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香果树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珍稀植物,自然条件下成苗率低。为促进香果树繁育,某科研人员研究不同遮阴程度对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请根据资料完成相关小题。
1. 下列与该探究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四组幼苗应置于相同环境温度下B. 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的影响
C. 轻度遮阴时幼苗释放的氧气多D. 重度遮阴条件最适宜培育幼苗
2. 由上述探究可知不同遮阴程度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为了提高光合作用强度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提高夜间温度②延长光照时间③合理密植④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A. ①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答案】1. D 2. B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的影响,一般来说,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速率越强。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该实验为了研究不同遮阴程度对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设置了四组个组。从实验结果可知在轻度遮阴时幼苗光合作用强度最强。
【1题详解】
A.该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遮阴程度),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因此四组幼苗应置于相同环境温度下,A正确。
B.遮阴程度影响了光照强度,从实验结果可知幼苗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的影响,B正确。
C.从实验结果可知,轻度遮阴时幼苗光合速率最强,释放的氧气最多,C正确。
D.重度遮阴条件下,幼苗的光合速率最低,产生的有机物过少,不利于幼苗的生长,D错误。
故选D。
【2题详解】
由上述探究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故②延长光照时间,能够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从而提高产量,正确。③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正确。④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植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正确。由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弱,消耗的有机物就越少,所以①夜晚适当降低温度,才能使农作物的产量提高,错误。 因此,在农业生产上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有: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增加原料二氧化碳浓度;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晚适当较低温度,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鲫鱼在遇到攻击或危险时会释放告警外激素,引起其他鱼类的警觉和逃避。在一个大鱼缸中,中间用细铁丝网隔出两个区域,可以自由流动水。在A端放入一尾受伤的鲫鱼,使其释放告警外激素,同时在B端放入一尾正常的鲫鱼。观察结果,发现B端的鲫鱼也开始表现出逃避的行为。结合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3. 根据资料推测,在A、B小室放入鲫鱼后,中央区鲫鱼的即时反应是( )
A. 趋向在A端B. 趋向在B端C. 趋向在中部D. 均匀分布
4. 此实验中,起传递信息作用的是( )
A. 动作B. 声音C. 气味D. 颜色
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告警外激素是由B小室鲫鱼释放的B. 实验说明鲫鱼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分泌告警外激素利于鲫鱼种群延续D. 重复该实验有利于提高结果的可信度
【答案】3. B 4. C 5. A
【解析】
【分析】(1)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指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题详解】
由题文可知,A端的鲫鱼释放告警外激素,B端鲫鱼不释放告警外激素,中间的鲫鱼和B端的鲫鱼都接受到A端鲫鱼释放的告警外激素,告警外激素能引起其他鱼类的警觉和逃避,则中间和B端的鲫鱼都会远离A端,因此推测出,在A、B小室放入鲫鱼后,中央区鲫鱼的即时反应是趋向在B端,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题详解】
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鲫鱼受到攻击或危险时会释放出告警外激素,鱼类的嗅觉对这种激素很敏感,微量告警外激素就会引起整个鱼群逃离。可见此实验中,起传递信息作用的是气味,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题详解】
A.由题文可知,在A端放入一尾受伤的鲫鱼,使其释放告警外激素,同时在B端放入一尾正常的鲫鱼,则告警外激素是由A小室鲫鱼释放的,A错误。
B.由题文和题图可知,观察结果,发现中央区和B端的鲫鱼表现出逃避的行为,则实验能说明鲫鱼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正确。
C.告警外激素能引起其他鱼类的警觉和使其逃避威胁,因此分泌告警外激素利于鲫鱼种群延续,C正确。
D.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计重复组,也就是同一个实验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几次,这样能够提高结果的可信度,D正确。
故选A。
广西隆安火龙果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火龙果连片种植基地,有红瓢和白瓢两种。火龙果叶片退化,叶片功能由茎承担。请完成下面小题。
6. 红瓢火龙果因为含有甜菜红素而呈现红色,据图分析,控制甜菜红素合成、甜菜红素存在的结构分别是图中的( )
A. ③⑤B. ⑥⑤C. ⑤④D. ④⑤
7. 图甲、乙分别是火龙果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
B. 甲的⑤内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C. 甲的①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D. 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
【答案】6 D 7. C
【解析】
【分析】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
【6题详解】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见,控制甜菜红素合成的结构是④细胞核,甜菜红素存在的结构是⑤液泡,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题详解】
A.结合题图可知,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A正确。
B.甲的⑤是液泡,其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B正确。
C.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可见,甲的②细胞膜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C错误。
D.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场所,能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可见,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D正确。
故选C。
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四组实验。请完成下面小题。
8. 兴趣小组在进行以上实验时,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有机物消耗掉
B. 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C. 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 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
9. 同学们在进行甲组实验时,判断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溶解叶绿素的是( )
