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重庆永川区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基础
1. 读拼音,写汉字。
荣yù( ) 摔jiā( )
miǎ ( )小 dù jì( )
【答案】 ①. 誉 ②. 跤 ③. 渺 ④. 妒忌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书写时要注意“誉、渺、忌”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 划去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晃动(huàng huǎng) 阔绰(chā chuò) 薄雾(bá bó)
供给(gōng gòng) 吓唬(xià hè) 绊倒(pàn bàn)
【答案】huǎng chā bá
gòng hè pàn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本题要将不正确的读音划去。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晃动:huàng dòng。
阔绰:kuò chuò。
薄雾:bó wù。
供给:gōng jǐ。
吓唬:xià hu。
绊倒:bàn dǎ。
3.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然起敬 一( )见血 神机( )算
摩拳( )掌 跃跃( )试 心惊胆( )
【答案】 ①. 肃 ②. 针 ③. 妙 ④. 擦 ⑤. 欲 ⑥. 战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
要求我们平时加强对词语的累积。要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字要符合词语的完整性,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一针见血:比喻文章、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劳动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跃跃欲试:形容内心急切地想试一试。
心惊胆战:形容非常害怕。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组是( )
A. 都半夜三更了,你还要上哪儿去?
B. 上学的路上,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谈论昨晚那场足球赛。
C. 听了英模代表的报告,同学们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D. 听了他的介绍,老师半信半疑地说“海啸就要发生了,大家快点离开这里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
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搭配是否得当。
A成语使用正确。半夜三更:指深夜。
B成语使用正确。兴致勃勃:形容兴头很足。
C成语使用正确。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D项成语使用错误。“半信半疑”的意思是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与“海啸就要发生了,大家快点离开这里吧!”不搭配。
5. 体会下面句子的表达特点,再任选一种情景写一写。
例: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援、穿行
灯光倒映湖中 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远处传来一阵巨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岸边的灯光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旨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例句把“体操运动员灵巧的动作”比作“猴子在树林中攀缘、穿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比喻一般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三个部分。
仿写的句子选择一种情景,写一个比喻句即可,如:他的脸上洋溢着花儿一般娇艳的笑容。
6. 修改下列语段
风筝比赛开始了,五颜六色的风筝跃跃欲试地飞上了天空。风筝的式样可真多,有“蜻蜓”、“蝴蝶”“孙悟空”。它们在空中各显神通,使人手忙脚乱。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风筝比赛开始了,五颜六色的风筝争先恐后地飞上了天空。风筝的式样可真多,有“蜻蜓”、“蝴蝶”“孙悟空”等。它们在空中各显神通,使人目不暇接。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要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句子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后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畅、合理。
“风筝比赛开始了,五颜六色的风筝跃跃欲试地飞上了天空。”这句话词语搭配不当,“跃跃欲试”的意思是形容内心急切地想试一试。与语境不搭,可改为“争先恐后”。
“风筝的式样可真多,有“蜻蜓”、“蝴蝶”“孙悟空”。”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蜻蜓、蝴蝶和孙悟空后面应使用省略号或者加上“等”,表示同类事物的省略。
“它们在空中各显神通,使人手忙脚乱。”这句话词语搭配不当,“手忙脚乱”的意思是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与语境不搭,可改为“目不暇接”。
7.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
(2)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
