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一定温度下,两种碳酸盐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注:时,;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的
B.该温度下,溶解度:
C.欲使a点移动到b点,可向浊液中加入适量固体
D.反应,正向转化比逆向转化更难实现
2.常温下二元酸的溶液中含A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该温度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
B.NaHA溶于水将抑制水的电离
C.的第二步电离常数
D.溶液中有
3.某小组模拟成垢一除垢过程如图。
水溶液……忽略体积变化,且步骤②中反应完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
A.经过步骤①,溶液中
B.②中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C.②中和共存的悬浊液中,
D.经过步骤③,溶液中
4.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N表示pH与的变化关系
B.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
C.NaHX溶液中
D.的数量级为
5.已知为二元酸,其电离过程为:,。常温时,向水溶液中逐滴滴加溶液,混合溶液中、和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的的数量级为
B.当溶液中时,
C.当溶液中时,加入NaOH溶液体积大于10mL
D.向的溶液中继续滴加NaOH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先变大后减小
6.25℃时,向的NaCN溶液中逐滴加入的盐酸,其pH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溶液中、HCN浓度所占分数(δ)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点对应的溶液中:
B.图甲中b点对应的溶液中:
C.25℃时,HCN的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
D.图乙中的溶液中:
7.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强,酸性越强;结合质子的物质是碱,结合质子能力越强,碱性越强。下表是常温下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
依据上表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强弱顺序:
B.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和
C.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碱性强弱顺序:
D.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可生成大量的气体
8.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及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已知,则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和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
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为,则和反应的中和热
D.已知;,则
9.T℃时,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按照不同配比充入A、B,达到平衡时容器中A、B浓度变化如图中曲线(实线)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4
B.c点没有达到平衡,此时反应向逆向进行
C.若c点为平衡点,则此时容器内的温度高于T℃
D.T℃时,直线cd上的点均为平衡状态
10.工业上可通过甲醇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投入等物质的量和CO,测得相同时间内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甲醇转化率增大
B.平衡常数,反应速率
C.b点反应速率
D.生产时反应温度控制在80~85℃为宜
11.在密闭容器中,将一定量A、B气体混合后发生反应:。达平衡I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Ⅱ时,测得A的浓度为0.3ml/L。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B.平衡Ⅱ时B的浓度比平衡I大
C.改变容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再达平衡时B的转化率减小
12.某实验室研究工业制硫酸的过程中发现,原理为。原料体、和起始的物质的分数分别为7.5%、10.5%和82%时,在、、压强下,平衡转化率α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该研究的原料气体可能是将硫在过量空气中燃烧后的气体
C.其他条件不变时,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将排出,α值会下降
D.从图像可知,影响α的因素有压强和温度
13.某温度下,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HCl和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稀释前溶液的浓度: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
D.曲线Ⅱ表示的是稀释的过程
14.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五点的关系:
B.向E点对应的NaOH溶液中滴加适量醋酸溶液至A点,此时
C.若处在B点时,将的硫酸与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则
D.若从D点到达A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加水稀释10倍
15.常温下,两种钠盐NaX、NaY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与稀释倍数的对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HX、HY均为弱酸,且HX的酸性比HY的强
B.的NaX、NaY溶液中,前者对水的电离促进作用较大
C.a点NaX溶液中存在:
D.随着溶液的稀释,NaY溶液中逐渐减小
16.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溶度积,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和b分别为、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的关系为:
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
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
17.活泼自由基与氧气的反应一直是关注的热点。HNO自由基与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升高温度,活化能大的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稳定
B.升高温度,生成的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更大
C.该历程中最小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D.改变催化剂可以改变生成的反应焓变
二、填空题
18.工业上可利用CO或来生产燃料甲醇,某研究小组对下列有关甲醇制取的三条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探究。已知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____________(用、表示);____________0(用“>”或“<”表示);
(2)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____________(用、表示);
(3)恒温恒容下,对反应①,下列各项可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___________。
A.压强不再变化B.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C.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D.
