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22,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学情调研化学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22,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学情调研化学试题第1页
    122,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学情调研化学试题第2页
    122,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学情调研化学试题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22,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学情调研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122,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学情调研化学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选项标号涂黑)
    1. 小辉同学归纳的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 药物分子结构B. 陨石元素组成
    C. AI智能程序D. 化肥高效合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详解】A、由分析可知,药物分子结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陨石的元素组成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AI智能程序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化肥高效合成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天工开物”是指人利用自然规律开创物质财富。下列过程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海水晒盐B. 粮食酿酒C. 烧石成灰D. 烧窑制砖
    【答案】A
    【解析】
    【详解】A、海水晒盐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粮食酿酒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烧石成灰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烧窑制砖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B. 取固体药品
    C. 点燃酒精灯D.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可能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A错误;
    B、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摄子夹取块状固体放到管口,再把试管慢慢竖起,故B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C错误;
    D、向试管内滴加药品时,应将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的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更不能接触试管内壁,防止污染试剂,故D正确。
    故选D。
    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且可用于食品防腐的成分是
    A. 氮气B. 氧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氮气含量最多,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用来作保护气,故A符合题意;
    B、氧气含量位居次位,可以用来供给呼吸,故B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含量较少,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用作灭火,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金刚石B. 氯化钠C. 氢气D. 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水属于液态非金属单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生活中用到的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B. +3C. +5D. +7
    【答案】A
    【解析】
    【详解】次氯酸钠(NaClO)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则,可求出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综上所述:选择A。
    7.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 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C. 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D.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A说法不正确;
    B、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故B说法正确;
    C、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事实上氧气是难溶于水的,故C说法不正确;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不能与所有物质反应,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B。
    8. .“神舟六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则NiFe2O4在该反应中是
    A. 反应物B. 生成物C. 催化剂D. 消毒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NiFe2O4促进了反应的发生,但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符合催化剂的定义,属于催化剂。故选C。
    9.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从宏观角度: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从微观角度: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据此分析。
    【详解】A、其中含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选项错误;
    B、其中含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选项错误;
    C、其中含有三种分子,是混合物,选项正确;
    D、其中含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选项错误。
    故选:C。
    10. 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主要原因是
    A. 碳是黑色的B. 碳粉末细小
    C. 碳不溶于水D. 常温下碳化学性质稳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笔,是因为碳素墨水中含有炭黑,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能长时间保存。
    故选D。
    11. “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该选项解释正确;
    B、金属的原子间隔小很难被压缩,故该选项解释错误;
    C、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该选项解释正确;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醋是酸的,糖是甜的是构成两种的分子不同,该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12. 下列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B. 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C. 向放有少量铜片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D. 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遇碱变红色,溶液变红,现象描述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现象描述正确;
    C、向放有少量铜片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没有气泡生成,现象描述错误;
    D、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现象描述正确;
    答案:C。
    13.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 K2SO4B. NH4ClC. KNO3D. Ca3(PO4)2
    【答案】C
    【解析】
    【详解】A、K2SO4中含有N、P、K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A不符合题意;
    B、NH4Cl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不符合题意;
    C、KNO3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C符合题意;
    D、Ca3(PO4)2中含有N、P、K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古代用“木燧”(钻木取火)的方法引燃易燃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木燧”中的“木”是可燃物B. 钻木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C. 钻木生热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 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空气提供了助燃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木燧”是指摩擦生热,使木柴燃烧,其中的“木”是可燃物,选项正确;
    B、钻木过程中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选项正确;
    C、钻木生热,使木柴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而不是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错误;
    D、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空气提供了氧气,氧气是助燃物,选项正确。
    故选C。
    15.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图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图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图3探究甲烷中是否含氢元素
