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原卷版+答案解析)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基础填空(原卷版+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基础填空(原卷版+答案解析),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渗透压,体液,内环境的稳态,完成下面的图解,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外周神经系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内环境与____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____、____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3.渗透压
①概念:指溶液中____对____的吸引力。
②决定因素: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____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____,对水的吸引力____,溶液渗透压____;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____,对水的吸引力____,溶液渗透压____。
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的含量有关。
④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有明显优势的是____和__,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和__。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0.9%的生理盐水是血浆的____溶液。
⑤组织水肿原因分析
组织液浓度____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____,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组织液积累增多,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4.体液:生物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____,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____(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__(存在于细胞外,约占____),主要由__、____和 ____组成。
5.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类似内环境稳态的特性
(1)_____: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
(2)_____: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等。
(3)_____:心脏活动的稳态(血压、心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
(4)_____: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存在稳态等。
6.内环境的稳态
(1)含义:正常机体通过_____作用,使各个_____、_____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
(2)实质:内环境的每一种_____和_____都处于_____中。
(3)调节机制:_____调节网络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稳态会被破坏的原因:①_____;②_____。
(5)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_____。
7.完成下面的图解: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
8.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1)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2)神经纤维:神经元的长突起外表套有一层_____,组成神经纤维。
(3)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神经胶质细胞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_____倍,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神经元等多种功能;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_____。
9.外周神经系统
(1)脑神经:与脑相连,_____对,主要分布在_____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2)脊神经:与脊髓相连,_____对,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3)包含:
传入神经: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递到_____系统(感觉神经)
传出神经: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信息传输到相应_____,使机体对刺激做出反应(运动神经)
(4)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_____,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交感神经在_____的情况或_____的情况下最为活跃,这时候心率和呼吸频率都会增加。副交感神经在人体处于_____状态的时候最为活跃。
10.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细胞是可兴奋性细胞,它的特性是______。
11.神经纤维和神经
(1)神经纤维:轴突呈纤维状,外表大都套有一层______,构成神经纤维。
(2)神经: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____________,构成一条神经。
12.自主神经系统
(1)概念: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______,它们的活动不受______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2)分类: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意义: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________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_________环境的变化。
13.非条件反射:指生来就具有的_______反射。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反射:建立在___________的基础上,在生活过程建立起来的反射。是__________参与的高级神经活动,后天建立起来的_____________扩大了人或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14._____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____是指在__________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
15.反射活动实现需要____的刺激和____的反射弧,反射弧包括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_。
16.条件反射
(1)概念: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_而形成的反射。
(2)建立条件
①条件反射是在__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②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否则条件反射就会___________。
(3)条件反射消退的意义: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___________的参与。
(4)条件反射的意义
①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
②___________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17.条件反射建立的意义:使机体具有更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大大_______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18.神经冲动传到_________,突触小泡释放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与突触后膜的__________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改变使得突触后膜抑制或者产生_______达到一定的阈值,在肌膜上引起________,肌膜上的电位外正内负,变为__________ ,_______作用于肌纤维,肌肉____或作用于另一个神经元,产生__________ 。同时与受体结合的神经递质很快会被相应的_______水解或被重吸收到___________中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19.看图填空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______; 局部电流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______。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过程中,电流计的指针一般偏转___次,方向______。
20.情绪:情绪也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抗抑郁药一般都是通过作用于_______处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分泌量_______。抗抑郁症药物主要是神经递质的回收阻断剂,即阻断_________对神经递质的_______以_______其在_______中的浓度,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活动正常进行。例如有的药物可选择性的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回收,使得突触间隙中对5-羟色胺的浓度维持在一定水平,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活动正常进行。
21.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1)某些化学物质能够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其作用位点往往是_____。例如,有些物质能_____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速率,有些会干扰___________的结合,有些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
(2)兴奋剂和毒品等也大多是通过______来起作用的。
22.神经递质主要有_____、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_____、5 羟色胺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结合,引发突触后膜_____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_____。
23.经过突触的兴奋传递,递质是较小分子却未通过主动运输分泌,而通过_____的方式分泌,这样有利于_____兴奋传递的速度。
24.毒品: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________药品和_______药品。
25.传递特点
(1)特点:_________________传递。
(2)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e]___________中,只能由_____________释放,然后作用于____________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26.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1)_________是许多_____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_____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2)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
①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脑皮层通过______控制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_____程度,从而控制_____。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_____,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膀胱_____。
27._____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28.神经按功能分类:分为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传出神经又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____________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____________。
