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I(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儒家文化有“乐学”的传统。《论语》开篇就讲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明确指出了“学”与“悦”之间的关系。孔子还谈到学习的三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在他看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中国文化史上备受尊崇的“孔颜之乐”,就是儒家“乐学”理念的生动实践,明代大儒王艮(字汝止,号心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泰州学派创始人)有一首《乐学歌》流传于世,这首诗就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乐学”理念。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在儒家看来,乐乃是心之本体。明代大儒、王艮之子王东屋也指出:“乐者,心之本体也。有不乐焉,非心之初也。吾求以复其初而已矣。”快乐乃是心的本来状态,如果有烦恼出现,那就是离开了心的最初状态。读书人通过修身养性,就是要恢复心的最初状态。在现实生活中,苦乐掺杂,悲喜交替,乃是人生常态,“不乐”与“乐”如同孪生兄弟,它们往往结伴而来。在王艮看来,真正的“乐”,不依赖于外在的条件,也不受外境的干扰,它不是一个人能够获得的某种外在之物,而是他存在的本来状态,真正的“乐”并非是欣喜若狂或兴高采烈,而是内心宁静、无有忧愁。刚出生的婴儿,既没有开心,也没有不开心,他只是处在一种简单自然、自在自适的状态,这种状态也可以看作一种“乐”。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头脑开始发育,欲望逐渐萌生:正是头脑所制造的私欲,把“心之本体”给蒙蔽、束缚了。一旦陷入欲望的泥潭,必然患得患失,烦恼也将如影随形。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当一个人私欲萌发,即刻就会被自己的良知觉察到。私欲一旦被良知觉察,自然而然地就被消除了,作为本体之真乐将会重新显露出来。所谓良知,就是本来的“知”,亦即“婴儿意识”,或者说纯净的意识。良知的功能就是知道、感知。所谓“致良知”,简单来说就是始终保持警觉,觉知当下的一切。这是阳明心学的重要修养功夫。良知与私欲,如同光明与黑暗,当光明进来的时候,黑暗将自然消退,正如王阳明所说:“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阳一出,而魍魉潜消也。”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在王艮看来,真正的“学”就是致良知。真正的“乐”,就是通过致良知,发现自己的本体之乐。如果在致良知的过程中体会不到“乐”,那就偏离了圣贤之学的宗旨,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致良知。当然,如果不去学习和践行致良知,也难以体会到这个本体之乐。这意味着,当我们处在放松而警觉的状态,内心宁静、无有思虑,那就是在“学”(致良知);当我们处在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内心躁动、思绪纷杂,那就不是在“学”(致良知)。在王阳明看来,“常快活便是功夫”,故而,要体会到真正的“乐”,不仅要研读圣贤之书,而且需要恰当的训练或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情绪的垃圾丢出去,“心之本体”才有可能显露出来,当一个人的内心越来越宁静,越来越平和,越来越喜乐,就意味着这个“学”是卓有成效的,那是处在正确的学习方向;如果内心越来越纠结,越来越疲惫,越来越痛苦,那就意味着它是不自然的,很有可能偏离了圣人之学的方向。
    “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王艮提出,要在乐中求学,当我们的心处在宁静愉悦的状态,学习圣贤之学(致良知)将会更有效率,如果心中感觉到不乐,那还不如停下来歇息。与此同时,学中也有乐,在学习圣贤之学(致良知)的过程中,将自然而然地体会到那个本体之乐。在儒家看来,“乐”就是“学”,“学”就是“乐”。“学”与“乐”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一旦把它们割裂开来,也就步入歧途了。这意味着,真正的“学”并不是拿起书本来读的那个状态,而是保持觉知,安住当下。通过这个“学”所带来的放松和开心,也远远比记住那些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
    “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王艮感慨“天下之乐,何如此学”,世间各种欲望之乐,犹如过客一般转瞬即逝,丝毫不值得贪恋,而致良知所带来的精神之乐,是长久的乐、最大的乐。倘若读书只是增加了我们对于知识的执着,甚至带来诸多的负累和烦恼,那么就应该去反思学习的方向和方式。若是出现了偏差,只要及时加以调整,我们的心将重新回归平静与喜乐。
    在现代社会,有的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只关注知识的累积、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道德的涵养,智慧的提升,学习变得趋向功利化、技术化,陷入所谓的“学习焦虑”。今天,重温王艮的《乐学歌》,无疑有助于我们明晰学习的动机,真正通过学习来滋养心灵、唤醒智慧,进而增益人生的幸福。
