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期末检测卷01(基础练)(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期末检测卷01(基础练)(原卷版+解析)第1页
    (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期末检测卷01(基础练)(原卷版+解析)第2页
    (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期末检测卷01(基础练)(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期末检测卷01(基础练)(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期末检测卷01(基础练)(原卷版+解析),共36页。
    期末测试卷01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90分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50分)1.镶嵌显性是指一对基因中的两个等位基因都表达(每个等位基因的表达都会产生相应的性状),但同一个体中两者表达的部位不相同。已知瓢虫的翅色为镶嵌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缘型纯合子与均色型纯合子杂交,得到的F1均为新类型(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F1自交产生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B.F1自交可以得到3种表现型的后代C.P代正交和反交得到的F1的表型不同D.若将F1与P代均色型回交,可以得到黑缘型的后代2.下列有关遗传的基本概念或说法正确的是(    )A.性状分离是指杂交后代同时出现两种性状的现象B.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实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C.等位基因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可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的一对基因D.两只黑猫(Aa)杂交,产生白猫(aa),不是发生基因重组的结果3.金鱼草雌雄同株但不自花授粉,其花色和叶型分别受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选择纯合红花宽叶和白花窄叶杂交,F1呈现粉红色花窄叶,F1随机授粉得F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F1特殊花色的出现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F1随机授粉后,F2粉红花中窄叶所占比例为C.欲判断某红花宽叶植株是否为纯合子,可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D.若F2叶型和花色均符合分离定律比例,仍不能判断两种性状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4.为研究吸烟对生殖的损害,科研人员连续5天对雄性小鼠注射香烟烟雾提取物,结果如下:注:MDA可引起染色体畸变,SOD酶可减少MDA合成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可能是造成精子畸形的原因之一B.机体可能通过提高SOD酶活力对香烟烟雾提取物产生防御C.MDA含量的增高说明SOD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有限D.吸烟对亲代细胞染色体的损伤不会遗传给后代5.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除了原始生殖细胞发生减数分裂,其他所有细胞均只发生有丝分裂B.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复制次数相同,染色体的复制次数不同C.与有丝分裂不同,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的阶段D.与减数分裂不同,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没有重要意义6.关于性染色体起源,有假说认为“性染色体是由常染色体分化来的”(如下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支持该假说的是(  )A.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X和Y染色体可以联会B.部分生物的X染色体上存在重复基因C.果蝇的X和Y染色体上都存在控制刚毛的基因D.控制雄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在体细胞中只有一个7.果蝇的体色(B、b)和毛形(F、f)分别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两个亲本杂交组合繁殖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杂交组合乙的后代没有雌性个体。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A.毛形基因(F、f)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直毛为显性B.体色基因(B、b)中黑身为显性,其中含b基因的雄配子致死C.组合乙没有雌性的原因是亲本产生的同时含有f和b的雄配子致死D.为准确探究致死原因可以用BbXfY与黑身雌性个体交配后,观察子代性别及比例8.科学家从活的S型肺炎链球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与活的R型菌混合,并进行悬浮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其中的DNA组分能够把R型菌转化为S型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实验提取的DNA需要用32P进行标记C.从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提取的DNA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D.该实验过程中,R型菌发生基因重组后转化为有荚膜的S型菌9.科学家首次在人体活细胞内发现了一种新的DNA结构——DNA纽结(如图)。这表明除了双螺旋结构外,人类DNA还拥有更复杂的结构,下列有关DNA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通过荧光标记法对“DNA纽结”所在区域进行定位B.构成DNA的每个脱氧核糖都同时连接2个磷酸基团C.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了DNA的基本骨架D.“DNA纽结”由C、H、O、N、P元素组成10.下列关于碱基对替换导致基因结构改变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若模板DNA一条链上的一个G变成了C,经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1/2B.若模板DNA一条链上的一个C脱去氨基变为U,经n次复制后,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DNA占1/2nC.若模板DNA一条链上的一个G变构为烯醇型G+且与T配对,经2次复制后,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DNA占1/4D.若模板DNA经n次复制后,某个DNA一条链上的一个C突变为T,经2次复制后,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DNA占1/2n+111.太平洋西北部的一种海蜇能发出绿色荧光,这是因为该种海蜇DNA分子上有一段长度为5170个碱基对的片段——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基因实验表明,转入了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鼠,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也能像海蜇一样发光。该资料不能表明(  )A.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可以从一种生物个体转移到另-种生物个体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D.DNA的任意片段都能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控制性状12.真核生物转录形成前体RNA,再通过剪接将其中不需要的片段去除,最后形成具有正常功能的mRNA。如图是S基因的表达过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过程①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需要RNA聚合酶参与解旋和连接B.过程①②④中,均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C.过程③中一条mRNA链可结合多个核糖体以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速率D.过程④为分解异常的mRNA以阻止异常蛋白的合成,该过程需要RNA酶的参与13.2019新冠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RNA)病毒,因其高传染率、高致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新冠病毒主要依靠其囊膜上刺突蛋白S识别呼吸道上皮细胞膜表面的ACE2受体蛋白,进而入侵人体肺泡及呼吸道上皮细胞。RNA复制时,先以+RNA为模板合成—RNA,再以—RNA为模板合成新的+RNA,其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新冠病毒在肺泡内增殖时,RNA复制酶是由宿主细胞DNA指导合成B.