29.排尿不仅受到_____的控制,也受到_____的调控。
(1)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_____支配的:_____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_____兴奋,会使膀胱缩小。
(2)人之所以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_____。
30.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__和____。
①短期记忆主要与_____及_____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_____的脑区有关。
②长期记忆可能与____的建立有关。
31.学习是____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____、____和____的过程。
32.____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人类的____。这些功能与____某些特定的区域有关,这些区域称为____。
33.大脑皮层有_______个神经元,组成了许多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_______的部位,它除了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还具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34.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1)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
①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______的(左右_____、前后_____)。
②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________有关( )
(2)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躯体的运动受_______以及_____、_____等的共同调控,位于_____的_____中枢受到_____相应的_____中枢的调控(如图所示)。
35.斯他林和贝利斯实验(重在理解)
①假设:在____的作用下,__产生了一种____,随血流到达____,引起胰液的分泌
②实验验证过程。
设置对照组:排出稀盐酸、小肠黏膜自身成分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③实验分析:三组实验对照,说明小肠产生了一种____,随血流到达____,引起胰液分泌。
④实验结论:在____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____,引起胰液的分泌。
36.激素间的关系:
(1)_____作用: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都能提高血糖浓度。
(2)相抗衡:_____降低血糖浓度与上述三种激素的升糖效应之间相抗衡。
37.激素调节的概念
由___________或_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
38.人体血糖的正常含量一般是_____g/L,主要来源是_____,主要去路是_____。
39.激素一经靶细胞______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_______。
40.激素调节的特点
(1)通过_____运输。
(2)作用于_____器官、_____细胞。
(3)作为_____传递信息
(4)微量和_____。
41.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联系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__的调节。这种情况下,__调节可以看做__调节的一个环节。
(2)__所分泌的__也可以影响__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如缺碘),就会影响__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__,分泌过多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__。
总之,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__和__的调节。
42.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__。
注:细胞呼吸的实质是氧化分解___,释放能量,其中大部分能量以__形式散失,作为体内热量的来源,小部分能量储存在直接能源物质__中,用于__)。
43.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__调节;人和高等动物体内,__调节和__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但__调节占主导地位。
44.渗透压调节中枢在______,渴觉中枢在______。
45.在哺乳动物体内存在的激素作为一种信号分子,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也不为细胞的生命活动供能,但能起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作用,因此激素调节是一种重要的调节方式。请完成下表内容,以体现激素和靶器官或靶细胞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
46.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_______;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_______,这两道防线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_______;第三道防线主要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_______。这三道防线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实现_____________、免疫自稳和___________。
47.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在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都有作为分子标签来起作用的一组_______,病原体也带有各自的身份标签,免疫系统靠_________________来辨认它们的。
48.免疫活性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并发挥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物质。
种类:①抗体: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细胞因子:由淋巴细胞分泌,包括__________、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49.免疫系统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㉓_________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㉔_________、溶菌酶等,其中细胞因子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㉕_________等几类。
51.免疫器官的功能
(1)扁桃体:位于⑨_________部,左右各一,形状似扁桃,内含很多⑩_________,具有⑪_________功能。
(2)淋巴结:呈圆形或豆状,是⑫_________的地方,沿淋巴管遍布全身,主要集中在颈部、腋窝部和腹股沟部等处,能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
(3)胸腺:位于胸骨的后面,呈扁平的椭圆形,分左、右两叶。胸腺随年龄而增长,在⑬_________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退化。胸腺是⑭_________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4)脾:呈椭圆形,在胃的左侧,内含大量的⑮_________;也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
(5)骨髓:位于骨髓腔或骨松质内,是各种免疫细胞⑯_________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52.免疫细胞的功能:执行免疫功能,它们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其中B细胞、⑰_________和⑱_________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这些细胞统称为⑲_________。
53.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㉚_________都有防御作用。
54.免疫排斥主要是由_____细胞引起的,该细胞是在_____中发育成熟的。
55.细胞免疫
(1)概念:当病原体进入_____,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_____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_____细胞等参与。
(3)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新的_____。
(4)新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_____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5)靶细胞的去向:裂解后,可被抗体结合或被其他免疫细胞_____。
(6)记忆细胞的作用: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立即_____为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
56.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1)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离不开_____的辅助。
(2)体液免疫中产生的_____,能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而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要靠细胞免疫将_____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
(3)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_____构成一个复杂网络。
(4)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_____接触。
57.体液免疫
(1)概念:B细胞激活后可以产生_____,由于_____存在于体液中,所以这种主要靠_____“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2)B细胞活化需要的两个信号刺激:第一个信号:_____;第二个信号:_____。
58.下图表示机体首次和再次接触抗原时,免疫系统的协调配合,请在方框中填写相应的细胞名称,使图解完整。
59.自身免疫病:
(1)_________,就称为自身免疫病。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机理(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例):
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有一种抗原分子,与心脏瓣膜上一种物质的______________,当人体感染这种病菌后,免疫系统不仅向______发起进攻,而且也向_______发起进攻。结果,在消灭病菌的同时,心脏也受到______。
(3)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______,其中许多类型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60._____,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过敏反应。
61.免疫缺陷病
(1). 概念:由机体_____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2). 种类:由于遗传而生来就有免疫缺陷的叫作_____,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叫作_____,如艾滋病。大多数免疫缺陷病都属于_____。
(3). 典型实例:艾滋病
Ⅰ.原因: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染_____细胞。
Ⅱ.主要传播途径:_____传播、_____传播和母婴传播。
Ⅲ.预防措施:①采取安全的性行为;②避免注射吸毒;③接受检测并积极治疗HIV等性传播感染;④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⑤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等。
62.过敏原
引起④________的抗原物质叫作过敏原。如: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宠物的皮屑、羽毛、棉絮等。
63.预防过敏反应的措施
(1)预防原则:找出过敏原,________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2)防治方法:脱敏治疗,苯海拉明等药物治疗。
64.器官移植:
面临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组织相容性抗原:每个人的细胞表面带有的一组与别人不同的_______,也叫__________,简称HLA。