A. B. C. D.
【答案】8. D 9. D
【解析】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8题详解】
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有机物消耗掉,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A正确。
B.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使试管内的氧气增多。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乙装置收集的气体(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B正确。
C.萌发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
D.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瓶中的氧气,所以丁装置实验现象是“燃烧的蜡烛熄灭”。该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D错误。
故选D。
【9题详解】
酒精脱色步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这样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在叶片脱色过程中,酒精要隔水加热,原因是酒精易燃、易挥发,隔水加热能起到控温作用,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所以,同学们在进行甲组实验时,能够快速、安全地溶解叶绿素的是:小烧杯内放酒精,大烧杯内装的是清水,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为探究温度对草履虫生长繁殖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取三个锥形瓶,分别加入50mL草履虫培养液和2个草履虫,分别置于15℃、25℃、35℃环境下培养,每隔24小时取样统计草履虫的数量,进行3次重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完成下面小题。
10. 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转动转换器和移动玻片后污点没有动,则该污点最可能在( )
A. 目镜上B. 物镜上C. 玻片上D. 反光镜上
11.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设计实验时,除温度外,其它条件应保持一致
B. 第11天前,15℃时草履虫的生长繁殖速度最快
C. 不同温度下,草履虫最终死亡可能是氧气不足
D. 温度是影响草履虫生长繁殖的非生物因素之一
【答案】10. A 11. B
【解析】
【分析】(1)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2)草履虫的身体由 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能完成各项生理活动。
【10题详解】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玻片,污点移动就在玻片,不动就不在玻片;转动转换器动说明在物镜上,不动说明在目镜或玻片上。因此,转动转换器和移动载玻片后污点没有动,则该污点最可能在目镜上,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题详解】
A.探究温度对草履虫生长繁殖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温度,除变量不同以外其他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A正确。
B.分析图可知,第11天前,草履虫在 35℃环境下,生长繁殖速度最快,达到个体数量最高值的时间最短,B错误。
C.草履虫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是有限的,所以不同温度下,草履虫的数量不断增加,草履虫最终死亡可能是缺少食物,氧气不足所致,C正确。
D.分析图可知,草履虫在35℃环境下,生长繁殖速度最快,达到个体数量最高值的时间最短,15℃环境下,能长期保种,25℃环境下,能中长期大量培养,所以与35℃相比,25℃更适合草履虫的生活,所以温度是影响草履虫生长繁殖的非生物因素之一,D正确。
故选B。
某七年级同学参加实验技能测试中,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请根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园林工人们在移栽绿化树的过程中,给一些较大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请问这些物质通过下图哪个结构进行运输( )
A. ⑤B. ④C. ③D. ②
13. 下列有关如图叙述错误的是( )
A. ⑤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B. ⑤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C. ①和②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①和④具有保护作用
【答案】12. C 13. C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①是上表皮,②是栅栏组织,③是叶脉,④是下表皮,⑤是气孔。
【12题详解】
A.⑤是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A不符合题意。
B.④是下表皮,表皮具有保护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输导组织的导管运输的,③是叶脉,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可以运输营养物质,C符合题意。
D.②是栅栏组织,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叶绿体含量多,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题详解】
AB.⑤是气孔,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AB正确。
C.①是上表皮,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②是栅栏组织,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叶绿体含量多,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①是上表皮,④是下表皮,表皮可以保护内部组织,属于保护组织,D正确。
故选C。
下列是某同学用菜豆种子设计的一组观察种子萌发的实验,请根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请观察菜豆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最先突破种皮的部位是( )
A. 1B. 2C. 3D. 4
15. 根据该同学的这组实验设计,请你对该实验结果作出预测,种子有可能萌发的是( )
A. ①号瓶的种子B. ②号瓶的种子C. ③号瓶的种子D. ④号瓶的种子
【答案】14. B 15. C
【解析】
【分析】(1)由图可知:1胚轴、2胚根、3种皮、4胚芽、5子叶。
(2)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14题详解】
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题详解】
图示中①由于缺乏一定的水分,种子不萌发;②缺乏充足的空气,种子不萌发;③具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④由于温度太低,种子不萌发,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佛山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题材大多是如意吉祥的花鸟鱼兽,如图为莲花和鲤鱼的剪纸作品,寓意年年有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6. 与鲤鱼的结构层次相比,莲没有( )
A. 组织B. 器官C. 细胞D. 系统
17. 莲的地下茎(藕)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于植物体的( )
A. 输导组织B. 保护组织
C. 循环组织D. 营养组织
【答案】16. D 17. A
【解析】
【分析】(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多了系统这个结构层次。鲤鱼属于动物,莲属于植物。
(2)植物体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
【16题详解】
A.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组织,两者结构层次都具有组织,A错误。
B.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两者都有器官,B错误。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两者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错误。
D.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鲤鱼属于动物,具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莲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直接构成,不含系统这一层次,D正确。
故选D。
【17题详解】
A.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藕断丝连”中的丝就是输导组织,A正确。
B.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B错误。
C.植物体的组织不包括循环组织,C错误。
D.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D错误。
故选A。
血管是人体内运输营养物质与废物的通道,是保证健康生活的运输线。它与心脏、血液构成血液循环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人的腕部和颈部都能摸到“跳动”的血管,手背上还能看到一条条“青筋”,前者和后者分别属于( )
A. 动脉、静脉B. 静脉、动脉C. 动脉、毛细血管D. 静脉、毛细血管
