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6页,请用直径0,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17 分)
1.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6)题中,任选四题;在第(7) ~(8)题中,任选一题】(6分)
(1)一上高城万里愁, 。(许浑《咸阳城东楼》)
(2)闲来垂钓碧溪上, 。(李白《行路难(其一)》)
(3)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是日更定矣,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湖心亭看雪》)
(6)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7)李商隐《无题》中的“ , ”两句以春蚕、蜡烛为喻,表达对情感的坚贞执着,现在多形容对事业无限忠诚的奉献精神。
(8)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 , ”两句写出了戍边将士们虽思乡心切,但战事未平、功名未立、归家无期的复杂心理。
阅读语段,完成2~3 题。
应邀去参加一位著名画家举办的山水画展。在金碧辉煌的展览大厅里面,我仔细地欣赏着这位画家的山水画。他的每一幅作品几乎毫无二致地留出了大量的空白的地方,虚实疏密,恰到好处。他当时的一番话,也让我顿开茅sè:留白,是画家的艺术,绘画艺术需要这种“留白”空间,宝贵的生命何尝不需要“留白”呢?
给生命留白,既要有淡然看待人生的一切得失成败的心态,又要有荣辱不惊、从容不迫的定力,还要有不 máng从、知足常乐的情怀。不能在失败的道路上自暴自弃,将自己打回原地;也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被世俗的物质功利所裹挟,迷失自我。要超然于物外,享受生命本该拥有的一份恬淡心情和安逸时光。在独处或闲暇中细细品味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曼妙。
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1)不能在失败的道路上自暴(A. bà B. pù)自弃,将自己打回原地。 ( )
(2)也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被世俗的物质功利所裹挟(A. xiá B. xié),迷失自我。( )
3.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
(1)顿开茅 sè (2) máng 从
4.探究小说可以关注情节的突转。请你根据知识卡片,从下面的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人物相关经历,探究其突转的作用。(3 分))
)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①偏见和利欲是智慧的大敌。②偏见使人满足于一知半解,在自满自足中过日子,看不到 。③利欲使人顾虑重重,随意听信社会上流行的意见,看不到 。④这正是许多人的可悲之处。⑤不过,一个人 能保持住一颗童心,同时善于思考, 能避免这种可悲的结局,在成长过程中把单纯的慧心转变为一种成熟的智慧。⑥由此可见,智慧与童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实际上是一种达于成熟因而不会轻易失去的童心。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请将第下面的短语分别填写在第②句和第③句中的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A.事情的真相 B.自己的无知
(3)请在第⑤句中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为了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加深对现代诗的理解,九年级(3)班开展以“走进诗歌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7分)
(1)在活动准备阶段,此次活动的负责人面向全班同学征集活动项目建议,请你仿照甲同学和丙同学设计的活动项目,帮乙同学和丁同学设计活动项目。(2分)
甲:举办“我最喜爱的现代诗”朗诵比赛。
乙:
丙:以“我爱祖国”为主题出一期诗歌刊物。
丁:
(2)活动中,负责人让大家分享自己阅读过的现代诗,并谈谈阅读感悟。你们班的小白同学发言结束,轮到你了,你会向大家分享些什么呢? 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小白:我读过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读完这首诗后,我深刻体会到了诗人对乳母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我也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懂得感恩和回报。
(3)负责人采取了丙同学的活动建议,准备出一期诗歌刊物,并打算请研究现代诗歌的李老师 为诗歌刊物撰写卷首语,计划在本周五之前完成组稿。请你以丙同学的身份联系李老师,你会怎么说?(2分)
(4)活动的最后,负责人引用瓦尔特·本雅明的话(如下)作了总结,请你将这句话,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中。(1分)
诗歌是语言的起航