(2)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65.免疫抑制剂,如类固醇和环孢霉素A等,可以使_____受阻,从而使免疫应答____,大大提高了异体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66.器官移植难以成活,主要原因是外来器官对接受移植的人体来说是_______。
67.疫苗定义:通常是用_____的或_____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68.免疫学的应用包括⑬___________、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
69.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常用方法有:①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小,并且最好是在_______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②____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沾蘸一下(约5 s),深约1.5 cm即可。
70.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____________。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具有分裂能力的分生组织,成熟的叶片等部位也能产生生长素,但产生的量很少。
71.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________的特性;植物的向光性和茎的背地性只体现了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72.在胚芽鞘中:生长素产生的部位:_____________(有光无光都产生生长素,光照强弱不影响生长素产生的量)。生长素作用部位:__________________。感光的部位:______________。弯曲的部位:__________。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73.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另类解释: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有些植物受到单侧光照射后,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的_____含量基本相同,而向光面的_____却多于背光一侧。
7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_____(但要注意,吲哚乙酸是小分子有机物,不是蛋白质)。
75.达尔文实验证明_____,推测_____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下面。波森詹森实验证明_____。温特实验证明_____。
76.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______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________的微量有机物。
77.(1)___________已被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其能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一般来说,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____等方式实现的。
78.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某种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控制。
①生长素主要促进______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______的分裂,二者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
②在调控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______萌发,脱落酸______萌发,二者作用效果______。
③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______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会反过来______生长素的作用。
(2)决定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是激素的相对含量:
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______,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形成______。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相对含量对植物组织培养中根、芽分化的影响: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有利于______的分化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利于______的分化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有利于___________的形成
(3)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___________。
79.赤霉菌可以合成_____,水稻感染赤霉菌后,引起_____。
80.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_____、_____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在根本上,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_____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81.用_____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_____。
82.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______、______、效果稳定(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在植物体内没有现成的分解这些物质的酶,因此作用时间长,效果较稳定)、作用时间不受限制等优点。
83.从分子结构看,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两大类:①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②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______。
84.植物激素间相互作用的特点:
①与浓度关系: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如黄瓜茎端脱落酸与赤霉素比值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________。
②调节顺序: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________。
85.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_________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构成的网络。
86.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对____的感受是通过体内一类富含“淀粉体”的细胞,即____细胞来实现的。
87.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
(1)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的网络。
(2)植物细胞里储存着_________,但是某个细胞的基因如何表达则会根据______作调整。
(3)激素作为__________,会影响____________,从而起到调节作用。同时,激素的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也受到_________的影响。
(4)在个体层次,植物生长、发育、繁殖、休眠,实际上,是植物响应环境变化、调控基因表达以及激素产生、分布,最终表现在__________水平上的变化。
88.光做一种__,_____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89.重力
(1)重力是调节植物_________和形态建成的重要环境因素。
(2)重力作用的原理:植物的根、茎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可以将_________信号转换成运输_________的信号,造成_________分布的不均衡,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
90.植物能够对光作出反应的原因:植物可以感知_________。植物具有能够接受光信号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是其中的一种。光敏色素是一类_________,分布在植物各个部位,其中在_________的细胞内比较丰富。
91.在个体层次,植物生长、发育、繁殖、休眠,实际上,是植物响应环境变化,调控_________以及激素产生、分布,最终表现在_________和_________水平上的变化。
92.温度
(1)温度可以通过影响_________、植株生长、开花结果和叶的衰老、脱落等生命活动,从而参与调节植物的_________。
(2)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基础填空
1.体内细胞可以直接与____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2.内环境与____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____、____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3.渗透压
①概念:指溶液中____对____的吸引力。
②决定因素: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____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____,对水的吸引力____,溶液渗透压____;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____,对水的吸引力____,溶液渗透压____。
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的含量有关。
④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有明显优势的是____和__,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和__。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0.9%的生理盐水是血浆的____溶液。
⑤组织水肿原因分析
组织液浓度____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____,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组织液积累增多,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4.体液:生物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____,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____(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__(存在于细胞外,约占____),主要由__、____和 ____组成。
5.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类似内环境稳态的特性
(1)_____: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
(2)_____: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等。
(3)_____:心脏活动的稳态(血压、心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
(4)_____: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存在稳态等。
6.内环境的稳态
(1)含义:正常机体通过_____作用,使各个_____、_____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
(2)实质:内环境的每一种_____和_____都处于_____中。
(3)调节机制:_____调节网络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稳态会被破坏的原因:①_____;②_____。
(5)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_____。
7.完成下面的图解: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
8.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1)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2)神经纤维:神经元的长突起外表套有一层_____,组成神经纤维。
(3)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神经胶质细胞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_____倍,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神经元等多种功能;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_____。
9.外周神经系统