    (摘编自谢青松《“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王艮(乐学歌)解读》)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以《论语》的“学”“悦”关系和孔子倡导的学习以乐之为上的理念导入,为进一步论证中心观点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B.王艮父子对心的本来状态的认识一致,都认为快乐是心的本体,而烦恼不是心的最初状态,违背了读书人对修身养性的终极追求。
    C.致良知和体会本体之乐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们通过致良知,能够发现本体之乐:处于本体之乐中的学,才是真正的致良知。
    D.王艮感慨“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在作者看来,王艮的这句话表达了对致良知带来的精神之乐的极大肯定和对欲望之乐的否定。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苦乐掺杂,悲喜交替,乃是人生常态”,可见要体会到真正的“乐”是不可能的。
    B.文章告诉我们,成人应寻找像初生婴儿那样简单自然、自在自适的“乐”的状态。
    C.即使学习很刻苦,但如果偏离圣贤之学的方向,人们也可能会感觉疲惫,成效不高。
    D.从文中我们得到启示:拿起书来读不是真学习,学习状态比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天下之学……若费些子气力,便不是圣人之学,便不乐。”
    B.“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
    C.“良知昏迷,众欲乱行:良知精明,众欲消化,亦犹是也。”
    D.“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
    4.王阳明说:“良知犹主人翁,私欲犹豪奴悍婢。”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中蕴含的良知与私欲的关系。(4分)
    5.高中学习生活紧张,有的同学难免存在“学习焦虑”情绪。请根据对文本的理解,为同学提供三条有益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戴希
    ①民国初年,你是常德富商,专做蚕丝购销生意,长期雇请一批农夫,合作中和他们相处得不错。那年春天,又到收购的黄金季节,你依然决定雇请那批农夫。正想尽早和他们商定相关的事,不料突然杀出个日本商人。日本商人财大气粗,一来常德就径直找到那批农夫,说要雇佣他们收购蚕丝,还当场许诺:给他们的工钱要高出你的三倍!
    ②农夫们惊呆了。
    有的说:“现钱不抓不是行家,送上门来的肉包子还能不吃?”
    有的说:“远亲不如近邻呢,如果你被逼急了,也狠狠心给出和日本商人一样的工钱,那又何必要受雇于日本人?”
    有的说:“黄鼠狼给鸡拜年,谁知日本商人安的什么心?”
    有的说:“不能一心只为了赚钱,人还得讲情义,怎么能背着和日本人做交易呢?”
    “凡事要图长远,”最后,一个农夫说,“只要把给我们的工钱提高一倍,我们就不挨日本人的边。”
    当然,这全都是农夫们秘密商议的。你只知日本商人来了,要和你争地盘抢生意。日本商人在你的田地里横插一脚,你自然不快。要人的命啊,日本鬼子!你心里骂。可骂归骂,人家来叫阵了,你还得迎战。不愿一开战就将军,你想先试大儿子的身手。于是吩咐他去找那批农夫。
    “爸,您的主意呢?”大儿子眨眨眼,“您要咋办就咋办!”你摇了摇头,说:“爸这次没主意,你想干嘛就干嘛!”
    你拍了拍大儿子的肩膀催他出发。③看着大儿子即将离去,你心里忐忑不安。毕竟这是让他独自面对变故,自作主张。但你抿了抿嘴又咬了咬牙,静静地看着大儿子越走越远的背影,一动也不动。
    “和大伙合作不是一朝一夕了,我爸理解你们,你们也清楚我爸的为人,这样吧,”大儿子与农夫们拉过几句家常,话锋一转,“把你们收购蚕丝的工钱提高两倍!”
    “两倍?”有人笑问。
    “对!两倍。”大儿子扫视一眼农夫们的脸,又说,“不只如此,这次收购期间,你们的伙食全包!”
    “真的?”有人眼睛一亮。“真的!”大儿子响亮地回答。
    “好!”农夫们鼓掌,准备散去,然后各忙各的。
    “别急嘛,”大儿子叫住他们,“我爸还说,要先预付你们一半的工钱!”
    “这,这,这……”有人脸红。
    “不用预付!”有人直呼,“还是等收购完了,一次性付我们。”
    “对,”农夫们异口同声地说道,“就这样!”大儿子笑问:“我们可说好啦?大伙都没意见啦?”
    “当然!”大儿子心里乐开了花。回到家里,却苦着一张脸:“爸,只怪儿子……”
    “怎么啦?”你一惊,仍笑问,“没有谈好?”
    大儿子沮丧地点头:“农夫们也真是!”
    “胜败乃兵家常事!”你赶紧安慰大儿子,“不要急,说说看,你给他们开出的什么条件?”
    “把给他们的工钱提高两倍。这次收购期间,他们的伙食我们全包。收购之初先预付他们一半的工钱。”大儿子扳着手指头逐一回答。
    你心里咯噔一下,嘴上仍说:“好事多磨。儿子,你先好好休息,别再想这事。明天我去找他们,你也跟着去。”
    ④大儿子点点头,闷闷不乐地跌进自己的房间。看来,不得不也只能让工钱追平可恶的日本商人了!你握紧了拳头,心里也疼。
    翌日,你整好衣冠,挺直腰杆,准备出发。大儿子却噗嗤一声笑了。“爸,您真要去啊?”大儿子漫不经心地问。你一本正经道:“对,真要去!这还能假?”
