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生物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最近许多地区气温骤降,给了流感、普通感冒、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可乘之机,频上热搜的肺炎支原体也引发大家的好奇,下列关于肺炎支原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青霉素类药物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原理是抑制支原体细胞壁的形成
B. 肺炎支原体细胞内也存在DNA-蛋白质复合体
C. 通过检测血清中相关抗体来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方法,在患者发病初期往往不适用
D. 肺炎支原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答案】A
【解析】
【分析】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但在人工培养时,营养要求苛刻且生长缓慢。
【详解】A、支原体没有细胞壁,青霉素类药物不能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A错误;
B、肺炎支原体细胞在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此时DNA聚合酶与DNA结合,所以肺炎支原体细胞内也存在DNA-蛋白质复合体,B正确;
C、支原体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需要一定时间,患病初期,可能还没有产生抗体,因此通过检测血清中相关抗体来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方法,在患者发病初期往往不适用,C正确;
D、肺炎支原体营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D正确。
故选A。
2. 细胞膜H+-ATP酶(PMA)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质子泵,也是一种极其关键的转运蛋白。PMA通过消耗ATP将细胞质中的H+排出,为养分离子的跨膜转运,以及有机酸和生物硝化抑制剂等物质的分泌提供细胞膜电位和质子驱动力。PMA通过维持细胞膜电位和细胞pH的平衡,在植物根系生长,以及土壤中氮、磷、钾等营养成分的活化与吸收中发挥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提高H+-ATP酶活性将提高作物抗逆性
B. PMA转运H+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C. PMA基因的表达不受低pH、盐、营养缺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D. PMA合成受阻时,植物易发生根部酸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H+-ATP酶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可知H+-ATP酶既有催化ATP水解的功能,又作为H+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
【详解】A、由“PMA通过维持细胞膜电位和细胞pH的平衡,在植物根系生长,以及土壤中氮、磷、钾等营养成分的活化与吸收中发挥作用”可知,提高H+-ATP酶活性将提高作物抗逆性,A正确;
B、PMA通过消耗ATP将细胞质中的H+排出,PMA转运H+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
C、PMA基因的表达为转录、翻译,需要酶、原料等参与,该过程受低pH、盐、营养缺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C错误;
D、PMA合成受阻后无法将H+排出细胞,植物易发生根部酸化,D正确。
故选C。
3. 如图是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处应为“因变量”,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催化剂种类就是因变量
B. A处应为“无关变量”,在甲状腺摘除实验中,只手术不摘除甲状腺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C. B处应为“因变量”,在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中,根的数量和伸长量即为此变量
D. C处应为“干扰因素”,在萨克斯的“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中,叶绿素的颜色即为此因素,碘蒸气处理前需要进行酒精脱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实验设计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包括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平行复重原则、对照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和等量性原则。要注意在解题的过程中的分清楚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等
【详解】A、A处应为"因变量",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催化剂种类是自变量,A错误;
B、A处应为"因变量",在甲状腺摘除实验中,只手术不摘除甲状腺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B错误;
C、B处应为"无关变量",在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中,根的数量和伸长量为因变量,C错误;
D、C处应为"干扰因素",在萨克斯的“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中,叶绿素的颜色即为此因素,碘蒸气处理前需要进行酒精脱色,D正确。
故选D。
4. 苯丙酮尿症(PKU)患者体内,因产生过多的苯丙酮酸、导致神经系统受到伤害。PHA基因控制合成苯丙氨酸羟化酶,对某家系成员的PHA相关基因进行扩增,用Rsal酶切后并电泳,结果如图所示。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PKU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若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PHA基因与等位基因发生了互换,则生一个PKU患者的概率不会改变
C. PKU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
D. 双亲再生一个含条带①②孩子的概率为1/4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发生了改变,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使苯丙氨酸在体内转化为酪氨酸。
