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5.无言之美课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440246/0-17095733119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5.无言之美课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440246/0-170957331201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5.无言之美课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440246/0-170957331206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5.无言之美课件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440246/0-170957331212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5.无言之美课件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440246/0-170957331215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5.无言之美课件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440246/0-170957331217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5.无言之美课件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440246/0-1709573312196/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5.无言之美课件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440246/0-17095733122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无言之美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在陶渊明的眼中那黄昏东篱下的菊花最美在周敦颐的眼里那一池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最美,在郑板桥的心中那一株株迎风挺立、柔韧刚强的竹石最美。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道德经》
越好的音乐越寂静无声,越好的形象越飘渺无形。 解释:人的听觉是有范围的,超出范围的声音人是听不到的,小于范围听不到,大于范围也听不到。宇宙的形状无法用人的所见所闻去描述,因为这样大的形象就是无形。
这是由老子提出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意在推崇自然的、而非人为的美。
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翻译家。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此外,他的《谈文学》、《谈美书简》等理论读物,深入浅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有《朱光潜全集》。
意蕴( ) 附丽 姑且 笼统 蛾眉( )寂寥( ) 谚语 缥缈( )擒住( )顷刻( )颦( )铢两悉称( )栩栩如生( ) 信手拈来( )
心旷神怡 轻描淡写 目不忍睹
【意蕴】所包含的意思。【笼统】缺乏具体分析,不明确;含混。【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目不忍睹】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
快速朗读课文,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无言之美”的。
一、引出话题(第1-2段):孔子与学生的对话引出话题——无言。二、分析问题(第3-12段): 1.(第3-7段)阐述言意的关系,提出言不尽意的现点。 2.(第8段)以相片和图画对比论证言不必尽意的“无言之美”。 3.(第9段)以文学作品的意蕴美为例的证明“无言之美”。 4.(第10段)举音乐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5.(第11-12段)举雕塑的含蓄不露论证“无言之美”三、解决问题,归纳论点(第13段):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 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1、文章开头引述孔子和子贡的对话,有什么作用?2、作者从哪些方面将相片和图画进行对比分析?其作用是什么?3、文章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具体句子加以分析。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文:孔子说:“我想不说话。”子贡说:“您如果不说话,谁教我们呢?”孔子说:“天说过什么?天不说话,照样四季运行,百物生长,天说过什么?”
首先,文章引述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这一话题,从而展开了对“无言之美”的论述; 其次,以这一事例为引入,故事性强,易于理解,也起到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抄下)
1、文章开头引述孔子和子贡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2、作者从哪些方面将相片和图画进行对比分析?其作用是什么?
作者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一是哪一个更“和自然逼真”,二是哪一个引起的美感更浓厚。通过对比,说明了尽管相片能更逼真、完整地反映实物,而图画只是选择性的、理想化的表现,但图画比相片所引起的美感更浓厚,这就通过对比说明了“言不必尽意”所带来的“无言之美”。
2、作者从哪些方面将相片和图画进行对比分析?其作用是什么?(第8段)
主要是举例论证的方法。(抄下)
3、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具体句子加以分析。(第9段)
作者通过《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陶渊明的诗、钱起的诗、陈子昂的诗、李白的诗、杜甫的诗为例,论述了文学作品言不尽意,也不必尽意的观点。
文学上的“无言之美”:
言不尽意,也不必尽意
怨情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后出塞杜甫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 壮士惨不骄。
晚霞映照迎风招展的军旗,战马与萧萧朔风呼应嘶鸣。一望无际的沙原排列着无数行军帐幕,行伍首领各自召集手下的士兵。夜空中,高高悬挂朗朗明月,军令森严,整个营地寂然无声。几声悲咽的茄声划破长空,从军壮士神情肃然,失去了往日骄纵之情。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
音乐上的“无言之美”:
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
雕塑上的“无言之美”:
本文通过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具体的艺术作品为例,分析了文学的言不必尽意,音乐的无声胜有声,以及雕刻的含蓄不露等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阐述了“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这一美学观点。
在你看到的美术作品中,听到的音乐作品中,读到的文学作品中,你有没有体会到无言之美呢?说出来大家分享一下。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无言之美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39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无言之美一等奖ppt课件</a>,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留白之处所思无限,无言之中大美永存,预习检测,心旷神怡,栩栩如生,铢两悉称,信手拈来,轻描淡写,目不忍睹,闲情逸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无言之美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39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无言之美图片课件ppt</a>,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5课无言之美,第四单元,无言之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无言之美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39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无言之美课堂教学课件ppt</a>,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字词学习,词语解释,整体感知,课文讲解,完全的传情达意,板书设计,写作借鉴,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