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沪科版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展开设计说明
本节是教材中压强部分的升华,本节教学本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原则,通过参与大量探究活动,观察物理现象,归纳出简单的科学规律。本节课首先向学生演示小球被吹起来的实验,引发学生的疑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针对学生的疑问,提炼出本节课所研究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猜想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完成探究的几个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探究、分析论证。通过亲身经历的事例总结出来的规律让人深信不疑,甚至有摩拳擦掌之势,基于此,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得结论进行解释与应用。最后让学生梳理反思本节所学知识,增强对知识的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能用其解释生活中某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归纳、逆向思维等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3.分析推理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感受科学就在身边,强化STS的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难点
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活动,设计实验认识“升力”。
教学方法
探究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得出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比较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比较,应用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具、学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漏斗一个、乒乓球一个、吸管、飞机升力演示器。
学生:乒乓球两个、水、纸、软水管、水槽、一根中间切开(未断)折成直角的饮料吸管。
授课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小魔术:把乒乓球放在漏斗的下方,松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如果不停地向下吹气,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现象:乒乓球被吸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就会知道了。
讲授新课
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我们在前两节已经学过了液体和气体的压强,那都是静止状态下的压强特点,如果液体和气体流动起来,它们的压强是否会发生变化呢?
让我们一起通过下面的两个小游戏探究一下吧!
学生的实验器材:乒乓球两个、饮料吸管一支、装满水的水槽一个、软水管一只等器材。
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师:研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大家在小组内讨论,研究实验方案,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小组交流,看看在实验中能发现些什么?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看看哪一小组做得最好?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进行分析、论证与交流。
师:类比之前学习大气压强中,吸管吸水的原理,同学们思考一下,乒乓球靠拢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纸张的中间与两边产生压强差。
师:那纸张两边和中间的流速有区别吗?
学生:乒乓球中间流速大,两边流速小。
【教师点拨】
当我们往乒乓球的中间吹气时,它们就靠拢在一起,通过对之前大气压强的学习,我们知道是因为两个球的中间和两边产生了压强差,两侧气压大于中间的气压,才使得两个球靠拢起来。
同时,我们向两个球的中间吹气时,两个球中间的空气快速流动,空气流速大,而两个球两侧的空气没有变化,空气流速相对小。
综上所述,两个乒乓球两侧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就大,两个乒乓球中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就小。
师:当用水管向两只小船中间水域冲水时,两只小船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两只小船靠在一起了。
师:那类比之前乒乓球靠在一起的实验,思考一下两只纸船靠在一起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因为有压强差。
【教师点拨】
当我们往两只纸船中间水域中冲水时,两只纸船就靠拢在一起,我们知道是因为两只纸船的中间和纸船的两边产生了压强差,纸船的两侧压强大于两只纸船中间的压强,才使得两只纸船靠在一起。
同时,我们往两只纸船中间水域中冲水时,两只纸船中间的水快速流动,水的流速大,而两只纸船两侧的水没有变化,水的流速相对小。
综上所述,两只纸船两侧水的流速小,压强就大,两只纸船中间水的流速大,压强就小。
板书:
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 流体压强特点: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师:展示图片
a
师:同学们,观察这幅图,看看a、b两处的水柱高度有什么不同?
A、B两水管的横截面积又有什么不同?
学生:a水柱柱面高,b水柱柱面低。
师:A、B两水管的横截面积又有什么不同?
学生:A水管横截面积大,B水管横截面积小。
【教师点拨】
A水管的横截面积比B水管的横截面积大,所以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 A管的水流流速小于B管的水流流速,则A管的压强大于B管,导致a水柱高于b水柱。
课前魔术大揭秘:原因: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课后作业:自制魔术道具
自制小魔术道具为家长表演小魔术并讲解其中的原因。
【跟进训练】
1.往两张自然下垂且靠近的纸中间用力吹气,你可以看到两张纸将( A )
A.向中间靠拢 B.向两边分开
C.向同一边摆动 D.几乎不动
2.让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当水流稳定后( D )
A.P点流速等于Q点流速 B.P点压强大于Q点压强
C.P点流速小于Q点流速 D.P点压强小于Q点压强
二、升力的产生
师:展示图片。
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电视中经常会见到飞机,那巨大的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呢?还有空中的鸟儿是怎么在空中滑翔的?提示一下,飞机的机翼是上凸下平的形状。
学生:是因为机翼上下流速不同,产生压力差,产生了上升的力。
【教师点拨】
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当飞机的滑行速度达到一定值时,机翼所受的升力超过飞机自重,飞机就飞起来了。
板书:
二、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跟进训练】
1.(2019•烟台)如图所示,小红手撑雨伞走在路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将发生严重变形。下列判断推理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C )
A.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B.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D.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2.(2019•邵阳)截至2017年底,我国高铁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2019年中国高铁总里程将突破3万千米,高铁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都标有安全线,人必须站到安全线以外区域候车,当有列车驶过时,如果人站到安全线以内,即使与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非常危险的,这是因为( B )
A.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B.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C.流体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小
D.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大小无关
三、生活实例应用
师:学习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同学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事物应用了这一知识呢?