(1)脑神经:与脑相连,_____对,主要分布在_____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2)脊神经:与脊髓相连,_____对,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3)包含:
传入神经: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递到_____系统(感觉神经)
传出神经: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信息传输到相应_____,使机体对刺激做出反应(运动神经)
(4)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_____,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交感神经在_____的情况或_____的情况下最为活跃,这时候心率和呼吸频率都会增加。副交感神经在人体处于_____状态的时候最为活跃。
10.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细胞是可兴奋性细胞,它的特性是______。
11.神经纤维和神经
(1)神经纤维:轴突呈纤维状,外表大都套有一层______,构成神经纤维。
(2)神经: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____________,构成一条神经。
12.自主神经系统
(1)概念: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______,它们的活动不受______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2)分类: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意义: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________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_________环境的变化。
13.非条件反射:指生来就具有的_______反射。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反射:建立在___________的基础上,在生活过程建立起来的反射。是__________参与的高级神经活动,后天建立起来的_____________扩大了人或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14._____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____是指在__________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
15.反射活动实现需要____的刺激和____的反射弧,反射弧包括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_。
16.条件反射
(1)概念: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_而形成的反射。
(2)建立条件
①条件反射是在__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②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否则条件反射就会___________。
(3)条件反射消退的意义: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___________的参与。
(4)条件反射的意义
①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
②___________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17.条件反射建立的意义:使机体具有更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大大_______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18.神经冲动传到_________,突触小泡释放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与突触后膜的__________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改变使得突触后膜抑制或者产生_______达到一定的阈值,在肌膜上引起________,肌膜上的电位外正内负,变为__________ ,_______作用于肌纤维,肌肉____或作用于另一个神经元,产生__________ 。同时与受体结合的神经递质很快会被相应的_______水解或被重吸收到___________中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19.看图填空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______; 局部电流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______。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过程中,电流计的指针一般偏转___次,方向______。
20.情绪:情绪也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抗抑郁药一般都是通过作用于_______处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分泌量_______。抗抑郁症药物主要是神经递质的回收阻断剂,即阻断_________对神经递质的_______以_______其在_______中的浓度,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活动正常进行。例如有的药物可选择性的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回收,使得突触间隙中对5-羟色胺的浓度维持在一定水平,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活动正常进行。
21.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1)某些化学物质能够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其作用位点往往是_____。例如,有些物质能_____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速率,有些会干扰___________的结合,有些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
(2)兴奋剂和毒品等也大多是通过______来起作用的。
22.神经递质主要有_____、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_____、5 羟色胺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结合,引发突触后膜_____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_____。
23.经过突触的兴奋传递,递质是较小分子却未通过主动运输分泌,而通过_____的方式分泌,这样有利于_____兴奋传递的速度。
24.毒品: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________药品和_______药品。
25.传递特点
(1)特点:_________________传递。
(2)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e]___________中,只能由_____________释放,然后作用于____________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26.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1)_________是许多_____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_____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2)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
①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脑皮层通过______控制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_____程度,从而控制_____。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_____,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膀胱_____。
27._____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28.神经按功能分类:分为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传出神经又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____________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____________。
29.排尿不仅受到_____的控制,也受到_____的调控。
(1)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_____支配的:_____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_____兴奋,会使膀胱缩小。
(2)人之所以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_____。
30.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__和____。
①短期记忆主要与_____及_____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_____的脑区有关。
②长期记忆可能与____的建立有关。
31.学习是____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____、____和____的过程。
32.____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人类的____。这些功能与____某些特定的区域有关,这些区域称为____。
33.大脑皮层有_______个神经元,组成了许多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_______的部位,它除了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还具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34.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1)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
①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______的(左右_____、前后_____)。
②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________有关( )
(2)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躯体的运动受_______以及_____、_____等的共同调控,位于_____的_____中枢受到_____相应的_____中枢的调控(如图所示)。
35.斯他林和贝利斯实验(重在理解)
①假设:在____的作用下,__产生了一种____,随血流到达____,引起胰液的分泌
②实验验证过程。
设置对照组:排出稀盐酸、小肠黏膜自身成分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③实验分析:三组实验对照,说明小肠产生了一种____,随血流到达____,引起胰液分泌。
④实验结论:在____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____,引起胰液的分泌。
36.激素间的关系:
(1)_____作用: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都能提高血糖浓度。
(2)相抗衡:_____降低血糖浓度与上述三种激素的升糖效应之间相抗衡。
37.激素调节的概念
由___________或_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
38.人体血糖的正常含量一般是_____g/L,主要来源是_____,主要去路是_____。
39.激素一经靶细胞______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_______。
40.激素调节的特点
(1)通过_____运输。
(2)作用于_____器官、_____细胞。
(3)作为_____传递信息
(4)微量和_____。
41.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联系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__的调节。这种情况下,__调节可以看做__调节的一个环节。
(2)__所分泌的__也可以影响__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如缺碘),就会影响__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__,分泌过多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__。
总之,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__和__的调节。
42.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__。
注:细胞呼吸的实质是氧化分解___,释放能量,其中大部分能量以__形式散失,作为体内热量的来源,小部分能量储存在直接能源物质__中,用于__)。
43.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__调节;人和高等动物体内,__调节和__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但__调节占主导地位。
44.渗透压调节中枢在______,渴觉中枢在______。
