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湖南省长沙市北雅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C1~35.5 Mn~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植物的光合作用B. 冰雪消融
C. 钢铁生锈D. 食物变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植物光合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转化为有机物,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冰雪消融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食物变质过程有毒素形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金刚石切割玻璃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生石灰作干燥剂D. 石墨用作电极材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金刚石用于切割,应用的是金刚石的硬度大,是物理性质;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应用的是干冰升华吸热是水蒸气冷凝成水滴,是物理性质;
C、生石灰做干燥剂是应用了生石灰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D、石墨制作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物理性质;
故选C。
3. 规范的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出液体体积B. 加热液体
C. 点燃酒精灯D. 检验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详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因此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若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4.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描述的实验现象错误,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描述的实验现象正确,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描述实验现象错误,不符合题意;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描述的实验现象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5.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空气中含有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B.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21%
C.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 空气质量级别越低,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好,空气越清新
【答案】B
【解析】
【详解】A、空气中含有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故A正确;
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不是质量分数,故B错误;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常用稀有气体制造电光源,故C正确;
D、空气质量级别越低,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好,空气越清新,故D正确;
故选B。
6.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春天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B.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C. 夏天汽车轮胎爆炸——轮胎内气体分子变大
D. 氧气加压降温可以变成淡蓝色的液氧——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春天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从而芳香四溢,选项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
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氧气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选项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
C.夏天汽车轮胎爆炸是因为轮胎内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选项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
D.氧气加压降温可以变成淡蓝色的液氧,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降温加压后分子间间隔变小,分子运动速度减慢,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选项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
故选C。
7. 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其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所以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则可推出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是具有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
【详解】②和④是具有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其化学性质相似,故选C。
8. 维生素 A 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加快人体新陈代谢等功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它的化学式为 C20H30O。下列关于维生素 A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维生素 A 含有 51 个原子B. 维生素 A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维生素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6gD. 维生素 A 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0:30:1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维生素A由分子构成,每个分子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描述错误,故A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维生素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
C、根据化学式,维生素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单位“1”,不是“g”,故C错误;
D、维生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故D错误;
故选B。
9. 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空气污染原因之一
D. CO2与C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所以古代书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长时间不变色,故A正确;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是因为他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B正确;
C、二氧化碳是空气成分之一,所以二氧化碳的排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可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故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故D正确。
故选C。
10. 关于燃料及其利用的相关知识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把煤块制成蜂窝煤,能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 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
C. 室内着火,要立即打开门窗
D.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A、把煤块制成蜂窝煤,能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料更充分燃烧,故A正确;
B、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开窗通风,不能使用任何火源或电器,否则易引起火灾,故B错误;
C、室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可能导致新鲜空气进入,会使得火势更猛烈,故C错误;
D、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使其低于着火点,着火点属于物质固有属性,不会因为浇水而降低,故D错误;
故选A。