    大儿子这才拖住你:“爸,不用去,都谈好了,农夫们热情似火,收购已经开始了!”
    “你个鬼东西,竟戏弄起你老爸来了!”你白了大儿子一眼。略愣,你又下意识地问:“儿啊,你一上场就向他们摊牌啦?”大儿子点头,反问你:“爸,有什么不妥吗?”
    “唔——”你笑笑,“也没什么不妥。”嘴上这么说,你心里却想,这小子利落,比他老子还要猛!假如换了你,肯定不动声色,先把他们的工钱提高一倍,不接受再加码,兴许…… 不过,你又想,终归赶走了日本商人。即便这次吃点亏,下次也可再弥补。何况,这次锻炼了大儿子,看了看大儿子的身手。你在椅子上坐好,又招呼大儿子在你身旁坐下。“依你看,我们这次的生意,是赚还是亏?是大赚还是小赚?是大亏还是小亏?”你故意让大儿子预判。大儿子却反将一军:“爸,你信我吗?如果信,你会有意外惊喜!”
    “你小子!”你在大儿子胸口轻轻擂上一拳,“是不是羽毛硬了?”实际上,你心里没底。只是想看看,大儿子导演的这出戏,最后会演出什么结果。
    没多久,农夫们满面阳光,陆陆续续来交货。到了最后期限,交货顺利结束。大儿子清算后发现:这次蚕丝的收购量比往年陡增了三倍,而且蚕丝的质量比往年好不少!
    大儿子欣喜不已,你却静如止水。你问大儿子:“干吗?高兴坏了?”
    “这第一,我敢肯定今年常德一带蚕丝的收购市场已被我们垄断;第二,蚕丝的质量上乘,那蚕丝的卖价自然会高许多;第三,日本商人被我们一举击败,知道了我们中国人的厉害。”大儿子如数家珍。
    你春风拂面,又问大儿子为什么如此这般。大儿子脱口而答:“商人不能只重利,还应慷慨仁义;不能只顾眼前,还要看得长远。爸,我说得对吗?”你笑了,阳光灿烂。(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前面写,“你”长期雇佣一批农夫,不料却因为一个日本商人的到来而出现变故,这便使故事情节横生波澜。
    B.面对日本商人给出的高价,“你”心中不满,手足无措,在一点儿办法也没有的情况下,只得让大儿子出面与农夫商谈。
    C.面对“大儿子”给出的几个条件,农夫们的“笑问”、“眼睛一亮”、“鼓掌”可以体现出他们对这些条件的满意与接受。
    D.文章段落颇为简短,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的综合运用,将“你”这一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子①点明了小说的时间、地点与人物的身份,“你”字的使用显得亲切自然。
    B.句子②中“惊呆”体现了所有的农夫们面对日本商人给出的三倍工钱的无比向往。
    C.句子③中“看着……”“忐忑不安”为视觉、心理描写,体现了儿子离去时“你”的心境。
    D.句子④中的“闷闷不乐”是大儿子为了“戏弄”父亲而故意装出来的不高兴情绪。
    8.文章结尾两个段落中“你春风拂面”“你笑了,阳光灿烂”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加以梳理概括。(4分)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锻炼·成长·爱子;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本分。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节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二:
    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小人也者,疾为诞而欲人之信己也,疾为诈而欲人之亲己也,禽兽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虑之难知也,行之难安也,持之难立也,成则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恶焉。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己也;忠矣,而亦欲人之亲己也;修正治辨矣,而亦欲人之善己也。虑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立也,成则必得其所好,必不遇其所恶焉。是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死而名弥白。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知虑材性,固有以贤人矣!”夫不知其与己无以异也。则君子注错①之当,而小人注错之过也。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余,可以为君子之所为也。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污侵突盗,常危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安也。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节选自《荀子·荣辱》)
    【注】①注错:措置,安排处置。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3分)
    好荣A恶辱B好C利恶害D是君子小人之所E同也F若其所以求之G之道则H异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士大夫,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也可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文中指前者。
    B.不齿,不与同列,意思是看不起,与成语“何足挂齿”中的“挂齿”的意思不同。
    C.疾,极力、尽力,与《劝学》中“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中的“疾”的意思相同。
    D.弥,更加、越发的意思,与成语“欲盖弥彰”“欲盖弥著”中的“弥”的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韩愈针对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行的现状,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从师学习的态度和结果,强调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B.韩愈认为教孩子书本的文字,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人,并不是传道解惑的老师;只请教断句这些小问题,而忽视大问题的人是不明智的。