45.在哺乳动物体内存在的激素作为一种信号分子,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也不为细胞的生命活动供能,但能起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作用,因此激素调节是一种重要的调节方式。请完成下表内容,以体现激素和靶器官或靶细胞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
46.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_______;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_______,这两道防线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_______;第三道防线主要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_______。这三道防线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实现_____________、免疫自稳和___________。
47.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在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都有作为分子标签来起作用的一组_______,病原体也带有各自的身份标签,免疫系统靠_________________来辨认它们的。
48.免疫活性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并发挥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物质。
种类:①抗体: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细胞因子:由淋巴细胞分泌,包括__________、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49.免疫系统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㉓_________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㉔_________、溶菌酶等,其中细胞因子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㉕_________等几类。
51.免疫器官的功能
(1)扁桃体:位于⑨_________部,左右各一,形状似扁桃,内含很多⑩_________,具有⑪_________功能。
(2)淋巴结:呈圆形或豆状,是⑫_________的地方,沿淋巴管遍布全身,主要集中在颈部、腋窝部和腹股沟部等处,能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
(3)胸腺:位于胸骨的后面,呈扁平的椭圆形,分左、右两叶。胸腺随年龄而增长,在⑬_________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退化。胸腺是⑭_________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4)脾:呈椭圆形,在胃的左侧,内含大量的⑮_________;也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
(5)骨髓:位于骨髓腔或骨松质内,是各种免疫细胞⑯_________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52.免疫细胞的功能:执行免疫功能,它们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其中B细胞、⑰_________和⑱_________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这些细胞统称为⑲_________。
53.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㉚_________都有防御作用。
54.免疫排斥主要是由_____细胞引起的,该细胞是在_____中发育成熟的。
55.细胞免疫
(1)概念:当病原体进入_____,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_____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_____细胞等参与。
(3)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新的_____。
(4)新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_____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5)靶细胞的去向:裂解后,可被抗体结合或被其他免疫细胞_____。
(6)记忆细胞的作用: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立即_____为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
56.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1)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离不开_____的辅助。
(2)体液免疫中产生的_____,能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而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要靠细胞免疫将_____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
(3)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_____构成一个复杂网络。
(4)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_____接触。
57.体液免疫
(1)概念:B细胞激活后可以产生_____,由于_____存在于体液中,所以这种主要靠_____“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2)B细胞活化需要的两个信号刺激:第一个信号:_____;第二个信号:_____。
58.下图表示机体首次和再次接触抗原时,免疫系统的协调配合,请在方框中填写相应的细胞名称,使图解完整。
59.自身免疫病:
(1)_________,就称为自身免疫病。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机理(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例):
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有一种抗原分子,与心脏瓣膜上一种物质的______________,当人体感染这种病菌后,免疫系统不仅向______发起进攻,而且也向_______发起进攻。结果,在消灭病菌的同时,心脏也受到______。
(3)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______,其中许多类型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60._____,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过敏反应。
61.免疫缺陷病
(1). 概念:由机体_____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2). 种类:由于遗传而生来就有免疫缺陷的叫作_____,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叫作_____,如艾滋病。大多数免疫缺陷病都属于_____。
(3). 典型实例:艾滋病
Ⅰ.原因: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染_____细胞。
Ⅱ.主要传播途径:_____传播、_____传播和母婴传播。
Ⅲ.预防措施:①采取安全的性行为;②避免注射吸毒;③接受检测并积极治疗HIV等性传播感染;④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⑤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等。
62.过敏原
引起④________的抗原物质叫作过敏原。如: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宠物的皮屑、羽毛、棉絮等。
63.预防过敏反应的措施
(1)预防原则:找出过敏原,________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2)防治方法:脱敏治疗,苯海拉明等药物治疗。
64.器官移植:
面临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组织相容性抗原:每个人的细胞表面带有的一组与别人不同的_______,也叫__________,简称HLA。
(2)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65.免疫抑制剂,如类固醇和环孢霉素A等,可以使_____受阻,从而使免疫应答____,大大提高了异体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66.器官移植难以成活,主要原因是外来器官对接受移植的人体来说是_______。
67.疫苗定义:通常是用_____的或_____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68.免疫学的应用包括⑬___________、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
69.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常用方法有:①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小,并且最好是在_______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②____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沾蘸一下(约5 s),深约1.5 cm即可。
70.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____________。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具有分裂能力的分生组织,成熟的叶片等部位也能产生生长素,但产生的量很少。
71.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________的特性;植物的向光性和茎的背地性只体现了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72.在胚芽鞘中:生长素产生的部位:_____________(有光无光都产生生长素,光照强弱不影响生长素产生的量)。生长素作用部位:__________________。感光的部位:______________。弯曲的部位:__________。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73.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另类解释: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有些植物受到单侧光照射后,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的_____含量基本相同,而向光面的_____却多于背光一侧。
7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_____(但要注意,吲哚乙酸是小分子有机物,不是蛋白质)。
75.达尔文实验证明_____,推测_____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下面。波森詹森实验证明_____。温特实验证明_____。
76.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______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________的微量有机物。
77.(1)___________已被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其能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一般来说,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____等方式实现的。
78.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某种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控制。
①生长素主要促进______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______的分裂,二者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
②在调控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______萌发,脱落酸______萌发,二者作用效果______。
③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______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会反过来______生长素的作用。
(2)决定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是激素的相对含量:
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______,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形成______。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相对含量对植物组织培养中根、芽分化的影响: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有利于______的分化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利于______的分化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有利于___________的形成