11. 建立“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某火箭在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反应的微粒种类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有3种氧化物B.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 该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则该反应中只有四氧化二氮和水2种氧化物,故A说法错误;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故B说法错误;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说法错误;
D、该反应中含氮的化合物转化为氮气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所以该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2. 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物质Y一定是单质
B. 反应后物质Q质量为12 g
C. 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5: 4
D. 物质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未知数值为:20+2+1+37-15-32-1=12,反应后X、Q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Y质量增大,是生成物,即X、Q反应生成Y,因此Y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20g-15g):(37g-12g)=1:5,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反应前后Z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睛】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楼道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B. 夜晚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找原因
C. 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进去应打开手电筒,以保证安全
D. 电线老化着火,马上用水浇灭
【答案】A
【解析】
【详解】A、楼道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正确;
B、夜晚天然气泄漏,开灯可能会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错误;
C、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应该进行灯火实验,看看氧气浓度大小,错误;
D、电线老化着火,用水浇灭容易引发触电事故,错误;
故选A。
14. 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到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可能含有铜和锌
B. 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
C. 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
D. 滤液的颜色可能为浅绿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镁>锌>铁>氢>铜,锌不能与硫酸镁反应,锌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待硫酸铜反应完全,锌还有剩余,锌会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若锌有剩余,则铜和铁都被置换出来,若锌在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之后,无论硫酸亚铁是否完全反应,锌完全反应,则铁也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故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无法确定锌是否有剩余,故滤出的固体必有铜和铁,可能有锌。故说法错误;
B、由A项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含有铜、铁,可能含有锌,加入稀盐酸,铁会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故说法正确;
C、因为锌会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其中的铜,同时生成硫酸锌,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锌,硫酸镁不参与反应,故一定含有硫酸镁,可能有硫酸亚铁,故说法正确;
D、由A项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有铁,但不代表硫酸亚铁完全转化为铁单质,所以滤液的颜色可能为浅绿色,故说法正确。
故选A。
15.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通入氧气后引入新的杂质,不能达到目的,故A错误;
B、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将铜和过量的铁过滤,得到纯净的硫酸亚铁,可以达到目的,故B正确;
C、氮气不和铜反应,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可以除去氧气且不产生杂质气体,可以达到目的,故C正确;
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钠可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后得到氯化钠,将二氧化锰除去了,不能达到目的,故D错误;
故选BC。
三、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9分)
16.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为了防止病毒的传播,做好自我保护,外出时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常见的口罩有棉布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活性炭口罩。过氧乙酸(CH3COOOH)能够有效灭活病毒。己知过氧乙酸为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呈弱酸性。
(1)写出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_________。
(2)过氧乙酸属于________(填“化合物”或“氧化物”)。
(3)活性炭口罩的使用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性。
【答案】16. 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17. 化合物 18. 吸附
【解析】
【小问1详解】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属于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的有: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小问2详解】
过氧乙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所以属于化合物;
【小问3详解】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够吸附杂质和异味,所以活性炭口罩的使用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17.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______。
(2)山东舰是由多块巨大的特种钢板焊接而成的。工业上用 CO 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
(2)
【解析】
【小问1详解】
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氧化铝隔离铝与其他物质反应。
故填:
【小问2详解】
CO 和赤铁矿中主要成分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故填:。
18. 金属材料的使用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桥梁建筑中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是铁的合金,钢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_______(填“大”或“小”)。
(2)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防止自行车的车架生锈,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
【答案】18. 大 19. 喷漆
【解析】
【小问1详解】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成分金属的硬度大,钢是铁合金,钢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大;
【小问2详解】
铁生锈需要和氧气、水同时接触。阻止铁和氧气、水接触可以防治生锈,所以防止自行车的车架生锈,常用的方法是喷漆,喷漆可以阻止铁和氧气、水接触,从而防止生锈。
19.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_______。
(2)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
【答案】19. 天然气 20. 煮沸
【解析】
【小问1详解】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填天然气;
【小问2详解】
煮沸可以将水中的钙镁物质转化为沉淀,故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
20. 北雅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图操作方案,结合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中含有_____(填化学式)。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加入过量Fe的目的是________。
