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测试题,共15页。
【新课标】
新课标·通过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认识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特色。
【思维导学】
【背记要点】
知识点一、科技名著
1.李时珍(明代医药学家):历时27年著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
创作条件:①医药世家,兴趣浓厚;②钻研前人著作;③医疗实践;④认识到药物辨识和使用至关重要。特点:药物种类多,药方数量大,图文并茂,内容详细,总结全面,流传较广。
影响:①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②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③在世界医药史上占重要地位。
2.宋应星(明末科学家):整理各地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著成科技巨著天工开物。
特点:内容丰富,分类详细,图文并茂,只管生动,科技领先,流传较广。
内容和影响:①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②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徐光启明末科学家):有关国计民生的农业科学巨著农政全书》
内容: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 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希腊数学著作原本,译本定名为《几何原本,影响至今。
5.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著有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学著作《徐霞客游记》,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均作了详细记录,兼具地理学和文学价值。
知识点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为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东起辽东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
构成:主体城墙,关隘、城台、烽火台;设立卫所(驻军,屯田生产);修筑道路,形成完整军事防御体系。
特点:长城修筑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18次)、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完善质量更优异。
作用:①军事防御体系;②南方农耕与北方游牧连接线,③附近建农牧贸易场所,是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北京城:明成祖时1406年在元大都基础上扩建改造,1420年基本建成,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构成:宫城(紫禁城,核心)、皇城、内城、外城。(宫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知识点三、小说和艺术
1.小说: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黄金时期)、戏剧有突出发展。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我国章回体小说和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施耐庵水浒传》(元末明初):白话描写。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吴承恩西游记(明朝中期):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2.书画: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
3.戏剧: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是《牡丹亭》。
【易错易混】
1、《大唐西域记》是玄奘西行后,其弟子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和见闻的口述写成的,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西游记》是明朝中期吴承恩创作的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2、汤显祖是明朝戏剧家,关汉卿是元朝戏剧家。
【历史解释】
1.《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三部巨著有何共同点?
提示:
①多为总结性巨著,对传统科技典籍、成就进行整理,作出经验性总结。
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体现出西方文化的传入,如《农政全书》。
④对自然科学的探究较少。
2.长城有什么作用?长城有何寓意?
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南扰;
经济上,促进了北疆经济的开发;
政治上,是连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促进民族交融。
寓意: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3.北京城建筑布局有什么特点?
(1)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2)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王府、桥梁、街巷,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
(3)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年真题】
(一)、2022年中考真题
1.明代李时珍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是( )
A.《齐民要术》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黄帝内经》
2.公益书屋是城市文明的一道充丽风景,丰厚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新华书店赠给公益书屋枣庄漫谷书屋的一批图书将要归类上架。下列涉及农业技术类的是( )
①《水经注》②《齐民要术》③《农政全书》④《天工开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医学成就说法正确的是( )
A.华佗编写了《伤寒杂病论》B.张仲景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C.宋应星编写了《天工开物》D.李时珍编写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
4.明朝中后期,某学者吸收西方科学知识,总结传统科技经验,该书是( )
A.《农政全书》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齐民要术》
5.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与下列图片相关的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acbB.bacC.bcaD.cab
6.如图是小明制作的古代科技著作资料卡片。据此判断,卡片中的著作是( )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本草纲目》
7.他在天文、历算、数学、军事等方面都颇有造诣,尤其在农业科技方面用力最勤,先后撰写了《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等十余种农书,还创作了一部集大成的农学著作。据此可知,这位科学家是( )
A. 贾思勰 B. 王桢 C. 徐光启 D. 沈括
8.有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宏伟工程有如下描述:作为一项军事防御工程,蜿蜒于高山、深谷、平原、戈壁中,总长万余里,把奇伟的自然美与建筑美融为一体,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据此推断该工程为( )
A. 大运河 B. 赵州桥 C. 北京城 D. 明长城
9.厉慎思同学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城市历史沿革"调查活动时,搜集到如图所示某城市的历史信息。据此判断,他调查的城市是( )
