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级开学测试化学试题
展开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1-4小题1分,5-10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热,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并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
故选D。
2. 关于二氯化碳的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灭火——只利用了CO2的化学性质
B. 生产汽水——二氧化碳是酸
C. 气体肥料——不能支持呼吸
D. 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吸热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时,既利用了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错误;
B、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汽水时,部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是氧化物,不是酸,错误;
C、二氧化碳做气体肥料是由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能将二氧化碳参与反应生成其他物质,与不能支持呼吸无关,错误;
D、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获得低温,正确。
故选D。
3. 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明矾杀菌消毒
C.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通常情况下,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例如蒸馏水具有均一稳定性,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A说法错误;
B、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杀菌、消毒,故B说法错误;
C、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C说法正确;
D、通常情况下,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4. 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小组学习群中的交流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A. 小云: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
B. 小丁: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 小丽: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小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导致溶液温度降低,故A正确;
B、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因为温度和溶质都不确定,故B正确;
C、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C错误;
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故D正确。
故选C。
5. 溶液用途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B.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 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纯净物
D.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此选项正确;
B. 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此选项错误;
C. 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此选项错误;
D. 溶液的浓稀是指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多少,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是否能溶解某种溶质,所以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此选项错误。
故选A。
6. 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B. 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属于饱和溶液
C. 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5%的溶液,需加水150g
D. t1℃时,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该温度下,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则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说法正确;
B、烧杯②经充分搅拌后烧杯底有未溶解的固体,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属于饱和溶液,说法正确;
C、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5%的溶液,设加水的质量为,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需加水150g,说法正确;
D、t1℃时,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相当于增加溶剂的质量,氯化钾会溶解,硝酸钾也会溶解,烧杯中没有剩余固体,说法错误;
答案:D。
7. 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B. 工业炼铁的原理是,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D. 铝制品不易被锈蚀是因为铝不与氧气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金属在常温下不都是固体,如汞常温下为液态,选项错误;
B、置换反应的定义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工业炼铁原理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错误;
C、铁与氧气、水共同反应生成铁锈,所以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选项正确;
D、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与氧气反应,所以铝制品不易被锈蚀,选项错误;
故选:C。
8. 硫酸和盐酸是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两种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②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观察到白雾,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将两瓶浓溶液敞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都减小
④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及应生成盐酸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硫酸和盐酸均显酸性,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法正确;
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微观上,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说法正确;
③将两瓶浓溶液敞放在空气中,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液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说法错误;
④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说法正确。
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故选B。
9.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匹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稀盐酸中含有氢离子,具有酸性,与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无关,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与氯离子有关,故选项说法错误;
B、稀盐酸中含有氯离子,可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与具有酸性无关,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与具有碱性无关,具有碱性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具有碱性,能与二氧化硫反应,故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 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浓硫酸有强烈腐蚀性
B.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C. 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
D.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A说法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B说法错误;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稀硫酸可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以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故C说法正确;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34分)。
11. 20℃时,根据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如图所示图像。
(1)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
(2)C点所对应的溶液是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图中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用含A、B、C、D的关系式表达)。
【答案】(1)88g (2)不饱和 (3)A=B>C>D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像可知,20℃时,在100g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是88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88g;
【小问2详解】
根据图像可知,在曲线上的点和曲线上边的点都是饱和状态,在曲线下边的点属于不饱和状态,所以C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小问3详解】
因为A、B两点均在线上,A、B为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D两点对应的溶质质量相等,但均为不饱和溶液,且D中水的质量大于C中水的质量,则C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D的溶质质量分数,故图中A、B、C、D四点所对应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D。
12. 构建知识网络模型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1是小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的酸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其中A、B表示反应物,C表示生成物)。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图1中①的现象是______。
(3)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______(填“Fe2+”或“Fe3+”),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______(填序号“②”“③”“④”或“⑤”)化学性质。
(4)小明用图2来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该过程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用符号表示),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依此类推当图1中③是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反应的微观实质用同样的方法可表示为______。
(5)图1中⑤的性质可用于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水溶液中都含有______(用符号表示)。
【答案】 ①. 偏大 ②. 溶液变红 ③. Fe2+ ④. ② ⑤. Na+、 ⑥. ⑦. ⑧. H+
【解析】
【详解】(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盐酸被稀释,酸性减弱,故结果会偏大;
(2)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故图1中①的现象是溶液变红;
(3)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铁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亚铁和氢气,故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Fe2+;
该反应是利用了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故利用了②的化学性质;
(4)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Na+、;
当图1中③是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微观实质是;
(5)图1中⑤的性质可用于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水溶液中都含有H+。
13. A是生活中常见碱,俗称火碱。根据下图((部分产物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
(2)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稀盐酸呈______色。蓝色溶液B中的溶质除石蕊外还有______(填化学式)。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D是一种不含氢元素的盐,俗称______。
【答案】(1)NaOH
(2) ①. 红 ②. NaOH、NaCl
(3) ①.