新冠病毒的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碱基A与T的配对C.+RNA的嘧啶碱基数与—RNA嘌呤碱基数相等D.新冠病毒不能入侵皮肤表皮细胞,可能是皮肤表皮细胞膜上缺乏ACE2受体14.某种实验小鼠的黄色体毛(B)对黑色体毛(b)为显性,纯种黄色体毛的小鼠与纯种黑色体毛的小鼠杂交,F1小鼠表现出一系列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过渡类型。研究表明,B基因的某段序列具有多个可发生甲基化修饰的位点,其甲基化程度越高,B基因的表达水平越低。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F1小鼠的基因型都是BbB.B基因的甲基化修饰需要相关酶的参与C.发生甲基化修饰的位点越多,B基因的表达受到的抑制越明显D.甲基化修饰改变了B基因中碱基对排列顺序,导致性状改变15.一些扁平的稠环分子,如原黄素、溴化乙锭等染料,可插入到基因内部的碱基对之间,称为嵌入染料。嵌入染料插入基因某些位点后将碱基对间的距离撑大约一倍,正好占据一个碱基对的位置,导致两条链错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该变化 B.该变化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C.突变后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D.变化后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16.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运用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即采用一定的方法,使精子的遗传物质失活,再以这种精子激活卵子,但精子不参与受精卵的形成,卵子仅依靠雌核面发育成胚胎的技术)、性别转变等技术大量培育了三倍体雌鱼。该技术先通过伪“受精”让甲鱼(Rr)卵原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待细胞分裂到减数第二次分裂时进行冷冻处理,之后细胞发育为成体二倍体乙鱼,再对部分乙鱼进行性反转获得丙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冷冻休克的作用是阻止甲鱼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B.冷冻休克技术并不是100%成功,所以要对DNA进行碱基测序来鉴定成体鱼的染色体倍数C.乙鱼的基因型为RR或rr或Rr,性别为雄性D.将乙鱼与丙鱼杂交,取受精卵进行冷冻休克处理,即可培育出三倍体鱼17.β0地中海贫血症是指由β-珠蛋白基因突变导致不能合成β-珠蛋白而引起的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症。一对正常夫妻生育过一个患β0地中海贫血症的女儿,为了避免第二个孩子患病,二者进行了基因诊断。如图甲为两个基因结构示意图,图乙为相应个体中相关染色体片段用PstⅠ酶处理后得到的DNA片段电泳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珠蛋白基因发生的变异可在显微镜下观察B.图乙中的n片段比m片段多0.7kbC.基因诊断属于遗传咨询的一个环节,可以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D.若该对夫妻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1/418.图为人类的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在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B.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则Ⅲ3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2C.若Ⅲ6患病,此病一定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若此病为隐性遗传病,则图中所有正常个体均为杂合子19.关于生物进化,只能靠运用证据和逻辑来推测。下列与进化有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寻找依据C.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方面的研究为解释适应和物种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D.“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能作为生物都有共同祖先的论据20.自然选择有三种类型,①稳定选择:把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淘汰,保留中间类型;②分裂选择:把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按照不同方向保留,淘汰中间个体;③单向选择:在种群中保存趋于某一极端变异个体,淘汰另一极端变异个体。三种自然选择类型建模分别对应图1~3。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①与进化起点最相似,则进化过程中生存环境最稳定的可能是①B.②中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可能形成两个物种C.三种自然选择类型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③中种群发生的不定向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21.非洲干旱环境下生长的金合欢,是具有长达10厘米尖刺的高大树种,尖刺减少水分散失的同时又可抵御动物的啃食。长颈鹿有长达45厘米的舌头,柔软细长的舌头加上长长的脖子可以轻松吃到被尖刺覆盖的金合欢嫩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金合欢的尖刺和长颈鹿的长舌头都是生物适应性的表现B.生物适应性的形成离不开遗传、变异与环境的相互作用C.非洲干旱环境使金合欢出现适应性性状并遗传给后代D.当环境发生改变后,长颈鹿的适应性有可能变得不适应22.大象生长着特别长的上门齿,俗称的象牙。非洲象体型较大,雌象和雄象都长有象牙。自然条件下非洲象的雌性个体约有3%不长象牙。19世纪人类为了索取象牙,大量猎杀非洲象,目前非洲象的雌性个体约有15%不长象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雌性非洲象不长象牙个体数量的增加是人工选择的结果B.长象牙和不长象牙的全部雌象的所有基因组成了基因库C.不长象牙和长象牙的雌性非洲象属于同一个物种D.禁止猎杀非洲雌象,将使雌性非洲象中不长象牙的个体所占比例稳定在15%左右23.除草剂草甘膦能通过抑制E酶的活性导致植物死亡。某地连续多年使用草甘膦后,黑麦草对草甘膦的抗性提高了10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上述事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B.黑麦草对草甘膦的抗性可能与使用除草剂导致E酶基因突变有关C.草甘膦使用期间,黑麦草种群草甘膦抗性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D.若该地区持续使用草甘膦,多年以后可能会有新的物种形成24.肠杆菌科细菌是分布最为广泛的病原致病菌之一,在宿主抵抗能力下降时可转变为条件性致病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着较广的抗菌谱及较强的抗菌性,但随着广谱抗菌药物不科学的用法用量,导致出现大量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且CRE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膜孔蛋白是主要由跨膜蛋白所构成的孔道,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能被允许通行,进而发挥抗菌效果B.若磷霉素能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的早期阶段,则有利于药物在菌体内富集,可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C.有的禽畜养殖者将抗生素添加到动物饲料中,能促进耐药菌的增加D.CRE的耐药率逐年上升,是因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科学的用法用量导致细菌耐药基因的产生,使耐药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增多25.中国境内生存着四川大熊猫和陕西大熊猫两个亚种,前者更像熊,后者更像猫。两者虽然是近亲,但它们近30万年来一直处于地理隔离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两地区大熊猫在形态方面的适应性特征是环境选择下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形成的B.两地区大熊猫的形态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C.两地区大熊猫的形态差异是长期种群内个体间、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加快同一区域内大熊猫碎片化小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有助于减少遗传衰退的问题二、综合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26.香豌豆的花色有红色、粉色、白色三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 b) 共同控制, 其因 控制红色素合成 (和的效应相同), 基因为修饰基因, BB 使红色素完全消失, Bb 使红色素颜色淡化(表现为粉色)。