(3)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___________。
79.赤霉菌可以合成_____,水稻感染赤霉菌后,引起_____。
80.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_____、_____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在根本上,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_____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81.用_____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_____。
82.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______、______、效果稳定(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在植物体内没有现成的分解这些物质的酶,因此作用时间长,效果较稳定)、作用时间不受限制等优点。
83.从分子结构看,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两大类:①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②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______。
84.植物激素间相互作用的特点:
①与浓度关系: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如黄瓜茎端脱落酸与赤霉素比值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________。
②调节顺序: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________。
85.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_________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构成的网络。
86.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对____的感受是通过体内一类富含“淀粉体”的细胞,即____细胞来实现的。
87.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
(1)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的网络。
(2)植物细胞里储存着_________,但是某个细胞的基因如何表达则会根据______作调整。
(3)激素作为__________,会影响____________,从而起到调节作用。同时,激素的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也受到_________的影响。
(4)在个体层次,植物生长、发育、繁殖、休眠,实际上,是植物响应环境变化、调控基因表达以及激素产生、分布,最终表现在__________水平上的变化。
88.光做一种__,_____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89.重力
(1)重力是调节植物_________和形态建成的重要环境因素。
(2)重力作用的原理:植物的根、茎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可以将_________信号转换成运输_________的信号,造成_________分布的不均衡,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
90.植物能够对光作出反应的原因:植物可以感知_________。植物具有能够接受光信号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是其中的一种。光敏色素是一类_________,分布在植物各个部位,其中在_________的细胞内比较丰富。
91.在个体层次,植物生长、发育、繁殖、休眠,实际上,是植物响应环境变化,调控_________以及激素产生、分布,最终表现在_________和_________水平上的变化。
92.温度
(1)温度可以通过影响_________、植株生长、开花结果和叶的衰老、脱落等生命活动,从而参与调节植物的_________。
(2)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内分泌腺或
内分泌细胞
二激素
激素运输
靶器官或靶细胞
靶器官或靶
细胞的响应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1)通过___运输
(2)_______
(3)_____
胰岛A细胞
(4)_____
肝细胞
(5)____
(1)____
生长激素
几乎全身所有细胞
促进细胞生长
内分泌腺或
内分泌细胞
二激素
激素运输
靶器官或靶细胞
靶器官或靶
细胞的响应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1)通过___运输
(2)_______
(3)_____
胰岛A细胞
(4)_____
肝细胞
(5)____
(1)____
生长激素
几乎全身所有细胞
促进细胞生长
参考答案:
1.内环境
【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即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详解】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点睛】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外界环境 器官 系统
【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即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详解】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点睛】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 溶质微粒 水 溶质微粒 越高 越大 越高 越低 越小 越低 无机盐 蛋白质 Na+ Cl- Na+ Cl- 等渗 升高 降低
【分析】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详解】渗透压
①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②决定因素: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 ,溶液渗透压越低。
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④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0.9%的生理盐水是血浆的等渗溶液。
⑤组织水肿原因分析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降低,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组织液积累增多,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渗透压的概念、决定因素等内容,熟记其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4.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2/3 细胞外液 1/3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分析】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细胞外液又叫做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详解】生物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是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细胞外液是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点睛】本题考查了体液的概念,内环境的概念及理解,细胞外液即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5. 分子水平 细胞水平 器官水平 群体水平
【详解】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类似内环境稳态的特性
(1)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属于分子水平。
(2)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等属于细胞水平。
(3)心脏活动的稳态(血压、心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属于器官水平。
(4)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存在稳态等属于群体水平。
6. 调节 器官 系统 相对稳定状态 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动态平衡 神经—体液—免疫 一定限度的 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 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有障碍 必要条件
【详解】(1)含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2)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稳态会被破坏的原因: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有障碍。
(5)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 外周神经系统 脊髓 脊神经 传出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
【分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规律性应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感受器是连接神经调节受刺激的器官,效应器是产生反应的器官;中枢在脑和脊髓中,传入和传出神经是将中枢与感受器和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
【详解】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由脑和脊髓组成。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其中脑神经与脑相连,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脊神经有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和四肢,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外周神经系统按功能还可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包括支配躯体运动的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活动的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内脏的传出神经也叫自主神经,不受意识支配。自主神经又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因此1为外周神经系统;2是脊髓;3是脊神经;④是传出神经,5是自主神经系统,6是副交感神经。
8. 髓鞘 10-50 支持 保护 营养 修复 髓鞘
【分析】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
【详解】(2)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构成神经。
(3)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神经胶质细胞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的作用;在外周神经系统中,髓鞘主要是由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的,其包在神经纤维的外部与神经纤维共同构成一条神经。
9. 12 头面 31 躯干 四肢 中枢神经 器官 传出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紧急 压力大 放松
【详解】(1)人的脑神经共12对;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2)脊神经共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此外,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3)传入神经将接受到的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经过分析和处理,发出指令信息,再由传出神经将指令信息传输到相应器官,从而使机体对刺激作出反应;传出神经又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大脑可以通过传出神经随意地支配四肢运动。
(4)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 sympathetic nerve) 和副交感神经( parasympathetic nerve)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10.感受并传导兴奋
【详解】神经细胞是可兴奋性细胞,它的特性是能够感受并传导兴奋。
11. 髓鞘 一层包膜
【解析】略
12. 传出神经 意识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更精确 适应
【解析】略
13. 先天性 眨眼反射 婴儿的吮吸反射 非条件反射 大脑皮层 条件反射
