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27224/0-1709290629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27224/0-170929062915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2.举例说出相对性状和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3.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二)能力目标
1.理解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结果的解释,尝试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
2.能利用基因显性、隐性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孟德尔的实验分析思维过程,认同科学研究方法对生物学发展的贡献,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同优生优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难点:
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2.运用图解方式描述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教学过程
设疑导入
【想一想】
呈现人的眼皮、兔的毛色和月季花的颜色三对相对性状,请猜测后代的性状,而引起学生对遗传学规律的思考与好奇。
介绍孟德尔之前人们对遗传学的认识:达尔文的融合遗传学说认为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乎双亲之间的性状,这样的遗传称为混合遗传。教师设疑: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
讲述孟德尔生平故事,他因质疑融合遗传学说,而不断挑战自己进行实验研究,让学生从孟德尔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家对遗传学规律的研究来源于他的研究方法,学生在倾听过程中感受孟德尔在遗传学上的贡献。
一、孟德尔的研究方法
1.1观察法——选择实验材料
利用图片讲述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
用豌豆花的解剖图复习花的结构特点和传粉方式,学习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界中均为纯种;
用果实和种子发育的概念图介绍豌豆种子多数且留在豆荚中便于实验结果的统计和计数。
1.2 实验法——人工杂交实验法的主要操作
问题引导——观看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视频,解除学生对杂交实验的神秘感。
问题1:什么是杂交实验法?
问题2:杂交实验法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问题3:孟德尔采取哪些措施保证杂交成功?
回答问题——梳理杂交实验法的操作步骤
母本去雄、套袋隔离、人工授粉、套袋隔离
明确保证实验成功的措施有人工去雄的时间为花开放之前,避免自花受粉;两次套袋隔离保证没有外界花粉的干扰。
二、豌豆杂交实验现象
2.1情景再现
孟德尔选择纯种高茎(1.5-2.1m)做母本,纯种矮茎豌豆(0.3m)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杂交后代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性状呢?
2.2分析实验现象
请你预测一下子一代的性状是什么?
孟德尔又猜测子一代的性状是不是由母本决定?你会怎么解决这个疑问?
为什么子一代全为高茎性状?如何才能检验子一代中的矮茎性状是消失了呢还是隐藏了?
方案一:将子一代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即使出现矮茎,也不能确定矮茎是否来自子一代;
方案二:将子一代与纯种高茎豌豆杂交,由于纯种高茎的影响,后代全为高茎,此法也不知道矮茎性状是否消失。
方案三:将子一代进行自花传粉,观察后代是否出现矮茎进而判断矮茎是否消失。请看实验结果,像这样自花传粉的方式我们称为自交。实验结果中既有高也有矮 ,而且此时高茎多得多。
在实验结果处理时,孟德尔巧妙地引入生物统计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发现高茎:矮茎约等于3:1, 那此时的实验结果是巧合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展示孟德尔7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实验结果
2.3提出问题
1.为什么子一代只表现显性性状?2.子二代为什么隐性性状出现且显性、隐性之比为3:1?
三、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现象的解释
3.1作出假设、解释分析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显性基因决定显性性状, 隐性基因决定隐性性状,用同一字母的小写字母表示。
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独立存在,互不混杂。
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殖细胞中只含每对基因的一个。
生殖细胞的结合又是随机的,
此时教师将涉及的概念如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进行说明和书写。至此教师通过示范板图使学生熟悉了解并学会书写遗传图解,并了解本课的核心概念和概念联系。
最后总结孟德尔通过此解释完美地解释自己提出的两个问题:1.为什么子一代只表现显性性状?2.子二代为什么隐性性状出现且显性、隐性之比为3:1?并被后人所证实,被认定为遗传规律。
3.2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双眼皮的父亲(假设基因组成为AA)和单眼皮的母亲(假设基因组成为aa),他们的基因如何传递给子代?请在下图的细胞中填出基因,并在括号中填出相应的名词。子代的性状是?为什么?
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小明却是单眼皮,这是为什么?(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四、拓展延伸、解决问题
4.1 拓展延伸
一对非洲裔巴西黑人夫妇的6个孩子中有三个患白化病(如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请回答如下问题
1)肤色正常和肤色白化是一对 ,其中 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 。
2)这对夫妻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
3)他们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 。
4.2 近亲结婚的危害
呈现近亲结婚、非近亲结婚患隐性遗传病的调查结果,学生得出近亲结婚出生隐性遗传病的患儿概率大大增加。
在明确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之后明确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4.3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当中,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现象提出了两个问题。他做出自己的假设完美的解释了他所提出来的两个问题。他的假设在后人当中不断的被验证,成为了公认的遗传学规律。
孟德尔之所以能够成功,他的实验方法非常的重要。比如细致入微的实验观察、精确的杂交实验、同时进行巧妙的实验设计。在实验结果处理的时候,引入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以及整个过程当中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板书设计: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a href="/sw/tb_c545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探究一种生物变异的现象,生物变异的类型和原因,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及反思,共14页。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相对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思考问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