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 实验结果如下:第一组: P:白花红花→F1粉花 F2红花∶粉花∶白花=1∶2∶1第二组: P:白花红花→F1粉花F2红花∶粉花∶白花=3∶6∶7(1)分析可知, 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________定律,在第一组中,亲本白花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在第二组中, F2白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 若F1粉花进行测交,则子代中粉花的比例为________。(3)现只有一株红花植株, 请设计一种简単的方法探究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要求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和结论。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某种植物花瓣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研究其遗传机制,科学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 ♀紫花植株(1株)×♂紫花植株(1株)→F1 ♀紫花植林(901林); ♂系化株(455株)和蓝花植株(448株)实验二: ♀紫花植株(1株)×♂蓝花植株(1株)→F1♀潭紫花植株(676株)和红花植株(222株): ♂紫花植株(673株)和红花植株(225株)实验三: ♀紫花植株(1株)×♂紫花植株(1株)一F1♀潭紫花植株(678株)和红花植株(222株); ♂紫花植株(337株)和蓝花植株(339株)、红花植株(113株)、白花植株 (111株)回答下列问题(1)A、a基因位于______(1分)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_____。该种植物与花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1分)种。(2)实验二雌性亲本成熟的叶肉细胞内 A 基因数是______(1分)个,杂交产生的F1雌性个体中纯合子占____(1分)。(3)实验三中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1分)。让实验二中F1紫花雌性个体与实验三中F1雄性个体随机交配,则子代中蓝花雄株占_____(1分)。(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实验二的过程。______28.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是分子遗传学的重要研究材料。当T2感染大肠杆菌后,会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和表达。20世纪50年代,“谁是DNA和蛋白质之间的遗传信使”存在两种学说:克里克认为核糖体中稳定的rRNA就是信使,简称为“rRNA假说”。1948年有科学家报道,当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会立即产生大量不稳定的RNA,且位于核糖体处合成蛋白质。布伦纳等科学家据此认为rRNA不是信使,而是另一种新的信使RNA,简称为“mRNA假说”,并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进行检验。第一步:将大肠杆菌在含15N、13C、31p-U(尿嘧啶)的培养基培养若干代,提取部分大肠杆菌核糖体,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在靠近离心管A底部的位置有一条核糖体带。第二步: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12C、32P-U培养基中培养,同时加入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然后提取大肠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进行离心,通过观察离心管B中核糖体的带数和放射性的有无来确定支持哪个假说成立。最终的实验结果支持了布伦纳等团队的“mRNA假说”。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1中将大肠杆菌在含15N、13C、31p-U的培养基培养若干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2)根据“mRNA假说”,布伦纳推断:T2侵染细菌后新合成的mRNA应该与侵染前细菌的核糖体(简称旧核糖体)结合在一起合成蛋白质,则“第二步”离心只能得到一条核糖体带,且有放射性。有放射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3)根据“rRNA假说”,T2侵染后应先合成新的rRNA组建成核糖体然后再合成蛋白质,则“第二步”离心后得到的结果:①有几条核糖体带?②核糖体带有无放射性?请绘制和标注在答题卡的离心管图上_____________。。(4)1952年,赫尔希—蔡斯以T2侵染大肠杆菌的同位素标记实验的方法确证了“遗传物质是DNA”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重要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29.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已经形成两个物种,如图所示。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可知,a、c分别表示______;b的实质变化是______。(2)①~⑥的存在说明了______。(3)野兔种群中存在控制毛色的一对等位基因(A-黑色,a-浅色)。原野兔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50%、30%,环境变化后,峡谷北侧山高林密,生活于其中的野兔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1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1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4)该峡谷的河流中某种鲫鱼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b基因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bb、XbXb、:XbY等均为纯合子),现取一对鲫鱼杂交,F1金鱼共100只,其中雄鲫鱼33只,则F1鲫鱼自由交配所得F2成活个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______(分数形式表示) 处理检测项目香烟烟雾提取物注射量(mg/kg)02550100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率(%)0.22.63.44.8精子畸形率(%)1.46.88.710.2睾丸组织中SOD酶活力(Nu/ml)182.9440.5528.8677.5睾丸组织MDA含量(umol/ml)33.4106.5138.4187.7杂交组合亲本表现型子代表现型父本母本雄性雌性甲灰身直毛黑身直毛1/4灰身直毛、1/4灰身分叉毛、1/4黑身直毛、1/4黑身分叉毛1/2灰身直毛、1/2黑身直毛乙黑身分叉毛灰身直毛1/2灰身直毛、1/2灰身分叉毛0期末测试卷01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90分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50分)1.镶嵌显性是指一对基因中的两个等位基因都表达(每个等位基因的表达都会产生相应的性状),但同一个体中两者表达的部位不相同。已知瓢虫的翅色为镶嵌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缘型纯合子与均色型纯合子杂交,得到的F1均为新类型(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F1自交产生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B.F1自交可以得到3种表现型的后代C.P代正交和反交得到的F1的表型不同D.若将F1与P代均色型回交,可以得到黑缘型的后代【答案】B【详解】A、F1(SASE)自交产生的后代为 SASA(黑缘型)、 SASE(新类型)、 SESE (均色型),比例为1:2:1,A 错误; B 、F1自交可以得到三种表现型的后代,B 正确;C、P 代正交和反交得到的 F1基因型均为SASE,均表现为新类型,C 错误;D、若将 F1(SASE)与 P 代均色型( SESE )回交,后代为 SASE(新类型)、SESE (均色型),不可以得到黑缘型的后代,D 错误。2.下列有关遗传的基本概念或说法正确的是(    )A.性状分离是指杂交后代同时出现两种性状的现象B.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实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C.等位基因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可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的一对基因D.两只黑猫(Aa)杂交,产生白猫(aa),不是发生基因重组的结果【答案】D【详解】A、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出现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现象,如F1高茎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就属于性状分离,A错误;B、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增加了后代的遗传多样性,使后代有了更大的变异性,而基因的自由组合指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C、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D、两只黑猫(Aa)杂交,产生白猫(aa),不是发生基因重组的结果,而是亲代产生了两种比例均等的配子,随后经过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进而产生了基因型为aa的白猫,D错误。