三、阅读(4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9分)
【材料一】①近年来“读经诵典”已成时尚,这种行为是对传统文化抱持“温情与敬意”,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这种动力无疑是积极的。
②不过,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能一提读经就退学读私塾,也不能陷入“读死经”的泥淖之中。如果把读经简单理解为死记硬背,却不知其意,实属本末倒置。媒体曾报道,某读经少年“花了10年时间背诵了30 万字的儒家经典,结果竟然连常用字都认不全,一篇800 字的作文错字连篇”,这是不折不扣的读经悲剧。还有人读经,以背诵了多少万字经典而自矜,时不时卖弄于公共场合,炫技于亲朋面前,这种小聪明反衬此人并未真正读懂经。
③今人读经,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认为:“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现代人读经诵典,读进去才有可能读得懂,知其深邃,跳出来才能更客观地审视经典,并在审视过程中观照内心,有选择地指导自我。对待古代经典,用业内人士的话就是做到“客观、科学和礼敬”。否则,妍媸不分,全都拿来,像鲁迅所说的那样“随手拈来,大口吞下”,把“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也当成了滋补品,后果自然是“吃得胸口痒痒的,好像要呕吐”。
④读经诵典,“怎么读”重要,“读成什么”也重要。在品味与诵读过程中,如果深切领悟到古人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品格,并能把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就意味着读出了真意,读出了滋味。
⑤“有没有印度帝国没有关系,我们可不能没有莎士比亚!”曾有英国人如是感慨。但凡对本国历史稍有了解者,都会明白民族文化的分量和意义。今天,只有我们在读经诵典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才是真的明白了读经的意义,才能谈得上传承与弘扬。
【材料二】“读经”是学习领会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但“经”毕竟是封建社会和小农经济时代的产物,其中包含许多与现代社会不适应的内容,尤其是欠缺现代科学的内容。建构现代精神家园,仅靠“读经”是不行的,还应该注重现代科学研究和教育普及。
【材料三】台湾汉学教育协会相关负责人说,经典是圣贤的著作,是从人性出发的智慧结晶,所以读“经”是一种完整的人格教育,能实现开发人性的教育目的。华东师范大学相关学者也表示,记诵是祖先流传下来的优秀教学方法,但除了背诵外,读“经”还应注重解疑释惑,记诵与理解并重,否则会使孩子置身于僵化的教育下,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读经诵典“读成什么”最重要,能体会到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就是读出了真意。
B.【材料一】第③段引用鲁迅的话,意在表明读经典要加以鉴别和取舍。
C.为更好地建构现代精神家园,应树立“读经”的主导地位,辅以现代科学研究和教育普及。
D.记诵是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读“经”时应先记诵,这样能更好地理解经典内容。
8.阅读【材料一】,用自己的话概括其中心论点。(2分)
9.上述三则材料共同关注了什么社会现象? 请结合三则材料,归纳其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1 分)
六谷糊
蒋冬青
①五六岁那会儿,妈妈带我去做观音会。那时穷,席上没有肉,全是各家各户凑的山粉、山茅、六谷子做的菜。现在只记得有一大脸盆六谷糊,甜甜的,乳糯糯的,我特别喜欢吃,常常吃得肚子像葫芦。妈妈讲,观音娘娘最心疼穷人,让江心洲长出了六谷子,不让穷人饿死。
②回来的路上,妈妈放火烧掉地里的杂草,要种六谷子了。火光映红了江面上的白帆。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江心洲因为还有六谷糊吃,常常有江南江北逃荒的人来要饭。
④一天,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对我妈妈说她不是要饭的,是给人做针线活儿的,只要给口六谷糊吃就行。妈妈看她和善端庄的样子,把她请进屋里,用大海碗装了一大碗六谷糊,让她慢慢吃。妈妈讲:“你先在我家住下。没有好的,六谷糊管你吃饱。回头我帮你一家一户地问,问好了活儿你再去做。”
⑤她的针线活儿果然不错,还会给小孩做新衣。妈妈替她对人家说,除管六谷糊以外,还应每天付点儿工钱,随便给。因为农活儿多,许多人家都请她做针线活儿。她睡在我家,晚上给我和妹妹每人都缝了新衣。妈妈要付她工钱,她说什么也不要。于是,妈妈让我们认她做大姨。
⑥半年后,大姨被家里人接回去了。临走的时候,她瞒着妈妈把挣的工钱扣在碗里留下了,还对妈妈千恩万谢。妈妈说:“要谢,你就谢六谷糊。”
⑦1949年秋天,解放军渡江南下。太阳照在晚秋的六谷秆上,六谷散发着清香。
⑧“妹子……”有人叫妈妈。妈妈转头一看,把手中盛六谷子的篮子扔在地头,去迎接大姨。大姨身穿军装,打着绑腿,腰束皮带,挂着手枪,好不威武。她把战马的缰绳递给我,自己跨过田塍,扶起篮子,一根根地捡拾撒在地头的六谷棒子。“她大姨呀,你是解放军啦,不是做针线活儿的?”妈妈边说边马前马后地相起马来,“这马,咋这么瘦? 皮包骨头! 哎哟,背上的肉都烂了! 畜生通人性。马呀马,这疼痛要多大忍劲儿啊!”
