构,并且它们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________里,一旦离开,通常会变成________。
(3)我们所食用的蘑菇的地上部分称为_______,此外,科学家可以从_______中(填字母)获得抗生素,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上图中的________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填字母)。
(4)B、C、D都是真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是通过产生大量的____来繁殖后代。
(5)在生态系统中,腐生的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填“生产者”或“分解者”),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2.乒乓球运动不仅可以锻炼青少年的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锻炼大脑的反应能力。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1所示为运动员挥拍接球时,肘关节由伸直状态转变为弯曲状态。结合图2,该动作的完成依赖骨骼肌的收缩,牵拉________绕______运动。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骨上,其收缩能产生动力。
(2)如图4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运动系统相关结构关系的是______(用字母表示)
A.AB.BC.CD.D
(3)运动员在屈腿时,图3膝关节中①、④表面覆盖的一层光滑的[⑤]__________,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运动员在训练中易出现膝关节损伤,可注射“人造关节滑液”——玻璃酸钠来缓解疼痛,该液体应当被注射入图3的[③]________中。
(4)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________、骨连接(如关节)和________共同组成的。运动并不是仅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________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依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33.下面是某校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校园及其周围的生物进行细心观察后进行的一次小组讨论与交流,请结合下列各图,认真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__________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不在同一组的动物有__________ (用图中字母表示)。
(2)B终生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__呼吸;C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D的呼吸方式很特殊,它的肺上连着许多___________,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进行________次气体交换,保证呼吸中大量氧气的供应。
34.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图谱,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遗传学角度来说,父母均表现正常,所生女儿患病,这种现象称为_____。
(2)基因由父母传递给子女的桥梁是_________,3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用B、b分别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
(3)根据遗传图谱可以分析,这一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写出4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所以,观察蚯蚓时,必须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选B。
2.答案:D
解析:A、章鱼身体柔软,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不符合题意。
B、鲸鱼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为哺乳动物,不符合题意。
C、甲鱼具有卵生,用肺呼吸,有坚硬的甲,为爬行动物,不符合题意。
D、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为鱼类,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D
解析:ABC、“蛇体表有鳞片”、“龟的体表有坚硬的甲”“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都能防止水分散失,适于干燥的陆地生活;
D、“狮子的体表有毛”主要与保温有关,不能防止水分的散失。所以,与防治水分丢失无关的是“狮子的体表有毛”。
故选:D。
4.答案:D
解析:A. 猎豹追捕羚羊不属于社会行为,属于捕食行为,故错误;
B.水蛭吸附水牛的皮肤不属于社会行为,故错误;
C.小丑鱼躲进海葵避险属于先天性行为,故错误;
D.小猴给猴王整理毛发时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属于社会行为,故正确。
故选:D。
5.答案:A
解析: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越大,利用经验解决问题能力就越强。“动物甲、乙、丙完成绕道取食前的尝试次数分别是165次、32次、5次”。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的学习能力从低到高的顺序是甲→乙→丙。
故选:A。
6.答案:C
解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有一种名为鬼切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被沾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果实,扩大了种子的分布范围。
故选:C。
7.答案:A
解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故选:A。
8.答案:D
解析:
9.答案:B
解析:由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机物生长繁殖,其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因此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10.答案:B
解析:水螅有口无肛门,食物消化之后,营养物质被内胚层吸收,剩余的食物残渣再由口排出体外。这是腔肠动物低等的一个特征。
11.答案:C
解析:A.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是用声音在进行交流,正确。
B.蜜蜂跳圆形舞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方向位置,正确;
C.蚊子发出“嗡嗡”声,是飞行时翅的颤抖形成的,不是群体内的信息交流,错误。
D.蛾类昆虫分泌的性外激素是用来吸引异性交配产卵的,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正确。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C
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故选:C。
15.答案:C
解析:A.狗的长毛与黑毛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人体的身高与体重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
D.豌豆的高颈与蚕豆的矮茎符合“同一性状”,但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C。
16.答案:A
解析:A、细菌菌落的特征是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往往菌落较小,A正确;
B、表面比较粗糙干燥,往往形成很小的菌落,而不是很大的菌落,B不正确;
C、菌落光滑或黏稠,霉菌菌落是细菌菌落的几倍到几十倍大小,C不正确;
D、细菌菌落较小,霉菌菌落是细菌菌落的几倍到几十倍大小,而不是霉菌菌落的几倍大,D不正确。
故选:A。
17.答案:C
解析:青蛙、蟾蜍、大鲵都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是用肺呼吸,用四肢游泳或跳跃,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都属于变态发育;而乌龟属于爬行动物,不是变态发育。
故选:C。
