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 滑轮(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 滑轮(教学设计)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 滑轮(教学设计)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 滑轮(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2 滑轮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2 滑轮教案及反思,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主备人
    学科
    物理
    时间
    课题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能通过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3.会安装滑轮组,并能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加的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4.了解其他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了解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学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3.在认识滑轮的过程中,体会对比的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滑轮,进一步感受到生活和科学的关系。
    2.关心生产、生活中滑轮的应用,有利用滑轮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构造及其特点
    2.会分析滑轮和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教具准备
    滑轮、细绳、钩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实验、归纳、对比




    观察思考
    除了杠杆之外,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大家在生活中见过滑轮吗?使用滑轮有什么特点呢?

    旗杆的顶端有一个滑轮 装卸设备有个重要部件滑轮 窗帘盒上有一个滑轮





























    新课学习
    一、认识滑轮
    1.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2.滑轮有两种基本的使用方法: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 动滑轮
    想想议议
    如图所示,大人利用滑轮将重物吊到二楼,孩子想帮忙,却把自己吊了上去。
    想想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笑话?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问题:用绳和一个滑轮,将砝码提到高处,你有什么方法?
    一、定滑轮
    1.定滑轮:使用滑轮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定滑轮 旗杆顶的定滑轮
    2.使用滑轮时,有什么特点?
    提出问题:(1)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或更费力)?
    (2)使用定滑轮是否省了距离(或需要移动更大的距离)?
    实验探究 定滑轮的特点
    进行实验:①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钩码的重力。
    ②使用定滑轮缓缓提升同一物体,记录整个过程中用力大小、物体移动距离及动力移动的距离、动力的方向。
    ③竖直拉升、斜着拉升,改变拉力的方向,观察拉力大小。

    实验数据:
    物重G/N
    物体移动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h/m
    拉力F/N
    拉力方向
    拉力移动距离s/m
    5
    竖直向上
    0.3
    5.1
    竖直向下
    0.3
    5
    竖直向上
    0.3
    4.9
    斜向下
    0.3
    3
    竖直向上
    0.4
    3.0
    竖直向下
    0.4
    实验结论:
    (1)力的关系:F与G一样大,不省力 。
    (2)施力的方向:改变。
    (3)绳端移动距离S与物体上升高度h的关系:相等。
    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定滑轮的实质:
    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支点在轴心O处;拉力F1是动力,重物的拉力是阻力F2;两个力臂L1、L2都等于轮半径。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L1= L2 ; F1=F2 = G (不计摩擦)
    改变拉力方向,还是等臂杠杆,所以使用定滑轮,无论拉力方向怎么样,F=G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升高的高度h相等:S绳=h物
    二、动滑轮
    还可以像下图所示,使用滑轮把物体提到高处。
    1.动滑轮:使用滑轮时,物体和滑轮一起被提高。

    动滑轮 电动起重机的动滑轮
    2.使用动滑轮时,有什么特点?
    提出问题:(1)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力(或更费力)?
    (2)用动滑轮提重物有什么优越性?通过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动滑轮的特点
    ①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钩码的重力;
    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重物移动的距离和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③将测量结果填入表格。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

    注意:单独使用动滑轮时,拉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即物体运动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朝向一致。
    实验数据
    物重G/N
    物体移动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h/m
    拉力F/N
    拉力方向
    拉力移动距离s/m
    2
    竖直向上
    0.4
    1.1
    竖直向下
    0.8
    2
    竖直向上
    0.3
    1.2
    竖直向下
    0.6
    1
    竖直向上
    0.2
    0.6
    竖直向下
    0.4
    实验结论:
    (1)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F= 1/2 G。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绳端移动距离S=2h。
    能省一半的力,但要多移动一倍的距离,且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 动滑轮时实质:
    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支点在绳和轮相切的O处;拉力F1是动力,重物的拉力是阻力F2;动力臂L1是轮直径、动力臂L2是轮半径。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L1= 2L2 ; F1=F2 =1/2 G (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升高的高度h:S绳=2h物
    想想议议
    图中滑轮为定滑轮,大人对绳子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大小相等,且小于大人自身重力,因此大人可将重物通过定滑轮吊到二楼。而孩子对绳子的拉力小于重物的重力,且重物的重力大于孩子的重力,因此孩子被吊到二楼。
    小孩用什么办法能在地面上把这袋东西拉上去?
    三、滑轮组
    定滑轮能改变拉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力. 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小孩能在地面上把这袋东西拉上去。
    1.滑轮组: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滑轮组。
    讨论交流
    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几种组合?这样的组合各有什么特点?
    2.滑轮的组合
    n:承担重的绳子段数. S: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
    在不计绳重、摩擦及动滑轮自重时:

    使用滑轮组省了力,但是费距离。
    3.使用滑轮组的特点:
    (1)拉力 F 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段数 n 有关。动滑轮被几段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
    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不计绳重和摩擦但考虑滑轮重:
    (2)拉力 F(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 是物体上升高度 h 的 n 倍,即: s = nh.
    (3)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与被物体的速度的关系:V绳=n.V物
    4.滑轮组的组装
    (1)确定绳子的段数
    (2)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当承重绳子的段数n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在动滑轮上;
    当承重绳子的段数n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在定滑轮上;
    概括为“奇动偶定”。
    除了杠杆和滑轮,简单机械家族中还有轮轴、斜面、螺旋等。
    1.轮轴
    (1)轮轴:由两个半径不等的圆柱固定在同一轴线上组成,大的称为轮,小的称为轴。

    轮轴 各种轮轴
    (2)轮轴的实质:
    轮轴实质可看做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
    如图所示:轮轴作为杠杆的支点在轴心0,轮半径R是动力臂,轴半径r阻力臂.
    (3)轮轴的原理: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 R = F2 · r
    得:F1· R = G · r
    因为: R >r 所以:F1

    相关教案

    人教版12.2 滑轮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12.2 滑轮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器材,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2 滑轮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2 滑轮教案,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播放图片,提出问题,给出滑轮的种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实验结论,归纳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2 滑轮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2 滑轮教案设计,共2页。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