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第2节运动与健康 第1课时 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413781/0-170910728584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第2节运动与健康 第1课时 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413781/0-17091072859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第2节运动与健康 第1课时 教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413781/0-170910728598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初中科学2 运动与健康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2 运动与健康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6页。
课题
运动与健康 第1课时
章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运动系统的组成。
2.了解骨骼的构造和功能。
过程与方法:
1.增强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视频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骨的结构与健康的关系
重点
1.知道骨骼的组成。
2.骨的构造与各部分功能
难点
1.知道骨骼的组成。
2.骨的构造与各部分功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人体几十千克的体重靠什么来支撑?体形靠什么来维持?身体的运动靠什么来完成?
[人体的支架——骨骼]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骼和骨骼肌组成人体的运动系统,起着人体运动、保持体形、承受体重和保护内部器官的作用。
骨与骨骼的区别
骨指的是单独的一块,而骨骼是多块骨连接成的整体。
骨的种类
长骨——肱骨、股骨〈长比宽=非常大〉
短骨——腕骨〈长比宽=非常小,近似立方形〉
扁骨——肩胛骨〈板状〉、颅盖、胸廓
不规则骨——脊柱骨、籽骨(如髌骨)
一、骨骼的组成
视频:骨骼
一个成年人全身共有206块骨,这些骨依靠骨连接的联系,构成人体的支架—一骨骼。
1.骨骼分类
根据位置可以将骨骼划分为头骨(又称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1)头骨:包括脑颅骨和面颅骨,脑颅骨围成颅腔,容纳和保护脑。面颅骨构成面部的支架,保护面部的感觉器官。
(2)躯干骨:包括脊柱、胸骨和肋骨。
胸骨一块,位于胸前壁正中央。
肋骨共有12对,呈弯弓形。
胸椎、胸骨和肋骨组成笼状的胸廓,保护心、肺等重要器官。
人体的脊柱由许多椎骨连结而成,脊柱从侧面看整条脊柱呈“S”形,有四个生理弯曲,这些生理弯曲使人体四肢骨能处于直立状态,并使脊柱像弹簧一样富有弹性。这使得人体在站立、行走和运动时,增加了身体的稳定性,减轻了对脑的震荡,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
椎骨共有26块,连接起来构成脊柱。每块椎骨中间有一个椎孔,所有椎孔相连构成一条椎管。椎管容纳和保护脊髓。椎管和颅腔相通。
(3)四肢骨:包括一对上肢骨和一对下肢骨。人类的上、下肢有明显的分工。上肢主要承担劳动操作,显得轻巧灵活,下肢主要担负直立行走和支持体重,显得粗壮有力。
2.骨的结构 (教材第86页)
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骨髓三部分。
视频:观察长骨的构造
骨膜内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血管伸人骨腔对骨有营养作用;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
骨质有骨松质和骨密质两种,骨松质结构疏松呈蜂窝状,主要分布在长骨的两端;骨密质大部分集中在长骨的骨干,致密、坚硬,抗压力强。
骨髓充填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内。幼年时,骨髓呈红色,有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腔中红色骨髓逐渐变成黄色骨髓,失去了造血功能。不过,当身体失血过多时,黄色骨髓能转变成红色骨髓,恢复其造血功能。在骨松质内,始终存在红色骨髓。
长骨的管状结构,既坚固又轻便,适于人体的运动。
活动
骨成分的鉴定 (教材第86页)
视频:鉴定骨的成分
准备大鱼的肋骨或小动物的骨一段,镊子,酒精灯,试管,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清水,火柴。
1. 骨的煅烧 用镊子夹住一段骨,放在酒精灯上煅烧,观察骨的颜色变化。待骨呈灰白色时,将酒精灯移开,轻轻敲打这段煅烧过的骨,结果如何?
2. 骨的脱钙 将大鱼的一根肋骨浸入试管里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中,过15 min左右,用镊子夹起肋骨,看它是否变得柔软了。如果已变柔软,即可取出,用清水洗去盐酸。试一试,是否能将这根肋骨弯曲或打成结?
讨论:
1. 煅烧骨和脱钙骨各有什么物理特性?
[1.煅烧骨的物理特性是硬脆;脱钙骨的物理特性是柔韧。]
2. 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2.骨由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组成。]
3.骨的组成
骨是由柔韧的有机物和脆硬的无机物组成的。
骨的物理特性(教材第87页)
骨的物理特性主要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上。
骨中不同成分的含量和骨的物理特性,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变化。骨含有有机质和无机质两类化学成分,有机质主要有骨胶原纤维和黏多糖蛋白,赋予骨弹性和韧性,无机质主要是碱性磷酸钙,使骨坚硬挺实。儿童少年期,骨中无机物的含量不到2/3,有机物含量超过1/3,骨硬度小,柔韧,弹性大;成年期,骨中无机物含量约为2/3,有机物含量约为1/3,骨既坚固又有弹性;老年期,骨中无机物含量超过2/3,有机物含量不到1/3,因此骨硬而脆。
因此,骨的坚固性不只是与骨的结构有关系,它与骨成分关系更大。
儿童时期骺硬度小,弹性大,不易骨折,但易变形,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卧的姿势。
老年人的骨弹性小,易骨折,所以我们要特别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乘车安全,防止他们跌倒骨折。
拓展
人为什么能长高?
骨的生长包括骨的长长和加粗两个方面。幼年时,骨端和骨干之间有软骨层,软骨层的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形成新的骨组织,使骨增长;同时,骨膜内的成骨细胞也能不断地分裂、生长,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表面增厚,骨加粗。成年后,骨就不再增长了。
知道运动系统的组成
了解骨的种类
知道骨骼
了解头骨及功能
了解躯干骨及功能
知道生理弯曲
了解四肢骨
知道骨的结构
了解骨髓的造血功能
完成活动
分析讨论
了解骨的组成
拓展了解人为什么升高
介绍运动系统的组成
图文介绍骨的种类
介绍骨骼
介绍分析头骨及功能
介绍分析躯干骨及功能
介绍分析生理弯曲
介绍分析四肢骨
介绍分析骨的结构
介绍骨髓的造血功能
指导完成
引导分析
介绍骨的组成
拓展提高
课堂练习
1.人体有206块骨,下列各项中属于上肢骨的是( A )
A.手骨 B.股骨 C.肋骨 D.椎骨
2.我们都期待有一双灵巧的双手,我们同样知道,手是每个人身体上最灵活的部分,这种灵活性除了与肌肉大小、数量等因素有关外,主要还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A )
A.接骨数量相对多,骨与骨之间的关节多
B.骨数量相对少,骨与骨之间是不活动的连
C.骨数量相对少,骨与骨之间的关节多
D.骨数量相对多,骨与骨之间是不活动的连接
3.人体背部的中央,从侧面看,整条脊柱呈“S”形,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 A )
A.直立行走的结果
B.为了捕食的结果
C.为了逃避敌害的结果
D.以上说法都错
4.人体的骨骼可分为( A )
A.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B.上肢骨、下肢骨和躯干骨
C.头骨、上肢骨和下肢骨
D.头骨、胸骨和四肢骨
5.骨膜是一层坚韧的( B )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6.下列关于人体骨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保护内部器官
B.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
C.为各种动作的完成提供动力
D.支撑身体,保持一定的体形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骨骼和骨骼肌组成人体的运动系统,起着人体运动、保持体形、承受体重和保护内部器官的作用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1 科学就是力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科学精神是维系探究的动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 生物的变异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变异现象,变异的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1 生物的遗传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遗传是有规律的,人类遗传病,优生,人类的遗传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