19. 下图为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时看到的视野。①、②、③为三种不同类型的血管。血管②是( )
A. 动脉B. 静脉C. 毛细血管D. 动脉或静脉
20. 下列关于动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运输动脉血的血管B. 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的血管
C. 实现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血管D.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答案】18. A 19. C 20. D
【解析】
【分析】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可以分为三类: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分析第2题图,可知:①动脉,②毛细血管,③静脉。
【18题详解】
当血液从心脏输出进入动脉时,会使动脉压力变大而使管径扩张,在体表较浅处动脉即可感受到此扩张,即所谓的脉搏,人体表层摸到一些在搏动的血管是动脉。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有的静脉与动脉伴行,位置较深,有的静脉位置较浅,皮下脂肪较少,没有过多的脂肪隔绝,因此在阳光透射的情况下静脉血管看得非常清楚,且手背上的静脉流静脉血,含氧量较低,同时还携带了一些其他成分,因此颜色相对较暗,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与伴行的动脉相比,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四肢静脉的内表面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所以人的腕部和颈部都能摸到搏动的血管是动脉、手背上的一条条“青筋”实际上是静脉。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题详解】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即由主干到分支,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即由分支到主干,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的管壁较薄,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只有四肢静脉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的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其特点适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分析可知,①动脉,②毛细血管,③静脉。
故选C。
【20题详解】
A.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一般来说动脉输送动脉血,但是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故A错误。
B.动脉的管壁厚,管腔小,弹性大,故B错误。
C.实现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不是动脉,故C错误。
D.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30分)
21.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勾画出了生机盎然的生物世界。下图所示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及其幼苗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表示双子叶植物种子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分别存在于[ ]_________和[ ]_______中。
(4)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中,将来发育成图丙①②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1)乙 (2) ①. 种皮##胚 ②. 胚##种皮
(3) ①. 11子叶 ②. 2胚乳
(4) ①. 10 ②. 4
【解析】
【分析】甲图表示为玉米种子结构,1果皮和种皮,2胚乳,3子叶,4胚芽,5胚轴,6胚根;乙图表示为菜豆种子结构,7胚轴,8胚根,9种皮,10胚芽,11子叶;丙图表示为幼苗结构,①叶,②茎,③根。
【小问1详解】
种子的胚只有一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单子叶植物,图中玉米为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有两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双子叶植物,菜豆为双子叶植物;所以乙图表示双子叶植物种子。
【小问2详解】
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包括种皮、胚、胚乳,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所以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具有的结构为种皮和胚。
【小问3详解】
双子叶植物种子中贮存营养的结构是子叶,单子叶植物种子中贮存营养的结构是胚乳;所以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分别存在于11子叶和2胚乳中。
【小问4详解】
种子萌发时,会吸收水分,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所以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中,将来发育成图丙①②的结构分别是10和4。
22.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形形色色的绿色植物,为自然界和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决定着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为研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1)将实验一中的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发现口袋内壁上有许多水珠。这些水分是通过植物叶片的____作用散失的。
(2)实验二中的装置可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乙装置中的溶液A是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将甲、乙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再移至适宜光下放置3~5小时,各取下甲、乙装置的叶片,先用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预期实验结果是:甲实验装置中的叶片_____,乙实验装置中的叶片______。
(3)实验三中的装置可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可以产生_____;呼吸作用主要是在活细胞的_____内进行。
【答案】22. 蒸腾 23. ①. 二氧化碳 ②. 变蓝 ③. 不变蓝
24. ①. 二氧化碳##CO2 ②. 线粒体
【解析】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氧气有助燃的特性,氧气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细木条)复燃,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2)呼吸作用是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植物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
(4)图示中的三套装置是验证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的常用的经典实验装置,实验一是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实验二在有对照组的情况下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实验三可以用来验证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据此解答。
【小问1详解】
植物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因此将实验一中的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发现口袋内壁上有许多水珠。这些水分是通过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散失的。
【小问2详解】
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周围环境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乙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乙装置中的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甲装置中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甲装置中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由此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淀粉遇碘变蓝,因此预期实验结果是:甲实验装置中的叶片变蓝,乙实验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蓝。
【小问3详解】
实验三的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种子萌发时,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呼吸作用是指在线粒体里消耗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由此可知,呼吸作用主要是在活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
