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445227/0-17096513513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445227/0-170965135142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445227/0-17096513514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一、判断题(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跨经度范围最大的大洲。( )
2.中南半岛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
3.日本是西亚的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
4.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
5.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
6.日本山地面积狭小,沿海平原面积广大。( )
7.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季风气候显著。 ( )
8.世界最高的高原是德干高原。( )
9.马六甲海峡位于印度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
10.亚洲的地势起伏很大,具有四周高中部低的特点。( )
二、单选题(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1.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B.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C.西南以巴拿马运河与非洲为界
D.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大部分位于热带
读“亚洲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亚洲中部的主要地形是( )
A.盆地、平原B.丘陵、高原C.丘陵、平原D.山地、高原
13.亚洲地势特点是( )
A.南部高,北部低B.东部高,西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D.中部低,四周髙
14.受地形的影响,亚洲主要河流( )
A.均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B.均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C.大多数自北向南流入印度洋D.多数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序号与其气候特征的搭配正确的是( )
A.①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B.②终年高温多雨
C.③终年炎热干燥 D.④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16.图中序号与其住房、服饰等的搭配正确的是( )
A.①居住木屋,身穿毛皮服装,传统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B.②居住帐篷,身穿白色长袍,过着游牧生活
C.③居住窑洞,以马车为交通工具
D.④居住高脚屋,身穿和服
日本的富士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回答小题。
17.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日本多活火山的原因是( )
A.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交界处
18.日本火山多,分布广,受此影响的习俗是( )
A.赏樱花 B.泡温泉 C.练相扑 D.吃料理
读东南亚图,完成小题。
19.图中箭头所指的海峡是_____,该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B_____洋的海上通道( )
A.直布罗陀海峡;大西B.马六甲海峡;印度
C.霍尔木兹海峡;地中海D.英吉利海峡;北冰
20.该海峡北部的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地形崎岖、火山众多
C.南高北低,以平原为主D.西高东低、以高原为主
21.寒假里,家住青岛的李华一家准备到东南亚旅游,在出发前,对于寒假的旅行,李华一家准备不恰当的是( )
A.李华的妈妈准备了一瓶防晒霜B.李华爸爸带了几把伞
C.李华的奶奶买了一件新羽绒服送给李华到东南亚穿D.李华带了一件泳衣
读 “中南半岛略图”,回答以下小题。
22.漂流瓶顺澜沧江流到( )
A.伊洛瓦底江B.红河
C.湄南河D.湄公河
23.中南半岛城市大多分布在( )
A.河流沿岸地区B.东部地区
C.北回归线沿线地区D.北部地区
20世纪70年代,印度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政策开始推行控制生育计划,鼓励一对夫妇只要两个孩子。政府对不多于两个孩子的夫妇,在就业、教育、住房和医疗等方面给予照顾。据此,完成问题。
24.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其人口的特点是( )
A.人口基数大,政府控制增长速度效果明显B.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慢
C.人口在缓慢地增长,目前没有人口问题D.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25.下列关于印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形崎岖,中部高,南北低B.印度半岛南临印度洋
C.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D.恒河为印度的母亲河
26.日本的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多地震B.传统文化影响C.居民喜爱D.该建筑冬暖夏凉
27.在日本旅游时,不能实现的愿望是( )
A.雨林探险B.登富士山C.观赏樱花D.吃生鱼片
28.东南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下列旅游景点属于越南的是( )
A.仰光大金塔B.巴厘岛C.吴哥窟D.下龙湾
29.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六个地区,其中我国位于( )
A.南亚B.西亚C.东亚D.中亚
30.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 )
A.贝加尔湖B.里海C.苏必利尔湖D.黑海
三、双选题(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每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选对1个得1分,错选不得分,共10题,每题2分)
31.下列关于东南亚位置、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南亚位于亚洲南部
B.东南亚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C.东南亚范围主要包括印度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D.东南亚地区与我国山水相连,中南半岛就是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
32.东南亚成为世界上里要的热带作物产地的原因有( )
A.热量高、水分充足B.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C.种植历史悠久D.劳动力缺乏
33.湄公河和其他许多河流奔流在中南半岛的群山峡谷之中,向南流入海洋,构成了中南半岛壮丽的地表景观,这种景观的特征是( )
A.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B.平原辽阔,一望无际
C.丘陵广布,溪水北流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34.中南半岛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水流湍急,水能丰富B.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C.气候温热D.交通便利
读图“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35.关于亚洲地形地势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地表起伏不大
C.地形复杂多样D.以平原主,平均海拔低
36.关于亚洲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B.全部位于东半球
C.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北D.濒临三大洋
37.下列关于亚洲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
B.亚洲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C.亚洲西南以巴拿马运河与非洲为界
D.亚洲东面、南面被太平洋包围
读日本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38.日本本州岛的工业区多分布在沿海,与之无关的原因是( )
A.多火山地震B.森林茂密风景宜人
C.原燃料主要靠进口D.工业产品大量出口
39.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 )
A.日本海沿岸B.西部平原
C.太平洋沿岸D.濑户内海沿岸
40.下列关于印度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月盛行风来自于陆地,气流干燥
B.七月盛行风来自于海洋,带来丰富降水
C.一月盛行风来自于海洋,降水少