②. 复分解反应
(4)纯碱##苏打
【解析】
【小问1详解】
A是生活中常见的碱,俗称火碱,故A为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小问2详解】
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反应后,溶液显蓝色,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故蓝色溶液B中的溶质除石蕊外还有:NaCl、NaOH;
【小问3详解】
反应②为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小问4详解】
D是一种不含氢元素的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D为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
14. 下列方法能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A. 观察颜色B. 闻气味
C. 将燃着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 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氮气和二氧化碳均是没有颜色的气体,观察颜色无法鉴别,错误;
B、氮气和二氧化碳均是没有气味的气体,用闻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错误;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具有可燃性和助燃性,木条均熄灭,无法鉴别,错误;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氮气不能,能鉴别,正确。
故选D。
15. 工业上可用焦炭与赤铁矿冶炼铁。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冶炼铁并探究其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喷灯加热前,先打开活塞K1和K2,关闭K3,将气囊中N2鼓入。通N2的目的是______。
(2)通适量N2后,关闭活塞K1和K2,打开K3,点燃酒精喷灯进行实验。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选填“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或“氯化钙溶液”),用于检测气体产物之一______(填分子式)。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4)当A装置药品完全变黑后,停止实验。移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前的操作是______。
(5)用简单的化学方法证明已经冶炼出铁。取少量黑色产物于试管中,滴加______(选填“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或“硫酸铜溶液”),观察到______,说明铁已生成。
【答案】(1)排净装置内的空气
(2) ①. 澄清石灰水 ②. CO2
(3)收集一氧化碳气体
(4)先把K3关闭 (5) ①. 稀硫酸 ②. 有无色气体产生
【解析】
【小问1详解】
酒精喷灯加热前,先打开活塞K1和K2,关闭K3,将气囊中N2鼓入,通N2的目的是排净装置内的空气;
【小问2详解】
然后通适量N2后,关闭活塞K1和K2,打开K3,点燃酒精喷灯进行实验,焦炭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用于检测气体产物之一中的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小问3详解】
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钙不反应,不溶于水,因此装置C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气体;
【小问4详解】
当A装置药品完全变黑后,停止实验,移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前的操作是先把K3关闭,以防产生倒吸,发生危险;
【小问5详解】
铁能够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铁能够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
两种方法中最简单为:取少量黑色产物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说明铁已生成。
16. 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块状石灰石、稀硫酸、稀盐酸、浓盐酸、棉花以及下列仪器及装置。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利用装置A制氧气还需改进的地方是______。在上述收集气体的装置中,不能用于收集氧气的是______(填代号)。
(3)实验室常用装置B和______(填药品名称)制取C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使用装置F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与装置B比较,除了利用废物的优点外,请写出其他一个优点______,该装置使用铜丝网面不使用铁丝网盛放固体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若用装置G来干燥制取的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口进入。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②.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③. D
(3) ①. 块状石灰石、稀盐酸 ②. ③.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④.
(4)b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题目中给出的药品能制取氧气的是高锰酸钾,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高锰酸钾制氧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的物质进入导管,故利用装置A制氧气还需改进的地方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在上述收集气体的装置中,不能用于收集氧气的是D,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无法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小问3详解】
实验室常用装置B和块状石灰石、稀盐酸制取CO2,该反应为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装置中的铜丝网中装的药品是块状石灰石,则可以通过上下移动铜丝网控制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的接触,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该装置不能使用铁丝网盛放固体,因为铁也会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故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G装置为装有浓硫酸的万用瓶,干燥二氧化碳需要将气体通入到溶液中,则气体应该从b口进入。选项
结构
性质
用途
A
稀盐酸中含有氢离子
具有酸性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
B
稀盐酸中含有氯离子
具有酸性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
C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
具有碱性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D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具有碱性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第一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第一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下列方法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级开学测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级开学测试化学试题,共5页。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第一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第一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Ca-4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下列方法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