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第四课 过充盈的生活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心理健康第四课 过充盈的生活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辅导理念,辅导目标,辅导重难点,辅导方法,辅导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积极心理学以科学的、可测量的方式定义感恩,并由此认为:感恩不仅仅是感激的情绪,它是对某人(或某事)所产生的、能够带来持久积极性的一种深层的欣赏。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非常强调“感恩”对幸福指数的影响,他认为,感恩品质是可以塑造和培养的,练习感恩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能够持续提升幸福感的方式。后来有许多学者都证明了练习感恩能够抵御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维护心理健康。
青少年正是人格发展和品质塑造的好阶段,通过活动设计与课程参与,与他们进行识恩、记恩、谢恩、品恩的探讨,不仅要知道感恩,更要外化感恩,用行动的方式表达,而表达感恩不仅可以是一句“谢谢”,也可以是书面、情感、物质上的行动,不同情境选择不同形式的感恩方式,重要的是形成与他人、与生命、与自己之间的积极链接。
【辅导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感恩的意义,建立积极的认知,形成感恩意识;
2.激发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情绪体验,品味感恩带来的内心力量,培育感恩品质;
3.通过识恩、记恩、谢恩的活动,去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知恩于心,感恩于行,学会在日常中表达感恩,提升幸福感。
【辅导重难点】
培育学生感恩品质,将感恩行动体现在日常的人际交往和自我成长中,常怀感恩之心。
【辅导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辅导过程】
一、导入:砸金蛋:品·味道
我们先来做个活动:砸金蛋。请同学自愿上台,砸金蛋,然后做出相应的要求。
(学生开始砸金蛋,教师请学生说出食物的味道及吃后的感受)
通过刚才的砸金蛋,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食物的味道,酸甜苦辣咸,正是这些美味而又独特的味道,让食物变得更加诱人,我们得感谢大自然,孕育出这么多令人追寻和回味的味道;感谢勤劳的人们,经过灵巧的双手加工之后,这些味道散发出扑鼻的香气。值得我们感谢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那么,我想请问,感谢是什么味道呢?今天,我们就来品味一下感谢的味道。
感恩,是指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激和欣赏。广义的说,感恩是对外界给予自己的恩惠和自己给予自己恩惠表示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感谢。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24项品格优势中,“感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他的研究表明,常有感恩的心和感恩行为,能够使人不易消沉,更快乐,主观幸福更高。
二、识恩·感谢的味道
假如感谢有味道,它会是什么味道呢?
像香蕉的味道甜甜的?像柠檬的味道酸酸的?还是像葡萄的味道酸酸甜甜的?又或者像冰淇淋,满满的开心和幸福的味道?接下来,我们通过绘本《感谢的味道》去感受“感谢”是什么味儿的。请同学起来,每人读一页,你还可以声情并茂的演出来:
每一天,我都会用心地想一想要感谢的人和事。
感谢我的头发,它让我看起来特别有型。
感谢我的耳朵,它们让我听到“我爱你”这样动听的话。
感谢我的花园,让我看到万物生长。
感谢我的影子,让我看上去更高了。
感谢泡泡浴,把我洗得干干净净。感谢我的小短裤,因为我喜欢把它套在头上。
感谢我的朋友们,他们让我开怀大笑。
感谢我的小猫、小狗和小鱼,它们让我感到温暖。
感谢每一次旅行,让我见到新的朋友和风景。
感谢每一次散步,这是属于你和我的美好时光。
感谢我的双手,它们帮我送出特别的礼物。
感谢我的小脚丫,有了它们,我才能又跑又跳,尽情玩耍。
感谢音乐,让我活力四射。
感谢色彩,让我爱上画画。
感谢学校,能让我学到新东西。
感谢图书馆,那里有数不清的神奇历险。
感谢健康的食物,让我身体强壮。
感谢秋天,因为我喜欢跳进蓬松的落叶堆里。
感谢冬天,因为我喜欢堆一个可爱的雪人。
感谢春天,因为让我看到满眼的绿色。感谢夏天,我最喜欢去小溪边玩耍。
感谢每一个拥抱,因为抱着的感觉特别好。
感谢每一个亲吻,因为我能体会到被爱的感觉。
感谢每一个节日,因为我的家人会团聚在一起。
原来,感谢有这么多味道,就藏在生活的小确幸里,如此甜蜜。
三、记恩·知恩于心
心理学家罗伯特·埃蒙斯,他将感恩概念化成一种情感、一种美德、一种道德情感、一种动机、一种应对反应、一种技能、一种态度,甚至更多。他认为感恩包含两个阶段:1.承认生命中美好的一面。生活总体是好的,并且有值得我们生存的、丰富的元素。2.认识到这种美好来源于自我之外。一个人可以对其他人、动物或外部世界表达感恩。在这个阶段,我们认识到我们生命中的美好、要感谢的人以及这种美好是如何发生的,发现那些让我们的生活和我们自己变得更美好的东西。
生活中的美好,总是值得我们感谢。接下来,我们将去记下在我们生命、生活中出现的恩情。他们像星星一样给我们光亮,予生活增添色彩。孕育、出生、长大,在你生命里的每个时刻,或有欣喜,或有悲伤,或有迷茫。是谁?成功时,与你一起庆祝;快乐时,跟你一起大笑;痛苦时,和你一起分担;难过时,陪你一起坚强是谁?一个亲人?朋友?还是一封信?一本书?一句话?一株植物?一只动物?其他?