【详解】A、由图可知,父亲和母亲的两个PHA基因,其中一个被RsaⅠ酶切成两个片段36kb和120kb,另一个没被切的PHA基因的长度为156kb,所以父亲和母亲是表现正常的携带者,他们的女儿是PKU患者,有两个致病基因,所以PKU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A正确;
B、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PHA基因与等位基因发生了互换,但产生的含有致病基因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不会改变,因此,子代患该病的概率不会改变,B正确;
C、PHA基因异常导致不能合成苯丙氨酸羟化酶,进而导致性状异常,说明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C正确;
D、父亲和母亲是表现正常的携带者,双亲再生一个含条带①②孩子(隐性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概率为3/4,D错误。
故选D。
5.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原型是国宝大熊猫。大熊猫的祖先是肉食动物,经进化目前约99%的食物是竹子。现有一个较大的大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60%,b的基因频率为4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熊猫由以肉为食进化为以竹子为食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B. 若该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6%,40%
C. 大熊猫食性的改变是与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
D. 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雄性大熊猫概率为28.6%
【答案】B
【解析】
【分析】1、一个较大的大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适用于遗传平衡定律。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A、大熊猫由以肉为食进化为以竹子为食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A正确;
B、若该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雌性个体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Xb基因频率的平方,因此雌雄比例1:1,则XbXb基因型频率为1/2×40%× 40%=8%,同理雄性个体XbY的基因型频率为1/2×40%=20%,B错误;
C、大熊猫食性的改变是与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
D、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种群中B基因频率为60%,b的基因频率为40%,则种群中BB基因型频率等于B基因频率的平方为36%,Bb 基因型频率=2×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48%,bb基因型频率等于b基因频率的平方为16%,则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大熊猫概率48%÷(1-16%)=4/7,该杂合子为雄性大熊猫的概率为4/7×1/2=28.6%,D正确。
故选B。
6. 蛋白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有时会不遵循常规读取“三个字母”的步骤,而是向前或向后滑动一两个核苷酸,导致错误读取遗传密码,这种错误被称为“移码”。新冠病毒就是通过核糖体“移码”的特殊机制来调节病毒蛋白的表达水平。下列有关该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糖体“移码”可以扩展病毒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利用率
B. 核糖体“移码”只影响病毒蛋白的表达量并不改变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序
C. 核糖体“移码”可能会导致mRNA上提前出现终止子
D. 新冠病毒的核糖体“移码”机制将导致基因突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其中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核糖体“移码”可以调节病毒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以扩展病毒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利用率,A正确;
B、核糖体“移码”可以调节病毒蛋白的表达水平,也可能改变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序,B错误;
C、核糖体“移码”可能会导致mRNA上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终止子是一段DNA,C错误;
D、新冠病毒的核糖体“移码”机制不会导致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A。
7. 2023年10月2日,江西籍奥运冠军徐诗晓和国家队队友孙梦雅以2分01秒409的成绩夺得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皮划艇静水女子500m双人划艇决赛的金牌。兴奋的同时,一双满是水泡的手让人心疼,全身的酸痛也是她们的家常便饭,但一段时间后,这些症状会自行消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泡的成分与淋巴相近,蛋白质含量都较低
B. 水泡能自行消失,是因为水泡中的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
C. 全身酸痛是肌肉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使血浆pH成酸性
D. 运动员在科学训练和比赛时需要监测一些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指标,如血糖、睾酮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详解】A、水泡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水泡的成分与淋巴相近,蛋白质含量都较低,A正确;
B、水泡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B正确;
C、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使得血浆pH值维持在7.35-7.45近中性水平,C错误;
D、运动员在科学训练和比赛时需要监测一些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指标,如血糖、睾酮等,D正确。
故选C。
