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苏教版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人体内能量的供给。
2.说出体温的概念及其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学会测量自己和他人的体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身体健康。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说出人体内能量供给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说出人体内能量供给的过程。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人体各项运动图片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能正常进行需要消耗能量。那么这些能量从何而来?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糖(70%能量)、蛋白质、脂肪。
不同的营养物质释放的能量是不同的。我们已经知道水、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是不提供能量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能提供能量。据测定,糖类和蛋白质的热价都是16.736kJ,脂肪的热价是37.656kJ。
(二)新课教学
1、资料一:常见食物热价
学生:什么是热价?
教师:热价是1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学生:蛋白质和糖类的热价是一样的,脂肪的热价最高。
资料二:人每天所需能量
人体每天所需能量与年龄、性别、身材、从事劳动的强度有关。
讨论:(1)萌萌的减肥食谱
(2)课后思维拓展
我们应做到合理膳食。
2、 [讨论]:如何设计新的“一日食谱”?
还要考虑个年龄层次能量的供应。
3、食物中的能量如何成为我们的能量?
请同学们联系人体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有关知识,讨论一下人体获得食物中储存的能量的过程。
师生讨论:食物中贮存着丰富的能量,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后,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运往全身各处。氧气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再随循环系统送往全身每个细胞。然后营养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
[播放FLASH]:人体能量供给的过程。
[小结]:人体由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这些营养物质的一部分用于细胞的分裂与生长,转变成人体的组成物质;另一部分被暂时储藏在人体内(如肌糖元,肝糖元)。还有一部分被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所需。
在细胞内,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营养物质在氧气的参与下被氧化分解,贮存的能量被释放出来,用于维持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4、体温
[播放视频]:人体的热量分布,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说出这段视频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感性地认识到人的身体释放热量。
[提问]:你知道人体释放的热量从哪里来?
[讲述]:人体产生的部分能量用于维持体温。
什么叫体温?
体温是人体内部的温度,可用体温计来测量,测量的部位一般是腋窝、口腔、直肠三处。
腋窝、口腔和直肠的温度平均数值分别为36.8℃,37.2℃,37.5℃。直肠的温度最接近人体的体温。人的体温与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有关。
5、实践:如何测量体温?
甩到35℃以下,消毒,注意安全。测量时间5min。
统计每个人的体温差异
[思考]:人体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有什么意义?
[小结]: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体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从而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提问]:人是如何保持恒定的体温的?
[播放视频]:请同学们在观看后总结出人体保持恒定体温的办法。
[辩析题]:一个人生病发烧是一种病理反应,对人体有百弊而无一利。
[总结]:发热对人体既有利又有害。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身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但当体温过高或长期发热,人体的生理功能紊乱,甚至会危及生命。当体温达到43℃时,人就会有生命危险。
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教学设计,共3页。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