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二)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414562/0-1709111862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二)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414562/0-170911186265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二)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414562/0-170911186267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合格演练测评含答案
-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一)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三)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合格演练测评(四)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五)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合格演练测评(六)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二)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二)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
续航能力是现在无人机发展中的瓶颈。英国某科技公司研制出一款无人机,该机拥有扁平细长的机翼,苗条的机身。该团队声称这款无人机能够在海拔20千米左右的大气层中飞行长达一年。如图示意飞行中的无人机。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此款无人机电池的能量来源是( )
A.化学能 B.太阳能
C.核能 D.生物能
2.无人机开发团队选择在距地面20千米左右的大气层中试航,下列不是其主要原因的是( )
A.空气稳定,以平流为主
B.太阳辐射强,能源充足
C.云雨现象少,能见度高
D.近电离层,无线通信好
3.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地球表面
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下图示意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据此,完成4~5题。
4.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随纬度增高而递增
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5.臭氧总量减少可能导致( )
A.到达地面紫外线减少
B.平流层气温降低
C.对流层云雨现象增多
D.电离层高度增加
小明暑假到赤峰某农村奶奶家度假,发现堂屋虽然没有空调,但白天因“穿堂风”而感觉凉爽。下图为房屋布局图。据此,完成6~7题。
6.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
A.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B.水循环的形成原理
C.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D.热胀冷缩形成原理
7.白天“穿堂风”近地面气流的运动方向是( )
A.由西向东 B.由东向西
C.由北向南 D.由南向北
8.某科研所对四川盆地一灌木型茶园进行气温测量(下图中两曲线表示距离地面1米和3米高度的温度)。在低温季节,当地常利用风扇以提高茶树冠层的温度。该茶园安装风扇提高温度,主要是通过( )
A.多云的白天开启,使上层暖空气下沉
B.晴朗的白天开启,使下层暖空气上升
C.多云的夜晚开启,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
D.晴朗的夜晚开启,促进上下层空气交换
“万年冰洞”位于吕梁山脉海拔2 000多米的山上,洞穴开口向北,呈肚大口小、垂直分布的“保龄球瓶”状。洞里冰的年龄各不相同,核心部分冰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300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期时期,外部、靠近洞口或靠近主流水道的冰,成冰年代比较晚。读冰洞所在的区域示意图,完成9~10题。
9.下图所示冰洞剖面图,其冬季气流运动方向是( )
10.冰洞内冰体夏季不易融化的原因是( )
A.海拔较高,外部冰川广布
B.垂直洞穴,空气对流旺盛
C.下冷上热,洞内空气稳定
D.洞口向北,受冷空气影响
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东侧、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地区,平均海拔1 200米,最低海拔115米,地势北高南低,北、东、西三面环山,年降水量在2 358毫米以上,是西藏降水最丰富的区域。下图示意墨脱县附近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据此,完成11~12题。
11.墨脱县主要的降水类型是( )
A.对流雨 B.台风雨
C.地形雨 D.锋面雨
12.墨脱县夜雨率高达60%以上,说明该区域( )
A.盛行西南季风
B.山谷风势力强
C.森林蒸腾量大
D.空气饱和度高
二、不定项选择题
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影响带鱼在我国边缘海域季节性游动,北方带鱼在黄海和渤海之间作越冬游与繁殖游;南方带鱼沿东海西部边缘作越冬游与繁殖游。带鱼在南、北游动的过程中形成鱼汛。下图为“我国近海2月与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单位: ℃)。据此,完成13~14题。
13.我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 )
A.最低值出现在渤海
B.夏季长江口比周边略低
C.冬季南北差异较大
D.季节变化从南向北减小
14.能够在我国边缘海域形成带鱼鱼汛的有( )
A.北方带鱼春季向北游
B.北方带鱼秋季向北游
C.南方带鱼春季向南游
D.南方带鱼冬季向南游
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某城市的热岛强度变化。下图为同学们根据数据绘制的该城市多年年平均和某年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关于热岛强度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正确的是( )
A.白天强
B.白天城区人为排放的热量较多
C.晚上强
D.晚上郊区排放热量少且散热快
16.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郊区积雪积存时间长
B.郊区积雪保温作用强
C.城区工厂生产停工多
D.城区家庭取暖耗能多
参考答案