(4)写出生成气体X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1)Fe、Cu
(2)过滤 (3)将硫酸铜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
(4)
【解析】
【分析】向FeSO4、CuSO4的废液加入过量的Fe,Fe与CuSO4反应生成FeSO4和Cu,所以固体A是剩余的Fe和置换出来的Cu,此时溶液中的成分是FeSO4,向固体A中加入适量稀硫酸,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和氢气,所以气体X是氢气,此时溶液中的成分是FeSO4,故从溶液中可回收硫酸亚铁晶体。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固体A是剩余的Fe和置换出来的Cu,故填:Fe、Cu;
【小问2详解】
通过操作a将固体和溶液分离,所以操作a是过滤,故填:过滤;
【小问3详解】
铁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加入过量Fe目的是将硫酸铜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得到纯净的硫酸亚铁溶液,故填:将硫酸铜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
【小问4详解】
根据分析,生成气体X的化学方程式是,故填:。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1.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 a 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填装置字母代号)。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若用 A 装置作发生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若用 F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______(填“b”或“c”)口通入。
【答案】(1)锥形瓶 (2)BC##CB
(3) ①.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②. b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示可知,仪器a为锥形瓶,故填:锥形瓶;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发生装置为固体加热型装置,故选B;又要求气体纯净,则收集用排水法收集,故选C。故填:BC;
【小问3详解】
用A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使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盐酸的流速从而控制反应速率;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则用F收集时气体从长管进,短管出,故填: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b。
22. 在学习了催化剂的知识以后,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催化剂产生了深厚兴趣。在用百度搜索“催化剂”时显示:“据统计,约有90%以上的工业过程中使用催化剂,如化工、石化、生化、环保等”。他们决定对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寻找新的催化剂。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猜想】氧化铁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
【实验探究】甲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1)实验一:取一定量的H2O2溶液于试管中,几乎观察不到气泡,说明常温下H2O2几乎不分解
实验二:在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W克的氧化铁,立刻产生大量气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得出结论_________。
实验三:待实验二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的剩余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并称得固体质量仍为W克。得出结论:__________。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甲同学得出结论:氧化铁能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评价】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还应设计一个实验,用来探究_________,才能确认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此观点得到大家的赞同。
【实验扩展】氧化铁与二氧化锰相比较,谁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
丙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在A试管加入用W克的氧化铁,B试管中加入W克的二氧化锰,然后分别加入等体积的同种H2O2溶液,测量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时间,见下表:
(3)结论:在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时,_________的催化效果更好。
【知识延伸】
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铜、硫酸铜、红砖粉末、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B. 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用多种不同物质作催化剂
C. 不同的化学反应可以选择相同的物质用作催化剂
D.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答案】22. ①. 氧化铁可以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度 ②. 氧化铁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没有改变
23. ①. 不正确 ②. 氧化铁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24. 二氧化锰 25. D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Wg 氧化铁粉末,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说明加入氧化铁后产生氧气的速度加快了很多,说明氧化铁加快了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
实验三将试管里的不溶物滤出,并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质量仍为Wg,说明了反应前后氧化铁质量不变;
【小问2详解】
不正确;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所以不仅考虑反应前后氧化铁质量不变,还需要考虑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小问3详解】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当双氧水浓度相同时,向其中加入等质量的二氧化锰和三氧化二铁,发现生成等量的氧气所需要的时间二氧化锰更少,故加二氧化锰的双氧水产生氧气的速率快;
【小问4详解】
A、根据相关资料可知,催化剂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作用重大,说法正确;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用多种不同物质作催化剂,说法正确;
C、不同的化学反应可以选择相同的物质用作催化剂,说法正确;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一定是加快,说法错误;
故选D。
五、计算题(6分)
23. 某校实验室工作人员欲测定某氯酸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现取28g该样品与4g二氧化锰混合,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杂质不发生反应),最后剩余22.4g固体,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
(2)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请写出详细计算步骤)
【答案】23. 9.6
24. 解: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答: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解析】
【小问1详解】
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固体质量的减少,就是生成氧气的质量,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8g+4g-22.4g=9.6g。
小问2详解】
见答案。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15
32
1
未知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
CO
通入氧气,点燃
B
FeSO4溶液
CuSO4溶液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D
MnO2固体
NaCl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浓度
时间/min
催化剂
30%H2O2溶液
15%H2O2溶液
5%H2O2溶液
加入wg二氧化锰
0.2
0.8
2.0
加入wg氧化铁
7.0
9.0
16.0
湖南长沙市北雅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长沙市北雅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实、北雅、长雅三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实、北雅、长雅三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