(3)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
【答案】 ①. 牧童归去横牛背 ②. 唯见长江天际流 ③. 青春作伴好还乡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识记。
(1)出自宋代雷震的《村晚》,全诗为: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出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8. 读下面诗句,再填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两句诗选自王昌龄的《________》,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
表达了诗人________ 的感情。
【答案】 ①. 从军行 ②.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③. 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识记与理解。
本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全诗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写了士子从戎,征战边疆的过程和心情,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及其赤诚的爱国热情。表达了诗人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阅读
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九寨归来不看水。”水,是九寨沟的灵魂。九寨沟色彩最美的湖泊要数五花海了。因湖底有钙化粉末沉积,加上湖水深浅不同,湖底滋生的藻类和水草不同,在同一水域,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五彩缤纷,斑驳迷离。透过清澈的水面,可见湖底有泉水上涌,湖面上便泛起一个个圆形彩环,一圈圈从里到外,从小到大,荡漾开去,不断产生,不断消失,令人目不暇接。山风徐来时,湖里各种色彩相互渗透、浸染,整个湖泊更是充满了活力。
9. 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10. 说说“九寨归来不看水”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这段话恰当地运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第4句话是_________描写,第5、6句话是_________描写。
12. 为什么五花海在同一水域会呈现不同的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 九寨沟色彩最美的湖泊要数五花海了。
10. 形容九寨沟的水极好,其他地方的水与之相比都相形见绌,看过了九寨沟的水就不想看别的地方的水了。
11. ①. 五花海颜色缤纷,充满活力 ②. 静 ③. 动
12. 因湖底有钙化粉末沉积,加上湖水深浅不同,湖底滋生的藻类和水草不同,在同一水域,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五彩缤纷,斑驳迷离。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查找中心句。
“中心句”就是“中心思想”,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文段主要介绍了九寨沟最美的湖泊五花海,写出了五花海在同一水域,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五彩缤纷,斑驳迷离。湖底有泉水上涌,湖面上便泛起一个个圆形彩环,一圈圈从里到外,从小到大,荡漾开去,不断产生,不断消失,令人目不暇接。山风徐来时,湖里各种色彩相互渗透、浸染,整个湖泊更是充满了活力。所以文段的中心句为“九寨沟色彩最美的湖泊要数五花海了。”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九寨”就是九寨沟,“归来”就是游玩回来,“不看水”就是不想再去看有水的风景。这句话形容九寨沟的水极好,其他地方的水与之相比都相形见绌,看过了九寨沟的水就不想看别的地方的水了。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运用。
静态描写: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
动态描写: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因湖底有钙化粉末沉积,加上湖水深浅不同,湖底滋生的藻类和水草不同,在同一水域,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五彩缤纷,斑驳迷离。”这句话为静态描写,写出了五花海在静止状态下,五彩缤纷,斑驳迷离的景象。
“透过清澈水面,可见湖底有泉水上涌,湖面上便泛起一个个圆形彩环,一圈圈从里到外,从小到大,荡漾开去,不断产生,不断消失,令人目不暇接。山风徐来时,湖里各种色彩相互渗透、浸染,整个湖泊更是充满了活力。”这两句为动态描写,写出了五花海在泉水涌动下,在山风吹来时的动态美,说明五花海充满活力。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因湖底有钙化粉末沉积,加上湖水深浅不同,湖底滋生的藻类和水草不同,在同一水域,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五彩缤纷,斑驳迷离。”可知为什么五花海在同一水域会呈现不同的色彩。
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小兵张嘎夺枪记
嘎子刚走到院门口,猛然看见两个鬼子,东张西望地朝这边走来。嘎子心想:不好,区队长他们还在屋里呢。要是没准备,双方照了面,一交火,把村里的鬼子都招来就不好办了。
嘎子眼珠子一转 快步上前 横在院门口 说 你们想干什么
一个鬼子晃了晃手中的长枪,龇牙咧嘴地嚷了几句,让嘎子让开,他们要进院里去。嘎子故意放大声音说:“你们想找什么,我给你们拿去还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
鬼子恶狠狠地用枪把嘎子往旁边一拨,大步往院子里闯去。嘎子见拦不住,便朝里面大声喊道:“爸爸,外面有两个太君,非要上咱们家来!”
