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预测18 老经验,新问题(真题模拟+预测理由+写作指导+高分范文)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443974/0-170961400974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备考冲刺(热点+素材)(全国通用)
热点预测18 老经验,新问题(真题模拟+预测理由+写作指导+高分范文)
展开这是一份热点预测18 老经验,新问题(真题模拟+预测理由+写作指导+高分范文),共3页。
【作文真题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小长假,为了避开拥堵,很多人选择提前一天出行,结果是提前一天形成了拥堵。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预测理由】
表面上看,此则命题谈的是几乎每一个小长假都会出现的道路拥堵问题,细加分析则会发现其中蕴含的道理绝非只适用于道路交通这一领域,当下生活中的很多事都与之类似。
比如,多年以来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在升学上“避开拥堵”,便选择“不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超前学习。当大多数父母都这样去做时,学生们固然提前接触到了相关的知识,但并没有避开升学中的“拥堵”,而且是提前形成了“拥堵”。这跟当下流行词“内卷”的内涵相类。心理学上著名的“剧场效应”也与之具有相通之处。高考命题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多,此命题符合高考作文命题趋势。
这样的命题,可浅可深,可具体可抽象,可就事论事,亦可由此及彼,既有利于检测不同认知能力的考生的差异化思维与表达,也有利于拉开作文档次,选拔出优秀的文章。
【写作指导】
本则命题中的材料,属于具体的生活事件。写作此类作文时往往有两种思路:一种是采用时事评论的方式,始终围绕这一具体生活事件进行分析评价:另一种是以该具体生活事件为写作缘起,从这一具体事件中提炼出共性化的价值认知,然后在更宏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分析探究。两种思路并无高下之别,关键在于如何将事理解析透彻。
写作者无论选择哪一种思路,均需注意避免一个写作陷阱: 将探讨“提前一天出行,导致提前一天拥堵”这一论题偷换为探讨“拥堵”。而且倘若因此便彻底否定了事先规划与提前出行,则是一种错误。写作该论题的文章,决不能用简单的是非判断作结论而是要运用批判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展开探究。
【高分范文】
老经验已然解决不了新问题
刘潇然
当小长假的“超级拥堵”年复一年上演时,聪明的人便开始寻找突破口。于是,前一天“错峰出行”成为一种看似明智的选择,于是,提前一天上演拥堵“悲剧”也成必然。
提前一天“错峰出行”在既往一定获得过很多次的成功。当绝大多数人都依照传的作息时间安排出行时,提前一天出行的人便理所当然地避开了拥挤。可是当绝大多都开始埠前_天4行时,只有提前两天的人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提前。
那么,提前两天是否就是好方法呢?在今年的小长假中肯定是,明年或许就不是了。因为人们已经从今年的小长假中获得了这样的“经验”: 提前一天旧是超级拥堵,必须提前两天才行。以此类推下去,提前的天数就有可能由两天变成三天、四天
由此可以发现,仅依靠时间前置来获取预期的成果,虽能在一开始收获成功,却绝非长久之策。毕竟,对上班族而言,提前一天已经颇有难度,提前两天就近乎不可能了更何况无休止地前置时间呢?
换一种思维,或许能找到避免这超级拥堵的可行性方法:这些道路的拥堵,必然对应着另一些道路的车流稀少;这些目的地人山人海,必然对应着另一些空间的“地广人稀”。这样思考时就会发现,与其提前一天出发,不如提前数日做好多种行动预案,然后依据出行当日的具体路况灵活选择路径和目的地。如果我们将“提前一天出发”视作一种正向思维方式,则设置多种预案并灵活取舍,便属于一种逆向思维方式。此种思维的价值在于打破既有经验的束缚,用可行性方案追求价值的最大化。
在我们的认知思维中,“提前一天出发”属于被很多人接纳并采用的“好方法”俗语中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成语中的“笨鸟先飞”“天道酬勤”,现代农业中的反季节种植,当下教育中的“不输在起跑线上”等,都有“提前一天出发”的身影。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最初先飞的笨鸟、早起的鸟、反季节种植的瓜果蔬菜、早教的孩子,确实都在尘俗世界中获取过成功。症结只在于,这样的成功会转化为大众的共性化认知经验与具体行动,于是乎,所有的鸟都抢先起飞,所有的鸟都比赛着早起,所有的瓜果蔬菜都反季节种植,所有的孩子都竭尽全力参加各种辅导班,最终,大家都无限辛苦,又都无可避免地堵在前进的路上。当下社会中的热点词语“内卷”,说的就是这个。所以,当所有人的思维都在“进化”,“提前出发”已然成了老经验。
作为高中生,我们如何才能在我们的学习之路上避免“提前出发,提前拥堵”呢?我想,我们不必倡导提前一天出发,也不必完全拒绝提前一天出发,焦点只在于我们选择的路是否行人太多,我们想要拥抱的风景是否只是大众心目中的热点,而非最契合我们个性的景观。我们不能用他人的老经验来解决我们自己的个性化问题,而是需要依照自身的实际去行走。可
不过,最近流行一句话::“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以此类推,不去管老经验是否灵验,即使遇到了“拥堵”,把它当作前进路上独特的风景,也就跳出来了。正所谓,“问题不可解时,就去消灭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热点预测19 学会质疑(真题模拟+预测理由+写作指导+高分范文),共2页。
这是一份热点预测12 体育的力量(真题模拟+预测理由+写作指导+高分范文),共3页。
这是一份热点预测11 “争气机”(真题模拟+预测理由+写作指导+高分范文),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