    D. 图4探究水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A能达到目的;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几乎不变,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B不能达到目的;
    C、将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故C能达到目的;
    D、b中铁只与氧气接触时不生锈,a中铁和氧气、水同时接触时生锈,说明水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故D能达到目的;
    故选:B。
    16. 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 Fe2O3 →FeCl2B. KMnO4 → MnO2
    C. CO2 → COD. CuSO4 → Cu(OH)2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能实现转化的需要逐一进行举例验证,而不能一步转化的只要整个过程只要有一个转化不能实现即可。
    【详解】A、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而非氯化亚铁。错误;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可以转化;
    C、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可以转化;
    D、硫酸铜和可溶性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可以转化。
    故选A。
    【点睛】涉及多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时,第一要注意转化的方向,第二是要是否存在明显的不能实现的转化,也就是找出明显的突破口来加速题目的解决。
    17. 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呈无色的离子组是:
    A. Na+、Fe3+、NO、Cl-
    B. Ba2+、NH、SO、OH-
    C. Ag+、H+、Cl-、NO
    D. H+、Na+、NO、SO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离子的溶液显黄色,错误;
    B、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和水,不共存,错误;
    C、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共存,错误;
    D、离子中没有反应和有颜色的,正确;
    故选D。
    18.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B的溶解度
    B. 物质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 t1℃时,把15gA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65g溶液
    D. 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升温至t3℃时,溶质质量分数A>B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未指明温度无法比较两个物质的溶解度,错误;
    B、AB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B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所以物质 A 中混有少量的 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A,正确;
    C、t1℃时,A的溶解度为25g,50g水最多溶解12.5gA,所以把 15gA 放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50g+12.5g=62.5g溶液,错误;
    D、 t2℃AB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后,溶解度都增加,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相等。错误。
    故选B。
    19. 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思维模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则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为酸
    B. H2O2和H2O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C. Al3+、F-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均为离子
    D. 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有CO2生成,则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中都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H2O,选项错误;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选项错误;
    C、Al3+ 、 F− 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但是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也为8,选项错误;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有 CO2 生成,则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选项正确。
    故选D。
    20.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 稀盐酸加水稀释
    B. 红磷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 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硫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稀盐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酸性减弱,pH增大,但溶液始终显酸性,故pH不可能大于或等于7,选项错误;
    B、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压强逐渐减小,最终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小,选项错误;
    C、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固体、水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少,但不会减小到0,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开始前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钡,由于反应生成沉淀,没有新的溶质生成,故溶质质量减小到0,反应结束之后,继续滴加稀硫酸,溶质变成了硫酸,质量开始增加,选项正确。
    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氧元素_______。
    (2)两个氢分子_______。
    (3)碳酸根离子_______。
    (4)3个铁原子_______。
    (5)氯化钾_______。
    【答案】(1)O (2)2H2
    (3)
    (4)3Fe (5)KCl
    【解析】
    【小问1详解】
    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氧元素符号为O;
    【小问2详解】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氢分子表示为2H2;
    【小问3详解】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碳酸根离子表示为;
    【小问4详解】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铁原子表示为3Fe;
    【小问5详解】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氯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氯化钾的化学式为KCl。
    22.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以下物质:
    ①盐酸 ②Ca3(PO4)2 ③加碘食盐 ④干冰 ⑤熟石灰
    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1)农业上常用作磷肥的是______。
    (2)能有效预防大脖子病的是______。
    (3)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_____。
    (4)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5)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
    【答案】22. ② 23. ③
    24. ① 25. ⑤
    26. 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农业上常用作磷肥的是Ca3(PO4)2,故填②;
    【小问2详解】
    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所以加碘食盐能为人体补充碘元素,有效预防大脖子病,故填③;
    【小问3详解】
    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酸是盐酸,故填①;
    【小问4详解】
    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地壤的是熟石灰,故填⑤;
    【小问5详解】
    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④。
    23. 央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展现了中国智慧,其中有许多古今对比。
    (1)记录——古代用墨书写的典籍保存至今而不变色,墨汁的主要成分为石墨,石墨和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2)出行——明朝末年从南昌到北京约需半年时间,如今乘坐高铁几小时便可到达,高铁的制作用到很多金属材料,钢和生铁都属于金属材料,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3)净水——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明矾净水,如今有多种多样的净水方法,在净水过程中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属于______变化。
    (4)取暖——古代人取暖方法主要是烤炭火,现代人取暖所用的燃料越来越清洁。比如天然气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清洁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5)航天——两千年前屈原的《天问》启迪了中国人对宇宙的想象和追问,如今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可以连续生活六个月。航天员呼吸所需氧气来自水的电解,电解水时,氧气在______(填“正”或“负”)极产生。