A.西安B.洛阳C.开封D.北京
10.全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建筑艺术精髓,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堪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典范的是( )
A.唐都长安B.明长城C.北京故宫D.布达拉宫
11.下图所示读书摘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注重理论创新B.注重经验总结C.注重实验分析D.全面领先世界
12.公益书屋是城市文明的一道充丽风景,丰厚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新华书店赠给公益书屋枣庄漫谷书屋的一批图书将要归类上架。下列涉及农业技术类的是( )
①《水经注》②《齐民要术》③《农政全书》④《天工开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写成《伤寒杂病论》——
(2)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3)发明活字印刷术——
(4)编写出《本草纲目》——
(5)编写出《天工开物》——
14.博物馆承着历史,也传承着文化。某班开展“跟着我打卡博物馆”的主题活动,请你来参与。
(1)写出图一文物的名称及其历史地位。
(2)概括图二中孔子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措施。
(3)图四是哪部科技巨著?据图三、四、五概括明代科技巨著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二)、2021年中考真题
1.下列图片分别来源于三本书。这三本书的共同特点是( )
①成书于明朝②农学著作③图文并茂④具有总结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八达岭长城(下图所示)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是居庸关的重要前哨。下列关于八达岭长城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B.抵御了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
C.隔断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D.阻挡了匈奴入侵中原地区
3.下图明北京城以宫城为中心,由唯一的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对称展开。明北京城的这一设计突出显示了( )
A.商品经济的繁荣B.皇权的核心地位C.军机处总揽朝政D.封建统治的衰落
4.某班学生准备绘制“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图谱”,关于明朝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考
A.《伤寒杂病论》B.《梦溪笔谈》C.《农书》D.《天工开物》
5.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下面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B.明朝时从美洲引进了玉米等作物
C.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D.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6.徐光启突破了狭隘的文化优越感,主张虚心接受西方科学,并在此基础上会通中西文化,最终超胜西方。据此可知,徐光启( )
A.全盘接受西方文化B.反对“以夷制夷”策略C.固守中国传统文化D.在洞察反省中追求超越
7.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体现了长城是( )
A.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B.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C.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D.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8.兰茂(1397~1476),明代云南嵩明人,著名学者、药物学家。他编著的《滇南本草》是一部记述西南高原地区药物,包括民族药物在内的药物学著作。一百多年后,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著名的药物学著作( )
A.《伤寒杂病论》B.《唐本草》C.《千金方》D.《本草纲目》
9.明代宋应星所著的一书中全面记载了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经验技术,他引用《尚书》的内容写道,“润下作咸,武王访箕子而首闻其义”,强调制盐是圣王也要重视的事,在一幅《治丝图)》中,他所绘的纺织工人戴着指套和绑腿,俨然知识分子装束。此书是( )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本草纲目》
10.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形式多种多样。下列文学作品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杜甫《垂老别》②关汉卿《窦娥冤》③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④吴承恩《西游记》
A.①④②③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①③②④
(三)、2020年中考真题
1.唐朝政府编写颁布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朝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朝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主要表明,我国古代中医药学的发展,得益于( )
A.印刷技术的进步B.国家力量的支持C.商品经济的繁荣D.科举制度的完善
2. 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下列古代人物中,与屠呦呦同属医学领域的是( )
①华佗 ②张仲景 ③祖冲之 ④李时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古代科技文化领先世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下列人物与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长城和大运河是书写在中华大地上的个“人”字。以下两首评价长城和大运河的诗句,涉及的观点较为合理的是( )
辩证的观点B.积极的观点 C.消极的观点D.片面的观点
5.美国建筑学家贝肯说:“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可能就是北京城了。”北京市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保护古都风貌和历史文物,使北京城的格局得以留存。北京城的这种“格局”主要形成于( )
A.金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6.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革新很难推广和服务于社会,如北宋活字印刷术直至明朝时期仍未推广。而15世纪末,印刷术传人欧洲后,大量印刷人文思想著作和大众文学,促进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正如鲁迅所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出现这种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落后保守的思想
B.行业之间的隔绝
C.分散的小农经济
D.封闭的技艺传承
7. 1420年,北京城基本建成。其中紫禁城建筑总面积16万余平方米,有各类殿宇等近9000间,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它的主要设计者是
A.李春
B.毕界
C.沈括
D.蒯祥
8.下列著作的共同特点是( )
传统医学不断发展
B.手工技艺推陈出新
C.农业技术推广普及
D.古代科技经验
作者:宋应星
内容:记载了明朝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
地位: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参考答案
(一)、2022年中考真题
