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06讲 大气的组成、垂直结构及受热过程(练透)
展开1、重书本抓主干。从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这些概念都弄清,千万不要混淆一些概念,根底知识,这点来说就是地理成功的一半掌握了,这些根底东西一定要掌握非常好,才能灵敏运用。
2、重原理抓过程。我们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
3、勤归纳会比较。要勤于考虑,注重平时的积累,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用联络的方法来表达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
4、多读图勤考虑。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可以分开地图。
5、重标准有条理。答题标准、有条理是文科综合的得分重要法宝,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标准做题的才能,以进步得分率。
第06讲 大气的组成、垂直结构及受热过程
一、选择题
(2023·山东临沂质检)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由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
2.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 )
A.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读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单位:℃)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甲处等温线凸向低纬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距海远近
4.下列城市中,逆温层厚度最大的是( )
A.郑州 B.阜阳
C.安庆 D.赣州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2023·淄博一模)漠河林场位于黑龙江省最北端,降雪量占年降水量的10%—20%,集中在11月至次年2月。下图示意漠河林场某年11月04日—12月16日雪表、雪中、雪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表示雪表、雪中、雪底温度的曲线依次为(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8.漠河林场大气较稳定、天气晴好的时期是( )
A.11月10日—11月12日
B.11月21日—11月24日
C.11月30日—12月02日
D.12月05日—12月10日
(2023·邢台模拟)下图是藏北高原某观测站测得的某种辐射在冬夏季节的平均日变化。据此完成9、10题。
9.该辐射类型最可能为(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B.臭氧吸收的太阳辐射
C.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
D.大气逆辐射
10.影响该辐射冬、夏季节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降水
C.距太阳远近 D.植被覆盖率
(2023·山东八校联考)贴地逆温是指起始高度为0米(地面)的逆温,如图为青海格尔木地区2015-2017年贴地逆温发生频率的月变化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影响该地贴地逆温发生频率存在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起伏 B.植被差异
C.昼夜长短 D.人类活动
12.关于该地逆温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早晨,适宜开展户外活动
B.冬季早晨,山腰冻害较山麓小
C.夏季傍晚,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D.冬季傍晚,污染物扩散作用强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图1示意西北地区春播地膜覆盖景观,图2示意西北地区秋季苹果园地膜覆盖景观。据此完成13、14题。
13.图1中地膜覆盖的首要目的是( )
A.保温保湿 B.增强光照
C.防风固土 D.抑制杂草
14.图2果园中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
A.阻滞地面辐射——提高地温
B.阻滞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提高地面反射率——苹果着色
D.提高地面反射率——阻吓飞鸟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0℃时,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如图)。霜冻是指作物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0℃以下时,引起作物受冻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的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据此完成15、16题。
15.以下哪种天气条件有利于霜的形成( )
A.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
B.微风阴雨的冬春清晨
C.大风晴朗的冬春夜晚
D.大风阴雨的秋冬清晨
16.与黑霜相比,白霜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小,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①黑霜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
②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
③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
④黑霜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了气温回升的速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
17.(2023·遂宁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风沙肆虐的沙漠一直是蔬果生产的禁区,日光温室可以极大地改变这一现状。南疆地区早期建成的温室,普遍存在着冬季夜间室内冻害的问题。水幕集热-地暖加温系统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研究表明,日光温室后墙白天接受太阳总辐射约占温室接收太阳总辐射的50%-60%,夜间,室内获得的热量中墙面放热量约占1/3,地面放热量约占2/3。此外,土壤夜间放热性能较为稳定,受气候条件影响小。
(1)指出沙漠温室的主要功能。
(2)简述温室建设厚实后墙的作用。
(3)解释水幕集热-地暖加温系统能减轻冻害问题的原因。
(4)电动卷帘可以根据温度高低对玻璃进行择时覆盖。根据沙漠地区的气温变化分析电动卷帘覆盖的时间。
(2023·浙江1月)当空气经过较暖的下垫面时,底部的大气增温形成比周边温度高的“热泡”,并不断向上运动,这是一切对流现象的基础。“热泡”超过凝结高度就会形成云层,海面上的云层在夜间常常会发生强烈对流,形成雷雨天气。下图为甲地下垫面附近“热泡”上升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
①云底接受海面辐射,降温慢 ②云顶长波辐射,冷却剧烈
③云底向下垫面辐射,降温慢 ④云顶水汽蒸发,冷却剧烈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江苏卷)下图为“某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下题。
2.此时下列站点上空最可能存在逆温的是( )
A.长春 B.太原 C.呼伦贝尔D.乌鲁木齐
(2022•全国甲卷)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9~11题。
3.杭盖草原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重要性在于( )
A. 提供水源 B. 挡风保暖
C. 食物丰富 D. 围猎场所大
4.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缓丘上( )
A. 降水较多 B. 蒸发较弱
C. 温度较高 D. 径流较少
(2019·全国卷Ⅱ)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5~7题。
5.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6.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7.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23讲 城镇化(讲通):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23讲 城镇化(讲通),文件包含第23讲城镇化讲义原卷版docx、第23讲城镇化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22讲 城乡空间结构和景观(讲通):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22讲 城乡空间结构和景观(讲通),文件包含第22讲城乡空间结构和景观讲义原卷版docx、第22讲城乡空间结构和景观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08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讲通):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08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讲通),文件包含第08讲大气环流与气候讲义原卷版docx、第08讲大气环流与气候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