18.答案:C
解析:A、完成该动作需要消耗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A正确。
B、任何一个动作都是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才能完成的。B正确。
C、伸肘时,上臂肱三头肌处于收缩状态。C不正确。
D、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骨骼肌、关节、骨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D正确。
故选:C。
19.答案:C
解析:海蜇的触手上有大量刺细胞,刺细胞能够放出刺丝,麻醉小动物,用于捕食和御敌。因此不小心就会被海蜇蜇伤,主要是因为海蜇的触手上分布着很多刺细胞。
故选C。
20.答案:B
解析: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显著,所以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医学依据是近亲结婚血缘关系近,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多,故B符合题意。
21.答案:D
解析:A.封山育林可以保护树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利于保护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
B.禁止捕猎,可以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维持正常的生态平衡,利于保护生态环境,B不符合题意。
C.荒坡变果园,可以改善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利于保护生态环境,C不符合题意。
D.耕地一般用来种植农作物,生物的种类单一,自动调节能力较差,而沼泽湿地、湖泊,生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强,因此围湖造田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D符合题意。
故选D。
22.答案:C
解析:A.哺乳动物,特点就是胎生哺乳,A正确。
B.哺乳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称为脊椎动物,B正确。
C.哺乳动物由牙齿的分化,以植物为食的哺乳动物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以动物为食的哺乳动物,牙齿分为门齿、大齿以及臼齿,C错误。
D.哺乳动物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体内有膈,D正确。
故选:C。
23.答案:A
解析: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实验步骤:配置培养基,首先要配置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因为细菌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高温灭菌,对配置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防止其他细菌侵入影响实验;冷却后,接种;在恒温箱中培养,细菌在温度适宜的地方繁殖速度比较快。所以在实验室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步骤是: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培养。
故选A。
24.答案:B
解析: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观察活鱼,可以看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进入鱼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变化流出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故选:B。
25.答案:B
解析:A、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因此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不同,A正确;
B、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与生殖无关,B错误;
C、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C正确;
D、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在一起形成的,真菌和藻类之间是共生关系,D正确。
故选:B。
26.答案:外骨骼、身体、附肢
解析: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并且分部,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另外在节肢动物的头部有的有单眼和复眼,有的只有复眼,一对触角和口器等特点,所以节肢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27.答案:遗传因素、生活经验、学习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例如:幼袋鼠吃奶就是先天性行为,因为小袋鼠刚出生靠本能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蚯蚓走“T”型迷宫就是学习行为,因为它是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才学会的,即由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28.答案:生殖细胞、受精卵
解析:有性生殖指的是指由亲代产生生殖细胞,在生殖过程中有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然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玉米、小麦的生殖。由于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它们产生的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这对于植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为选择提供更丰富的材料。
29.答案:基因
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
30.答案:形成层
解析: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31.答案:(1)细菌、细胞核、分裂
(2)E、蛋白质、遗传物质、细胞、活细胞、结晶体
(3)子实体、C、D
(4)孢子
(5)分解者
解析:(1)图中A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蘑菇、C青霉、D酵母菌都属于真菌,属于真核生物;E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与B、C、D、E相比,其最大不同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靠分裂繁殖后代。
(2)E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3)b菌盖和d菌柄构成蘑菇地上部分,称为子实体,是蘑菇的食用部分。从C青霉菌中能够提取出青霉素,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D是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会把葡萄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4)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图中B蘑菇、C青霉菌、D酵母菌都是真菌。
(5)腐生的细菌、真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它可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因此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32.答案:(1)骨、关节、不同
(2)A
(3)关节软骨;关节腔
(4)骨、肌肉(顺序可变)、神经
解析:
33.答案:(1)脊柱;BCDE
(2)鳃;肺,皮肤(顺序可变)
(3)气囊、两
解析:
34.答案:(1)变异
(2)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BB或Bb
(3)25%、22对+XX
解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生物学习小组利用甲,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正常来源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资料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