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
展开思维导图
明朝的文化
艺术
绘画
(徐渭)
科技
文学
建筑
书法
(董其昌)
北京城
(故宫)
小说:三大名著
通俗、批判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个人品质
明长城
精神:智慧、创造力
课标要求
1.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的第三课,关于明朝的科技、建筑、文学成就,内容安排简单,学生易于理解,但是具体史实仍然不够丰富,需要多补充一些图片、文字等资料,增加感性认识。还可以挖掘这些成就的内涵,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哪些因素使得明朝在这些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部科技巨著的作者、特点和地位;知道明长城起止点,修建目的和北京城的布局特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归纳明朝文学领域的成就,知道《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部小说的作者、特色和地位
过程与方法
设计明朝三大科技巨著的表格,体会三位作者成功的原因;通过对比,了解明长城的修筑,概括北京城布局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介绍三部小说,提高表达、交流和共享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三位科学家的学习,培养刻苦学习、热爱实践、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本课认识经济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认同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三大科技巨著的基础知识及其价值;明长城和北京城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
科技巨著和著名建筑所蕴含的价值和精神所在
学情分析
本课虽然不难,但七年级学生还没有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规律,本课中如长城、北京城、几部小说作品还是有一定了解,重点是如何体会其中的内涵,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学方法
表格对比法,讨论分析法,表达交流和共享
教学准备
学案、课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结论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引导学生明白本课是关于明朝的文化成就,可以引导回忆之前朝代中,哪些朝代的文化成就突出,并提示文化成就的根源与经济有关
结合之前所学,表达印象中哪些时期文化成就突出,并可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发展成就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诸如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等时期均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表现在许多方面,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文化的发展又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
联系之前史实,有利于形成知识的整体连系,不至于割裂历史;思考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内容
环节
一、明朝的科技巨著
引导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设计表格学习三部科技巨著,体会其成就和影响;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成就的取得的原因,以及与作者的努力有何关系
自学课本相关知识,设计表格并自我梳理,了解这三部科技巨著的作者、内容和地位影响;根据教师提问,思考表达这些作者身上的精神品质,同时理解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代表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水平
《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是明朝在中医药、手工业、农业方面的科技成就代表,在中国和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成就的取得和明朝的国力、前朝的积淀以及个人的努力密不可分;这也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列表不仅很好的让学生学到有关科技著作的知识,也让学生深入思考科技发展的原因,体会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世界水平,增强自豪感
二、明朝建筑成就
在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部分“明长城”的内容,并引导与“秦长城”进行对比,同时让学生扩展“长城”的意象,体会其中的精神内涵;在自学基础上,根据图片,了解北京城的特点,并知道它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
自学关于“明长城”“北京城”的知识,列表对于秦和明长城通过看图,对北京城的特点有整体认识,特别是故宫在北京城的地位,并小组讨论体会长城体现的中华民族的力量,感受北京城特别是过那个在世界建筑领域体现的地位和价值
明长城为了抵御蒙古骑兵南下进攻,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其宏伟的建筑起到了维护边疆稳定和发展的作用,也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故宫是北京城的最内一部分,其规模宏大严整、对称分布、金碧辉煌,既是皇权的象征又是最大的古建筑群,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不仅要知道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深地挖掘其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明朝的文学和艺术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提问明朝在文学艺术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并引导学生思考包括建筑、科技、文学等为什么在明朝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自学,列表;小组讨论明朝文学艺术体现的共同主题;同时表达交流文化的发展和什么有关,形成规律性认识
明朝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艺术包括戏剧《牡丹亭》、还有董其昌的书法,徐渭的绘画成就等;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明朝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展有关
从文学、戏剧、书法、绘画等领域让学生全面认识明朝文化的发展;并且引导学生形成经济决定文化的认识,形成历史的基本认识和学科素养
课后小结
(老师提问,学生来总结)
本课讲了明朝发展的哪方面内容?具体包括哪几方面成就?你得到了什么规律性认识?面对如此辉煌的成就你有什么感受?
教后反思
本课本身内容不多,难度不大,但是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其精神内涵或认识其中的规律时,比较耗费时间,所以教师的引导显得十分重要。
课后补充
(学生提问)
【1.作业设计】
【基础题组、能力题组、拓展提升(题组)】
基础题组:
1.这部书详尽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 )
A.《史记》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2.下列作者和作品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①李时珍——《本草纲目》
②徐光启——《农政全书》
③施耐庵——《西游记》
④吴承恩——《水浒传》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
能力题组:
3.在紫禁城这座中国宫殿建筑群中演绎了两个王朝的兴盛与衰败。这里的两个王朝是指 (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4.都江堰、大运河、莫高窟、明长城、北京故宫等都是 ( )
A.杰出的水利工程
B.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
C.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木结构和石结构的杰出建筑
拓展提升题组:
5.明长城和秦长城相比,相同点有 ( )
①起止地点相同 ②都是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
③都是在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 ④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6.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存在有着诸多的因素。下列内容符合史实的是 ( )
①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扰而修建的
②保护了中原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
④是中华民族智慧、勤劳和充满凝聚力的象征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列关于《本草纲目》 和《天工开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都是深入民间实践调查的著作
B.都是明代的科学著作
C.都是总结性的科学著作
D.都是农学著作
【2.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一、科技 《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水平高
二、建筑 明长城 北京城(故宫)——智慧、创造力
三、文学 小说 三大名著 繁荣
(艺术) 戏剧、书法、绘画 (经济决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