3.金鱼草雌雄同株但不自花授粉,其花色和叶型分别受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选择纯合红花宽叶和白花窄叶杂交,F1呈现粉红色花窄叶,F1随机授粉得F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F1特殊花色的出现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F1随机授粉后,F2粉红花中窄叶所占比例为C.欲判断某红花宽叶植株是否为纯合子,可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D.若F2叶型和花色均符合分离定律比例,仍不能判断两种性状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答案】D【详解】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且至少在2对等位基因之间,由题干可知,双亲均为纯合子,则各自进行减数分裂只产生一种配子,受精后相应的基因A和a均表达,才能呈现出特殊粉红色的花色,A错误;B、若控制花色与叶型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2粉红花中窄叶占100%;若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1随机授粉后,F2中叶型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表型及比例为窄叶:宽叶=3:1,F2粉红花中窄叶占 3/4,故有两种可能,B错误;C、红花宽叶基因型为AAbb,不需要设计测交实验来验证,C错误;D、F2花色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叶型表型及比例为窄叶:宽叶=3:1,且整体研究的后代表型及比例为(1:2:1)×(3:1)=3:6:3:1:2:1,才能判断两种性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D正确。4.为研究吸烟对生殖的损害,科研人员连续5天对雄性小鼠注射香烟烟雾提取物,结果如下:注:MDA可引起染色体畸变,SOD酶可减少MDA合成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可能是造成精子畸形的原因之一B.机体可能通过提高SOD酶活力对香烟烟雾提取物产生防御C.MDA含量的增高说明SOD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有限D.吸烟对亲代细胞染色体的损伤不会遗传给后代【答案】D【详解】A、由表格可知,香烟烟雾提取物注射量越高,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越高,精子畸形率越高,所以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可能是造成精子畸形的原因之一,A正确;B、由表格可知,香烟烟雾提取物注射量越高,睾丸组织中SOD酶活力越高,所以机体可能通过提高SOD酶活力对香烟烟雾提取物产生防御,B正确;C、由题干可知,MDA可引起染色体畸变,SOD酶可减少MDA合成所以,睾丸组织中SOD酶活力越高,但睾丸组织中MDA含量也越高。所以MDA含量的增高说明SOD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有限,C正确;D、吸烟对亲代细胞染色体的损伤如果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可遗传给后代,D错误。5.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除了原始生殖细胞发生减数分裂,其他所有细胞均只发生有丝分裂B.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复制次数相同,染色体的复制次数不同C.与有丝分裂不同,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的阶段D.与减数分裂不同,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没有重要意义【答案】C【详解】A、人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失去了增殖的能力,A错误;B、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细胞分裂次数不同,但DNA复制次数和染色体复制次数相同,B错误;C、与有丝分裂不同,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的阶段,即减数第二次分裂,C正确;D、有丝分裂保证亲子代细胞遗传物质高度一致,对生物遗传具有重要意义,D错误。6.关于性染色体起源,有假说认为“性染色体是由常染色体分化来的”(如下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支持该假说的是(  )A.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X和Y染色体可以联会B.部分生物的X染色体上存在重复基因C.果蝇的X和Y染色体上都存在控制刚毛的基因D.控制雄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在体细胞中只有一个【答案】D【详解】A、X、Y染色体虽然形态、大小有明显差异,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仍和其它同源染色体一样正常联会,能支持同源假说,A错误;B、由图可知,同形染色体部分转移至同源染色体,所以可能会出现X染色体上有重复基因,能支持同源假说,B错误;C、果蝇X和Y染色体上有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说明它们可能是同源染色体分化而来,能支持同源假说,C错误;D、控制雄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在体细胞只有一个,说明该基因位于X非同源片段或者Y染色体上,不支持同源假说,D正确。7.果蝇的体色(B、b)和毛形(F、f)分别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两个亲本杂交组合繁殖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杂交组合乙的后代没有雌性个体。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A.毛形基因(F、f)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直毛为显性B.体色基因(B、b)中黑身为显性,其中含b基因的雄配子致死C.组合乙没有雌性的原因是亲本产生的同时含有f和b的雄配子致死D.为准确探究致死原因可以用BbXfY与黑身雌性个体交配后,观察子代性别及比例【答案】B【详解】A、根据甲组的实验结果可知,直毛×直毛→雌性都是直毛,雄性直毛:分叉毛=1:1,与性别有关,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直毛对分叉毛为显性,A正确;B、根据甲组的实验结果可知,灰身×黑身→雌雄都是灰身:黑身=1:1,与性别无关,说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乙组的实验结果可知,灰身×黑身→雄性灰身,说明灰身对黑身是显性,据此可知,甲组的基因型为Bb(♂)、bb(♀),如果含b基因的雄配子致死,那么后代全是灰身(Bb),与题意不符,B错误;C、据题意可知,乙组亲本的基因型为bbXfY、BBXFXf,后代没有出现雌性,可能的原因是亲本产生的同时含有f和b的雄配子致死或者是基因f使精子致死,C正确;D、为准确探究致死原因可以用BbXfY与黑身雌性个体(bbXX)交配后,观察子代性别及比例,若后代只有雄性,则是基因f使精子致死;若后代雌雄均有,且比例为1:2,则是基因b和f共同使精子致死,D正确。8.科学家从活的S型肺炎链球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与活的R型菌混合,并进行悬浮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其中的DNA组分能够把R型菌转化为S型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实验提取的DNA需要用32P进行标记C.从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提取的DNA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D.该实验过程中,R型菌发生基因重组后转化为有荚膜的S型菌【答案】D【详解】A、该实验中蛋白质组别不能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A错误;B、本实验中DNA不需要用32P进行标记,可通过培养基上菌落类型推断其作用,B错误;C、从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提取的DNA仍有生物活性,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C错误;D、该实验过程中,R型菌可转化为有荚膜的S型菌,该过程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9.科学家首次在人体活细胞内发现了一种新的DNA结构——DNA纽结(如图)。这表明除了双螺旋结构外,人类DNA还拥有更复杂的结构,下列有关DNA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通过荧光标记法对“DNA纽结”所在区域进行定位B.构成DNA的每个脱氧核糖都同时连接2个磷酸基团C.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了DNA的基本骨架D.“DNA纽结”由C、H、O、N、P元素组成【答案】B【详解】A、可以通过荧光标记法对“DNA纽结”所在区域进行定位,A正确;B、在DNA双螺旋分子中,每条链的末端各有一个游离的脱氧核糖,只连接1个磷酸基团,B错误;C、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了DNA的基本骨架,C正确;D、“DNA纽结”的本质仍为DNA,由C、H、O、N、P元素组成,D正确。10.