学生积极发言,踊跃回答举例子。
【教师点拨】
1. 火车站台都有一条安全线,火车行驶时严禁人们进入安全线以内的区域。
2. 并排行驶的两船不得靠得太近。
3. 喷雾剂的工作原理。
4. 足球比赛中的香蕉球。
板书:
三、生活实例应用
资料:
1. 车站站台上的安全警戒线。
苏联曾发生过一起离奇的车祸。当时苏联有一个访问团从欧洲回来,有关部门组织了人员到火车站欢迎。火车以极快的速度经过站台,结果站台上40多人莫名其妙“扑”上火车,当场死亡。事后有关人员严密调查,却没有发现任何线索,这件案子成了一件悬案。学了本节课后,你能破案吗?(学生解释)
火车和地铁的站台上要画一条安全线(安全教育:遵守交通规则)。
2. 轮船并排行驶距离不能太近。
1912年秋天,奥林匹克号正在大海上航行,在距离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大远洋轮的100米处,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正在向前疾驶,两艘船似乎在比赛,彼此靠得较近,平行着驶向前方。忽然,正在疾驶中的豪克号好像被大船吸引似地,一点也不服从舵手的操纵,竟一头向奥林匹克号闯去。最后,豪克号的船头撞在奥林匹克号的船舷上撞出个大洞,酿成一件重大海难事故。(学生解释)
我国海军舰艇赴亚丁湾护航时,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如果并排护航则会保持较远的距离。(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3. 喷雾器的工作原理。(课后小制作:自制简易喷雾器)
将一根吸管弯成直角,在弯折处剪开一个口,如图,将A端插入瓶中液面下,从管口B处用力吹气,一个简易喷雾器就做好了,赶快自己动手试试吧!
4. 足球比赛中的香蕉球。(视频展示)
主罚球员一记猛射,足球绕过人墙,眼看就要偏离球门却又转过弯来直奔球门,守门员刚要扑球,球已应声入网。能踢出这种“香蕉球”的球员可没有魔法,而是通过不断练习,以流体力学的原理让对方守门员望球兴叹。
【跟进训练】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如图所示为某款扫地机器人,其工作时是通过电机转动使内部气流 大 ,压强_小 ,使杂物进入吸尘器达到清扫的目的。
`
2.如图是人与鸟“比翼齐飞”的情景,滑翔机的机翼与鸟的翅膀结构类似,都是上表面凸起,下表面平直。滑翔机在滑翔的过程中,上表面比下表面的空气流速 大 ,压强 小 ,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受到向 上 的力。
课堂小结
一、流体的概念:具有流动性的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
二、(1)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就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就大。
(2)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就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就大。
三、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当堂达标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____体,当流体流动时,流速越大的位置其压强越_____;流速越小的位置其压强越______。
答案:流 小 大
飞机的机翼是上凸下平,当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____,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____,而压强____,这一压强差,就使飞机获得了向上的升力。
答案:大 小 大
3.秋天树叶落在路面,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时,路旁的树叶( )
A.从路旁吸向汽车 B.从路中间飞向路边
C.不受任何影响 D.只向上飞扬
答案:A
4.刮大风的天气,我们如果迎风走路或骑车,一阵大风刮来时,我们会感觉吸气困难,但可以向外吐气,当风过去又恢复了正常呼吸,其原因是( )
A.风大时,脸上空气压强变大,压得人难以吸气
B.风大时,脸上空气压强变小,使人难以吸气
C.与气压没关系,是人缺乏锻炼
D.风大时,脸前气压大,所以容易向外吐气
答案:B
5. 如图所示,小汽车受到的重力为G,它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120 km/h的速度行驶时,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F。若考虑周围空气对它的影响,则下列关于G和F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G>F B.G=F C.G<F D.无法比较
答案:A
6.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你能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吗?