【详解】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眨眼反射、膝跳反射、吮吸反射等;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条件反射扩大了人和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14. 反射 反射 中枢神经系统 反射弧
【分析】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详解】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反射活动需要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15. 适宜 完整 感受器 传入神经元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
【详解】发生反射需要满足两条条件,适宜强度的刺激和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其中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元)末梢及其所支配的器官和腺体。
16. 学习和训练 非条件反射 消退 大脑皮层 条件反射
【解析】略
17. 预见性 灵活性 适应性 提高
【解析】略
18. 神经末梢 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神经递质 特异性受体 小电位 动作电位 外负内正 动作电位 收缩 神经冲动 酶 突触前膜
【详解】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传递时,首先沿轴突传到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兴奋,突触小泡经胞吐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使突触后膜产生小电位,当电位达到一定阈值时,在突触后膜或肌膜上引起动作电位,,此时肌膜上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该电位作用于肌纤维,肌肉产生收缩,或电位作用于另一个神经元,产生下一个动作电位(神经冲动或兴奋)。神经递质在与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被相应的酶水解或被突触前膜重回收利用。
19. 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 相反 未兴奋部位传向兴奋部位 相同 2##两 相反
【详解】a、兴奋部位会与未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
b、局部电流从正点位流向负电位,在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局部电流方向是未兴奋部位传向兴奋部位。
c、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过程中,电流计的指针一般偏转2次,但方向相反。
20. 突触 减少 突触前膜 回收 增加 突触间隙
【解析】略
21. 突触 促进 神经递质与受体 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 突触
【解析】略
22. 乙酰胆碱 肾上腺素 特异性受体 电位 神经冲动
【解析】略
23. 胞吐 加快
【解析】略
24. 麻醉 精神
【解析】略
25. 单向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解析】略
26. 大脑皮层 低级 调整 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 脊髓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兴奋 排尿 缩小 缩小
【解析】略
27.大脑皮层
【解析】略
28.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解析】略
29. 脊髓 大脑皮层 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调控
【解析】略
30. 贮存 再现 神经元的活动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海马 新突触
【详解】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其中学习时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而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形成有关,其中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31. 神经系统 行为 习惯 积累经验
【详解】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32. 语言 听、写、读、说 大脑皮层 言语区
【详解】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大脑皮层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涉及人类的听、写、读、说等过程,这些过程与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有关,如例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等。
33. 140多亿 最高级 感知对外部世界 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语言 学习 记忆
【解析】略
34. 倒置 交叉 倒置 精细程度 精细正比 大脑皮层 脊髓 脑干 脊髓 低级 脑中 高级
【解析】略
35. 盐酸 小肠黏膜 化学物质 胰腺 化学物质 胰腺 稀盐酸 促胰液素
【分析】斯塔林和贝利斯在读到沃泰默发表的论文后,提出了完全不同于沃泰默的假设,并设计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不是受神经调节而是受激素调节。
实验组将稀盐酸和小肠黏膜混合研磨制得的提取液注射到狗的血液中,发现可以引起胰液分泌,但对照组直接将稀盐酸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则胰腺不分泌胰液,且只将小肠黏膜进行研磨过滤提到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则胰腺不分泌胰液,由此可以说明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可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详解】①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可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③三组实验对照,说明小肠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④实验结论:在盐酸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促胰液素,引起胰液的分泌。
36. 协同 胰岛素
【解析】略
37. 内分泌器官 细胞 化学物质——激素
【解析】略
38. 0.8~1.2 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
【解析】略
39. 接受并起作用 激素的动态平衡
【解析】略
40. 体液 靶 靶 信使 高效
【解析】略
41. 中枢神经系统 体液 神经 内分泌腺 激素 神经系统 脑 降低 升高 神经 体液
【详解】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联系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 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如缺碘),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分泌过多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
总之,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42. 氧化放能 有机物 热能 ATP 各项生命活动
【分析】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其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详解】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其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作为体内热量的来源,小部分能量储存在直接能源物质ATP中,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43. 体液 神经 体液 神经
【详解】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只有体液调节;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44. 下丘脑 大脑皮层
【分析】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
【详解】下丘脑存在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的中枢(即渗透压调节中枢)。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同时刺激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补充水分。而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会减弱。
【点睛】考查对水盐平衡的理解。
45. 体液 肾小管和集合管 促进重吸收水 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垂体
【详解】(1)动物激素是通过体液进行运输。
(2)(3)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4)(5)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
(6)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
46. 皮肤和黏膜 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免疫防御 免疫监视
【详解】人之所以能够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存活,是因为我们人体共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以上两道防线的特点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其特点是 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这三道防线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实现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
47. 蛋白质 细胞表面的受体
【解析】略
48. 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 免疫 蛋白质 溶菌酶 白细胞介素
【解析】略
49.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解析】略
50. 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 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详解】免疫活性物质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浆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溶菌酶等,其中细胞因子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几类。
51. 咽腭 免疫细胞 防御 淋巴细胞集中 青春期 T细胞 淋巴细胞 发生、分化、发育
【详解】免疫器官主要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和骨髓,它们的分布、结构及功能各不相同:
(1)扁桃体:位于咽腭部,左右各一,形状似扁桃,内含很多免疫细胞,具有防御功能。
(2)淋巴结:呈圆形或豆状,是淋巴细胞集中的地方,沿淋巴管遍布全身,主要集中在颈部、腋窝部和腹股沟部等处,能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
(3)胸腺:位于胸骨的后面,呈扁平的椭圆形,分左、右两叶。胸腺随年龄而增长,在青春期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退化。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4)脾:呈椭圆形,在胃的左侧,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也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
(5)骨髓:位于骨髓腔或骨松质内,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52.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详解】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它们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其中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
53.多种病原体
【详解】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称为非特异性免疫,特点为: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54. T 胸腺
【解析】略
55. 细胞内部 靶细胞 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 吞噬 分化
【解析】略
56. 辅助性T细胞 抗体 靶 信息分子 受体
【解析】略
57. 抗体 抗体 抗体 一些病原体 辅助性T细胞
【解析】略
58.
