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二章 相互作用(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二章 相互作用(测试),文件包含第二章相互作用测试教师版docx、第二章相互作用测试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有准备的去听,也就是说听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
2、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
3、听要结合写和思考。
4、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
其次,要学会记忆:
1、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
2、合理用脑。
3、借助高效工具。学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最后,要学会总结:
一是要总结考试成绩,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
1.摸透主干知识 2.能力驾驭高考 3.科技领跑生活
第二章 相互作用
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浙江某中学学生做化学实验时,水平放置的圆形铁环上放入分液漏斗,两者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
A.分液漏斗受到的重力方向一定指向地心
B.圆形铁环对分液漏斗的作用力与底角θ无关
C.圆形铁环对分液漏斗的弹力是由分液漏斗形变产生的
D.若分液漏斗中溶液不断流出,分液漏斗的重心不断下降
2.吊车是工程上常用的一种机械,如图所示为一吊车吊起一批木材,吊车大臂支架顶端固定一定滑轮,一根缆绳绕过定滑轮,一端固定于吊车车身的控制器上,另一端连接一吊钩,吊钩下挂着木材,保持缆绳的长度不变,控制吊车大臂支架绕固定轴转动使木材缓慢升高,在木材缓慢升高的过程中吊钩不会碰到定滑轮,木材也不会接触到大臂。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不计缆绳和定滑轮的质量及一切摩擦力,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缆绳上的弹力一直增大
B.吊车大臂支架对定滑轮的弹力一直增大
C.吊车大臂支架对定滑轮的弹力方向始终沿吊车大臂支架方向
D.两缆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匀质细绳,一端系在竖直墙壁上的A点,另一端系在天花板上的B点,静止时细绳呈曲线形下垂,最低点为C点(图中未画出)。现测得BC段绳长是AC段绳长的3倍,且绳子A端的切线与墙壁的夹角为α=60°,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在C点处绳子张力大小为
B.在C点处绳子张力大小为
C.绳子在B处的弹力大小为
D.若用竖直向下的拉力使绳C点缓慢向下运动,则绳的重心缓慢下降
4.如图所示,有两本书叠放在一起静止放置于倾角为θ的倾斜桌面上,上面书本质量为M,下面书本质量为m,下面书本有二分之一伸出桌面,桌面与书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书本与书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面书本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
B.桌面对上面书本的作用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C.逐渐增大桌面倾斜的角度,上面书本一定比下面书本先滑动
D.上面书本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
5.制作木器家具时,工人师傅常在连接处打入木楔,如图所示,假设一个不计重力的木楔两面对称,顶角为,竖直地被打入木制家具缝隙中。已知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为,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要使木楔能自锁而不会自动滑动,与应满足( )
A.B.C.D.
6.如图为常见的“汽车千斤顶”。当汽车需要换轮胎时,司机将它放在车身底盘和地面之间,只需摇动手柄使螺旋杆转动,O、A之间的距离就会逐渐减小,O、C之间的距离就会增大,就能将汽车车身缓缓地顶起来。在千斤顶将汽车顶起来的过程中,下列关于、之间的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之间的弹力不断变大
B.、之间的弹力不断变小
C.之间的弹力变大、之间的弹力变小
D.之间的弹力变小、之间的弹力变大
7.如图甲所示为一直角斜槽,斜槽的棱MN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两槽面关于竖直面对称。图乙是斜槽的截面图,一个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物块恰能沿此斜槽匀速下滑。若两槽面的材料相同,则物块和槽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B.C.D.
