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四课时)泌尿系统与健康教学设计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27140/0-17092902092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四课时)泌尿系统与健康教学设计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27140/0-17092902092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四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题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泌尿系统与健康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举例说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
3.说出血液透析的主要原理。
(二)能力方面
借助图片与视频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识图析图、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认同保护泌尿系统的良好生活习惯,进一步建立关注健康的生活理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健康的生活方式。
难点:
1.透析机的工作原理。
2.人工肾脏的研发。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本章的前三节课中,我们一起了解了人体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的代谢废物种类,学习了代谢废物的具体排出途径,回顾了各排泄途径的有关结构,还学习了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特别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尿液的形成过程尤为重要,是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来完成的。尿液形成后汇聚于肾盂,经输尿管暂存于膀胱,最终从尿道排出体外。
在本章的知识点中,尿液的形成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所以今天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把尿液的形成与排出再次进行巩固。
尿液形成与排出的再回顾
1.肾单位
在前两节课中,我们了解到人体的每个肾脏中包括了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肾脏过滤血液、形成尿液的功能,就是依靠肾单位来实现的。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再回顾一下肾脏和肾单位的具体结构。
视频:《肾单位的结构》
2.尿液的形成过程
接下来我们继续回顾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流入肾小球,经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入肾小管,经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在这两个过程中,都有哪些物质参与了过滤和重吸收呢?我们通过一段动画来重现这两个过程。
动画《尿液形成的过程》
3.尿液的排出途径
这些尿液从肾小管进入集合管,汇聚到肾盂中,经输尿管暂存于膀胱,最后通过尿道排出体外。以上就是我们在前两节课中学习到的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全过程。
泌尿系统的疾病与防治
泌尿系统对于排出人体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盐平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发生病变,就会严重威胁我们的身体健康。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个问题:泌尿系统的疾病与防治
1.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又称泌尿道感染,是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能够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尿路感染患者多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肉眼可见的血尿、腰痛等局部症状。95%的尿路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因此我们平时应该通过加强自我管理,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方式来加以预防。切实提高机体免疫力,多饮水,勤排尿。多吃新鲜蔬菜、粗粮杂粮,保证鱼肉蛋奶等蛋白质食物的摄入量,尽量清淡、少盐、少糖、少油摄入。
2.肾结石
肾结石是由尿中的一些成分在肾脏内形成的结石,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以泌尿系症状为主的疾病。肾结石的形成过程是某些因素造成的尿液中成石物质浓度升高或者溶解度降低,导致不能全部溶于水,便以结晶的方式析出,并在局部逐渐聚积,最终形成结石。我国肾结石发病率为1.61%至20.54%,夏季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且南方比北方更为多见。该病多发于男性,30-50岁高发。为尽可能避免肾结石的发生,我们平时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清淡饮食,加强体育运动,保持饮水量,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减少富含草酸的食物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规律饮食和作息。
3.慢性肾衰竭
肾小球过滤功能逐渐退化,会引起慢性肾病。临床按照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将慢性肾脏病分为五期。慢性肾衰竭为其中二至五期,其中的第五期为终末期肾衰竭(又叫做尿毒症)。终末期肾衰竭是由于各种肾脏疾病引起肾单位不可逆性地破坏,以致残存的肾单位不足以排出代谢废物,导致代谢废物和毒素在体内积聚,出现水盐平衡紊乱,同时存在肾脏内分泌障碍,从而表现出一系列自身中毒的症状。目前对该症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血液净化治疗和手术治疗,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替代肾脏清除体内过多的代谢废物,主要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式。
正在研究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
①可穿戴式人工肾
②可植入式人工肾
③体内细胞重编程——修复损伤器官
总之,人工肾脏离我们越来越近,颠覆尿毒症患者治疗的方式,指日可待!
生活习惯与泌尿系统健康
1.克服不良习惯——憋尿的危害
经常憋尿容易引发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憋尿时尿液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容易使细菌大量繁殖,并发膀胱炎、尿道炎。憋尿时膀胱、尿道的压力均明显增高,可使尿液逆行入前列腺和精囊,而引起细菌性前列腺炎、细菌性精囊腺炎。经常憋尿还会使膀胱内持续高压,可导致输尿管膀胱入口的活瓣功能失调,而引起尿液反流至肾盂,并发肾盂肾炎、肾积水,严重者可影响肾脏的功能。因此,憋尿是一个不良的习惯,一定要及时纠正,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2.养成良好习惯——喝水的益处
多饮水可以利尿,可以减轻泌尿系统炎症,冲刷尿道,缓解肾盂肾炎和肾结石的症状,对清热解毒、利尿有很好的作用。多饮水可以给皮肤补水,并改善周身缺水导致的皮肤发痒、干燥的情况。多饮水有利于排便,有利于助肠,有利于缓解便秘,有利于促进消化和吸收功能。多饮水可以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血液黏稠,对高脂血症有一定的好处。但饮水量不可以过多,每日饮水量为2500-3000ml,可饮水至3500ml左右。为了我们泌尿系统的健康,多喝水、不憋尿,这两点请同学们一定要牢记。
本节小结
以上就是黄老师跟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好自己的泌尿系统,但愿今天提到的所有疾病,永远都不会出现在同学们的身上。好,今天的学习内容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整合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年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