1.B 2.D 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机拥有扁平细长的机翼,苗条的机身,该团队声称这款无人机能够在海拔20千米左右的大气层中飞行长达一年。扁平细长的机翼应自带太阳能板发电,为电池提供能量来源,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因此此款无人机电池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B正确。化学能、生物能难以提供这么长时间的续航能力,核能发电比较复杂、现在很难在苗条的无人机上实现,A、C、D错误。故选B。第2题,距地面20千米左右的大气层为平流层,空气稳定,以平流为主,A正确;无天气变化,能见度高,太阳辐射强,能源充足,B、C正确;电离层处于高层大气中,D错误。本题选择不是其主要原因的,故选D。
3.B 对流层集中了大气圈3/4的质量,几乎所有的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A错误;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中,在20~30千米的高空,臭氧含量最大,形成臭氧层,B正确;高层大气与地球表面并未含有大量的臭氧,CD错误,所以选择B。
4.C 5.B 第4题,读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图可知,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整体减少,D错误;最大值所在位置向更低的南纬方向移动,即北移,A错误;随纬度增高而先增加后减少,B错误;在高纬地区曲线下降快,即递减明显,C正确;故选C。第5题,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总量减少可能导致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加,A错误;平流层因吸收紫外线减少,气温降低,B正确;臭氧与对流层云雨现象无关,C错误;臭氧减少与电离层高度无关,D错误;故选B。
6.A 7.C 第6题,由图可知,因堂屋北侧的植被和南侧的水泥地的热力性质不同,所以白天和夜晚受热不均,引起空气的运动而形成“穿堂风”,该原理与热力环流最接近,A正确;水循环主要是自然界的水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中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图示没有反应该原理,B错误;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是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图示没有反应该原理,C错误;热胀冷缩原理指的是物体在冷热交替下出现的膨胀和收缩现象,“穿堂风”指的是大气运动现象,D错误,故选A。第7题,根据所学知识,白天,南侧的水泥地气温高,气流垂直上升,形成低气压;北侧的植被气温低,气流垂直下降,形成高气压,同一水平面气流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所以近地面的气流由北向南流,C正确。排除A、B、D选项,故选C。
8.D 由所学知识可知,多云的白天1米处气温高,上层气温低,A错误。晴朗的白天,太阳辐射强,气温较高,不用开启风扇,B错误。多云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如果气温较高,可以不用开启风扇,C错误。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需要开启风扇,使上下的冷暖空气得以交换,提高茶园温度,起到防冻害作用。D正确。故选D。
9.D 10.C 第9题,根据空气的热力性质可知,冷空气收缩下沉,热空气上升。冬季洞外气温低,冷空气收缩下沉到洞内,热空气被抬升到洞外。故选D。第10题,冰洞内冰体夏季不易融化的原因是下冷上热,洞内空气稳定,C正确;由材料“位于吕梁山脉海拔2 000多米的山上”可知,海拔不高,外部没有冰川,A错误;空气对流旺盛,冰体易融化,B错误;该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无论洞口向哪个方向,都不易受冷空气影响,D错误。故选C。
11.C 12.B 第11题,由材料“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东侧、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地区,平均海拔1 200米,最低海拔115米,地势北高南低,北、东、西三面环山”和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的信息可知,墨脱县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地形抬升饱含水汽的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地形雨,所以墨脱县主要的降水类型是地形雨,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12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墨脱县位于山谷地带,谷底与两侧山地相对高度大,利于山谷的风形成,由于该地夜晚盛行下沉气流—山风,谷底的暖湿气团被山风抬挤上升,遇冷凝结,成云致雨。所以墨脱县夜雨率高达60%以上是由于山谷风势力强,B正确。由于题干表明墨脱县夜雨率高达60%以上,受盛行风与森林蒸腾量大的影响会导致全天降水率大而不是夜雨率大,AC错误。空气饱和度高对于夜雨的形成影响相对较小,D错误,故选B。
13.AC 14.AD 第13题,从我国近海2月与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可以看出,最低值都出现在渤海海域,A对;夏季长江口受大陆的影响较大,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比周边海洋的水温高,B错;从图中可看出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度差异较大,C对;从图中等温线数值可看出季节变化从北向南减小,D错,故选AC。第14题,纬度越高,水温越低。渤海纬度高于黄海,水温低于黄海。秋季北方带鱼从渤海游向水温更高的黄海,春季水温回升,带鱼从黄海游向渤海,A对,B错;冬季南方带鱼沿东海向纬度更低水温更高的南方游动﹔春季水温回升,带鱼向北游回,C错,D对。故选AD。
15.CD 16.AD 第15题,由图可知,白天12时-16时热岛效应强度最小,热岛效应强度最大应该出现在夜晚,因此白天弱,晚上强,A错、C正确;图示为多年平均状况,白天城区和夜晚城区废热排放量大,降温慢,郊区较为空旷,排放热量少,热量散失较快,降温快,城郊温差大,B错,D正确。故选CD。第16题,冬季强降雪后,与城区相比,郊区人类活动相对较少,积雪积存时间较长,积雪反光能力强,白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较少,使夜间地面辐射弱,气温偏低,城区和郊区气温差增大,城市热岛效应增强,A正确。积雪对地面有保温作用,但对大气没有保温作用,B错误。降雪对于工厂生产影响不大,不会造成大范围停工停产,C错误。强降雪后气温下降,城区家庭取暖能耗增多,废热排放量也增加,造成城区与郊区气温差增加,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正确。故选A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合格演练测评(十一)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合格演练测评(十)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合格演练测评(八)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