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设计
展开(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重要性质,是贯穿酸、碱、盐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既建立了酸和碱之间的联系,又为盐与复分解反应奠定了基础。同时还为高中学习中和滴定做准备,尤其重要的是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因此,在课程标准中,中和反应体现在两个一级主题里,既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又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中复分解反应的典型反应,学习本节内容能使学生能充分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综合起来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本节课安排在常见的酸和碱之后,学生在有了酸、碱性质的基础之上再来学习本节课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为下一节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重新构建。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概念。
2、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3、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一些方法。
2、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提高自身科学素养。
(三)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反应实质的理解。
二、学生学情分析
通过前三节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了一些常见的酸和碱。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并且知道了强酸、强碱具有腐蚀性,知道了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学会了在实验中正确操作,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他们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许多酸碱溶液混合后因为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可能会抱有疑惑,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也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从离子角度初步理解中和反应容易发生的原理,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为高中化学中学习酸、酸性氧化物、酸式盐与碱、碱性氧化物等物质的性质,以及“离子反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生活中的一些中和反应的应用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主要由学生自学来完成,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玻璃片、pH试纸等
实验药品:水、NaOH溶液、Ca(OH)2 溶液 盐酸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等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等
五、学习方式: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举出常见的酸和和碱,他们有什么共性?
(2)酸碱与指示剂有怎样的作用。
(3)情境导入:引入夏天蚊虫叮咬后,采取不同缓解疼痛的方法,感受到酸碱发生了反 应,引入酸碱反应的话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设计意图:复习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教学:
(1)酸碱中和反应
演示:
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启发学生思考:实验中无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呢?酸与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果发生反应会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探讨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设计意图:生成本节课最核心的问题,激起学生对本课题的探究兴趣。
启发引导:
分析问题:实验中没有明显的变化,是否就能下结论说:酸和碱之间不发生反应呢?当然不能,我们前面学过的一些反应也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比如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以及刚学过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显然这个实验方案不能判断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还需要从刚刚学过的酸和碱的性质中找到可以借用的指示剂。引导学生判断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不能只根据没有明显的现象就轻易下结论说反应不进行,同时也教育学生看问题不能只停留于表面。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学生活动:组间讨论,各个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劣。
根据实验台上所提供的试剂,自主设计选用合适的方案来证明NaOH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学生的设计方案可能有:
方案一:
滴酚酞溶液 滴加稀盐酸
稀NaOH溶液(无色)→→→→→→溶液变红→→→→→→→→→→溶液红色变无色,
振荡 振荡
方案二:
滴酚酞溶液 滴加稀NaOH溶液
稀盐酸(无色)→→→→→→→→→溶液无色→→→→→→→→→溶液无色变红色
振荡 振荡
方案三:
滴石蕊溶液 滴加稀盐酸
稀NaOH溶液(无色)→→→→→→溶液变蓝色→→→→→→→→→溶液变紫色
振荡 振荡
方案四:
滴石蕊溶液 滴加稀NaOH溶液
稀盐酸(无色)→→→→→→→→→溶液变红色→→→→→→→→→溶液变紫色
振荡 振荡
设计意图:学生从较不完善的实验设计到完善的实验设计,通过推敲,让学生体会到探究是一个趋近完美的过程。
教师 :征求和暗示其它方案,验证酸碱之间发生了反应。此过程的设计主要落在酸和减的通性的基础上,如果不能得到酸或碱存在的现象,则证明酸和碱反应了。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
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溶液颜色和pH值的变化
教师分析并【板书 】HCl﹢NaOH = NaCl ﹢H2O
发问: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反应吗?
让学生完成Ca(OH)2 和 HCl 的反应实验。
设计意图:寻找普遍规律。
学生仿写:Ca(OH)2 + HCl = ?
NaOH + H2SO4 = ?
得出结论:酸和碱可以发生中和反应
(2)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发问:在酸和碱混合时到底溶液有哪些变化?
教师播放: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视频,使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和反应的实质。
学生观看并思考
盐酸、NaOH溶液中的微粒:HCl=H++Cl-,NaOH=Na++OH-
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盐酸中的H+与NaOH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了H2O分子。盐酸中的Cl-与NaOH溶液中的Na+在反应前后不变。
老师板书:中和反应的实质:H++OH-= H2O。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中和反应为什么很容易发生有了深刻的理解。
(3)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过渡: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阅读课用本,归纳应用
学生阅读:阅读相关内容自学,讨论交流,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看书,通过问题自己找出知识点。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把课堂引向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
思维训练:重在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既与中考试题链接,又训练了学生的能力。又为归纳中和反应过程溶液的变化打下基础。
拓展延伸,反思总结
挑战自我:中考真题演练,在中考真题的基础上归纳溶液酸碱度是可以改变的,其中包括稀释和中和反应。
七 小结:让学生谈本节课收获,学到了什么?提高了什么认识?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总结,由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和方法情感上的收获。根据学生回答再点拨。这样鼓励了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对中和反应实质及中和反应的广泛应用的认识,进行自评与互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八 课后作业:
写出要求的中和反应的方程式,巩固新知,提高动手能力。
填写课后习题,回归课本,巩固基础,拓展思维。
九、板书设计
7.4 酸碱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1、定 义:酸跟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 表达式:酸 + 碱 ==== 盐 + 水
3、实 质:H++OH-==== H2O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广泛应用
1、改变土壤酸碱性;
2、处理工厂废水:
3、用于医药;
4、用于日常生活: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4614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4614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演示实验一,演示实验二,演示实验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4614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a>,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播放视频,学生实验,学以致用,教师总结,交流共享,复活李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