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436311/0-17095260544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436311/0-17095260544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436311/0-17095260544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阿布辛拜尔神庙,位于阿斯旺水坝以南280千米,是古代埃及19朝法老拉姆西斯二世因崇拜太阳神而于公元前1257年建造的。神庙有一条61米长的隧道,隧道尽头竖立着法老的塑像,一年中只有2月21日(生日)和10月21日(登基日)的清晨,阳光才能穿过隧道,照到尽头法老的塑像上。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阳光能照到法老塑像上的两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且极夜的范围将会不断地扩大
B.这两天清晨,阿布辛拜尔神庙地区的人影朝向西北
C.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所有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全年最大值
D.这两天南极点上的太阳高度角为23°26′
2.如果阳光射入隧道尽头的两天时间分布上是有规律的,若拉姆西斯二世的生日是4月21日,他选定的登基日期和神庙隧道口朝向最有可能为( )
A.2月21日朝向东南B.3月21日朝向正东
C.8月23日朝向东北D.7月23日朝向西北
今年暑假,某地理老师赴新疆研学,他在日志中写道:今天研学克拉玛依的独山子,在这里我发现多处泥火山,带着泥浆上涌,咕嘟咕嘟冒泡,用手触摸是冰凉的感觉,略带汽油的味道。再往前走,看到了一处大的红层背斜。下图为独山子泥火山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独山子泥火山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
A.岩浆活动频繁B.冰川侵蚀作用
C.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D.流水侵蚀作用
4.泥火山咕嘟咕嘟冒泡,其喷出的气体源自( )
A.沉积岩层B.侵入岩层C.变质岩层D.喷出岩层
5.推测泥火山的形成过程是( )
A.地壳挤压——岩层凹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流水堆积
B.地壳抬升——岩层断裂——岩层隆起——泥浆喷出——冰川堆积
C.地壳挤压——岩层隆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一流水堆积
D.地壳抬升——岩层外露——岩层断裂——泥浆喷出——冰川堆积
6.读甲、乙、丙、丁四地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四地可能位于武汉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影响丁地1月降水少的主要因素是( )
A.季风B.盛行西风C.锋面与气旋D.副热带高压
(3)甲、乙两地冬季气温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
①乙地的纬度较甲地高
②乙地受寒流影响,甲地受暖流影响
③乙地较甲地受冬季风的影响大
④乙地阴雨天较甲地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地壳运动会导致地层海拔位置的变化。地质工作者对某河流的一个断面开展科学考察,并借助现代技术推测出该断面河流水位及地层的位置变化。下图示意河流水位及甲、乙、丙三个连续地层上表面海拔高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断面上,地层经历的运动过程最强烈的时期为距今( )
A.1~2万年B.2~3万年C.4~5万年D.5~6万年
8.距今3~4万年间,当地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相对稳定B.地壳下降速度和流水沉积速度相当
C.流水下蚀作用弱D.地壳抬升速度和流水下蚀速度相当
9.考察点最可能位于( )
A.山地中的河谷B.山地中的冲积扇
C.丘陵中的河谷D.丘陵中的冲积扇
智利竹䇲(cè)鱼主要生活在冷暖水交汇处的混合区内,广泛分布于南太平洋水域。图是同一批次智利竹䇲鱼洄游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影响智利竹䇲鱼洄游路线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盐度B.避开天敌C.东南信风D.海水温度
11.与正常年份相比,该海域2—4龄鱼的活动范围( )
①厄尔尼诺年,向南偏移
②厄尔尼诺年,向北偏移
③拉尼娜年,向南偏移
④拉尼娜年,向北偏移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及现象示意图,图中I、II、III、IV为该地区主要的自然带,图中左上方给出了M山对应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I、II、III、IV所对应的自然带分别为( )
A.草原带、森林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
B.森林草原带、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C.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草原带、草原带、森林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
13.同一自然带在M山地东西两坡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
A.水分B.光照C.热量D.坡度
二、材料分析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南亚地区略图。该地区受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交替控制。夏季甲地形成强大的低压中心,对夏季风活动范围影响显著。乙地海陆风强度季节变化明显。
(1)分析甲地低压中心对南亚夏季风活动范围的影响。
(2)推测乙地陆风季节变化特点。
(3)受东北季风影响,南亚地区降水偏少,解释东北季风难以形成降水的原因。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西坡,流经美国西部干旱地区。中游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下图)是世界陆地最长的峡谷。在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的作用下,峡谷谷深约1600米,最大深度达1829米;谷顶宽6.5~29千米,谷底最窄处仅120米;研究表明大峡谷在不断变长。20世纪30年代以来,科罗拉多河流域兴建了一系列的水坝和水库。
(1)简述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2)说明科罗拉多大峡谷变长的原因。
(3)说出科罗拉多河流域兴建水库和水坝的主要目的。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库布齐地区植被茂盛、牛羊遍地。明清时,逐渐演变成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经过多年治理,库布齐地区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千米,10万农牧民脱贫。近年来,库布齐地区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实施“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的立体化新型产业模式,光伏发电、农牧业与荒漠治理有效结合,综合效益显著。下左图示意库布齐沙漠位置,下右图为光伏产业园区景观。
