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练习测量_(3)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12416/0-17090871661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练习测量_(3)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12416/0-17090871662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教案
初中生物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第三节 练习测量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第三节 练习测量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本节总结,课堂练习,课后实践,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出测量不规则生物体面积、体积等物理量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能够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能够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与同学交流测量方法,相互取长补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和周长。
难点: 测量叶子的面积。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说起“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你一定不会陌生。对于一头体大身重的大象,许多大人都想不出称量体重的好办法,而7岁的曹冲却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把大象赶到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在船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后,称一称船上石头的重量。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冲多聪明呀!在生物学习上我们也会经常测量生物体的周长、面积,形状规则的我们可以直接求出,不规则的怎么办呢?像老师手里这片叶子,它的周长怎样测量呢?现在让我们发动脑筋想办法和老师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探究一
教师: 分小组讨论测量叶片周长的方法,先测量自己手中的叶片,然后小组成员间再交换测量。
学生:小组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测量方法。在测量时注意记录结果,并把结果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实验报告单
测量叶片的周长
实验用品:细绳、叶片、刻度尺。
教师:提问学生测量结果,比较各个结果之间的差异,引出误差的概念。
引起误差的原因:测量时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误差是难以避免的。
解决办法: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少误差。
探究二
教师:我们已经会测量一片树叶的周长了,可是如何测量一片树叶的面积?请学生小组讨论,大胆设想。
学生:小组讨论,确定实施方案,利用工具开始操作,把结果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实验报告单
测量叶片的面积
实验用品:方格纸(每小格边长1厘米)。
探究三
研究生物时,经常需要测量生物的体积,比如要测量一快石头的体积,你会怎样测量呢?
教师:在未实施方案前,引导学生看书第10页的图片资料,提问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各小组讨论,最后确定测量方案,小组成员操作,交流测量结果。
提示: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使眼的视线和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取和凹面相切的刻度即可。不可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用量筒时应注意: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是一种粗略的计量法,所以在使用中必须选用合适的规格,不要用大量筒计量小体积,也不要用小量筒多次量取大体积的液体,否则都会引起较大的误差。量筒是厚壁容器,绝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液体,也不能在其中溶解物质、稀释和混合液体,更不能用做反应容器。
探究四
教师:教师准备四个大烧杯,分别盛有热水、冷水、同样温度的温水(两杯),要求学生把左手放入热水中,右手放入冷水中,然后拿出两手同时分别放入两杯温水中,凭手的感觉判断两杯温水温度的高低。
学生:讨论、实验。
教师:在研究生物时,我们需要了解生物生存的环境,如水温就是人工养殖虾蟹的一个重要条件。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水温是否适宜呢?
学生: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提示: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接触烧杯壁、水银球应该在液面以下,读取数据时,视线应与液面的下凹面平行等。
【本节总结】
提问:我们在今天的探究活动中都学了学到了哪些技能?为什么组内测量同一个物体会有误差?这些误差是如何产生的?
总结: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采用特殊的方式和工具。由于测量工具和人为因素导致误差的存在。
提问:我们如何对待这些误差?如何获得最准确的数据?
补充:我们要多重复几次操作,在整理数据时,有一些数据是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的,在统计数据时要舍弃,其他的数取平均值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
【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实验室常用到的测量仪器的是( )
A.放大镜 B.温度计 C.显微镜 D.试管
2.测量胸围差得出的数据是:第一次10厘米,第二次9厘米,第三次11厘米,则胸围差值是( )
A.10厘米 B.9厘米 C.11厘米 D.30厘米
3.用量筒测量一些物体的体积,能够作为被测物的是( )
A.馒头 B.葡萄 C.糖块 D.棉花
4.测量一片大叶黄杨树叶的周长用到的测量仪器是( )
A.刻度尺 B.天平 C.温度计 D.方格纸
【课后实践】
1.测量一株小草的体积。
2.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
【板书设计】
练习测量
一、精确描述物体,离不开测量。
二、实验
(一)测量叶子的周长。
(二)测量叶子的面积。
(三)测量葡萄的体积。
(四)测量热水的温度。
三、总结
(一)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采用特殊的方式和工具。
(二)由于测量工具和人为因素导致误差的存在。
(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次数
1
2
3
周长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多细胞生物体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练习测量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多细胞生物体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用品,教学流程图,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