鬼子们气势汹汹地闯向正房,嘎子跟在他们身后。突然,他发现走在后面的鬼子是个官儿,腰间挎着一支手抢。嘎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自从奶奶被鬼子杀害以后,嘠子一直希望能得到一支枪,给奶奶报仇。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
两个鬼子撞开屋门,闯了进去。一进屋,他们就像饿狼似的东翻西找,惊动了灶边卧着的一只母鸡。母鸡咯咯叫着站起来往外跑。鬼子兵连忙去捉母鸡。母鸡东躲西闪,最后一头钻进西屋的门帘子里面去了。
鬼子兵上前一挑帘子,突然,三把刺刀从里面一起刺出。他嚎叫一声,翻身栽倒在地。原来区队长和战士们刚才听见了嘎子在院子外的喊叫,已经做好了准备。
鬼子官见势不妙,哇呀一声,转身就跑。
嘎子正站在院门口,见鬼子官往外窜,急忙把门一关。鬼子官的一条腿被绊了一下,身子一栽,跌在了石阶上。他一边在地上滚着,一边往外掏那把手枪。
战士们从屋里冲了出来。随着啪的一声枪响,鬼子官被击中了。他身子一拱,滚到了嘎子脚下。嘎子连忙抓起身边的一把扫帚,使出浑身力气朝鬼子官身上拍去,可是不顶用,鬼子官已经把枪掏出来了。嘎子一急,扑上去,用身子使劲压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咬住他的手腕,把手枪夺了下来。鬼子官一翻身把嘎子踹开,想去夺枪。区队长一甩手,又补了他一枪。鬼子官腿一蹬,不动了。
随着一片冲杀声,反攻开始了。战士们从屋里涌出,冲向了大街。鬼子们纷纷四下逃散,有的被击倒了,有的举手投降……
嘎子紧紧地跟在部队后头,不时回转身来,得意地比试着他刚从鬼子身上夺来的新枪,东瞄两下,西瞄两下,嘴里发出叭叭的声音。他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无比兴奋的神情。
13. 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4. 联系上下文,推想下列词语的意思。
洋溢:________________
见势不妙:________________
15. 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渴望手枪——( )手枪——( )手枪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文中的嘎子为什么希望有一支手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嘎子故意放大声音说:“你们想找什么,我给你们拿去还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嘎子为什么要放大声音说?为什么要说家里有病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你从加点部分体会到嘎子怎样的内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嘎子一急,扑上去,用身子使劲压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咬住他的手腕,把手枪夺了下来。(从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一个怎样的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 , , :“ ?”
14. ①. 指情绪、气氛等饱满而充分流露。 ②. 看到形势不好。
15. ①. 夺 ②. 比试 ③. 鬼子来搜查时,小兵张嘎不畏强敌,从鬼子手中夺下手枪。
16. 自从奶奶被鬼子杀害以后,嘠子一直希望能得到一支枪,给奶奶报仇。
17. ①. 嘎子放大声音说话是为了提醒屋里的区队长和战士们,说家里有病人是为了吓唬鬼子,让鬼子不敢进入屋里。 ②. 体会到嘎子非常渴望得到那支手枪。 ③. 体会到一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嘎子。
18. 表达了作者对嘎子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赞扬之情。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嘎子眼珠子一转”、“快步上前”、“横在院门口”与“说”之间句子一般性停顿,使用逗号。“说”后面是嘎子说的话语,后面应使用冒号加前双引号,“你们想干什么”是疑问句,后面使用问号加后双引号。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洋溢:指情绪、气氛等饱满而充分流露。在文中指嘎子的脸上流露出无比兴奋的神情。
见势不妙:看到形势不好。在文中指鬼子官看到形势不好,想要逃跑。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首先应该看每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再看写每个内容的篇幅,通过比较找到主要内容。对于内容重点则要根据每个重点段内容具体概括。
文中围绕“手枪”展开故事情节:鬼子来搜查,嘎子发现后就巧妙地与鬼子周旋,偶然发现了鬼子官腰间挂着的手枪;然后,嘎子勇敢地与鬼子争斗,从鬼子官手中夺到手枪;夺到枪后,嘎子兴奋地比试手枪。可概括为:渴望手枪——夺——比试手枪。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中内容的理解。
由“自从奶奶被鬼子杀害以后,嘠子一直希望能得到一支枪,给奶奶报仇。”可知答案。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1)由“嘎子心想:不好,区队长他们还在屋里呢。要是没准备,双方照了面,一交火,把村里的鬼子都招来就不好办了。”可知,嘎子放大声音说话是为了提醒屋里的区队长和战士们,说家里有病人是为了吓唬鬼子,让鬼子不敢进入屋里。这句话表现出嘎子聪明、有心计的特点。
(2)“目不转睛”的意思是指眼珠子一动不动地注视。形容注意力集中。表现出嘎子迫不及待地想马上得到那把手枪的心情,所以眼睛直直地盯着他。
(3)“嘎子一急,扑上去,用身子使劲压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咬住他的手腕,把手枪夺了下来。”这句话写出了嘎子从鬼子手中夺枪的过程,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出嘎子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性格特点。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思考作者的心写作目的,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本文以“枪”为线索,按照“发现手枪”、“夺手枪”、“比试手枪”的顺序,生动的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兵张嘎不畏强敌,从鬼子手中夺下手枪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嘎子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赞扬之情。
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的练习。
下面是某旅游景区六月上旬气象情况统计表,气象台预报这样的天气还会持续。
19. 从这个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你对六月上旬到景区去旅游的人有什么建议?