23. 小明用培养好的天竺葵设计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注:25%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
(2)将天竺葵光照几个小时后,取下叶片A和B,并做如下的处理:首先进行脱色,即放入盛有_____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然后滴加碘液分别检验A、B两片叶,结果发现______(选填“A”或“B”)叶片变蓝。
(3)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4)此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除此之外,我们还知道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是水,它是通过输导组织中的________运输的。
【答案】(1)运走、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2) ①. 酒精 ②. A
(3)二氧化碳 (4)导管
【解析】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3)图1中:A、B是绿叶。
【小问1详解】
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天竺葵原来储存的有机物消耗掉或者转运走,免得影响实验的结果。
【小问2详解】
按图将装置安装好后,天竺葵光照几个小时。取下叶片A和B,并做如下的处理: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然后用碘液分别检验A、B两片叶是否变蓝,A装置内有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加碘变蓝;B装置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制造淀粉,加碘不变蓝,因此结果发现A叶片变蓝,B叶片不变蓝。
【小问3详解】
A、B装置中叶片,温度,水分、光照等条件都一样,B装置内有25%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内部二氧化碳,而A装置内有二氧化碳,所以,本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
【小问4详解】
A装置中存在二氧化碳,叶片加碘变蓝色,淀粉遇碘变蓝,说明A进行了光合作用,而B不变蓝,说明没有二氧化碳没有产生淀粉,所以此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其他实验(比如剪断叶主脉实验)知道,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还有水。植物输导组织中有导管和筛管,导管位于植物体茎内的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向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筛管可以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从上往下的运输到根等器官。故水是通过输导组织中的导管运输的。
24. 下面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示意图,具体步骤如图。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目的是使叶片脱色后变成_________色。
(3)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上滴加碘液。这是为了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
(4)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_____色。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是___________。
(5)根据本组实验,请你提出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一个措施________________。
【答案】24. 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5. 黄白 26. 淀粉
27. ①. 蓝 ②. 光##光照
28. 延长光照时间
【解析】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小问1详解】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小问2详解】
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
【小问3详解】
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因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上滴加碘液,这是为了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小问4详解】
在有光条件下,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在无光条件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遮光的部分,能见到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产生淀粉;有遮光的部分,不能见到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不能产生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没有遮光的部分变蓝,有遮光的部分不变蓝,则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光。
【小问5详解】
本实验的结论之一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光,因此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延长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
25. 下图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
(1)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目的是形成________。
(4)向叶片滴加碘液,发现未被遮光的部分变成了_______色,这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_________。
(5)该实验还能证明:______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答案】(1)③→④→⑤→①→②
(2)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3)对照 (4) ①. 蓝 ②. 淀粉
(5)光##光照
【解析】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可以总结为:暗处理→遮光对照→光照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滴加碘液→漂洗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那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那组就是对照组。
(3)由图可以看出,图中的①是滴加碘液,②是滴加碘液后叶片颜色变化,③是暗处理,④是遮光后进行光照,⑤是酒精脱色。
【小问1详解】
图中的①是滴加碘液,②是滴加碘液后叶片颜色变化,③是暗处理,④是遮光后进行光照,⑤是酒精脱色,它们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③暗处理→④遮光后进行光照→⑤酒精脱色→①滴加碘液→②滴加碘液后叶片颜色变化。
【小问2详解】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主要是淀粉),但是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从而使叶片中原来储存的有机物耗尽,这样可以排除原有的有机物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有机物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实验前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小问3详解】
本实验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变量是光,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目的是形成对照,通过对照便于得出正确结论,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小问4详解】
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叶片未被遮光的部分能够见到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后变成蓝色,由此可以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点睛】叶片未被遮光的部分能够见到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后变蓝,而叶片遮光部分见不到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后不变蓝,因此该实验还能证明: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卷,文件包含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卷docx、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文件包含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7奇偶性课件ppt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奇偶性》教案docxdoc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7奇偶性导学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