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学案,共4页。
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重点)
2.能说出机械效率的含义,知道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的。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
3.通过实验了解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难点)
自主学习
1.利用机械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做____ ____,用________表示。
2.利用机械工作时,并非人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________,用________表示。
3.总功:________与______ __之和,用____ ____表示。总功、有用功、额外功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4.物理学中,将_____ ___跟_____ __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字母_____ ___表示,表达式为________。
5.使用任何机械都________要做额外功,有用功总是__ ______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____ ____1的。机械效率通常用________表示。
6.提高______ __可以充分地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是改进______ __,使它更____ __、更_____ ___。
合作探究
甲 乙
探究点一 认识有用功和额外功
1.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到,利用简单机械可以省力,那么利用简单机械可不可以省功呢?
实验: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是否省功
提出问题 不使用机械直接提升物体做的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做的功一样吗?
实验1 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缓慢匀速提升一定高度,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计算出拉力所做的功。
实验2 如图乙,利用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计算拉力所做的功。
分析讨论
总结: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比直接用手提升重物________(选填“省功”或“不省功”)。
2.同学们观察,教师用多媒体演示用动滑轮提升沙子的过程,讨论回答:
(1)该过程中,人们的目的是什么?
(2)为了达到人们的目的所做的功怎么计算?
(3)在提升沙子的过程中,你觉得哪部分功是我们不想做的?若要计算,应如何计算?这部分功可以不做吗?
3.总结:人们在利用机械做功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做的功叫做________(如克服沙子的重力而做的功),不想做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________(如克服桶重、绳子重而做的功),额外功是________(选填“可”或“不可”)避免的。
4.分析:(1)人们在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过程中,人们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2)打捞掉到井里的水桶,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人们对哪部分做的功是有用功,对哪部分做的功是额外功?
针对练习1 买茶杯的人从货架上拿起茶杯,喝茶水的人从桌面上端起茶杯,就两人克服茶杯重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是有用功
B.都是额外功
C.对喝茶的人来说是有用功
D.对买茶杯的人来说是有用功
探究点二 认识总功
人们在利用机械达到某种目的的时候,实际做的功等于________的总和,称为总功,表达式为________。
针对练习2 某同学不小心把水桶掉进井里,当他把桶从井里捞上来时,桶里带了一些水,下列有关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克服桶的重力做的功是总功
B.克服桶内水的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
C.克服桶的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
D.克服桶内水的重力做的功是总功
探究点三 机械效率
1.阅读教材第86页“机械效率”内容。
总结:在物理学中,将________叫做机械效率,其表达式为________。
2.思维拓展:由于机械不同,表现出的有用功和总功及额外功的形式也不一样,所以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也不同。
(1)杠杆:η=________。
(2)悬挂式滑轮组:η=________。
(3)水平放置式滑轮组:η=________。
(4)斜面:η=________。
针对练习3 (2019·湖北荆州中考)湖北省第二届园林博览会于2019年9月28日在荆州开幕。在某场馆建设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物,当工人师傅们用1 000 N的拉力F向下拉绳,使重1 600 N的重物匀速上升了5 m,此过程中克服绳重和摩擦做功500 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做功为5×103 J
B.缠绕在动滑轮上每股绳的拉力为800 N
C.动滑轮重为300 N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探究点四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阅读教材第87页“实验”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有用功和总功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 _ ____,_____ ___________。
(2)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原理是什么?
η=________=________。
(3)实验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 ___。
(4)应该选择哪些测量工具?
_____ ___、______ __。
2.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3.分析教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思考下列问题。
(1)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 ____有关,同一滑轮组_____ ___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2)用不同滑轮组提升同一物体时,其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_______ _有关,动滑轮___ _____越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___ _____。
结论:在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_ _______和______ __。
针对练习4 小明和小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组装好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实验时,小明________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弹簧测力计读数为0.5 N;同时小强也用刻度尺测出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为10 cm,以上测量结果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数据记录如表:
(2)小明和小强通过计算得出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俩找出错误的原因:________。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________。
(4)在实验中,若将钩码的重增加到6 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针对练习
1.D 解析:对于买茶杯的人来说,他的目的是把茶杯从货架上拿下来,且人对茶杯做了功,所以买茶杯的人对茶杯做的是有用功;对于喝茶的人来说,他的目的是喝茶,但人也对茶杯做了功,所以喝茶的人对茶杯做的是额外功,故D正确。
2.C 解析:该同学的目的是捞水桶,所以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但对水又不得不做功,所以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对水和水桶做的功是总功,故C选项正确。
3.C 解析:由题图知,n=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2×5 m=10 m,拉力F做功为W总=Fs=1 000 N×
10 m=1×104 J,故A错误;
已知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1 000 N,则缠绕在动滑轮上每股绳的拉力为1 000 N,故B错误;
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1 600 N×5 m=8×103 J,
拉力做的额外功W额总=W总-W有=1×104 J-8×103 J=2×103 J,此过程中克服绳重和摩擦做功W额1=
500 J,
提升动滑轮做的额外功W额2=W额总−W额1=2×103 J-500 J=1.5×103 J,
由W=Gh可得动滑轮重:
G轮===300 N,故C正确;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0%,故D错误。
4.(1) 匀速 (2)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应该是0.3 m,不等于0.2 m (3)66.7% (4)变大
解析:(1)实验时应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绳子拉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2)由图示滑轮组可知,滑轮组承担钩码重的绳子的段数n=3,已知钩码上升高度h=0.1 m,故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s=nh=3×0.1 m=0.3 m,但由表中数据可知,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为0.2 m,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错误,从而导致滑轮组机械效率错误。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66.7%。
(4)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 N,有用功增加,额外功不变,所以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增大,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
钩码重
G/N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s/m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
η
1
0.2
0.1
0.1
100%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第4节 机械效率导学案,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 温故互查, 设问导读, 自我检测, 巩固训练, 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2 滑轮学案,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