活动要求:
请将给过你帮助、温暖和力量的人、事、物写在小瓶子的下的括号中,并用你的喜欢的颜色将小瓶子填涂,涂色的量越多,代表TA给你的温暖、力量、幸福指数等越高。(完成学习任务单)
完成后,请同学做分享。
看到大家的小瓶子被缤纷的色彩涂满,老师心情也非常愉悦,这些人、事、物、还包括了你自己,都是你能量的源泉,它们温暖着你、驱动着你,给你幸福和勇气。通过记忆的唤醒,那些幸福的瞬间再次一幕幕的呈现在脑海里,而此刻我们的教室,也洋溢着积极的力量。这些实际的物品、工具、或者精神上的慰藉,以及实实在在的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都在爱着我们。相信此刻的你,温暖而有力。
四、谢恩·感恩于行
在刚才,我们回味了生命中美好的恩情,让我们浑身有力,积极而愉悦。因为社会学家亚瑟.C.布鲁斯克的研究表明,感恩会刺激下丘脑(大脑中控制压力的关键部分)和腹侧被盖区(产生快感的奖励回路的部分),所以我们现在是愉悦的,心情舒畅的。同样,也有其他研究表明,因感恩而产生的感激、满足、愉悦等积极心情,都可以促进脑部加速释放出包括多巴胺和5-羟色胺等让人“愉悦”的化学物质,使人感到快乐。同时,大脑还会大量的分泌催产素,催产素有放松神
经系统的作用,能环节焦虑、紧张、沮丧等心理压力,常怀感恩者能较好的保持心境平和。马丁塞利格曼的研究发现,进行感恩行为的人幸福指数更高,还能减少抑郁症状。
积极心理学之父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陪我度过这段青春岁月。我们要知恩于心,更应感恩于行。接下来的活动要求是:
●每人拿1张便贴纸,写下班里你最想感谢的人,因为什么事情你想感谢TA,你想对TA说什么?
●我们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选人,被选的同学请向你的感恩对象读出自己的感谢信,然后送给他。(另:如果实在不愿意读,也可以直接送给他,然后真诚的想他说声“,谢谢你,感谢有你陪伴!”)收到感谢的同学,则继续送出你的感谢,依次轮下去;如果是送回上一人,则重新击鼓传花。
在这个活动里,老师观察到送出感谢的同学,非常的开心,而收到感谢的同学,脸上也挂满笑容,幸福感油然而生。这就是感恩行动,温暖而有力。也希望大家在课后可以延续这个感恩行动,还可以采取不同的感恩方式,参照“爱的五种语言”。
五、品恩·感恩的力量
我们一起来看看,感恩能给我们什么?
1.更高的幸福感
表达你的感激之情可以提高你的整体幸福感。感恩的人有更高的宜人性、开放性和更低的神经质特质。
2.更深层次的关系
感恩也是加强人际关系的有力工具。感谢那些帮助你的人能够加强关系,促进关系的形成和维护,提高关系联结程度和满意度。
3.增加乐观情绪
埃蒙斯博士和麦库洛博士在探讨“实践感恩”的影响发现,那些专注于感恩的人在生活的许多领域都表现得更加乐观。
4.增加愉悦感
有研究表明,那些写信给感人的人,任务完成后的人的愉悦感和生活满意度都有所提高,并且这种愉悦感会持续几周。
5.更强的自我控制力
德斯蒂诺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简单的感恩练习可以促进自我控制力,这一研究能够为冲动消费、肥胖、吸烟等各种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6.更好的身心健康
201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完成感恩日记的心力衰竭患者,其炎症减少,睡眠和情绪都得到了改善——仅仅8周的实践就可以减少他们的心脏衰竭的症状。
7.总体上更好的生活
心存感激之人更乐观、有更多的精力、更稳固的社会关系和更高的幸福感,练习感恩能够减少压力,降低抑郁和焦虑水平。
8.更强的运动精神
研究员陈龙红的研究发现,在生活中经常心存感激的青少年运动员有更高的满意度和自尊水平。
9.强烈的道德感
一项研究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测量了大脑对感恩的反应,发现当被试处于感恩的状态时,大脑中涉及道德、奖励和判断的区域活跃度增加。
通过今天这节课,最后我们再来回味一下,感谢是什么味道?
请你用言语形容这种味道 。
去感恩吧,发现生命中更多的小确幸和小欢喜!
课后感恩练习:每日记录“三件好事”,持续一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2015)七年级全册第四课 过充盈的生活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15)七年级全册第二单元 幸福的基石第四课 过充盈的生活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习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心理健康第二单元 沟通你我他第四课 爱与沟通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习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