    C.荀子认为小人的智慧用在说荒诞的话、欺诈或做出禽兽的行为上,并不是真正的智慧,其结果也一定会遇到他所厌恶的。
    D.荀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资质、智慧差不多,但他们的做法并不相同,采取正常途径的君子比采取怪僻途径的小人更容易出现危险。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2)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余,可以为君子之所为也。
    14.两则材料都说到了“君子”,韩愈和荀子对“君子”的态度有何不同?(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元翁从王夔玉借书
    黄庭坚
    为吏三年弄文墨,草莱心径失耕锄。常思天下无双祖,得读人间未见书。
    公子藏山真富有,小儒扪腹正空虚。何时管钥入吾手,为理签题扑蠹鱼。
    【注】无双祖:禅师名,诗人曾随其学佛。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随好友元翁拜访高士王夔玉,并依元翁所作之诗的韵和用韵次序写下了此诗。
    B.在第一句中,诗人自言为官多年,忙于处理公务,暗含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C.诗人说自己无暇读书,心径长满荒草,为写羡慕王家藏书丰富、渴望借书做铺垫。
    D.诗人用“常思”“得读”二词,表达了自己对无双祖和曾经读书生活的深切怀念。
    16.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读书、借书的渴望的?请结合最后两联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表现思乡怀人主题时,古代诗人常采用“对写”手法,此处思念,彼处着墨。如
    “ , ”。
    (2)上课了,老师鼓励大家说:“同学们,课堂上要勇于发言,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而不要像《琵琶行》里那位琵琶女那样“ , ”。
    (3)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吟咏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 , ”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I(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宣布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主标识“龘”也同时发布。“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沓(dá)”。“龘”字结构独特,从字形上看, A ,形容龙腾飞的样子,而“龘龘”就形似六条巨龙一起凌空,昂扬而热烈。
    ① 春晚主标识“龘”整体设计中正匀称,②是流行于宋代的“国朝官印”的九叠篆为灵感来源,③由设计者在传统书法基础上进行了富有现代气息的“再加工”,④散发出大气雄健的文化气象。⑤这是央视首次春晚使用汉字作为Lg,⑥体现的是中国汉字文化的魅力,⑦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象征。
    “龘”字成为春晚主标识,B 。有人表示认可,认为这次标识的设计有了质的提升,且寓意不错,还认识了一个生僻字;但也有人认为这个标识不接地气,春晚既然是给老百姓看的,标识为什么不能设计得简单易懂呢?而笔者认为,“龘”这一生僻字能作为春晚的标识,既有其艺术特色,同时也寓意深远。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风来了。我从未经历过如此剧烈的风,没有什么可以阻拦住它的横冲直撞,也没有什么能够稍微稀释掉一点它的野性。这场风,如脱缰之马,如暴烈之牛,轻易就跨过了石墙,冲到了我们家的院子里。院子里先是鸡飞狗跳,后来便阗然无声了——鸡慌张地飞了半天,终于飞回了鸡舍;狗慌张地跳了一会儿,终于窜进了狗窝。然而其他的声音却开始响起来,铁盆在地上滚动,发出尖厉的声响。天空中的麦秸秆,如乱糟糟的骨雨。嗖嗖穿过天空,钉进院子里。不知是不是幻觉,某一刻,我竟同时听见至少三片灰瓦坠地的破碎声。
    而在此之前,在风的张力尚未拉满之时,因为父亲的缺席,我曾恐惧万分——无论我愿不愿意,只要风使劲一吹,我就会腾空而去了。如果是那样,我该怎么回家呢?但我忽然想到因为逃学,父亲昨日曾狠狠地将我修理了一番,又觉得,若真能腾空而去,似乎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20.词语的意义包括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例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父亲昨日曾狠狠地将我修理了一番。
    A.妄图征服大自然的人,最后逃不过大自然的惩罚。
    B.这一仗,宣告了一年来蒋介石“追剿计划”的彻底破产。
    C.报告文学《包身工》写出了帝国主义及其帮凶对工人的野蛮压榨和残酷迫害。
    D.小说细致入微地描绘了香雪等几位姑娘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波澜,折射出山村生活的新变化。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为“天空中的麦秸秆,嗖嗖穿过天空,落进院子里”,从语义上看两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多个关联词,请分析“如果”“但”“又”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个冬天,“冰城”哈尔滨异常火爆。为招待五湖四海的游客,这个城市整了好多花活儿:冻梨摆盘、人造月亮、飞马踏冰…………而网友们铺天盖地的好评也吸引更多游客前往旅游。
    从“有淄有味”到“滨至如归”,城市走红的背后有自塑的原因,也有他塑的推动。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