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3节生物进化 第2课时 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413773/0-17091072780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3节生物进化 第2课时 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413773/0-170910727814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3节生物进化 第2课时 教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413773/0-17091072781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初中科学3 生物进化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科学3 生物进化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7页。
课题
生物进化第2课时
章
二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运用自然选择理论解释自然界中的生物进化现象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认同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过程与方法:
1.能设法收集生物进化的相关资
2.能用自己的话对桦尺蠖等生物进化原因做出简单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和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完成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工作
2.进行潜移默化的环境保护教育
重点
1.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分析 整理材料解释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难点
1.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之间的联系
2.透彻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实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常刮大风的海岛,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虫。为什么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特别多?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不够发达的昆虫,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就特点多。]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适者生存),具有不利变异的人体则被淘汰
分析完成思考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三、达尔文进化学说
1.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提出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其核心内容为自然选择。达尔文是首次提出科学进化论的伟大学者,他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真正原因及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
达尔文进化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内因是遗传和变异,外因是过度繁殖,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2.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
视频:过度繁殖
(1)过度繁殖:在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存在着快速增长个体数目的倾向,即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个体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材料,还加剧了生存斗争。
例如,象是一种繁殖很慢的动物,如果一头雌象一生产仔6头,每头活到100岁,而且都能进行繁殖的话,那么到750年以后,一对象的后代就可以达到1900万头。因此,按照理论上的计算,即使繁殖不是很快的生物,也会在不太长的时期内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占满整个地球。但事实上,几万年来,象的数量从没有增加到那样多。自然界里很多生物的繁殖能力都远远超过了象的繁殖能力,但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一定的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是为什么呢?
视频:生存斗争
(2)生存斗争: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为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而进行斗争。
①原因:生物繁殖的个体很多,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②类型:生存斗争包括同种生物个体和不同种生物个体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自然环境间的斗争。
例如,同一片农田的小麦会相互争夺阳光、水分和养料,食性相同的动物会相互争夺食物,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之间的捕食和反捕食等。
③结果:由于生存斗争,生物个体大量死亡,只有少数生物个体生存下来。
视频:遗传和变异
(3)遗传和变异:生物在繁衍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个体既能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又会出现变异。
视频:适者生存
(4)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同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因不适应环境而易被淘汰。
规律总结: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之间的联系
①在生物的自然选择过程中,过度繁殖是原因,生存斗争是手段,遗传、变异是基础,适者生存是结果。
②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③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适应环境的变异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环境的变异被淘汰,从而使生物总是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和发展。
科学家小注 达尔文
(教材45页)
意义
①自然选择促使新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进行的,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处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就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②促使生物不断进化:自然选择不断选择出生物的有利变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生物永远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之中,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拓展:人工选择
①定义: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利用自然发生或人工的变异,进行定向选择和创造培育生物新类型的过程,如家鸡、金鱼的形成。
②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区别
选择方式
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
选择过程
通过人类的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在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
选择因素
人类的需要和爱好
不同的自然环境
选择结果
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对人类有利
对物种自身有利,对人类不一定有利
选择速度
较快
较慢
四、生物的适应和进化
1.植物的适应和进化
在自然界中,虫媒花不同的颜色、香味、形态特征,可适应不同的昆虫来传粉。如蜜蜂喜欢香味,但它看不见红色,所以依靠蜜蜂传粉的花,都是白天开放,具有鲜艳的黄色或蓝色,带有芳香味,并且常具有一个供蜜蜂停落的结构。依靠蜂鸟传粉的植物的花,大都有鲜艳的红色或黄色,很少有香味,并且不具有蜂鸟停落的结构,因为蜂鸟只能看见红色和黄色,并且是在飞翔时采粉的。依靠蛾类传粉的花大多在夜间开放,呈白色或淡色,并不都有香味。这些现象说明,生物之间也可能相互适应,协同进化。
拓展保护色
视频:动物的保护色
动物为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2.动物的适应和进化
视频: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
有些动物可通过变异和自然选择适应环境,这些动物因其机体结构有利于躲避敌害而获得生存机会。
适应和进化是生物界非常普遍的现象。现代生物都经历了长期的自然选择,因此都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可能是形态上的,可能是生理上的,也可能是行为上的。
视窗 综合进化论
(教材48页)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3) 生物之间的一切相互作用,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共生、合作等,只要能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都具有进化价值
概述了解进化常说的提出
知道什么是过度繁殖
知道什么是生存斗争
知道遗传和变异是内因
知道什么是适者生存
进行规律总结: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之间的联系
了解达尔文的生平
明确自然选择学说的意义
了解什么是人工选择
了解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区别
知道植物的适应和进化
知道什么是保护色
知道动物的适应和进化
自学了解
概述进化常说的提出
视频介绍什么是过度繁殖
视频介绍什么是生存斗争
视频介绍遗传和变异
视频介绍什么是适者生存
引导进行规律总结: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之间的联系
概括自然选择学说的意义
拓展:人工选择
介绍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区别
图文介绍植物的适应和进化
介绍什么是保护色
图文介绍动物的适应和进化
课堂练习
1.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D )
A.生存斗争 B.人工选择
C.自然选择 D.遗传和变异
2.金鱼是由鲫鱼演变而来的,其原因是( B )
A.过度繁殖 B.人工选择
C.自然选择 D.生存斗争
3.生物进化的动力是( B )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和变异 D.适者生存
4.导致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C )
A.生物之间相互排挤或残杀
B.有利变异个体和不利变异个体互相竞争
C.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有限
D.生物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5.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数百年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明显增加。下列关于此种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C )
A.嘴型细长的鸟是为适应特定环境而定向变异产生的
B.昆虫栖息场所对鸟类的嘴型起到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
C.嘴型细长的鸟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虫栖息场所的影响
D.嘴型厚短的鸟为了吃到树洞里的昆虫而努力使嘴型变得细长
6.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而美丽的琴鸟,它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这是( D )
A.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B.变异所造成的
C.条件反射造成的
D.自然选择的结果
7.用达尔文进化学说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B )
A.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由浅色变成深色
B.昆虫的保护色和食虫鸟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变得很长
D.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学习了什么?
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核心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的结果导致适者生存。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 生物的变异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变异的意义,嫁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 生物的变异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变异现象,变异的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1 生物的遗传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遗传是有规律的,人类遗传病,优生,人类的遗传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