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做贺卡】请帮小城完成贺卡制作,【阅读与鉴赏】,阅读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0分)同学们要开展“迎新春”综合性活动,请帮忙完成“活动导语”。
活动导语
ㅤㅤ
春节悄(qiā qiǎ) 然而至。máng lù 了一年的人们从tiān nán hǎi běi 赶回家。大家置办年货、打扫房间,闲(暇 瑕 遐) 之余,还要聊聊jiā cháng ,逛逛mià huì 。小鹿则和同学shāng liang
用满满的仪式感迎接农历新年。让我们一起加入他们的活动吧!
请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话写到横线上,做到端正、美观。
(2)根据拼音写词语,完成“活动导语”。
(3)给“导语”中带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读音和汉字,并画上“√”。
2.(2分)【写“福”字】小鹿想把“福”写在灯笼上。妈妈指着( ),告诉他“福”的本意是双手虔诚地捧着酒坛,祭拜祖先。
A.B.C.D.
3.(3分)【大扫除】过年大扫除,有辞旧迎新的寓意。小城在书上读到温州人还将此叫做“掸新”。
(1)小城不认识这个“掸”字。根据声旁推测,这个字读音应该带有韵母
A.en
B.an
C.in
(2)掸新完毕,小城想将整理出的多余物品丢掉,妈妈说:“这些东西扔了怪可惜的。____将他们送给有需要的人吧!”横线上应该填
A.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D.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
4.(2分)【贴春联】小城在自家门上贴上春联;爆竹声声辞旧岁,( )
A.年年春色去还来B.四季彩云滚滚来
C.红梅朵朵迎新春D.新春新喜新世纪
5.(8分)【做贺卡】请帮小城完成贺卡制作。
(1)美哉,我少年中国, !壮哉,我中国少年, !
(2)书籍是全世界的 。读书要有三到,谓 。
(3)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
(4)敏而好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
6.(2分)请帮小鹿找一找,故事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有只凶猛无比的怪兽,叫“祟(suì)”。它除夕深夜出来,喜欢用手摸孩子头。
B.只要被怪兽碰过,孩子就会生病。所以,除夕夜大人要熬夜守着孩子。百姓们苦不堪言。
C.一个除夕夜,老爷爷守着孩子,呕心沥血地保护他。但到三更时,他睡着了。怪兽来了……
D.怪兽刚准备摸小孩的头,忽然枕头下的几枚铜钱闪出一道金光,他一惊,气急败坏逃走了。于是人们就养成了过年给小孩压岁(祟)钱的习俗。
7.(2分)为了把故事讲有趣,小鹿进行了创造性复述。他的说法、做法不当的一项是( )
A.你们知道压岁钱的由来吗?它又蕴含着哪些美好的寓意呢?传说,古时候……
B.这怪兽长得大高勇猛,非常健硕。他眼睛清澈,毛发茂盛而柔软。
C.我是老爷爷,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守着我的小孙子,生怕怪兽摸他的头。
D.小鹿讲到怪兽来到的时候,瞪大了眼睛,做出很害怕的表情。
8.(2分)小鹿还对民间故事进行推荐,请帮忙补充(填序号)。
民间故事寄托了人们朴素的愿望。我推荐大家看《 》,这个故事包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如果你喜欢看正义却弱小的主人公打败强大对手的故事,请看《 》。
A.渔夫的故事
B.牛郎织女
C.孟姜女哭长城
9.(12分)【阅读与鉴赏】
与好书交交朋友,听长辈说说往事,和同学做做调查,新年乐趣无限!
材料一:忆读书(节选)冰心
ㅤㅤ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材料二:关于读书(节选)莫言
ㅤㅤ① 。我家门槛上有一道光滑的豁口,就是我们三兄弟少时踩着门槛,借着挂在门框上那盏油灯的微弱光芒读书时踩出来的。那时我额前的头发永远是打着卷的,因为夜晚就着灯火读书,被燎了。 ㅤㅤ
②读书的最好时期,当然是少年,那时心无旁骛,读得快也记得牢,但很可惜没有推荐书单。青年时期当然也是读书的好时光,但面对着浩如烟海的书,如何选择,也是一大难题。比较常见的说法是读名著和经典,这当然是对的,但也不妨做些另类的尝试,比如读一些很少有人读过的冷门书,甚至稀奇古怪的书,这对于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也许更有用处。我现在的读书质量和速度已经大不如前,但好在人生阅历不少,每日捧读不辍也是把书读厚了。 ㅤㅤ
③书如同暗夜里的一灯之火,总能带给我们些许温暖,还能引发熊熊烈火,照亮我们未曾去过的世界。
(1)冰心对书籍有自己的感受和评价标准。理解不正确的是
A.故事情节精彩但不烦琐的书才是好书。
B.读万卷书能知道许多事情,认识许多人物。
C.只要是带着真情实感的文章,虽然短小质朴也是好文章。
D.现代文艺作品堆砌华丽辞藻,无病呻吟,不值得一读。
(2)小鹿阅读了材料二,梳理了莫言的读书经历,请帮他补充完整。
(3)读材料二第一自然段,横线处应该填哪句?