答案:风刮过屋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所以将茅草吸上去。
7. 非洲草原犬鼠的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这一构造使鼠洞能保持自然通风,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出口的上表面,由于前一个出口平直,后一个出口向上突起,所以空气通过前一个出口上表面的流速小,压强大;通过后一个出口上表面的流速大,压强小,在两个出口间形成一个向右的压强差,因此,地面上的风吹进了犬鼠的洞穴,让鼠㓊保持自然通风。
板书设计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 流体压强特点: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二、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三、生活实例应用
第二课时 习题课
教学过程
题型一 固体压力、压强的判断
例1 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木板A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4的距离,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木板A对桌面的压力 ,木板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 ,木板A受到的摩擦力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因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时,木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受力面积变小,所以,由可知,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大;(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答案:不变 变大 不变
点拨:(1)首先确定压力(水平面):,注意受力面积S,根据公式计算压强。当物体发生移动、倒置、切割、叠加时,注意分析F、S的变化,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2)若柱状固体密度均匀,可用直接计算对水平面的压强,再根据计算压力。
跟踪训练
1. 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7 N,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1 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700 Pa;竖直切除该物体右侧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 变小 ,桌面受到的压力会 变小 。(后两空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 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p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FA
C.FA>FB pA>pB D.FA=FB pA
例2 如图所示,水对试管底部产生的压强为 Pa。如果将试管由竖直变为倾斜且与水平方向成30°夹角,则试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会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解析:(1)由图知,试管内水的深度:h=10cm=0.1m,水对试管底部产生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1m=1 000Pa;
(2)将试管由竖直改为倾斜且与水平方向成30°夹角时,试管内竖直方向的深度减小,由p=ρgh可知,试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
答案:1 000 减小
点拨:(1)首先确定压强:,注意受力面积S,根据公式计算压力。当容器倒置、倾斜时,注意深度ℎ的变化,再判断压强、压力的变化。
(2)不同形状容器底所受压力、压强以及对支持面压力、压强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容器
容器底受
到的压强
p=ρ液gh
p=ρ液gh
p=ρ液gh
容器底受
到的压力
F=pS,
F>G液,
底大压力大
F=pS,
F=G液
F=pS,
F
对支持面
的压力
F '=G液+G容
对支持面
的压强
跟踪训练
1. 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甲液体的密度 大于 乙液体的密度;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等于 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大于 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大于 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可以判断出,甲液体的密度 大于 乙液体的密度,甲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大于 乙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题型三 压强的计算
例3 (2019·岳阳)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某餐厅的送餐机器人的质量为40 kg,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1 m2。
(1)求送餐机器人的重力。(g取10 N/kg)
(2)送餐机器人的外壳是由玻璃钢材料制作的。有一小块玻璃钢材料的质量为90 g,体积为50 cm2,求该材料的密度。
(3)若送餐机器人托着3 kg的物体,求此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解:(1)送餐机器人的重力G=mg=40 kg×10 N/kg=400 N。
(2)该材料的密度。
(3)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跟踪训练
1.(2019·徐州)一位同学体重为600 N,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力为 600 N,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比行走时 小 ;某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为2×104 Pa,这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至少为 0.03 m2,才不会陷入沼泽地。
2.如图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盛有体积为的水。
(1)求水的质量。
(2)求0.1m深处水的压强。
(3)现有质量为3kg的柱状物体,其底面积是容器的三分之二。若通过两种方法增大地面受到的压强,并测出压强的变化量,如下表所示。
方法
地面受到压强的变化量(Pa)
将物体垫在容器下方
2 940
将物体放入容器中
1 225
请根据表中的信息,通过计算判断将物体放入容器时是否有水溢出,若有水溢出请求出溢出水的重力;若无水溢出请说明理由。
解:(1)由可得,水的质量:
;
(2)0.1m深处水的压强:
;
(3)若不溢出,将物体放入容器中时,地面受到压强的变化量,
将物体垫在容器下方,地面受到压强的变化量,
其中G水=G物=3kg,,
则∆p1:∆p2=1:2≠1125:2940,
所以有水溢出,
则,
,
由∆p2解得S容=0.02 m2
再由∆p1解得G溢=4.9N。
当堂达标
1.(2019·杭州)如图所示,几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比较甲、乙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图乙大
B.图乙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图甲大
C.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D.无法确定
答案:C
2.(2019·杭州)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位初中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
A.1250 Pa B.2500 Pa C.5000 Pa D.12500 Pa
答案:D
3.(2019·枣庄)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答案:D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
A.8∶1 B.4∶3 C.4∶1 D.1∶2
答案:A
5.(2019·聊城)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A∶ρB=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
A.F甲∶F乙=1∶1, p甲∶p乙=1∶2
B.F甲∶F乙=1∶1, p甲∶p乙=1∶4
C.F甲∶F乙=1∶2, p甲∶p乙=2∶1
D.F甲∶F乙=8∶1, p甲∶p乙=1∶8
答案:B
6.(2019·黄石)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7.(2019·贵港)在放假外出旅游时,小明发现所乘坐的汽车窗边放置有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逃生安全锤,如图所示。这种逃生安全锤有一端设计成锥形,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 受力面积的方法,从而 压强来破坏玻璃窗逃生。(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减小 增大
8.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 m2,图钉帽的面积是1×10-4 m2,木块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6×108 Pa,手指至少要用 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木块,此时手受到的力是 N,手受到的压强是 Pa。
答案:30 30 3×105
9.(2019·内江)如图所示,有两组同样的砖,A组一块,B组两块。每块砖平放时的长*宽*高为4*2*1。A组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A和pA,B组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B和pB,则FA FB, pA pB。(均选填“>”“=”或“<”)
答案:< =
10.(2019·广州)如图甲所示,钢制的圆柱展示台,底面积S=1 dm2,另一个为钢制的圆台零件,上底面积S1=3 dm2,下底面积S2=12 dm2。把零件分别按图乙和图丙所示的方式静置在展示台上,两物体的轴在同一直线上。图乙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图丙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F1 F2,p1 p2。(均选填“>”“=”或“<”)
答案:= =
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共3页。
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流程,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八章 压强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八章 压强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