    【答案】23.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4. 含碳量不同 25. 化学
    26. CH4 27. 正
    【解析】
    【小问1详解】
    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石墨是层状结构,金刚石是正八面体结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了石墨和金刚石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差异,故填: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小问2详解】
    生铁的含碳量比钢高,含碳量不同导致生铁和钢在硬度、强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故填:含碳量不同;
    【小问3详解】
    水中通入氯气,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使细菌死亡,故填:化学变化;
    【小问4详解】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是CH4,故填:CH4;
    【小问5详解】
    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体积比是1:2,故填:正极;
    【点睛】杀菌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4.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图中①②分别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
    (2)原子转变为离子时,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
    (3)C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若D为阴离子,x的数值为______。
    【答案】(1) ①. 非金属 ②. 三##3
    (2)核外电子数 (3)失去
    (4)8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元素的中文名称的偏旁可以判断出元素的种类,氧为“气”字头,故氧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元素的周期数与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等,铝为13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3,故属于第三周期元素。
    【小问2详解】
    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所以原子转变为离子时,发生变化的是核外电子数。
    【小问3详解】
    C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少于4,所以C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小问4详解】
    由于D粒子有第三层电子,所以第二层电子已经排满,第二层电子数最多为8,故x的值为8。
    25. 为了学习金属的性质,某小组同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探究活动如下:
    【活动】查阅资料:《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炼锡的场景:“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从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
    (1)鼓入足量空气的目的是______,从而提高炉温。
    【活动Ⅱ】实验探究:
    为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明设计了如图实验(金属都过量):

    (2)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上述实验中能证明铁、铜的活动性强弱的现象是______。
    【活动Ⅲ】回收金属:同学们将四个试管中的废物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如图所示),得到金属粉末M。同学们为提取出金属粉末M中的银,做了如下实验:

    (4)溶液X是______溶液,写出溶液Y中含有的一种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答案】(1)使木炭充分反应
    (2)
    (3)试管B中有气泡产生,试管D中无明显变化
    (4) ①. 硝酸银##AgNO3 ②. Fe(NO3)2##Cu(NO3)2
    【解析】
    【小问1详解】
    鼓入足量空气的目的是提供充足的氧气让木炭充分燃烧,该反应放热,从而提高炉温;
    【小问2详解】
    试管C中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试管B中有气泡产生,试管D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氢,铜的活动性弱于氢,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
    【小问4详解】
    铁和铜的活动性强于银,金属都过量,说明金属粉末M中含有铁、铜和银,为提取出金属粉末M中的银,应加入硝酸银,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可将金属粉末中的铁和铜反应完全,所以溶液Y中含有溶质Fe(NO3)2、Cu(NO3)2。
    三、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最近的刷屏榜,非“酱香拿铁”莫属了。这款新型饮品,将中国传统白酒与现代咖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也承载着传播中国酒文化的使命。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乙醇),由高粱、小麦等谷物为原料发酵而成。白酒的“度数”是指室温下白酒中酒精的体积分数。“53度”表示100mL的酒中有53mL酒精。白酒讲究的“口感醇厚”,可以用“粘度”来衡量,粘度越大口感越醇厚。酒精度数与粘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也是乙醇,还含有醚、醛等成分,不能饮用,但可杀菌消毒。如图2为不同浓度酒精杀灭病菌所需时间。
    (1)用粮食发酵酿酒属于______氧化(填“剧烈”或“缓慢”)。
    (2)由图1可知酒精度数为______度时,白酒口感最醇厚。
    (3)依据图2解释生活中一般选75%的酒精进行消毒的原因:______。
    (4)除杀菌消毒外,酒精在实验室中还可用作燃料,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乙醇汽化时分子的间隔变大
    B. 青少年饮酒有害健康
    C. 48度的白酒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48%
    D. 白酒的度数越大,粘度越大
    【答案】(1)缓慢 (2)55.9
    (3)能在较短时间杀死病毒
    (4) (5)AB
    【解析】
    【小问1详解】
    粮食发酵酿酒是粮食和氧气发生的缓慢、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
    【小问2详解】
    由于粘度越大口感越醇厚,而由图1可知,酒精度数为55.9度时,粘度最大,则口感最醇厚;
    【小问3详解】
    依据图 2知,当酒精的浓度为 75%时,病毒的致死时间最短,即能在较短时间杀死病毒,所以生活中一般选75%的酒精进行消毒;
    【小问4详解】
    酒精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A、分子间有间隔,液体间隔小,气体间隔大,乙醇汽化时,分子的间隔变大 ,故A说法正确;
    B、青少年饮酒会损害肝功能,有害健康,故B说法正确;
    C、当白酒的度数在时,白酒的度数越大,粘度越大;当白酒的度数>55.9℃时,白酒的度数越大,粘度越小,故C说法错误;
    D、48 度白酒,是指该白酒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为 48%,故D错误;
    故选:AB。
    27. 硫酸铜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酒精:铜离子完全沉淀的pH是5左右,铁离子完全沉淀的pH是2左右。以下是某工厂用含铁废铜为原料生产胆(CuSO4·5H2O)和副产物石膏(CuSO4·2H2O)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胆矾和石膏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最后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左右。
    (2)已知红褐色滤渣为Fe(OH)3,则石灰浆调pH大约要调节到_____(填字母序号)。
    A. 2B. 5C. 7D. 10
    (3)含铁的废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从溶液中分离出硫酸铜晶体的操作Ⅱ应为蒸发浓缩、______、过滤、洗涤、干燥;晶体用无水乙醇作洗涤液而不用蒸馏水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100 (2)A
    (3)Fe+H2SO4=FeSO4+H2↑
    (4) ①. 降温结晶 ②. 硫酸铜是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酒精
    【解析】
    【分析】题目给出的流程中间过程得到了石膏,最后得到的是产品,而本流程对应的产品是胆矾而不是氢氧化铁,所以先沉淀掉的是氢氧化铁,后得到石膏,最后得到的胆矾。
    【小问1详解】
    操作I控制的温度应该是让石膏的溶解度最小,而胆矾的溶解度达到最大,这样得到的胆矾才会纯度最高,根据给出的温度和溶解度的关系,操作I最后温度应该控制在 100℃左右;
    【小问2详解】
    由于最后才能得到胆矾,所以在调节pH的时候目的是沉淀掉铁离子,所以根据给出的“铁离子完全沉淀的pH是2左右”,可知石灰浆调pH大约要调节到2,故选A;
    【小问3详解】
    含铁的废铜中只有铁能够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小问4详解】
    操作II是为了得到胆矾,此过程应该是蒸发浓缩,由于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要降温结晶;在洗涤晶体时要根据题干给出的“硫酸铜是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酒精”进行。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 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该装置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收集纯净的氧气用装置E,要等到______时,才能开始收集;为防止操作错误导致倒吸,而影响发生装置,需在发生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一种称为“安全瓶”的装置,如下图可用作“安全瓶”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①”或“②”)。

    (4)若使用注射器来代替仪器I,则其优点是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A ②.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③.