8.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上用铰链连接一轻杆a,轻杆a顶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体积可不计),轻绳b跨过斜面顶端的光滑小定滑轮,一端固定在球上,一端用手拉着,保持小球静让,初始时轻绳b在滑轮左侧的部分水平,杆与斜面垂直,缓慢放绳至轻杆水平的过程中,斜面始终静止,滑轮右侧的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始终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始时轻绳上的拉力大小为
B.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始终向左且增大
C.铰链对轻杆的支持力一直减小
D.轻绳上的拉力一直减小
9.如图所示,物体置于水平传送带上,物体两边安装了固定光滑的水平杆A、B限制物体只能在其间运动。已知物体质量为,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以恒定速度匀速运动。传送带向右运动,其速度大小可改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摩擦力大小,与传送带速度无关
B.传动带速度越大,所需拉力越小
C.物体对水平杆B有压力
D.当传送带速度为时,拉力的功率
10.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力传感器用棉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力传感器记录的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必须让木板保持匀速运动
B.物块受静摩擦力作用,物块受滑动摩擦力作用
C.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7∶6
D.只用图乙中数据可得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1.如图所示,绝缘的斜面体ABC静止于水平面上,∠,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物体P和Q分别在AB和AC面上静止不动,且PQ连线水平。AB面和AC面光滑,设斜面体和P、Q的质量分别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Q一定带异种电荷,且Q的电荷量一定等于P的电荷量
B.P、Q的质量之比是
C.水平面对斜面底部有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D.水平面对斜面的支持力等于
12.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倾角为30°的粗糙楔形物体C,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的物块B,B与一轻绳连接,且绕过一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定滑轮,另一端水平与一结点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右上方有一拉力F,初始夹角,如图所示。现让拉力F顺时针缓慢转动90°且保持α角大小不变,转动过程B、C始终保持静止。已知B与滑轮间的细绳与斜面平行,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一直减小
B.BC间的摩擦力先减小再增大
C.物体C对地面的压力先减小再增大
D.物体C对地面的摩擦力的最大值为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实验题(满分14分)
13.某同学通过学习人教版必修一57页的平面镜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的实验后,受此启发,设计一个测量弹性轻杆的形变量与其劲度系数的实验,如图所示,图中B为待测量的弹性轻杆,C为底部带有小孔且装满细砂的小桶.A为一长度为L的轻质刚性杆,一端与弹性杆B连接,另一端与轻质平面镜M的中心相连,且与平面镜M垂直.轻质平面镜竖直放在水平实验台上,为一带有弧长刻度的透明圆弧,为的中心,圆弧的半径为r,不挂砂桶时,一束细光束经的O点射到平面镜的点后原路返回,挂上砂桶后,使平面镜发生倾斜,入射光束在M上入射点可以近似认为仍在点,通过读取反射光在圆弧上的位置,测得光点在透明读数条上移动的弧长为S,可以测得弹性轻杆的形变量,根据胡克定律就可以确定弹性杆的劲度系数.已知,L远大于弹性杆的形变量.重力加速度为g。
(1)随着砂桶中细砂的不断流出,反射光线的光点在圆弧上___________移动(填“向上”或“向下”)
(2)弹性杆的形变量__________(用光点移动的弧长s、r、L表示)
(3)弹性杆的劲度系数___________(砂桶的总质量用m表示)
14.某实验小组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量角器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量角器直边水平,橡皮筋一端固定在量角器圆心O的正上方A点,另一端系绳套1和绳套2。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竖直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点,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②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手拉着绳套2,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达到O点,此时绳套1沿0°方向,绳套2沿150°方向,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③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绳套1的拉力F1′ = ____________;
④比较F1和F1′的大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___________ = __________,则初步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现保持绳套1和绳套2方向成150°夹角不变,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O点不动,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将两绳套沿逆时针方向转动30°,绳套2的拉力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三、计算题(满分38分)
15.如图所示,木工常用木楔来固定木榫。直角三角形楔子底边长,高,今用水平力F打楔子时,木楔自身重力不计,摩擦不计,求:
(1)木楔直角边能产生多大的挤压力?
(2)木楔斜边能产生多大的挤压力?
16.如图所示,AB、BC、CD和DE为质量可略的等长细线,长度均为5米,A、E端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AE为14米,B、D是质量均为m0为7千克的相同小球。质量为m的重物挂于C点,平衡时C点离天花板的垂直距离为7米。取g=10m/s2.试求:
(1)细线BC所受拉力大小
(2)重物质量m。
17.如图甲所示,把定滑轮固定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轻质细线跨过定滑轮,物块A叠放在物块B的上面与细线连接,整体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B对A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达最大值,A的质量为m,细线的拉力是B重力的0.45倍;如图乙所示,把定滑轮固定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轻质细线跨过定滑轮,物块B叠放在物块A的上面与细线连接,整体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B的质量以及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乙图中A对B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
18.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一个半径R=5cm、质量m=20kg的水泥圆筒从木棍的上部恰好能匀速滑下,已知两木棍间距d=8cm,与水平面的夹角α=37°。(sin37°=0.6,cs37°=0.8,g取10m/s2)。
(1)两根直木棍对水泥圆筒弹力的合力及摩擦力的合力的大小;
(2)每根直木棍与水泥桶间的动摩擦因数;
(3)将水泥圆筒沿直木棍匀速向上拉动,所需最小拉力?(sin74°=0.9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44讲 电学实验基础(练透),文件包含第44讲电学实验基础练透教师版docx、第44讲电学实验基础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35讲 机械波(练透),文件包含第35讲机械波练透教师版docx、第35讲机械波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34讲 机械振动(练透),文件包含第34讲机械振动练透教师版docx、第34讲机械振动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