下列关于碱基对替换导致基因结构改变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若模板DNA一条链上的一个G变成了C,经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1/2B.若模板DNA一条链上的一个C脱去氨基变为U,经n次复制后,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DNA占1/2nC.若模板DNA一条链上的一个G变构为烯醇型G+且与T配对,经2次复制后,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DNA占1/4D.若模板DNA经n次复制后,某个DNA一条链上的一个C突变为T,经2次复制后,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DNA占1/2n+1【答案】B【详解】A、DNA复制,两条链均可作为模板。若模板DNA一条链上的一个G变成了C,即一半的新合成DNA均出错,A正确;B、若模板DNA一条链上的一个C脱去氨基变为U,复制1次,1个DNA突变位点为U-A,另外一个DNA相对应位置为G-C,则此时没有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DNA,B错误;C、若模板DNA一条链上的一个G变构为烯醇型G+且与T配对,复制1次,1个DNA突变位点为G+-T,另外一个DNA相对应位置为C-G。复制第2次,共有4个DNA,且只有一个DNA的突变位点为A-T,占比1/4,C正确;D、若模板DNA经n次复制后,此时具有2n个DNA;此时再复制2次,共有2n+2个DNA。若某个DNA一条链上的一个C突变为T,该DNA复制1次,1个DNA突变位点为T-A,另外一个DNA相对应位置为G-C;再复制1次,1个DNA突变位点为T-A,1个DNA突变位点为A-T,则共有2个突变位点为A-T的DNA。综上,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DNA占2/2n+2=1/2n+1,D正确。11.太平洋西北部的一种海蜇能发出绿色荧光,这是因为该种海蜇DNA分子上有一段长度为5170个碱基对的片段——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基因实验表明,转入了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鼠,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也能像海蜇一样发光。该资料不能表明(  )A.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可以从一种生物个体转移到另-种生物个体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D.DNA的任意片段都能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控制性状【答案】D【详解】AB、转入了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内的DNA片段的转基因鼠,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也能像海蜇一样发光,说明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和基因可以从一种生物个体转移到另-种生物个体,AB正确;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片段,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C正确;D、DNA片段既有基因片段,也有些非基因片段,其中非基因片段不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错误。12.真核生物转录形成前体RNA,再通过剪接将其中不需要的片段去除,最后形成具有正常功能的mRNA。如图是S基因的表达过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过程①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需要RNA聚合酶参与解旋和连接B.过程①②④中,均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C.过程③中一条mRNA链可结合多个核糖体以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速率D.过程④为分解异常的mRNA以阻止异常蛋白的合成,该过程需要RNA酶的参与【答案】B【详解】A、过程①表示转录,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需要RNA聚合酶参与,A对;B、过程①没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过程②表示前体RNA的加工,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过程④表示异常mRNA的降解,没有磷酸二酯键的形成,B错误;C、过程③中一条mRNA链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形成多条肽链,以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速率,C正确;D、过程④为利用RNA酶分解异常mRNA以阻止异常蛋白的合成,D正确。13.2019新冠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RNA)病毒,因其高传染率、高致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新冠病毒主要依靠其囊膜上刺突蛋白S识别呼吸道上皮细胞膜表面的ACE2受体蛋白,进而入侵人体肺泡及呼吸道上皮细胞。RNA复制时,先以+RNA为模板合成—RNA,再以—RNA为模板合成新的+RNA,其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新冠病毒在肺泡内增殖时,RNA复制酶是由宿主细胞DNA指导合成B.新冠病毒的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碱基A与T的配对C.+RNA的嘧啶碱基数与—RNA嘌呤碱基数相等D.新冠病毒不能入侵皮肤表皮细胞,可能是皮肤表皮细胞膜上缺乏ACE2受体【答案】A【详解】A、RNA复制酶是由病毒自身的DNA指导合成,A错误;B、+RNA为模板合成-RNA,再以-RNA为模板合成新的+RNA,整个过程都是A与U的配对,B正确;C、由于-RNA是以+RNA为模板合成,二者的碱基互补配对,因此+RNA的嘧啶碱基数与-RNA嘌呤碱基数相等,C正确;D、新冠病毒不能入侵皮肤表皮细胞,可能是皮肤表皮细胞膜上缺乏ACE2受体,D正确。14.某种实验小鼠的黄色体毛(B)对黑色体毛(b)为显性,纯种黄色体毛的小鼠与纯种黑色体毛的小鼠杂交,F1小鼠表现出一系列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过渡类型。研究表明,B基因的某段序列具有多个可发生甲基化修饰的位点,其甲基化程度越高,B基因的表达水平越低。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F1小鼠的基因型都是BbB.B基因的甲基化修饰需要相关酶的参与C.发生甲基化修饰的位点越多,B基因的表达受到的抑制越明显D.甲基化修饰改变了B基因中碱基对排列顺序,导致性状改变【答案】D【详解】A、纯种黄色与纯种黑色杂交,正常情况下,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并未改变,即都为Bb,A正确;B、B基因的甲基化需要酶的修饰,B正确;C、B基因甲基化程度越高, B基因的表达水平越低,说明发生甲基化修饰的位点越多,B基因的表达受到的抑制越明显,C正确;D、甲基化修饰并未引起 B基因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D错误。15.一些扁平的稠环分子,如原黄素、溴化乙锭等染料,可插入到基因内部的碱基对之间,称为嵌入染料。嵌入染料插入基因某些位点后将碱基对间的距离撑大约一倍,正好占据一个碱基对的位置,导致两条链错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该变化 B.该变化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C.突变后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D.变化后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答案】B【详解】A、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A错误;B、该变化为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间期,B正确;C、该基因突变并未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只是嵌入的染料导致两条链错位,C错误;D、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因此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D错误。16.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运用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即采用一定的方法,使精子的遗传物质失活,再以这种精子激活卵子,但精子不参与受精卵的形成,卵子仅依靠雌核面发育成胚胎的技术)、性别转变等技术大量培育了三倍体雌鱼。该技术先通过伪“受精”让甲鱼(Rr)卵原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待细胞分裂到减数第二次分裂时进行冷冻处理,之后细胞发育为成体二倍体乙鱼,再对部分乙鱼进行性反转获得丙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冷冻休克的作用是阻止甲鱼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B.冷冻休克技术并不是100%成功,所以要对DNA进行碱基测序来鉴定成体鱼的染色体倍数C.乙鱼的基因型为RR或rr或Rr,性别为雄性D.