1. 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C项正确;《齐民要术》的作者是北朝的贾思勰,排除A项;《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东汉的张仲景,排除B项;《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排除D项。故选C项。
2. 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朝时农学家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是总结性农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②③④符合题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地理性著作,①错误。C项正确;ABD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C项。
3. D
【详解】明朝李时珍编著 《本草纲目》 ,这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D项正确;张仲景编写了《伤寒杂病论》,排除A项;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排除B项;《天工开物》 不是医学成就,排除C项。故选D项。
4.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徐光启的代表作《农政全书》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是中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农政全书》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它是明代末年一部重 要的农业科学巨著,A符合题意;《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医药学成就,排除B;《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排除C项;《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的作品,排除D项。故选A项。
5.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图片a对应的是明代宋应星所著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对应的是汉代发明了造纸术,c对应的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因此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bca。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6. B
【解析】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项正确;《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排除A项;《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作者徐光启,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排除C项;《本草纲目》,药物学著作,明代李时珍所著,排除D项。故选B项。
7. C
【解析】根据材料“《甘薯疏》”“还创作了一部集大成的农学著作”结合所学可知是明代的农学家徐光启。根据所学可知明朝引进了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等作物,可以判断科学家是明朝或明朝以后的人,另根据“农学著作”可知是明朝农学家徐光启。C项正确;贾思勰是南北朝人,王祯是元朝人,当时没有甘薯,排除AB项;沈括是科学家代表作是《梦溪笔谈》,排除D项。故选C项。
8. D
【解析】明长城是明朝北部地区的军事防御工程,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于高山、深谷、平原、戈壁中,总长万余里,故D项正确;大运河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赵州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北京城是明清的政治文化中心,排除ABC。故选D项。
9. D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成祖时期开始营建北京城,在北京修建了紫禁城,所以他调查的城市应该是北京,D项正确;西安、洛阳和开封都与“紫禁城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 C
【解析】北京故宫作为明清两朝皇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它全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建筑艺术精髓,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堪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典范,C项正确;唐都长安是当时的都城,并非完全是宫殿建筑,排除A项;明长城是抵御北方蒙古南下的军事防御工程,并非宫殿建筑,排除B项;布达拉宫是位于西藏拉萨的宫堡式建筑群,但不是我国宫殿建筑的典范,排除D项。故选C项。
11. B
【详解】根据“总结了”、“全面总结了”等信息可知《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都注重对古代科技的总结,由此体现的特点是注重经验总结,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注重经验总结,而非注重理论创新、实验分析和全面领先世界,排除ACD项。故选B项。
12. 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朝时农学家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是总结性农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②③④符合题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地理性著作,①错误。C项正确;ABD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C项。
13. (1)张仲景;(2)祖冲之;(3)毕昇;(4)李时珍;(5)宋应星。
【解析】
(1)结合所学可知,《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2)结合所学可知,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
(3)结合所学可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中国的毕昇(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4)结合所学可知,《本草纲目》由明代李时珍所撰。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一千一百多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5)结合所学可知,《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14. (1)司母戊鼎迄今为止所有出土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2)为政以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天工开物》注重实用,为农业服务。大多是经验的总结。原因:注重实践,没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不重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4)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一反映的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2)根据“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可知孔子的主张是为政以德。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四的科技巨著是《天工开物》。综合材料三、四、五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代科技巨著的特点是注重实用,为农业服务。大多是经验的总结。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践,没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不重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2021年中考真题