⑨这是一匹黑色的战马,虽然伤痕累累,但它仍挺胸昂首,不屈地瞪着双眼。 “这马叫‘黑旋风’,在三大战役中一路驮炮,走到了这里。”大姨走到马前,爱怜地抚摸着它的鬃毛说,“妹子,你过去对我说六谷糊沾着神气,这马就交给你了,用六谷糊把我们这大功臣调养好吧。”
⑩妈妈弯腰在地头拔起一大把车前草,在水沟里洗去泥土,用嘴一口一口地嚼烂,敷到马的伤口上,又脱下自己的褂子,扎好,说道:“没问题,明年交给你膘肥体壮的‘黑旋风’!”大姨夸妈是烧荒的火,在她面前就没有荒芜和颓废。
⑪大姨说妈妈掩护了她的行动,是渡江战役的功臣。妈妈同大姨絮絮叨叨地说了一个晚上,说得最多的是大黑马的故事。妈妈被大黑马的故事感动了,向大姨隐瞒了家里的困境。
⑫那时接连两年长江发大水,家里只收了一些晚秋玉米,顿顿半是野菜半是糊糊地艰难度日。
⑬妹妹出生时,妈妈产后虚弱,奶水不够,妹妹日夜啼哭。那时候,红糖买不到,只能给妹妹喂
开水。喂多了,妹妹就呕吐。妹妹一天天变得瘦弱。妈妈说:“孩子要调养!晚秋收了百来斤六谷子,全留给孩子吃。大人吃山芋和白萝卜。”妈妈筛下六谷子细粉,煮成稠度适中的六谷糊,用小勺予慢慢地喂妹妹。
⑭这当口儿,“黑旋风”来了。妈妈说:“女儿和马都是我的心头肉,都要调养好。”
⑮“哎呀,哎呀……”每天晚上,安顿好我和妹妹,妈妈就推石磨,磨六谷粉;天不亮,又掌灯煮六谷糊,满满一盆,分给妹妹和马吃。妈妈挖草药给马敷伤口,经常给马洗澡、刷毛,还让我牵着它,到江边吃最嫩的草……三九隆冬,妈妈和爸爸合计,马越冬的粗饲料——六谷子,大姨从县里派人送来了二百斤,精打细算,也差不多够。
⑯妈妈说:“它曾被日本鬼子俘获过。鬼子要它跪下身子驮炮,它竖起前蹄昂首咆哮,宁死不跪。后来,它挣脱缰绳,跑回了八路军驻地。在辽沈战役中,另一匹战马落到国民党军队手里,敌人要枪杀它吃肉,黑马奋蹄冲入敌阵,踏伤敌人,救回了战友。”
⑰妈妈说:“我们要让它重振雄风!”
⑱漫长的冬天过去了,“黑旋风”已经被妈妈调养得膘肥体壮。这天早晨,东边出现了火烧云,朝霞好像燃烧的火焰。我们将“黑旋风”交给了大姨。大姨抚摸着马鬃毛,赞不绝口,继而翻身上马。“黑旋风”一声长鸣,奔腾而去。我们一家人欣喜地看着它在“火焰”中扬蹄飞奔……
(有删改)
10.请阅读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妈妈和大姨交往的几件事。(4分)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②半年后:
③1949 年秋天:
④冬天过去后的某一天:
11.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太阳照在晚秋的六谷秆上,六谷散发着清香。(该句有什么作用?)(2分)
(2)妈妈同大姨絮絮叨叨地说了一个晚上,说得最多的是大黑马的故事。(加点的“絮絮叨叨地”能否删去? 为什么?)(2分)
12.从全文来看,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简要概括。(4分)
13.文章第⑱段是如何表现“黑旋风”重振雄风的? 请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角度简要分析。(4分)
14.关于本文题目,有人认为“黑旋风”比“六谷糊”更恰当,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好? 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理由。(可从情节、人物形象、情感、主题等角度分析)(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 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宋春华,光绪十二年武进士,授蓝翎侍卫,联军①内犯,春华守城南。枪中春华左股,众欲退,春华负创大呼曰:“今夕之事,有进无退!”众争夺敌,死伤甚众,敌毕登城,乃仰天叹曰:“吾志不遂,负国恩矣! 然自接战以来,杀敌过当,今日之死,亦无所恨。”以首触陴②,死,年三十五。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①联军:指1900 年侵入中国的八国联合军。②陴(pí):女墙,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是传统的防御建筑。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 (2)贤者能勿丧耳 ( )
(3)枪中春华左股 ( ) (4)吾志不遂 ( )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所欲有甚于生者 受地于先王
B.舍生而取义者也 足肤皲裂而不知
C.今夕之事 人皆有之
D.以首触隩 醒能述以文者
17.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分)
(2)然自接战以来,杀敌过当,今日之死,亦无所恨。(2分)
18.【乙】文中宋春华的行为能否证明【甲】文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19~20题。(4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9.请赏析“为赋新词强说愁”中“强”字的表达效果。(2分)
20.小白读完这首词后,觉得下片比上片表达的情感更浓郁,请你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2分)
四、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①成功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已竭尽全力。
②人生中有些事情你不竭尽全力去完成,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出色。
③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 6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6页,请用直径0,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示例, B A, ①, 第⑦段写老人“这点儿怪脾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某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