将乙鱼与丙鱼杂交,取受精卵进行冷冻休克处理,即可培育出三倍体鱼【答案】A【详解】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进行冷冻处理,冷冻处理会抑制细胞中的纺锤丝的形成,最终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B、冷冻休克的作用是阻止甲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由于冷冻休克并不是100%成功,往往需要通过DNA含量测量的方法来鉴定成体鱼的染色体倍数,B错误;C、乙鱼是由甲鱼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进行冷冻处理,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为RR或rr,且会停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性别为雌性,C错误;D、由于乙鱼与丙鱼都是二倍体,且性别不同,可以进行杂交,对受精卵进行冷冻休克处理,最终发育出的成体鱼不一定为三倍体鱼,若冷冻处理时间为卵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卵子加倍后再与精子结合才会得到三倍体,D错误。17.β0地中海贫血症是指由β-珠蛋白基因突变导致不能合成β-珠蛋白而引起的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症。一对正常夫妻生育过一个患β0地中海贫血症的女儿,为了避免第二个孩子患病,二者进行了基因诊断。如图甲为两个基因结构示意图,图乙为相应个体中相关染色体片段用PstⅠ酶处理后得到的DNA片段电泳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珠蛋白基因发生的变异可在显微镜下观察B.图乙中的n片段比m片段多0.7kbC.基因诊断属于遗传咨询的一个环节,可以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D.若该对夫妻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1/4【答案】D【详解】A、β-珠蛋白基因发生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不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错;B、图乙中m片段对应的基因为正常基因,而n片段对应的基因为突变基因,二者的长度分别为4.4kb和3.7kb,故m片段比n片段多0.7kb,B错误;C、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的方法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基因诊断属于产前诊断,C错误;D、由一对正常夫妻生育过一个患病的女儿可以推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对夫妻双方均为杂合子,若其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4,D正确。18.图为人类的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在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B.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则Ⅲ3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2C.若Ⅲ6患病,此病一定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若此病为隐性遗传病,则图中所有正常个体均为杂合子【答案】D【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该致病基因一定在常染色体上,A错误;B、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Ⅲ3的母亲为正常个体,不含致病基因,所以Ⅲ3为杂合子的概率是1,B错误;C、若Ⅲ6患病,只根据其母亲患病,儿子都患病,不能判定该病一定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错误;D、若此病为隐性遗传病,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题图中所有正常个体均有患病的父、母或子、女,故所有正常个体均为杂合子,D正确。19.关于生物进化,只能靠运用证据和逻辑来推测。下列与进化有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寻找依据C.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方面的研究为解释适应和物种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D.“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能作为生物都有共同祖先的论据【答案】D【详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A正确;B、比较解剖学任务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寻找依据,B正确;C、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方面的研究为解释适应和物种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C正确;D、并不是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靠能量驱动,如水分子的跨膜运输,D错误。20.自然选择有三种类型,①稳定选择:把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淘汰,保留中间类型;②分裂选择:把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按照不同方向保留,淘汰中间个体;③单向选择:在种群中保存趋于某一极端变异个体,淘汰另一极端变异个体。三种自然选择类型建模分别对应图1~3。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①与进化起点最相似,则进化过程中生存环境最稳定的可能是①B.②中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可能形成两个物种C.三种自然选择类型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③中种群发生的不定向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答案】B【详解】A、①为稳定选择,若①与进化起点最相似,则进化过程中生存环境最稳定的可能是①,A正确;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是定向的,B错误;C、自然选择可以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因此三种自然选择类型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正确;D、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故③中种群发生的不定向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正确。21.非洲干旱环境下生长的金合欢,是具有长达10厘米尖刺的高大树种,尖刺减少水分散失的同时又可抵御动物的啃食。长颈鹿有长达45厘米的舌头,柔软细长的舌头加上长长的脖子可以轻松吃到被尖刺覆盖的金合欢嫩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金合欢的尖刺和长颈鹿的长舌头都是生物适应性的表现B.生物适应性的形成离不开遗传、变异与环境的相互作用C.非洲干旱环境使金合欢出现适应性性状并遗传给后代D.当环境发生改变后,长颈鹿的适应性有可能变得不适应【答案】C【详解】A、金合欢的尖刺减少水分散失适应非洲干旱环境,同时尖齿的存在也可以抵御动物的啃食,能够让自己生存下来,长颈鹿的长舌头可以轻松吃到金合欢嫩叶也是为了生存,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A正确;B、适应是环境与生物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结果,适应的形成离不开可遗传的有利变异与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B正确;C、尖刺对于金合欢是一种表现型,该表现型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非洲干旱环境起到选择作用,拥有尖刺的金合欢能适应非洲干旱环境,C错误;D、当环境发生改变后,如果不再是干旱环境,金合欢的尖刺变短甚至退化,长颈鹿有长达45厘米的舌头和长长的脖子有可能变得不适应,D正确。22.大象生长着特别长的上门齿,俗称的象牙。非洲象体型较大,雌象和雄象都长有象牙。自然条件下非洲象的雌性个体约有3%不长象牙。19世纪人类为了索取象牙,大量猎杀非洲象,目前非洲象的雌性个体约有15%不长象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雌性非洲象不长象牙个体数量的增加是人工选择的结果B.长象牙和不长象牙的全部雌象的所有基因组成了基因库C.不长象牙和长象牙的雌性非洲象属于同一个物种D.禁止猎杀非洲雌象,将使雌性非洲象中不长象牙的个体所占比例稳定在15%左右【答案】C【详解】A、雌性非洲象不长象牙个体数量的增加是人为猎杀的结果,人工选择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把某些符合要求的变异选择并保留下来,而没有象牙的雌象不是人们需要的性状,A错误;B、一个生物种群中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包括种群中的雌象和雄象,B错误;C、不长象牙和长象牙的雌性为同一物种,只是表型不同,C正确;D、禁止猎杀非洲雌象,长象牙的非洲雌象得以存活,将使雌性非洲象中不长象牙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下降,D错误。23.除草剂草甘膦能通过抑制E酶的活性导致植物死亡。