8. 2023年7月以来,全国多地疾控部门报告了猴痘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猴痘病毒是一种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可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研究发现,给小鼠接种天花疫苗可有效预防猴痘病毒的感染,给小鼠接种经不同组合抗原制备的多价mRNA疫苗也可以强烈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用干扰素治疗病毒和细菌引起的疾病
B. 猴痘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只有DNA进入宿主细胞
C. 猴痘病毒可能具有与天花病毒相似的抗原结构
D. mRNA疫苗与减毒疫苗发挥作用的机理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详解】A、干扰素是一种抗病毒的特效药,但不能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A错误;
B、猴痘病毒是一种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可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猴痘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包膜、DNA和蛋白质都进入宿主细胞,B错误;
C、给小鼠接种天花疫苗可有效预防猴痘病毒的感染,说明猴痘病毒可能具有与天花病毒相似的抗原结构,C正确;
D、mRNA疫苗与减毒疫苗发挥作用的机理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C。
9. 图1为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2为(是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t1~t2与图2中a~b时期种群的年龄结构都是衰退型
B. 种群数量的K值出现在图1的t2时期,种群数量的最小值出现在图2的b时期
C. 图I和图2可分别表示种群的“S”形和“J”形增长过程
D. 图2的d~e时期表示该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图1:图1为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先增加后减少为0,对应于种群数量的“S”形增长曲线。分析图2: 图2为λ(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当λ>1,种群数量逐渐增多;当λ=1时,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当λ<1时,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详解】A、图1中t1~t2时期,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减小,但大于0,说明种群数量在增长,因此该时期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图2中a~b时期,λ<1,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因此该时期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A错误;
B、图1中t2时期的增长速率为0,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出现K值,图2中a~b时期,λ<1,种群数量逐渐减少,b~c时期,λ<1,种群数量继续减少,最小值出现在c时期,B错误;
C、图1为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先增加后减少为0,对应于种群数量的“S”形增长曲线,图2中种群数量先不变,接着减少,而后增加,不能表示种群的“J”形增长过程,C错误;
D、图2的d~e时期,λ>0且不变,种群数量成“J”形增长,D正确
故选D。
10. 抑郁症是一类以抑郁心境为主要特点的情感障碍。大量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突触间隙的5-HIT、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缺乏有关,由此建立了抑郁症发生的“单胺类递质学说”。下列现象不能支持该学说的是( )
A. 抑制5-HT的释放会导致个体出现抑郁症表现
B. 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上5-HT转运蛋白表达量提高使更多的5-HT重吸收进前膜
C. 部分抑郁症患者5-HT受体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基本不变
D. 症状改善的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5-HT含量逐步提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1、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膜外侧的电流传导方向相反;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信号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
【详解】A、抑制突触前膜5-HT的释放会导致突触后膜无法产生兴奋,进而使实验动物出现抑郁症表现,A正确;
B、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5-HT转运蛋白表达量提高,使更多5-HT重吸收进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的5-HT含量降低,进而引发抑郁症,B正确;
C、部分抑郁症患者受体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基本不变,这并不能说明抑郁症的发生与突触间隙的5-HT、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缺乏有关,C错误;
D、推测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所致,故症状改善的抑郁症患者究融间隙中5-HT含量逐步提高,D正确。
故选C。
11. 上饶多地都有酿米酒的风俗,其制作流程大致为:原料处理、糖化发酵、酒精蒸馏、陈酿熟化、装瓶封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备好的糯米与酒曲充分混合,装满容器后进行密封发酵
B. 蒸煮好的糯米需冷却后再加入酒曲,以防影响酒曲中微生物的活性
C. 发酵时,霉菌先分泌淀粉酶将淀粉糖化,之后酵母菌才能大量繁殖
D. 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将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了米酒的特有风味
【答案】A
【解析】