(1)分析库布齐沙漠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明该地立体化新型产业模式在荒漠化防治中的作用。
(3)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述该地建设光伏产业园区的意义。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上海大都市区以上海为核心,以与上海具有紧密联系的地区为辐射范围,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和舟山,总面积为2.99万平方千米。下图为“上海大都市区示意图”。
材料二:2021年上海和南通产业结构统计数据(下表)。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苏通大桥和崇启大桥相继建成、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开工建设,上海和南通两地联系日益紧密,南通50%以上的企业与上海有合作,同时建设了多个沪通合作园区。(1)比较上海,说明2021年南通市的产业结构特征。
(2)简述沪通合作园区的建设对南通发展的影响。
(3)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阐述上海对南通的辐射作用。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一年中2月21日和10月21日两天清晨阳光能平行穿过隧道照到塑像上,太阳直射在大约8°S,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因为不知道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所以无法判断北极地区极夜的范围的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一年中2月21日和10月21日两天清晨阳光能平行穿过隧道照到塑像上,这两天清晨,太阳从东南升起,阿布辛拜尔神庙地区的人影朝向西北,故B正确;12月22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所有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全年最大值,故C不符合题意;一年中2月21日和10月21日两天清晨阳光能平行穿过隧道照到塑像上,这两天南极点上的太阳高度角为8°,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答案:C
解析:据材料分析,拉姆西斯二世生日和登基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4月21日为3月21日过后一个月左右,一年中,当太阳直射点再次位于该纬度时,应为9月23日前一个月左右,8月23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神庙隧道口朝向东北。故选C。
3.答案:C
解析:泥火山不是真正的火山。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克拉玛依市,这里是著名的石油城,泥火山“带着泥浆上涌,咕嘟咕嘟冒泡”,这是由于有天然气的存在;油、气一般伴生,所以“略带汽油的味道”;“用手触摸是冰凉的感觉”,是由于地下水的上涌。图示该地有断层发育,材料显示有红层背斜,可以得知泥火山是由于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泥浆和地下水上涌形成的。故答案选C。
4.答案:A
解析:泥火山喷出的气体来自油气,而油、气来自沉积岩层。故答案选A。
5.答案:C
解析:材料中写到这里有背斜,图示有断层,所以是地壳挤压,岩层隆起,当压力过大时,岩层发生断裂,形成泥浆喷出的通道,最终泥浆堆积,形成泥火山。故答案选C。
6、
(1)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气温和降水量各月分配特点可知,甲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乙地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丁地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1月气温高,7月气温较低,为南半球;雨热不同期)。武汉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答案:D
解析:由上题可知,丁地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1月(夏季)降水少的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答案:C
解析:甲地位于亚热带。乙地位于温带。乙地纬度较高,冬季太阳辐射弱;距冬季风的源地近,受冬季风的影响大。因此气温较低。
7.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下图示意河流水位及甲、乙、丙三个连续地层上表面海拔高度的变化”可知,沉积岩层中,下面的沉积层形成的早,上面的形成的晚。该断面上,各岩层的形成最早的是丙,之后是乙,最晚形成的是甲。题干指出是地壳运动会导致地层海拔位置的变化,因此该地地层海拔升高,经过的是地壳抬升,而图中河流水位海拔又保持稳定,说明河谷处在地壳抬升过程中,河流不断下切侵蚀。地层经历的运动过程最强烈的时期应为地层抬升幅度最大的时期,读图可知,距今4~5万年时地层抬升幅度最大,因此经历的运动过程最强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答案:D
解析:由上题推论可知,读图可知,距今3~4万年间,当地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地壳抬升速度和流水下蚀速度相当,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答案:A
解析:由图中海拔高度以及小题1推论可知,两岸地层海拔为1400米,应位于的是山地中,CD排除;河流水位海拔是900米左右,河谷深切,地壳抬升,流水下切作用。因此应位于的是山地中的河谷,A正确,B错误。故选A。
10.答案:D
解析:从题干中得到,“智利竹䇲鱼主要生活在冷暖水交汇处的混合区内”,因此与海水盐度的关系不大,A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推测天敌对洄游路线的影响,B项错误。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南半球盛行风向为西北风,竹荚鱼的洄游方向主要由东南向西北,与盛行风向恰好相反,C项错误;冬春季节西风漂流带来的南极冷水势力加强,导致海水表面温度降低,冷暖水混合区向北移动,鱼群向北洄游,夏秋季节冷水势力减弱,混合区向南移动,鱼群向南洄游,D项正确;故选D项。
11.答案:A
解析:厄尔尼诺年,该海域水温会较往常年份偏高,2—4龄鱼活动范围应向高纬方向扩展,即向南偏移,①正确,②错误;拉尼娜年,该海域水温会较往常年份偏低,2—4龄鱼活动范围应向低纬方向收缩,即向北偏移,③错误,④正确。故选A项。
12.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I、II、III、IV均位于我国黄河流域,自南向北,随着降水越来越少,因此自北向南自然带依次为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选D。
13.答案:A