1. 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工开物》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的农业、手工业总结性科技著作,《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得罪总结性农学著作,《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总结性药物学著作,三者成书于明朝,具有总结性,①④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三本著作图文并茂,③正确;《天工开物》和《本草纲目》不是农学著作,②错误。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2. 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A项正确;八达岭长城主要用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排除B项;C项“隔断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根据材料“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北方的游牧民族主要是鞑靼和瓦剌,结合所学可知,瓦剌军队曾直抵北京城下,可见八达岭长城并没有完全阻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排除D项。故选A项。
3. B
【详解】明北京城以宫城为中心,由唯一的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对称展开,宫城即皇宫,因此这一设计突出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即其皇权的核心地位,B项正确;这一设计显然与商品经济的繁荣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军机处设立于清朝雍正年间,排除C项;题干中的这一设计显示的是皇权的至高无上,并不是反映封建统治的衰弱,排除D项。故选B项。
4. 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古代科技著作,选项D正确;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选项A排除;北宋沈括著《梦溪笔谈》,选项B排除;元代王祯著《农书》,选项C排除。
5. 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是对李时珍的医学成就的分析和批判,属于历史解释的范畴,D符合题意;ABC均属于历史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D。
6. D
【详解】徐光启主张虚心接受西方科学,并融会贯通中西文化,最终超胜西方,体现了在洞察反省中追求超越,故选D;A项不符合“会通中西文化”,排除;材料体现徐光启主张学习西方而后超越西方,体现了“以夷制夷”策略,排除B;C项不符合“主张虚心接受西方科学”,排除
7. D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可知,明长城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故D正确;明长城是古代防御的建筑,故A、B错误;C描述过于绝对且与题干主旨不符,故错误;综上故选D。
8. D
【详解】明朝李时珍著有 《本草纲目》,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故D符合题意;A是东汉时期医学著作,排除;B和C均是唐朝时期的医学著有。排除。故选D。
9. B
【详解】明朝时期宋应星编著《天工开物》,这部著作是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B符合题意;《齐民要术》是贾思勰编著农书,排除A;《农政全书》是徐光启编著的农书,排除C;《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编著的医学著作,排除D。故选B。
10. D
【详解】据所学可知,①杜甫《垂老别》是唐朝时期;②关汉卿《窦娥冤》是元朝时期;③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朝时期;④吴承恩《西游记》是明代。①③②④排序正确,故D正确;A、B、C排除。故选D。
(三)、2020年中考真题
1. B
【解析】题干材料主要叙述了古代中国重要的药学典籍的颁布发行情况。可见,历朝统治者对于药学的发展都较为重视,支持药学典籍的出版。因而可见古代药学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故B符合题意;材料中说明药学发展与国家力量支持的关系,不是因为印刷术的进步,排除A;商品经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完善均与材料中国家支持药学发展的信息不符合,排除C和D。故选B。
2.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佗、张仲景、李时珍都是医学领域,故B正确;祖冲之是数学家,③错误,故排除ACD项。故选B。
3. D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作品是《步辇图》,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著有《三国演义》,明朝的吴承恩著有《西游记》,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从而得出①②④人物与成就对应正确,D符合题意;③人物与成就对应错误,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 D
【解析】诗句大意: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隋朝的灭亡就是因为这大运河,但从运河开通至今,南北沟通还都要靠它如果没有当年隋炀帝三下江都南巡最终导致灭国的事情,那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功劳和大禹治水的相比也不差,这首诗对大运河的评价较为片面,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炀帝暴政和农民大起义,而不是开通大运河和部将反叛。故选D。
5. C
【解析】明成祖时迁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分为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也成为了此后清王朝的都城,故北京城的这种“格局”主要形成于明朝。故选C,排除
6. C
【解析】考查点: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内容“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可知,鲁迅揭露了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当时分散的小农经济阻碍了科技的发展进步。选项C符合题意;ACD项不属于决定性因素。故选C。
7. 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蒯祥是明代工程设计师,在他的主持下,1420年,北京城基本建成,其中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故D符合题意;李春是隋代桥梁设计师,故A不符合题意;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故B不符合题意;沈括是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8. D
【考点】明朝三部科学巨著
【分析】本题考查明朝三部科学巨著的特征,关键是掌握明朝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答】观察图片可知,《本草纲目》是明朝时期的药物学巨著,《天工天物》书中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这三部书都是古代科技经验总结。ABC三项太片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堂检测,共13页。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习题,共13页。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