某地连续多年使用草甘膦后,黑麦草对草甘膦的抗性提高了10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上述事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B.黑麦草对草甘膦的抗性可能与使用除草剂导致E酶基因突变有关C.草甘膦使用期间,黑麦草种群草甘膦抗性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D.若该地区持续使用草甘膦,多年以后可能会有新的物种形成【答案】B【详解】A、题干信息“除草剂草甘膦能通过抑制E酶的活性导致植物死亡”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A正确;B、E酶基因突变不是因为使用除草剂,因为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和普遍性,B错误;C、在草甘膦的选择作用下,黑麦草种群草甘膦抗性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草甘膦抗性基因频率会提高,C正确;D、在草甘膦作用下,该地黑麦草与其他黑麦草种群的遗传组成会出现差异,多年后,遗传差异积累可能导致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D正确。24.肠杆菌科细菌是分布最为广泛的病原致病菌之一,在宿主抵抗能力下降时可转变为条件性致病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着较广的抗菌谱及较强的抗菌性,但随着广谱抗菌药物不科学的用法用量,导致出现大量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且CRE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膜孔蛋白是主要由跨膜蛋白所构成的孔道,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能被允许通行,进而发挥抗菌效果B.若磷霉素能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的早期阶段,则有利于药物在菌体内富集,可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C.有的禽畜养殖者将抗生素添加到动物饲料中,能促进耐药菌的增加D.CRE的耐药率逐年上升,是因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科学的用法用量导致细菌耐药基因的产生,使耐药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增多【答案】D【详解】A、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能通过跨膜蛋白所构成的孔道进入细菌细胞内,进而发挥抗菌效果,A正确;B、若磷霉素能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的早期阶段,则有利于药物在菌体内富集,可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B正确;C、抗生素添加到动物饲料中,能对细菌起选择作用,使耐药菌比敏感菌的生存能力提高,所以能促进耐药菌的增加,C正确;D、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科学的用法用量只对已有的耐药菌起到选择作用,不会导致野生型产生适应性变异(耐药基因),D错误。25.中国境内生存着四川大熊猫和陕西大熊猫两个亚种,前者更像熊,后者更像猫。两者虽然是近亲,但它们近30万年来一直处于地理隔离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两地区大熊猫在形态方面的适应性特征是环境选择下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形成的B.两地区大熊猫的形态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C.两地区大熊猫的形态差异是长期种群内个体间、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加快同一区域内大熊猫碎片化小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有助于减少遗传衰退的问题【答案】C【详解】A、有利变异通过逐代积累形成显著的适应性特征,是适者生存的表现,自然选择的不断进行使两地区大熊猫在形态方面的适应性特征,A正确;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所以两地区大熊猫的形态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B正确;C、协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而不是发生在种群内个体间,四川大熊猫和陕西大熊猫是两个亚种,还属于同一物种,二者形态的不同是长期处于不同的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D、加快同一亚种内大熊猫碎片化小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这有助于减少近亲繁殖和遗传衰退问题,D正确。二、综合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26.香豌豆的花色有红色、粉色、白色三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 b) 共同控制, 其因 控制红色素合成 (和的效应相同), 基因为修饰基因, BB 使红色素完全消失, Bb 使红色素颜色淡化(表现为粉色)。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 实验结果如下:第一组: P:白花红花→F1粉花 F2红花∶粉花∶白花=1∶2∶1第二组: P:白花红花→F1粉花F2红花∶粉花∶白花=3∶6∶7(1)分析可知, 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________定律,在第一组中,亲本白花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在第二组中, F2白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 若F1粉花进行测交,则子代中粉花的比例为________。(3)现只有一株红花植株, 请设计一种简単的方法探究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要求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和结论。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自由组合     AABB (2) 3/7   1/4(3)让该红花植株自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子代全部是红花植株,则亲本红花植株为纯合子;若子代红花∶白花=3∶1,则亲本红花植株为杂合子【详解】(1)第二组杂交,F2的比例为3:6:7,是9:3:3:1的变形,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第一组中,F1粉红花(A_Bb) 自交后代出现1:2:1的分离比,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红花基因型是AAbb。(2)第二组中,纯合白花(AABB或aaBB或aabb)×纯合红花(AAbb)→粉红色花(A_Bb),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6:7,是9:3:3:1的变式,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则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等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完全消失,所以F2中白花植株包括AABB、AaBB、aaBB、aaBb和aabb,其中纯合子占3/7。F1的基因型为AaBb,若进行测交,后代为AaBb(粉花)、aaBb(白花)、Aabb(红花)和aabb(白花),所以后代粉花占1/4。(3)判断植物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最简便的方法是进行自交,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来确定。则判断有一株红花植株(A-bb)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实验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让该红花植株自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和结论:若子代全部是红花植株,则亲本红花植株为纯合子AAbb;若子代红花∶白花=3∶1,则亲本红花植株为杂合子Aabb。27.某种植物花瓣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研究其遗传机制,科学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 ♀紫花植株(1株)×♂紫花植株(1株)→F1 ♀紫花植林(901林); ♂系化株(455株)和蓝花植株(448株)实验二: ♀紫花植株(1株)×♂蓝花植株(1株)→F1♀潭紫花植株(676株)和红花植株(222株): ♂紫花植株(673株)和红花植株(225株)实验三: ♀紫花植株(1株)×♂紫花植株(1株)一F1♀潭紫花植株(678株)和红花植株(222株); ♂紫花植株(337株)和蓝花植株(339株)、红花植株(113株)、白花植株 (111株)回答下列问题(1)A、a基因位于______(1分)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_____。该种植物与花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1分)种。(2)实验二雌性亲本成熟的叶肉细胞内 A 基因数是______(1分)个,杂交产生的F1雌性个体中纯合子占____(1分)。(3)实验三中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1分)。