    (3) ①.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②. ②
    (4)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I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A;需要在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以防固体粉末堵塞导气管;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所以收集纯净的氧气用装置E,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开始收集,避免将装置中残留的空气收集,此时收集的是纯净的氧气;装置②中导管短,即使水倒吸进里面,不会进入前面的装置,则为防止在使用排水法收集O2时操作错误导致倒吸,而影响发生装置,可用作“安全瓶”的装置是②;
    【小问4详解】
    若使用注射器来代替仪器I,则其优点是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进而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29.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时发现了一瓶标签缺损的溶液,如下图。为了确认其溶质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溶质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2CO3;猜想三:NaHCO3;猜想四:NaOH。
    【实验一】小明用pH试纸测得该溶液pH=9,得出结论:猜想四成立。
    (1)小王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可靠,理由是______。从实验一也可以判断出猜想______一定是错误的。
    【实验二】小红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溶液中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小红认为猜想二正确。
    (2)小王认为该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_。
    【查阅资料】常温下,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分析与结论】从查阅资料显示的数据,结合药品的标签。
    (3)你认为猜想______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得出结论】猜想二正确。
    (4)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Na2CO3和NaHCO3在生活中被称为“苏打兄弟”,其中NaHCO3在生活中可用来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29. ①. 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也显碱性 ②. 一
    30. 碳酸氢钠溶液遇到盐酸也会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31. ①. 三 ②. 常温下,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6g,无法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碳酸氢钠溶液
    32.
    33. 作发酵粉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也显碱性,所以不能确定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②氯化钠溶液呈中性,pH=7,该溶液pH=9,所以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猜想一一定错误;
    【小问2详解】
    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遇到盐酸,都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不能确定一定是碳酸钠溶液,猜想二不一定成立;
    【小问3详解】
    由查阅资料可知,常温下,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6g,所以该温度下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不可能达到12%,所以猜想三一定错误;
    【小问4详解】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反应物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条件是常温,生成物是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问5详解】
    碳酸氢钠的用途有作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
    五、计算题(6分)
    30. 为测定某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同学取CuSO4溶液100 g,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共用去NaOH溶液80 g,过滤,得到滤液175.1 g。请计算:
    (1)该反应生成沉淀________g;
    (2)该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答案】(1)4.9
    (2)设100 g CuSO4溶液中所含CuSO4的质量为x。
    CuSO4+2NaOH===Cu(OH)2↓+Na2SO4
    160 98
    x 4.9 g
    = x=8 g
    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8%
    答:该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答题空1】4.9
    【答题空2】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进行的有关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沉淀的质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列式计算,根据生成Cu(OH)2沉淀的质量可求出参加反应的CuSO4质量,进而可求出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0g+80g﹣175.1g=4.9g
    (2)设100g CuSO4溶液中所含CuSO4质量为x
    CuSO4+2NaOH═Na2SO4+Cu(OH)2↓
    160 98
    x 4.9g
    x=8g
    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8%
    【点睛】化学反应中所有质量关系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在阳光下,湿衣服容易晾干
    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B
    金属很难被压缩
    金属原子间没有间隔
    C
    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
    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
    醋是酸的,糖是甜的
    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温度(℃)
    20
    40
    60
    80
    100
    石膏
    0.32
    0.26
    0.15
    0.11
    0.07
    胆矾
    32
    44.6
    61.8
    83.8
    114
    物质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21.8
    9.6

    相关试卷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三美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解析):

    这是一份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三美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三美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三美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二)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2年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二)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化学pdf、9年级化学模拟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三)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2年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三)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化学pdf、9年级化学模拟三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