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学案及答案
展开《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是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20课。(1课时)。
【设计者】
大同市北岳中学 乔瑞霞
【课标要求】
通过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和梳理教材,知道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
2.通过文字材料的阅读和分析,理解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的基本知识和造成的恶劣影响。
3.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的补充,结合教材梳理出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过程,分析出影响。
【评价任务】
1. 通过自主阅读并梳理教材,填写表格“清朝前期中央机构的演变”的相关内容,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通过表格对比,总结军机处设置的目的,并说出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通过材料分析,知道军机处的特点、作用和影响,归纳完成相关的知识填空。
2.阅读案例史材和教材,知道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的基本知识,并归纳对比历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
3.阅读史料和教材,梳理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内容,理解政策实行的原因及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4.通过精选试题的练习,加强基础知识的应用。
【学法建议】
1.本课为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节内容。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明朝强化皇权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理解“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这一难点就容易些。
2.通过教师展示的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形成知识体系。通过自主学习等方法,提升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史料分析,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以及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
3.通过精选试题练习,落实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以教材为主,了解课标要求。
阅读相关图片和材料,包括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图片。
二、课中学习
学习任务(一):
1. 通过自主阅读并梳理教材,填写表格“清朝前期中央机构的演变”的相关内容,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通过表格对比,总结军机处设置的目的,并说出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通过材料分析,知道军机处的特点、作用和影响,归纳完成相关填空。
军机处的设立
(1)目的:抑制 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
(2)措施:
(3)影响: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的设立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学习任务(二)
1.通过阅读案例史材和教材,知道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的基本知识。
文字狱:
文化专制: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 政策。一方面,大力提倡 ,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 ,收缴并销毁。
2.拓展:归纳对比历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
学习任务(三)
1.阅读史料和教材,梳理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内容。
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严格限制 。
(2)过程:
①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强迫 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不准商船、渔舟出海。
②清政府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放开 、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
③1757年,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设立“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阅读史材和教材,理解政策实行的原因及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
材料二: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材料三:
原因:
------------------------------------------------------------------------------
------------------------------------------------------------------------------
------------------------------------------------------------------------------
影响:
材料一:“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
材料二:
影响:
------------------------------------------------------------------------
------------------------------------------------------------------------------
———————————————————————————————————————
三、课后检测
1.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2.当今的中学生,可以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等途径自由自在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享受成长的快乐。但是,300多年前的清朝,实行严酷荒唐的文字狱,那时的读书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文字狱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影响有( )
①造成社会恐怖 ②摧残了人才 ③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 ④有利于科技进步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清乾隆时期编修《四库全书》,同时展开了对图书的大清查。因政治原因被列于禁书、处于销毁之列的古典文献达3100多种。清朝统治者这么做的目的是( )
A.禁锢人们思想,强化专制统治
B.保留优秀典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大力推崇儒家文化
D.前人编纂的书籍不如清朝
4.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入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交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可见,当时清朝实行的是( )
A.闭关锁国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发展贸易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5.结合下图,理解清朝“闭关锁国”的准确含义( )
A.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排斥西方一切事物 D.断绝对外一切贸易
6.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一地与外国通商,该地是( )
A.广州 B.上海 C.南京 D.武汉
7.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中国“选择了陆地”是指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B.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C.完全没有积极作用 D.使中国赶上世界发展潮流
【学后反思】 主要中央机构
机构作用
中央权力的归属
清初
康熙时
雍正时
康熙帝
设立 ,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雍正帝
军机房
处理西北军务
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乾隆帝
直接废除
目的
从 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时期
康熙、雍正和 三期
做法
从知识分子的 、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借题发挥,罗织罪状
影响
禁锢了人们的 ,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朝代
措施
秦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历史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历史<a href="/ls/tb_c12542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及答案</a>,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主题,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法建议,学习过程,同步测试,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32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学案</a>,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学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