(4)恒容、500℃下,测得反应②在某时刻时,、、、的浓度分别为、、、,则此时____________(填“>”“=”或“<”),达平衡时的浓度为__________。
(5)下列图像符合反应③的是___________。
A.B.
C.D.
19.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二元酸(分子式用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在的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_______。
A.B.
C.D.
(2)亚磷酸()是具有强还原性的二元弱酸,请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某温度下,的溶液的pH为1.6,即,则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____(第二步电离忽略不计,列出计算式);向此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所得溶液中:____________(填“>”、“<”或“=”,下同);在溶液中,____________。
(3)25℃时,在氢氟酸中加入NaOH溶液,测得混合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的HF溶液和的NaF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相等
B.①点时,此时溶液中
C.②点时,溶液中的
D.③点时,此时溶液中
(4)25℃时,和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①以酚酞为指示剂(变色范围pH8.2~10.0),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溶液中,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停止滴加。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第二步电离的电离常数为,则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0.25℃下,某同学按图所示,向20.00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的NaOH标准溶液,同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用pH传感器和滴数传感器同时测定溶液的pH和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回答下列问题:
Ⅰ.滴定过程如图1: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准确量取2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时左手旋转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__________,直到____________即可判断达到滴定终点。
(3)进行三次平行实验,读数如图,计算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
(4)滴定过程,下列情况会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记录滴定操作起始体积时,仰视读数,终点时俯视;
②酸式滴定管水洗后,就用来量取待测液;
③滴定前,碱式滴定管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④滴定过快成细流、将碱液溅到锥形瓶壁而又未摇匀洗下;
⑤摇动锥形瓶时,因用力过猛,使少量溶液溅出锥形瓶外;
Ⅱ.数据分析:该溶液的pH和分布系数δ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比如的分布系数:]。
(5)曲线②代表____________,计算____________。
(6)结合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溶液pH值小于1
b.时:
c.滴定终点时: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D.溶解度:,反应,正向转化比逆向转化更易实现,故D错误;
故选:D。
2.答案:A
解析:A.二元酸溶液中不存在其分子,说明第一步完全电离,二元酸的电离方程式为:,,故A错误。
3.答案:A
解析:
4.答案:B
解析:电荷守恒式为,中性溶液中存在,故有,假设或(见C项分析),则溶液一定呈酸性,故中性溶液中,B项错误;
选择曲线M分析,当NaHX、浓度相等时,溶液pH约为5.4,溶液呈酸性,所以NaHX溶液中,C项正确。
5.答案:A
解析:
6.答案:D
解析:D.在的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关系式和物料守恒关系式得,D正确;
答案选D。
7.答案:C
解析:C.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结合质子能力:,因此碱性强弱顺序为,故C正确;
D.的酸性弱于,因此不能生成大量的气体,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D
解析:
9.答案:C
解析:该反应的平衡常数,A错误;
c点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若要达到平衡状态,应向d点移动,A、B的浓度降低,说明反应正向进行,B错误;
若c点为平衡点,此时平衡常数小于时的平衡常数,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即此时容器内的温度高于,C正确;
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浓度、压强无关,因此时,曲线ab上的点均为平衡状态,而cd上的点除d点外都不是平衡状态,D错误。
10.答案:C
解析:A.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甲醇转化率增大,故A正确;
B.根据图中最高点以后的点,升高温度,平衡转化率降低,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平衡常数,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即,故B正确;
C.根据图中曲线,最高点是达到平衡即,最高点以前的点都是未达到平衡的点,是正在建立平衡的点即b点反应速率,故C错误;
D.根据图中曲线在80~85℃时,转化率最大,因此生产时反应温度控制在80~85℃为宜,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1.答案:D
