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7 短文两篇 第二课时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7 短文两篇 第二课时教案01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7 短文两篇 第二课时教案02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7 短文两篇 第二课时教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7 短文两篇 第二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7 短文两篇 第二课时教案,共7页。

    17 短文两篇教学详案第二课时 《爱莲说》一、情境导入莲,又名荷花、芙蓉、菡萏。它,美丽可目,清香可鼻,莲藕可食,莲子可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同学们,除了以下这些,你能说出与“莲”有关的诗句吗?大屏幕展示有关“莲”的诗句,学生齐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古人把莲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其中最喜欢莲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爱莲说》,和作者一同分享莲之美。二、整体感知(一)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因筑室濂溪,后人遂称其为濂溪先生。周敦颐在南康(今江西庐山市)做官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二)“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交流:“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三、文意理解1.听录音,然后朗读。注意听准字音、节奏、语气、语调。2.检查听读效果,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读出它们的读音。蕃(fán) 颐(yí) 濯(zhuó) 淤(yū)涟(lián) 蔓(màn) 亵(xiè) 噫(yī)鲜(xiǎn)有闻3.齐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4.参考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领悟文章大意。(出示下列句子,检查翻译情况)(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只喜爱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赏玩(它)啊。(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5.思考下列问题。(1)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交流: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作者是具体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莲花的?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作者通过外形的描写,用一句话概括了莲的内在气质,请同学们找出来。交流:莲,花之君子者也。四、合作探究1.作者借花喻人,揭示了花中蕴含的君子品质。请你完成下表。莲君子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濯清涟而不妖不攀附权贵中通外直独立高洁不蔓不枝纯真自然,不显媚态香远益清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内心通达,行为正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自尊自爱,令人尊敬2.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还要提到其他两种花呢?作者对这三种花持什么态度?有何用意?(学生分组讨论)花象征感情作用莲花(周敦颐)花之君子者赞美主旨菊花(陶渊明)花之隐逸者惋惜正衬牡丹(世人)花之富贵者讽刺反衬托物言志 志趣高洁五、达标检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可爱者甚蕃(多)(2)晋陶渊明独爱菊(只)(3)世人甚爱牡丹(很,非常)(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沾染(污秽)](5)濯清涟而不妖(洗)(艳丽)(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①水陆草木之花 助词,的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③无丝竹之乱耳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④何陋之有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答案: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答案: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着,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赏玩(它)啊。3.按课文内容填空。(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理解课文,回答问题。(1)《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我们称这种写法为托物言志。(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衬托,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5.拓展阅读。【甲】《爱莲说》(略)【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1)《古代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D )A.读xiān,活鱼。     B.读xiān,新鲜。C.读xiān,鲜而华美。   D.读xiǎn,少。(2)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B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甚爱牡丹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3)读文赏荷。赏荷,可观其形美。【乙】 文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荷花尽作飘摇之态”,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鲜妍明媚,袅娜多姿”。(用原文填空)六、课堂小结作者周敦颐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愿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追求名利。他要在当时浑浊的世间特立独行,洁身自好,永葆高洁正直的情操,做一名君子。这样的追求,对我们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学了本文后,你愿做哪一类人呢?我们应该像周敦颐那样,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高洁正直的人。七、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谈笑有鸿儒(古:大。今:鸿雁,书信)无案牍之劳形(古:形体、躯体。今:样子,形状)亭亭净植(古:竖立。今:种植)(二)一词多义(三)词类活用有仙则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不蔓不枝(均为名词用作动词,横生枝蔓,旁生枝茎)香远益清(形容词用作动词,远闻)八、布置作业1.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爱莲说》。2.课外阅读1~2篇写莲(荷)的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九、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7 短文两篇 第二课时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