【分析】酵母菌既可以在有氧的条件下生活,也可以在无氧的条件下生活。有氧时它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时将有机物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制作米酒利用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以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密封工作。
【详解】A、酿酒过程中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为防止发酵液溢出,不会装满容器后进行密封发酵,会留有一段空间(一方面利于早期酵母菌有氧呼吸繁殖增加数量,一方面防止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溢出),A错误;
B、温度过高,会将酵母菌等微生物杀死(避免高温杀死酵母菌),故蒸煮好的糯米需冷却后再加入酒曲,以防影响酒曲中微生物的活性,B正确;
C、发酵时,霉菌先分泌淀粉酶进行糖化后,产生大量的葡萄糖,供酵母菌分解利用,C正确;
D、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无氧发酵将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了米酒的特有风味,D正确。
故选A。
12.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常采用培养法或化学诱导法使精子获得能量后进行体外受精
B. 将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混合,经诱导后融合的细胞即为杂交瘤细胞
C. 早期胚胎可以通过体外受精、细胞核移植等技术获得
D. 将小鼠桑椹胚分割成2等份获得同卵双胎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等,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工程技术的基础。
【详解】A、人工采集精子需要经过获能处理后才能与卵子受精,通常采用培养法或化学诱导法使精子获得受精的能力,而不是获得能量,A错误;
B、将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混合,可能获得杂交瘤细胞和同种细胞融合的细胞,B错误;
C、通过体外受精、细胞核移植等技术可以获得早期胚胎,C正确;
D、将小鼠桑椹胚分割成2等份后胚胎移植获得同卵双胎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呼吸电子传递链是指在线粒体内膜上由一系列呼吸电子传递体组成的将电子传递到分子氧的“轨道”,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ATP合酶也可分布在叶绿体内膜上
B. 高能电子在传递过程中逐级释放能量推动H+跨过内膜到达线粒体基质
C. 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NADH所携带的电子最终传递给了氧气
D. 图中电子传递过程与ATP合成过程偶联,利用H+浓度梯度驱动合成ATP
【答案】C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过程表示在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在线粒体内膜中存在一群电子传递链,在电子传递链中,特殊的分子所携带的氢和电子分别经过复杂的步骤传递给氧,最后形成水,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大量的ATP。
【详解】A、光合作用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生成ATP,故叶绿体内膜上无图中的ATP合酶,A错误;
B、据图可知,高能电子在传递过程中逐级释放能量推动H+跨过内膜到达线粒体内外膜间隙,B错误;
C、在电子传递链中,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NADH所携带的电子最终传递给了氧气生成水,C正确;
D、由图可知,图中电子传递过程与ATP合成过程偶联,消耗H+的化学势能在ATP合酶作用下合成ATP,D正确。
故选CD。
14.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灰体和黄体受另外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只有1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某一种配子致死的现象(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表型为长翅灰体的两雌雄果蝇杂交,得到的雌果蝇中长翅灰体:残翅灰体=3:1,无黄体性状出现,雄果蝇中灰体:黄体:=1:1,无残翅出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是B/b
B. 亲本产生的致死配子的基因型是AY
C. F1中雄性长翅灰体个体的基因型都与父本相同
D. F1中长翅灰体雄果蝇与残翅灰体雌果蝇杂交,子代中纯合残翅灰体雌果蝇占3/32
【答案】BCD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由于子代雌果蝇全是灰体,雄果蝇灰体:黄体=1:1,可知灰体和黄体的遗传和性别相关,B/b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
B、长翅灰体的两雌雄果蝇杂交,得到的雌果蝇中长翅灰体:残翅灰体=3:1,雄果蝇中灰体:黄体=1:1,说明长翅、灰体都是显性性状,故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F1雄果蝇无残翅aa出现,且灰体:黄体=1:1,说明亲本(雄性)产生的致死配子的基因型是aY,B错误;
C、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且亲本(雄性)产生的致死配子的基因型是aY,故F1中雄性长翅灰体个体的基因型AaXBY或AAXBY,C错误;
D、F1中长翅灰体雄果蝇的基因型为1/2AaXBY,1/2AAXBY,残翅灰体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雄果蝇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AXB:AY:aXB=3:3:1,残翅灰体雌果蝇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aXB:aXb=3:1,二者杂交,子代中纯合残翅灰体雌果蝇aaXBXB所占的比例为1/7×3/4=3/28,D错误。
故选BCD。
15. 油菜素内脂(BR)是一种植物激素,它与IAA均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为了研究BR及其与IAA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以大麦胚芽鞘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表2是在进行了预实验确定了IAA和BR最适浓度之后的正式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表1
表2
(注:IAA 1h→BR表示用IAA处理1h后用BR处理:BR lh→IAA表示用BR处理1h后用IAA处理。)
A. 表中数据显示BR对株高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B. 促进幼苗生长的最适BR浓度在0.3-0.4mgL-1之间