解析:A.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可知,故A错误;
B.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平衡Ⅱ时B的浓度比平衡Ⅰ小,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动,故C错误;
D.平衡逆向移动,则B的转化率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A.由方程式可知,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转化率α增大,故,故A正确;
B.硫在过量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故可能为、和的混合气体,故B正确;
C.其他条件不变时,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将排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α值不变,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温度、压强都影响平衡移动,改变转化率,故D正确;
故选C。
13.答案:C
解析:A.稀释前两溶液的pH值相等,由于醋酸是部分电离,因此溶液的浓度:,故A正确;
B.b点pH值小于c点pH值,说明c点酸性弱,抑制水的电离程度小,水的电离程度大,因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
D.曲线Ⅱ稀释过程中pH变化慢,则表示稀释的过程,故D正确;
故选:C。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A
解析:A.常温下,0.1ml/L的两种钠盐溶液的pH都大于7,说明两种钠盐都是强碱弱酸盐,则二者都是弱酸;溶液的pH越大,说明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则其对应酸的酸性越弱,相同浓度的Na.X溶液pH值大于NaY溶液,说明水解程度大于,所以HX的酸性比HY的弱,故A错误。
16.答案:B
解析:B.CdS的沉淀溶解平衡中的溶度积受温度影响,m、n和p点均在温度为条件下所测的对应离子浓度,则其溶度积相同,B项错误;
C.m点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向其中加入硫化钠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增大,溶液组成由m沿mnp向p方向移动,C项正确;
D.从图象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离子浓度增大,说明为吸热反应,则温度降低时,q点对应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下降,溶液中的与同时减小,会沿qp线向p点方向移动,D项正确;
答案选B。
17.答案:C
解析:A.的能量更高,故其不如稳定,A错误;
B.过渡态物质的总能量与反应物总能量的差值为活化能,即图中峰值越大则活化能越大,峰值越小则活化能越小,已知升高温度,活化能大的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越大;结合图像可知,升高温度,生成的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更大,B错误;
C.该历程中最小正反应的活化能为中间产物Z生成过渡Ⅲ时的活化能,为,C正确;
D.改变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历程,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能改变生成的反应焓变,D错误;
故选C。
18.答案:(1);<
(2)
(3)AC
(4)>;0.75
(5)A
解析:
19.答案:(1)AC
(2)、;;=;=
(3)B
(4);7.0
解析:
20.答案:(1)碱式滴定管
(2)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最后一滴标准液加入后溶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3)
(4)③④
(5)离子曲线;
(6)ab
解析:(1)仪器A的名称为碱式滴定管;
(2)滴定时左手旋转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最后一滴标准液加入后溶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可判断达到滴定终点。
(3)第1、2、3次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分别为39.90mL、40.00mL、40.10mL,平均体积为40.00mL;反应关系为,溶液的浓度为;
(4)①记录滴定操作起始体积时,仰视读数,终点时俯视,导致标准液读数偏小,测定结果偏小,错误;
②酸式滴定管水洗后,就用来量取待测液,使得所取酸液的浓度偏低,测定结果偏小,错误;
③滴定前,碱式滴定管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导致标准液读数增大,测定结果偏大,正确;
④滴定过快成细流、将碱液溅到锥形瓶壁而又未摇匀洗下,导致标准液读数增大,测定结果偏大,正确;
⑤摇动锥形瓶时,因用力过猛,使少量溶液溅出锥形瓶外,酸液损失,使得标准液用量减小,测定结果偏小,错误;
故选③④;
(5)溶液的浓度为,起始pH略小于1,则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滴定过程中,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浓度减小、不断增大,故①②分别为、;由图示可知,时,pH=2.0,;
(6)a.第一步完全电离,则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0.1ml/L,故pH值小于1,a正确;
b.时,所得溶液为等量的NaHA,根据物料守恒可知,,b正确;
c.滴定终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为,由电荷守恒可知,,
由于溶质水解溶液显碱性,,则,c错误;
故选ab。
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符号
平衡常数值
500℃
700℃
800℃
①
2.5
0.34
0.15
②
1.0
1.70
2.52
③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学情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学情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表中各项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