解析:同一自然带在东西坡出现分布高度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西坡同海拔高度多,而东西坡同海拔在太阳辐射及热量上没有差异,坡度对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基本没有影响,故选A。
14.答案:(1)导致气流向甲地(低压中心)辐合,夏季风的活动范围扩大。
(2)冬季强,夏季弱。
(3)水汽含量少,高纬吹向低纬(沿途增温),水汽不易凝结。
解析:(1)读图可知,甲地是南亚的印度半岛,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夏季时形成印度低压,把原来呈条带状的副热带高压带切断,占据其位置,气流由四周向低压中心辐合上升,使得南亚夏季风的活动范围扩大。
(2)该地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与陆风风向相反,减弱了陆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与陆风风向一致,增强了陆风。
(3)受东北季风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水汽含量较少,而且是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气温升高,水汽难以凝结,很难形成降水。
15.答案:(1)(科罗拉多大峡谷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地壳上升过程中,科罗拉多河强烈下切侵蚀,形成深切的峡谷。
(2)在流水的溯源侵蚀作用下,科罗拉多大峡谷不断向河流上游方向(源头)延伸,长度增加。
(3)灌溉、发电、航运、旅游、防洪。
解析:(1)描述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过程,可以从内力和外力作用分析岩层和峡谷的形成过程。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因地势低洼,碎屑物质不断堆积固结,形成广阔而深厚的沉积岩层。随地壳抬升,该地海拔升高,形成高原地形,地壳抬升,流水不断下切侵蚀形成深邃峡谷。
(2)科罗拉多大峡谷变长是河道长度变长,河道长度是上游到下游的长度,其中下游长度较为稳定,故变长主要指源头。在流水的溯源侵蚀作用下,溯源侵蚀方向是朝向河流上游源头,科罗拉多大峡谷不断向河流上游方向(源头)延伸,长度增加。
(3)科罗拉多河的地表水,绝大部分用于农业灌溉,所以,科罗拉多河流域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保障下游农业灌溉用水,兼具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
16.答案:(1)气候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夏季日照时间长。
(2)板上:遮光,减少水分蒸发(或挡风、减小风蚀、缓解能源紧张,减少过度樵采);板下:增加植被覆盖率,抑制风沙;板间:牛羊粪提高土壤肥力。
(3)优化当地能源消费结构,利于生态恢复和保护;扩大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利用土地,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1)阅读图文材料,可知库布齐沙漠区域距离海洋较远,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温差较大,降水稀少,晴天多阴天少,且纬度较高,夏季日照时间长,因此太阳能资源丰富。
(2)阅读材料可知,立体化新型产业模式是“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板的使用,可以阻挡太阳辐射,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且对抵御风沙侵蚀有一定的作用,提高当地能源使用,减少人民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然环境;板下种草,可以增加当地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地沙化,抵御风力侵蚀,减少荒漠化;板间养殖,可以使用农家肥(也就是养殖牲畜的粪便),提高土壤的肥力。
(3)根据题意,该产业园的使用,可以大大的使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生态的索取,给予生态恢复的时间;增加了就业机会,是农民在生活上有了大大的改善,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使农业结构上得到优化,全方位使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
17.答案:(1)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和产业比重比上海高;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低于上海;第二产业比重高于上海;第三产业比重低于上海。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获得资金流、技术流与产业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3)依托交通网络,促进上海与南通之间人和物的流动;加强与南通产业分工合作;为南通提供资金、技术和经验;向南通转移相关产业,促进其产业升级。
解析:(1)比较2021年南通市和上海的产业结构特征,就是比较二者产业结构的差异。通过表格数据可知,2021年南通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和产业比重比上海高;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低于上海;第二产业比重高于上海;第三产业比重低于上海。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沪通合作园区的建设背景是上海和南通两地联系日益紧密,故沪通合作园区的建设会进一步加强上海和南通的合作交流,由于南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故沪通合作园区有利于南通市获得来自上海的产业支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等,可以促进南通产业结构的调整;取得资金流、技术流与产业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3)域空间组织的视角来看,上海对南通的辐射作用体现于上海向南通提供的人员物资、产业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等多方面的支持,通过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南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上海和南通之间的协调发展。具体而言,依托交通网络,促进上海与南通之间人和物的流动;加强与南通产业分工合作;为南通提供资金、技术和经验;向南通转移相关产业,促进其产业升级。
城市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生产总值(亿元)
比重(%)
生产总值(亿元)
比重(%)
生产总值(亿元)
比重(%)
上海
99.97
0.2
11449.32
26.5
31665.56
73.3
南通
485.0
4.4
5357.9
48.6
5184.0
4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34,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