C. 表中数据表明激素使用顺序不同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效果不同
D. BR和IAA同时处理或先施用BR时,两者能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
【答案】AB
【解析】
【分析】植物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预实验可以检验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详解】A、表中数据显示用不同浓度的BR处理的实验组,其幼苗平均株高均大于BR浓度为0的对照组,均体现了促进作用,没有体现抑制作用,即没有体现BR对株高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A错误;
B、当BR的浓度为0.3mg/L时,幼苗平均株高最大,说明促进幼苗生长的最适BR浓度在0.2~0.4mg/L之间,B错误;
C、从表2组4与组6的对比可以得出激素使用顺序不同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效果不同,C正确;
D、由表格中实验数据可知,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可知BR和IAA同时处理或先施用BR时胚芽鞘的伸长量比单独处理时高,故两者能表现出协同作用,D正确;
故选AB。
16. 研究群落中植物类群丰富度时,不仅要统计物种数,还要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可用相对多度表示。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火山岩上进行的群落演替相比,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快,经历阶段相对少
B. 研究该群落植物丰富度时,统计丙的相对数量可采用记名计算法
C. 第10年至第40年,甲种群的密度变化是逐渐减小
D. 据图可判断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答案】ABD
【解析】
【分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详解】A、退耕农田自然演替是在有一定植被的基础上进行的,为次生演替,经历的阶段为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火山岩上进行的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经历的阶段有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经历阶段相对少,A正确;
B、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丙个体大、数量少,故可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相对数量,B正确;
C、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可用相对多度表示,第10年至第40年甲种群的相对多度下降,图中纵坐标为相对多度,是该种植物个体数所占百分比,而不是具体的数目,其变化无法直接反映种群密度的变化,C错误;
D、据图可知,丙种群的相对多度逐渐增大,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D正确。
故选A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17. 图甲是叶绿体模式图,图乙表示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丙表示在密闭恒温(温度为30℃)小室内测定的a、b两种不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叶片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会变成白色,原因是___________。图甲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绿光因为吸收最少而被反射出去。
(2)图乙中A的作用是______,①表示的过程是______。若光照强度突然减弱,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随之减少的物质有______(填序号:①C5、②ATP、③NADPH、④C3选不全不得分)。
(3)图丙中若a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降低到25℃(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中M点的位置理论上的变化是____________。(右上移、右下移、左下移、左上移)
(4)向有a植物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8O2,一段时间后,在a植物中检测到了18O的有机物,写出18O的转移过程:______________。
(5)欲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b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
【答案】(1) ①. 绿叶中的色素是有机物,可溶于有机溶剂乙醇中 ②. 红光和蓝紫光
(2) ①. 作为还原剂,储存能量供暗反应利用 ②. 二氧化碳的固定 ③. ①②③
(3)左下移 (4)18O2→H218O→C18O2→C6H1218O6。
(5)用不同强度光照分别处理植物b,一段时间后提取各组植物b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观察比较色素带的宽度和颜色深度、判断植物b叶绿素的含量。
【解析】
【分析】分析图甲: ①是叶绿体的内膜和外膜,②是叶绿体基质,③表示基粒;由于类囊体中的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因此绿光被反射,导致叶片呈绿色。
分析图乙: 图乙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A表示NADPH,过程①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
图丙中a、b植物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中可以看出与b植物相比,a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大,净光合强度大。
【小问1详解】
绿叶中的色素是有机物,可溶于有机溶剂乙醇中,因此,绿色叶片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会变成白色。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绿光因为吸收最少而被反射出去。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图乙中A是NADPH,其作用是作为还原剂,储存能量供暗反应利用,①表示的过程是二氧化碳的固定。若光照强度突然减弱,则光反应强度减弱,产生的NADPH和ATP减少,被还原的C3减少,剩余的C3增多,C5的变化与C3相反,C5含量减少,因此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随之减少的物质有①②③。
