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秀课件ppt
展开岑参,唐代边塞诗人。作品善于描写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与高适并称“高岑”。著有《岑嘉州诗》等。
唐朝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天宝十三载,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时写下了此诗。
边塞诗:唐代诗歌的一种题材,一般出自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和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或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从题目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这是一首咏雪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写的是送友人归京的场景。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北风铺天盖地能把白草吹折,塞北的天空八月就纷飞着大雪。·像一夜间忽然刮起了春风,千万棵梨树开满了花。·雪花飘进珠帘打湿了罗幕,狐皮大衣不保暖,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将军、都护的角弓冻得拉不开,铠甲冷得难以穿上。·沙漠纵横交错结了百丈冰,愁云暗淡无色万里凝滞。·中军帐里摆设酒席宴请归客,酒席上有胡琴、琵琶、羌笛演奏。·时过黄昏,纷纷大雪积满军营门,红旗冻僵在劲风中不再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分手时大雪已覆盖了天山路。·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行的蹄印。
1.这首诗前后侧重描写的内容有何不同?二者是如何完成过渡的?
·前部分写雪景,后部分写送别;·用“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完成了过渡。运用夸张的修辞,强调天气的寒冷,“惨”字为下文饯别酝酿气氛。
2.既然是送别,为什么要咏雪?二者有什么联系?
3.诗中的风雪有什么特点?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卷”和“折”写出风势之猛,“八月”说明下雪时间很早,“即”字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惊奇。这两句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梨花喻冬雪,以春景写冬景,抓住雪洁白、鲜润的特点,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开阔的胸襟。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用“狐裘、锦衾、角弓、铁衣”这些边塞将士身边的物品来衬托气候的寒冷。“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
这四句诗是怎样表现边塞地区气候特点的?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掣”字用得十分准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担忧。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不见”和一个“空”字,传达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临别之时、送别之后的雪景】
诗歌最后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七言古诗从塞外冰天雪地的绮丽风光着笔,通过对特殊环境的描绘,抒发了诗人雪中送友的深挚情感和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烘托出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壮烈情怀。
送 武 判 官 归 京
漫天大雪图(前10句)
描写边地奇异风光,抒发无限惆怅之情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卖油翁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1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卖油翁优质课件ppt</a>,文件包含12《卖油翁》pptx、《卖油翁》配套视频高手在民间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试讲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0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邓稼先试讲课课件ppt</a>,文件包含1《邓稼先》课件pptx、《邓稼先》课件配套视频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一说,读一读,瀚海雪景图,风雪送客图,译一译词句,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