A.我的读书生活起始于少年时期
B.读书是童年乐事
C.少年时我读书十分痴迷
D.当时的读书条件十分艰苦
(4)读下面的对话,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并在横线处写上你的发现。
①两篇选文都在写读书,但内容要点各有不同,材料一主要写 (广读书 读好书),材料二主要写 (广读书 读好书)。
②选文二最后一段把书比喻成灯火,说明读书给人温暖,也给人 。
(5)莫言认为除了读名著和经典,还可以读一些很少有人读过的冷门书,甚至稀奇古怪的书。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选择(画上“√”),并说明理由。
我 (赞同 不赞同)这个观点。理由:
10.(13分)阅读一。
土豆花开
ㅤㅤ①父亲在离家五里多的草垫子上,开垦出两亩多地,种上了土豆。
ㅤㅤ②一场雨过后,土豆花儿开了。起初,白的,紫的,还有淡红的,星星点点浮在土豆秧上。没几天,土豆花儿就开满了田地,远远地就能闻到它沁人的香。蹲在一朵紫色的花儿前,我眯起眼深深地嗅着。这花除了香还有些甜。轻风吹拂土豆花儿,倏忽间,整个土豆地波浪翻滚。(这句话是对土豆花的 态描写。这样写能突出 。)
ㅤㅤ③土豆花儿一开,地里的蝈蝈们就闹翻了天。我嗅着一阵浓似一阵的土豆花香,耳畔则是蝈蝈们一浪高过一浪的鸣唱声。听着嗅着,不知不觉,所有的土豆花儿都跑到了空中。而我,不知啥时候变成一朵土豆花儿,在空中不停地唱啊舞啊。哦,我做了一个梦,一个与土豆花开有关的梦。 ㅤㅤ
④那时,土豆是艰苦年代的主要蔬菜。印象最深的是母亲炒的酸辣土豆丝。她切的土豆丝又细又均匀,出锅后土豆丝还不断。母亲还把土豆切成精致的小块,用金贵的豆油过一下,再加料加酱油进行溜炒。当一大盘土豆美味端到我面前时,天下所有的珍馐美馔都黯然失色…… ㅤㅤ
⑤又到了土豆花儿盛开的时节。行走街市上,心里揣着一块开满土豆花儿的田园。那里,不仅有我年少的记忆,还有父母领着我们度过的日子。
(1)读第二、三自然段,土豆花开,“我”做了什么?请填写适当内容。
土豆花→ 土豆花→梦土豆花
(2)读画线句子,并完成批注。
(3)第三自然段对梦的细节描写是为了表达 。
(4)读到第四自然段时,同学们进行了讨论。请帮忙完成。
甲:”珍馐美馔”这个词我不认识,但是“馐”“馔”都是“饣”旁,与食物有关,所以我推测这个词的意思是 。
乙:作者认为母亲炒的酸菜土豆丝令天下所有的珍馐美馔都黯然失色,是因为自家的土豆新鲜,母亲的厨艺高超,用料讲究。
丙:不仅如此,作者认为这菜好吃还因为 。
(5)下列对选文结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道理,深化主题
B.交代结果,意犹未尽
C.照应题目,点明主题
11.(11分)阅读二。
【材料一】过年(节选)
ㅤㅤ我清楚地记得,从除夕下午开始,母亲和姐姐们就一直在厨房忙碌着,有蒸馒头的,有炸东西的,有剁饺子馅儿的,还有剔骨煮肉的,总之是忙得不亦乐乎。最后是包饺子,全家人齐上阵,有揉面的,有擀面皮的,有包饺子的。 ㅤㅤ
“开饭啦!”终于,母亲发出了命令,我如饿虎扑食般冲到饭桌旁。真是丰盛极了!红烧肉不油不腻,油炸丸子外酥里嫩,炒素菜脆中带甜……压轴饭当然是饺子了,这也是年夜饭的核心,多少人千里迢迢赶回家,就是为了这碗热乎乎的饺子。 ㅤㅤ
晚饭后,一家人来到院子里,点燃长长的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炫彩夺目的光亮在暗夜里格外醒目。孩子们蹦啊跳啊,有的捂着耳朵,有的半眯着眼,但每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像是绽开了一朵朵花。 ㅤㅤ
正月初一,每个人都自觉地早早起床。早饭后就开始拜年,中年人三三两两走到街上,见面就是双手抱在胸前,互问“过年好”。小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人群里叽叽喳喳、钻来钻去。老年人守在家里,把火炉拢得旺旺的,桌上摆上瓜子、糖果等食物,等待晚辈来拜年,然后大家轮流围坐在火炉旁闲聊。
【材料二】
ㅤㅤ春节将至,“年味”话题总会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因此,我们从“你看重哪些年味”和“哪些年味正淡出你的生活”两个方面对身边的人进行了调查
【材料三】
ㅤㅤ从农耕文明进入信息时代,社会基础变了、文化生态变了,节日习俗也随之变化。“年俗实践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正是年俗的边界不断扩展,才彰显出春节文化的延展性、包容性和它强大的生命力。”一位年俗专家说。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仍保留着除夕夜吃团圆饭、看春晚、守岁的习俗。与此同时,近90%的受访者体验过新兴过年方式,其中,76.4%的人在线上收发红包、49.1%的人编辑语音视频等“云拜年”。23.2%的人跨越地域限制,快递邮寄礼物或年货。17.8%的人选择燃放电子烟花爆竹。2023年春节期间,来温州旅游的游客增长了85%。过年、拜年的形式变了,喜庆团圆的内涵却没变。