【小问3详解】
25℃为a植物光合速率所需的最适温度,而呼吸速率的最适温度是30℃,所以若将温度提高到30℃,a植物的光合速率将下降,呼吸速率将上升,题图中M(光饱和点)点的位置理论上的变化是左下移。
【小问4详解】
在密闭容器内,若给a植物提供18O2,首先会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导致其产生的H2O 中含有18O,同时H2O还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生产C18O2,进而参与暗反应过程进入到有机物中,因此一段时间后可检测到C6H12O6,则进入到有机物中的途径可表示为:18O2→H218O→C18O2→C6H1218O6。
【小问5详解】
欲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b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是叶绿素的含量,实验思路为用不同强度光照分别处理植物b,一段时间后提取各组植物b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观察比较色素带的宽度和颜色深度、判断植物b叶绿素的含量。
18. 番茄是两性植物,既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雄性不育是实现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1)目前番茄雄性不育ms系的应用最为广泛。ms基因是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番茄雄性不育的基因。研究发现,该基因与野生型可育基因MS在DNA序列上的差别在于ms基因的启动区-151bp位置处有个由398个核苷酸组成的片段插入,由此可见该种雄性不育株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已知MS对ms为完全显性,基因型为MSms的植株随机传粉两代,F2中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
(2)番茄幼苗茎秆们两种形状,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研究者将苗期紫茎雄性可育和苗期绿茎雄性不育两种纯合品系杂交,F1自交,并对F2在苗期和结果期进行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单位:株()
①上述结果说明ms基因与绿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②该发现对于育种工作者筛选雄性不育株有什么启发? ______
(3)除挖掘不育基因外,DNA甲基化也逐渐成为研究植物雄性不育的重要方向,有望进一步揭示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欲研究DNA甲基化在番茄雄性不育中的作用,以下方案中,不合理的一项是______。
a.比较雄性不育株和野生型植株的基因组序列差异
b.比较雄性不育株和野生型植株的DNA甲基化水平差异
c.比较雄性不育株和野生型植株中甲基化基因的表达情况
d.研究甲基化抑制剂对雄性不育株和野生植株自性的影响
【答案】18. ①. 基因突变 ②. 1/6
19. ①. 苗期紫茎雄性可育和苗期绿茎雄性不育两种纯合品系杂交,所以亲本的紫茎雄性的基因型是AAMSMS, 绿茎雄性不育的基因型是aamsms,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是AaMSms,子一代自交后的比例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而是发生了连锁,绿茎雄性不育的基因型是aamsms,所以ms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②. 选择绿茎的番茄幼苗即可获得雄性不育株
20. a
【解析】
【分析】1、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2、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做表观遗传。
【小问1详解】
ms基因是野生型植株2号染色体上MS基因(可育基因)中插入一段DNA序列形成的,属于碱基对的增添,是基因突变;已知MS对ms为完全显性,基因型为MSms的植株随机传粉,F1表型及比例为1/4MSMS、1/2MSms、1/4msms,F1随机传粉,即自由交配,利用配子法:由于msms雄性不育,雌雄配子分开算,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1/2MS、1/2ms,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MS=1/3×1+2/3×1/2=2/3,ms=2/3×1/2=1/3,所以F2中雄性不育植株(msms)所占比例为1/2×1/3=1/6。
【小问2详解】
据题意,苗期紫茎雄性可育和苗期绿茎雄性不育两种纯合品系杂交,所以亲本的紫茎雄性的基因型是AAMSMS, 绿茎雄性不育的基因型是aamsms,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是AaMSms,子一代自交后的比例(89:89:1:1)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9:3:3:1或其变式),推测是发生了基因连锁,绿茎雄性不育的基因型是aamsms,所以ms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该发现给育种工作者筛选雄性不育株提供了新思路:可以选择绿茎的番茄幼苗即可获得雄性不育株。
【小问3详解】
除挖掘不育基因外,DNA甲基化也逐渐成为研究植物雄性不育的重要方向,有望进一步揭示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表观遗传中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变化,欲研究DNA甲基化在番茄雄性不育中的作用,可以考虑比较雄性不育株和野生型植株的DNA甲基化水平差异、甲基化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研究甲基化抑制剂对雄性不育株和野生植株自性的影响,bcd合理,a不合理,故选a。
19. 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调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所示为下丘脑参与人体的体温、血糖和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大写字母表示结构,小写字母表示物质,序号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范围为______,能够直接或间接提高血糖浓度的激素有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种)。
(2)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者吃的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渗透压感受器位于______(器官),f表示的激素是______,⑨表示的生理作用是______,从而使尿量减少,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