你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六月上旬晴天较少,雨天达到一半。 ②. 建议到景区去旅游的人提前关注天气情况,准备相应的雨具。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文本信息的解读能力。
结合统计图表可知,十天内雨天达到5天,而晴天只有4天,雨水天气较多。因此可以建议游客们提前关注天气情况,尽量避开下雨天,出行时戴好雨具,提前做好准备等。
20. 习作
题目:那一刻,我_________了
提示:在生命的记忆中,有许多难忘的那一刻,令我们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烦恼的困顿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在感受亲情的温暖之后……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那一刻,我流泪了”“那一刻,我长大了”,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写下来,把“我”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我”当时的内心。
【答案】范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岁月可以带走我的年华,却带不走我脑海中的那一刻。
记得我六岁那一年,有一天,我正在客厅里玩,忽然,从楼下传来伙伴们叫我下楼去玩的声音。我跑到阳台上说:“好!我马上就下来。”说完就跑到厨房去找妈妈:“妈妈,您能不能送我下楼?”妈妈一边洗菜,一边头也不抬地说:“你现在已经可以自己下楼了,要是让我送你下去,就要等三十分钟。”
楼下小伙伴们嬉笑的声音不停地钻进我的耳朵,我看了看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的妈妈,无可奈何地穿上鞋子,推开家门。好像一阵风吹来,我还没做好心理准备,门就在我身后“砰”地一声关上,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变成了阴暗的恐怖森林,从楼道窗户射进来的太阳光,照在墙上,变成了许多张牙舞爪的魔鬼,他们好像在嘲笑我:“嘿嘿,胆小鬼,不敢下去吧?”我想,要是我不敢下楼,让伙伴们知道了,一定会笑我的。我鼓起勇气,一口气从五楼跑到四楼,我觉得四楼更像是一个黑色的城堡,我给自己打气:“我是勇敢的小骑士,我一定可以穿过这个城堡,冲啊!”我又从四楼跑到三楼,这时,又传来“咚咚咚”的声音,我害怕起来紧紧抓住楼梯栏杆不敢动弹,随时准备往家里跑,过了一会儿,声音消失了,又传来小朋友嬉闹的笑声,我这才松了一口气。我自言自语道:“没什么好怕的,加油!”然后一刻也不停顿地冲到一楼,像勇敢的骑士一样披荆斩棘,我终于成功了。我战胜了楼道里各种恐怖的“妖怪”,我成了楼道的主人。推开单元门,我听到了鸟儿清脆的叫声,闻到了满院的花香,天空是那么蓝,我的心情是那么美丽。
这个小事,将会伴随我一生。我可以很自豪,很骄傲地告诉身边的每个人:我,在这个明晃晃的早晨,克服了心中的恐惧,我是胜利者,也是长大了截然不同的我了,我再也不用爸爸妈妈送我下楼玩了,我在战胜恐惧的那一刻,长大了!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那一刻,我_________了”为题,写一篇文章,将题目补充完整。“那一刻”,要写某一件事情,运用细节描写重点描述事情中“那一刻”的情形,是什么影响了自己,让自己“长大了”“懂得了爱”“不再哭泣”坚强了。叙述中要把自己的感受即文题的“延伸”部分充分地表达出来,突出“那一刻”的重要意义,“开始”的变化。所要注意的是,“从那一刻开始”,“开始”前后的事情孰详孰略,根据自己写作意图而定,详写之前突出“那一刻”使自己改变的原因,详写之后突出“那一刻”对自己影响很大,都是可以的。
开头:说明自己感受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中间:要真实、具体地描写出“那一刻”人或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境和过程。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结尾:总结全文,将那一刻的情感表达出来。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天气
晴
小雨
小雨
暴雨
晴
小雨
晴
暴雨
阴
晴
期气温
28℃
24℃
21℃
15℃
31℃
23℃
36℃
22℃
16℃
34℃
2020-2021学年重庆开州区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重庆开州区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拼写词语, 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根据要求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重庆丰都县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重庆丰都县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新句子学习, 词句段运用, 悠然自得 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重庆万州区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重庆万州区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填空题,选择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