(1)材料一中主要写了准备年夜饭、 、夜晚放鞭炮、 这四个场景。“准备年夜饭”这个场景写得很生动,让我们感受到 。
(2)从以上三则材料推测小鹿的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A.春节的习俗
B.年味的变与不变
C.家乡的年味
D.新兴的过年方式
(3)根据以上材料,小鹿得出以下结论。请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吃顿团圆饭”是人们最看重的“年味”,所以很多人除夕那天千里迢迢赶回家。
②有一半多的人认为一起看“春晚”体现年味,但它又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③专家认为节日习俗和社会变化有关。社会进步,年味就会变淡。
④材料三用了多个数据说明越来越多的人体验新兴的过年、拜年形式。
(4)阅读材料二的调查表,同学们觉得“放烟花爆竹”的数据有意思,于是对“禁燃烟花爆竹”展开讨论。大家有不同的观点:
①应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②不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③可以在指定时间、区域,有限制地燃放烟花爆竹
你支持哪个观点?请结合以上材料或者生活实际来说明理由。
我支持观点 ,理由:
12.(30分)习作。
ㅤㅤ以上材料二调查中,51.29%的人认为“给亲友挑选礼物”能体现年味。那么,今年过年你会给亲朋好友挑选什么礼物?礼物可以是购买的,礼轻情意重,礼物的价格不用昂贵,它的价值在于送礼者的心意。礼物也可以是自己制作的,如一张贺卡,一幅字画,一个用心拍摄的小视频……当然,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份理解也是礼物哦!请以“送给____的新年礼物”为题介绍你将要送出的礼物。 ㅤㅤ
温馨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2.将事物的不同方面介绍清楚。3.可以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参考答案
1.【答案】(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忙碌 天南海北 家常 庙会 商量;
(3)qiǎ 暇;
2.【答案】A
3.【答案】(1)B;
(2)D。
4.【答案】C
5.【答案】(1)与天不老 与国无疆;
(2)营养品 心到、眼到、口到;
(3)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
(4)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B C
9.【答案】(1)D;
(2)①书多不会选择 ②读书质量和速度已经大不如前;
③关于读书 读书的最好时期;
(3)C;
(4)①读好书 广读书;
②开阔视野;
(5)赞同√;因为博览群书,知道的多,更能开阔视野,充实自己。所以我赞同。
10.【答案】(1)嗅 变;
(2)动 土豆花翻滚的景象和旺盛的长势;
(3)“我”对土豆花的喜爱之情。
(4)珍贵而味道好的食物 它承载着父母对子女的疼爱,寄托着温暖的亲情。
(5)C。
11.【答案】(1)包饺子 拜年 浓浓的年味;
(2)B;
(3)①√;
②√;
③×;
④√;
(4)应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污染空气。
12.【答案】
送给妈妈的新年礼物
新年就要到了,我想送妈妈一个礼物,以前还没单独送给妈妈礼物呢。
可送什么好呢?新年贺卡?不行没有新意;鲜花?也不行,第二天就焉了;新衣服?还是不行,我没有那么多钱哪……难道就没有既省钱又实用的礼物吗?我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一个礼物:“优惠券”!妈妈平时工作很辛苦,爸爸工作又忙,家务活都落在了妈妈一人身上。有了“优惠券”,妈妈干家务累时,就可以用一张,让我来替她干,顺便让我分担一部分她的劳累,这是不是很有创意呢?
我马上找来一张,把它平均分成16小块,分别写上“洗碗券”“扫地券”“捶背券”和“任意指挥券”,每种四张。写完之后折好,悄悄地走到妈妈面前,大声说:“这是您的新年礼物,有了它,您就再也不用为一大堆家务而烦恼了!”妈妈打开纸,看到一张张优惠券,非常激动,一下子紧紧抱住了我,弄得我喘不过气了,直呼“救命”。
当晚,妈妈就“报销”一张“洗碗券”,我也遵守诺言干起了家务。这下老妈可解放了,就到客厅看电视去了!她可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看来这“优惠券”还真有效呢!看着无比幸福的妈妈,累得满头大汗的我心里美滋滋的,只想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2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测试卷,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