(3)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结构A,结构A释放物质d作用于结构D,结构D释放物质e作用于结构E,这一过程体现了______调节;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机体会通过______调节,抑制物质d、e的释放,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至于过高。
(4)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的方法来检测血中胰岛素的水平,这利用了激素调节的______特点。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胰岛素等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3.9~6.1mml/L ②.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2) ①. 升高 ②. 下丘脑 ③. 抗利尿激素 ④.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
(3) ①. 分级 ②. (负)反馈
(4) ①. 通过体液运输 ②.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解析】
【分析】据图示可知,A为内分泌腺的枢纽,故为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B分泌的两种激素可调节血糖,故为胰岛,a的作用是降低血糖,a为胰岛素,b的作用是使血糖升高,b为胰高血糖素;c能调节体温和血糖浓度,故为肾上腺素,C为肾上腺髓质;D可分泌e促激素调节甲状腺,故为垂体,e为促甲状腺激素;E为甲状腺;f激素由垂体释放,可调节血浆渗透压,故为抗利尿激素。
【小问1详解】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3.9~6.1mml/L,能够直接或间接提高血糖浓度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
【小问2详解】
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升高进而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促进下丘脑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f表示抗利尿激素;⑨表示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
【小问3详解】
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结构A下丘脑,结构A下丘脑释放物质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结构D垂体,结构D垂体释放物质e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结构E甲状腺,这一过程体现了分级调节;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机体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物质d、e的释放,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至于过高。
【小问4详解】
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是因为激素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又因为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所以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20.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这里是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的中心区,也是极度濒危鸟类蓝冠噪喜鹛的自然保护小区,植被多样、生态良好。以下是对相关生态系统的研究。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是由生物群落和____________组成的开放生态系统,其独特、多样性的景观,是休闲度假、亲近自然的理想场所,同时在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价值。
(2)在湿地公园随处可见水鸟嬉戏的场景,不禁使人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诗中“关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蓝冠噪鹛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极危物种。全球野生种群仅250余只,为江西婺源独有。生性胆小的它们在繁殖期却喜爱聚集在村落周边的生态阔叶林中筑巢,喜食昆虫,也吃蚯蚓、野生草莓、野杉树籽等。加强湿地的科学管理可促进蓝冠噪鹛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 减少湿地及周边地区环境污染,能降低蓝冠噪鹛的死亡率,使种群数量增加
B. 减少对湿地及周边环境的人为干扰,可增大蓝冠噪鹛的环境容纳量
C. 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有助于增加蓝冠噪鹛种群数量
D. 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时,只标记成鸟会导致蓝冠噪鹛种群数量统计结果偏小
(4)近年来有些群众在湿地附近进行放生,被放生的动物破坏了湿地的物种结构,使本地的水生生物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从种群和群落的角度分析,禁止向湿地放生的理由是_______。
【答案】20. ①. 与它相互作用的非生物环境 ②. 直接价值和间接
21. 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 22. D
23. 放生生物可能因缺少天敌,适应湿地环境而出现生物入侵现象,进而造成湿地生物群落丰富度下降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与它相互作用的非生物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小问1详解】
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是由生物群落和与它相互作用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开放生态系统;其独特、多样性的景观,是休闲度假、亲近自然的理想场所,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小问2详解】