让实验二中F1紫花雌性个体与实验三中F1雄性个体随机交配,则子代中蓝花雄株占_____(1分)。(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实验二的过程。______【答案】(1)X   杂交实验一的亲本均为紫花植株,F1中雌性个体均为紫花植株,而雄性个体中出现了蓝花植株   15(2)2   0 (3) BbXAXa、BbXAY   5/24(4)【详解】(1)杂交实验一的亲本均为紫花植株,F1中雌性个体均为紫花植株,而雄性个体中出现了蓝花植株,说明不同的性别性状有差异,因此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结合题干中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A、a位于X染色体上;该种植物花色由两对基因决定,一对基因型为BB、Bb、bb,一对为XAXA、XAXa、XaXa、XAY、XaY,因此一共有3×5=15种基因型。(2)根据实验三可知,紫花×紫花→6∶2∶3∶3∶1∶1,因此紫花亲本为BbXAXa、BbXAY,因此紫花为B、A决定,蓝花为B、a决定,红花为b、A决定,白花为b、a决定,因此实验二的亲本类型为BbXAXA、BbXaY,叶肉细胞不会分裂,因此不存在DNA的复制,因此实验二雌性亲本(BbXAXA)成熟的叶肉细胞内 A 基因数是2;杂交产生的F1雌性个体(全为XAXa),即全为杂合子,因此其中纯合子占比为0。(3)实验三的亲本类型为BbXAXa、BbXAY;实验二中F1紫花雌性个体为B_XAXa(1/3BBXAXa、2/3BbXAXa),实验三中F1雄性个体为3/4B_、1/4bb、1/2XAY、1/2XaY,雌配子为2/3B、1/3b、1/2XA、1/2Xa,雄配子为1/2B、1/2b、1/4XB、1/4Xb、1/2Y,因此产生蓝花雄株(B_XaY)比例为(1-1/3b×1/2b)×1/2Xa×1/2Y=5/24。(4)实验二的亲本类型为BbXAXA、BbXaY,遗传图解如下。28.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是分子遗传学的重要研究材料。当T2感染大肠杆菌后,会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和表达。20世纪50年代,“谁是DNA和蛋白质之间的遗传信使”存在两种学说:克里克认为核糖体中稳定的rRNA就是信使,简称为“rRNA假说”。1948年有科学家报道,当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会立即产生大量不稳定的RNA,且位于核糖体处合成蛋白质。布伦纳等科学家据此认为rRNA不是信使,而是另一种新的信使RNA,简称为“mRNA假说”,并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进行检验。第一步:将大肠杆菌在含15N、13C、31p-U(尿嘧啶)的培养基培养若干代,提取部分大肠杆菌核糖体,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在靠近离心管A底部的位置有一条核糖体带。第二步: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12C、32P-U培养基中培养,同时加入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然后提取大肠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进行离心,通过观察离心管B中核糖体的带数和放射性的有无来确定支持哪个假说成立。最终的实验结果支持了布伦纳等团队的“mRNA假说”。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1中将大肠杆菌在含15N、13C、31p-U的培养基培养若干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2)根据“mRNA假说”,布伦纳推断:T2侵染细菌后新合成的mRNA应该与侵染前细菌的核糖体(简称旧核糖体)结合在一起合成蛋白质,则“第二步”离心只能得到一条核糖体带,且有放射性。有放射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3)根据“rRNA假说”,T2侵染后应先合成新的rRNA组建成核糖体然后再合成蛋白质,则“第二步”离心后得到的结果:①有几条核糖体带?②核糖体带有无放射性?请绘制和标注在答题卡的离心管图上_____________。。(4)1952年,赫尔希—蔡斯以T2侵染大肠杆菌的同位素标记实验的方法确证了“遗传物质是DNA”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重要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答案】(1)使核糖体中的蛋白质和RNA被15N、13C、31P-U等原料充分渗入)(2)新合成的mRNA以32P-U为原料(3)(4)子代噬菌体只含有32P,不含35S【分析】(1)步骤1中将大肠杆菌在含15N、13C、31p-U的培养基培养若干代的目的是使核糖体中的蛋白质和RNA被15N、13C、31P-U等原料充分渗入,以便于噬菌体侵染后大肠杆菌中的核糖体进行对比。(2)根据“mRNA假说”,布伦纳推断:T2侵染细菌后新合成的mRNA应该与侵染前细菌的核糖体(简称旧核糖体)结合在一起合成蛋白质,则“第二步”离心只能得到一条核糖体带,且有放射性。有放射性的原因是32P-U参与噬菌体DNA的转录过程,新合成的mRNA以32P-U为原料。(3)根据“rRNA假说”,T2侵染后应先合成新的rRNA组建成核糖体然后再合成蛋白质,则“第二步”离心后,有旧核糖体和新核糖体对应的两条核糖体带,且新合成的核糖体含有14N、12C、32P-U,密度较轻且带有放射性。(4)1952年,赫尔希—蔡斯用32P、35S分别标记两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用两组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发现子代噬菌体只含有32P,不含35S,确证了“遗传物质是DNA”的结论。29.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已经形成两个物种,如图所示。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可知,a、c分别表示______;b的实质变化是______。(2)①~⑥的存在说明了______。(3)野兔种群中存在控制毛色的一对等位基因(A-黑色,a-浅色)。原野兔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50%、30%,环境变化后,峡谷北侧山高林密,生活于其中的野兔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1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1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4)该峡谷的河流中某种鲫鱼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b基因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bb、XbXb、:XbY等均为纯合子),现取一对鲫鱼杂交,F1金鱼共100只,其中雄鲫鱼33只,则F1鲫鱼自由交配所得F2成活个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______(分数形式表示)【答案】(1)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变异是不定向的 (3)0.5 (4)1/11【详解】(1)分析题图:a表示地理隔离,c表示生殖隔离。b表示基因频率变化的不断积累,实质上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2)图甲中①~⑥表示生物变异,由图中箭头的方向可知变异的不定向性。(3)原野兔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Aa的基因型频率为50%,aa的基因型频率为30%.假设开始野兔的种群数量为100只(AA为20只、Aa为50只、aa为30只),环境变化后,峡谷北侧山高林密,生活于其中的野兔种群中显性个体即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隐性个体即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AA的数量为24只,Aa的数量为60只,aa的数量为24只,所以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60+24×2)÷(24×2+60×2+24×2)=50%。 (4)由题意知,一对鲫鱼杂交,F1代鲫鱼共67只,其中雄鲫鱼21只,雌性个体:雄性个体≈2:1,说明鲫鱼的这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XBXB,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Xb=3:1,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Y,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Y=1:1,因此F1代鲫鱼自由交配所得F2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XB:XBXa:XBY:XbY=3:1:3:1,其中XbY死亡,所以成活个体中XBXB:XBXb:XBY=3:1:3;XB的基因频率=(3×2+1+3)÷(3×2+1×2+3)=10/11,则b基因的频率为1/11。 处理检测项目香烟烟雾提取物注射量(mg/kg)02550100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率(%)0.22.63.44.8精子畸形率(%)1.46.88.710.2睾丸组织中SOD酶活力(Nu/ml)182.9440.5528.8677.5睾丸组织MDA含量(umol/ml)33.4106.5138.4187.7杂交组合亲本表现型子代表现型父本母本雄性雌性甲灰身直毛黑身直毛1/4灰身直毛、1/4灰身分叉毛、1/4黑身直毛、1/4黑身分叉毛1/2灰身直毛、1/2黑身直毛乙黑身分叉毛灰身直毛1/2灰身直毛、1/2灰身分叉毛0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