【详解】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辅助性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细胞因子,增强免疫功能,再由辅助性T细胞呈递给B细胞; (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2)反应阶段:辅助性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3)效应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效应。
59.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免疫系统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结构十分相似 病菌 心脏瓣膜 损伤 较高 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解析】略
60.某抗原引起机体产生的抗体,吸附于某些细胞表面,当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后,机体过度的反应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解析】略
61. 免疫功能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辅助性T 性接触 血液
【详解】(1)免疫缺陷病概念: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2)免疫缺陷病的种类:由于遗传而生来就有免疫缺陷的叫作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叫作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大多数免疫缺陷病都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3)免疫缺陷病的典型实例:艾滋病
Ⅰ.原因: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
Ⅱ.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62.过敏反应
【详解】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如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吃了海鲜而呕吐等,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这些过敏原过度敏感引起的。
63.避免
【详解】预防过敏反应的措施:
(1)预防原则:找出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2)防治方法:脱敏治疗,苯海拉明等药物治疗。
64. 免疫排斥、供体器官短缺 蛋白质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免疫抑制剂
【解析】略
65. T细胞增殖 减弱
【解析】略
66.异物
【解析】略
67. 灭活 减毒
【解析】略
68.免疫预防
【详解】免疫学的应用包括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
69. 遮阴和空气湿度 沾蘸
【详解】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常用方法有:①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小,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②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沾蘸一下(约5 s),深约1.5 cm即可。
70.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详解】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具有分裂能力的分生组织,成熟的叶片等部位也能产生生长素,但产生的量很少。
71.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植物的向光性和茎的背地性只体现了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72. 胚芽鞘的尖端 尖端以下的部位(伸长区) 胚芽鞘的尖端 尖端以下的部位(伸长区) 吲哚乙酸(IAA) 色氨酸
【解析】略
73. 生长素 生长抑制物质
【解析】略
74.生长素
【解析】略
75. 苗尖端与植物向光性有关 尖端是感光部位 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由苗尖端向下传递 苗尖中确实存在一种能够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
【解析】略
76. 产生部位 显著影响
【详解】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77. 油菜素内酯 茎、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 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 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
【解析】略
78. 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 细胞核 细胞质 促进 抑制 相反 促进 抑制 雌花 雄花 根 芽 愈伤组织 一定的顺序性
【解析】略
79. 赤霉素 恶苗病
【解析】略
80. 光照 温度 基因组
【解析】略
81. 赤霉素 α-淀粉酶
【解析】略
82. 原料广泛 容易合成
【详解】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特点。
83.生理效应
【详解】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具有与植物激素相似生理效应的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很多,从分子结构来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如吲哚丁酸;另一类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 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理效应,如NAA、矮壮素等。
84. 雄花 顺序性
【解析】略
85.激素
【解析】略
86. 重力 平衡石
【详解】“淀粉—平衡石假说”是普遍承认的一种解释重力对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这种假说认为,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体内一类富含“淀粉体”的细胞,即平衡石细胞来实现的。
87. 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 全套基因 需要 信息分子 细胞的基因表达 产生和分布 基因表达调控 环境因素 器官和个体
【解析】略
88. 信号 影响、调控
【解析】略
89. 生长发育 重力 生长素 生长素
【解析】略
90. 光信号 光敏色素 蛋白质 分生组织
【解析】略
91. 基因表达 个体 器官
【解析】略
92. 种子萌发 生长发育 温度
【解析】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经典填空(原卷版+答案解析),共4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种群密度,用标记重捕法估算种群数量过程中,种群数量特征包括,与种群数量有关的其他因素,种群的“J”形增长,种群数量的“S”形增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必修二经典填空(原卷版+答案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假说—演绎法,性状和相对性状,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必修一经典填空(原卷版+答案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共同点,显微镜的使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