诗中“关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是一种求偶的信号,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小问3详解】
加强湿地的科学管理,如减少污染,减少人为干扰破坏等,可促进蓝冠噪鹛种群数量的增加。减少湿地及周边地区环境污染,能减少对蓝冠噪鹛的伤害,可降低蓝冠噪鹛的死亡率,使种群数量增加,A正确;减少对湿地及周边环境的人为干扰,保护生存环境,可增大蓝冠噪鹛的环境容纳量,B正确;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有利于提供更多的食物和栖息环境,有助于增加蓝冠噪鹛种群数量,C正确;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时,种群中个体数=(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重捕个体数)÷第二次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只标记成鸟不影响标记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不影响蓝冠噪鹛种群数量统计结果,D错误。故选D。
【小问4详解】
近年来有些群众在湿地附近进行放生,被放生的动物破坏了湿地的物种结构,使本地的水生生物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从种群和群落的角度分析,禁止向湿地放生的理由是放生生物可能因缺少天敌,适应湿地环境而出现生物入侵现象,进而造成湿地生物群落丰富度下降,导致本地的水生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21. 家禽的饲料中富含谷物,纤维素是谷物的重要成分,但家禽消化道中缺少能降解纤维素的酶,阻碍了家禽对饲料的吸收与利用。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改造乳酸杆菌,将其添加到饲料中,以提高家禽养殖效率。枯草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可降解纤维素的酶,这种酶由W基因编码。为在乳酸杆菌中表达W基因,需使用图1中质粒作为载体,图2为含W基因的DNA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将重组质粒导入乳酸杆菌之前,需要用______处理乳酸杆菌,使之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乳酸杆菌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的优点有________(答出3点)。
(2)采用PCR技术可以大量扩增W基因,该过程包括将W基因解链(变性)、______(复性)和在______作用下合成互补子链(延伸)。
(3)所得重组质粒转化乳酸杆菌后,使用含____________的培养基筛选,以得到转入W基因的乳酸杆菌。由于载体上的启动子往往具有物种特异性,W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应选择______(填“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或“枯草芽孢杆菌或乳酸杆菌”)的启动子。
(4)W基因以乙链为转录模板链,转录时mRNA自身延伸的方向为5'→3'。下表是几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制位点,图1、图2标注了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为获得能正确表达W基因的重组质粒,应分别使用哪些限制酶对质粒和含W基因的DNA片段进行切割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Ca2+ ②. 繁殖快、是单细胞结构、自身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
(2) ①. 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 ②.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3) ①. 氨苄青霉素 ②. 乳酸杆菌
(4)质粒使用限制酶MfeⅠ、HindIlI切割;含W基因的DNA 片段使用限制酶EcRI、HindⅢ切割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筛选和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一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小问1详解】
乳酸杆菌为原核生物,将目的基因导入原核生物常采用的方法为Ca2+处理法,使细胞处于能够从周围环境吸收DNA分子的感受态;乳酸杆菌(原核生物)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的优点有繁殖快、是单细胞结构、自身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
【小问2详解】
采用PCR技术可以大量扩增W基因,该过程包括将W基因解链(变性)、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复性)和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互补子链(延伸)。
【小问3详解】
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的标记基因是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故所得重组质粒转化乳酸杆菌后,使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筛选,以得到转入W基因的乳酸杆菌。由于载体上的启动子往往具有物种特异性,W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应选择乳酸杆菌的启动子。
【小问4详解】
选择限制酶时要注意: 不能破坏目的基因;目的基因首尾都要有切点;质粒要确保至少含有一个完整的标记基因;质粒上的切点要位于启动子之后、终止子之前;目的基因和质粒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还要能互补配对。经综合分析,MfeⅠ与EcRI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相同,但MfeⅠ会破坏目的基因,所以质粒使用限制酶Mfel、HindIlI切割;含W基因的DNA 片段使用限制酶EcRI、HindⅢ切割(能切下目的基因)。编号
1
2
3
4
5
6
BR的浓度/(mg·L-1)
0
0.1
0.2
0.3
0.4
0.5
胚芽鞘的平均长度/(cm)
16
20
38
51
42
20
组别
1
2
3
4
5
6
处理
蒸馏水
IAA
BR
IAA 1h→BR
IAA+BR
BR 1h→IAA
伸长量/cm
0.71
1.04
1.12
1.15
1.60
1.53
F2
检测单株数
可育株
不育株
苗期紫茎单株
90
89
1
苗期绿茎单株
90
1
89
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pdf、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
2023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