D.七月盛行风来自于陆地,带来丰富降水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每小题1分,共10分)
1、错误
【解析】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范围最大的大洲是南极洲。
2、正确
【解析】中南半岛地势特点:北高南低;地形特点: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故叙述正确。
3、错误
【解析】日本位于东亚地区,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故叙述错误。
4、错误
【解析】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5、错误
【解析】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不是印度。故其叙述错误。
6、错误
【解析】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领土南北狭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7、正确
【解析】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东西跨距最长,南北跨纬度最多的大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也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大洲。
8、错误
【解析】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德干高原位于印度南部。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约600米。故叙述错误。
9、错误
【解析】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不是位于印度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故其叙述错误。
10、正确
【解析】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和低平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而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所以亚洲地势起伏大;“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的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叙述正确。
二、单选题(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1、B
【解析】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A错误;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B正确;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C错误;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D错误;故选B。
12.D 13.C 14.D
【解析】
【12题详解】由图可知,亚洲的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故D正确。故排除ABC,故选D。
【13题详解】“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的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主要平原有西西伯利亚平原、印度河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等。故亚洲地势的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故C正确。故排除ABD,故选C。
【14题详解】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形的影响,亚洲主要河流多数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故D正确。故排除ABC,故选D。
【点睛】亚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和低平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而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
15.B 16.A
【解析】
【15题详解】
从图中可知,①在北极圈附近,终年严寒,故A错。②位于马来群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故B正确。③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故C错。④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故D错。故选:B。
【16题详解】
①地区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终年严寒,森林资源丰富,故①居住木屋,身穿毛服装,传统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故A正确。④地热带沙漠气候的居民居住帐篷,身穿白色长袍,过着游牧生活,故B错误。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居住窑洞,以马车为交通工具。故C错误。②地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居住高脚屋,故D错误。故选:A。
【点睛】识记各地区的气候以及不同的气候的特点,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7.B 18.B
【解析】
【分析】本题组考查了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其影响。
【17题详解】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由于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因此日本多火山地震,故选B。
【18题详解】
富士山山体呈圆锥形,山顶常年积雪,山坡森林葱郁,山麓瀑布、温泉和湖泊广布;受此影响的习俗是泡温泉,选项B符合题意。
19.B 20.A 21.C
【解析】
【分析】本题组考查马六甲海峡的位置特点、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东南亚的气候。
【19题详解】
图示箭头指的是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故选B。
【20题详解】
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故选A。
【21题详解】
东南亚地处热带,以湿热的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故带雨伞、泳衣和防晒霜有必要,带羽绒服没有必要。故选C。
22.D 23.A
【解析】
【22题详解】
澜沧江河源扎曲,发源于青海省,主干流总长度2139千米,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3题详解】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上。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南半岛的河流。
24.D 25.A
【解析】
【24题详解】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人口问题相对严重,该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遇到较大困难。由于印度政府人口政策是少生孩子,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增长速度效果不明显。故选D。
【25题详解】
印度的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北部为高大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即中部低,南北高,故A叙述错误,符合题意。印度半岛南临印度洋,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恒河为印度的母亲河。故B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印度与中国人口都具有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的特点;但两者有区别,前者人口结构比较年轻,后者人口老龄化严重。
26、A
【解析】
【详解】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频繁发生,人们可以感觉到的地震平均每天约有4次。地震频发,给日本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为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日本的传统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故A正确。故排除BCD,故选A。
27、A
【解析】
【分析】考查日本的环境特征。
【详解】日本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日本渔业资源丰富,日本居民爱吃生鱼片,BCD愿望都能实现,不合题意。日本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没有热带雨林气候,雨林探险愿望不能实现,A符合题意。故选A。
28、D
【解析】
【详解】东南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吴哥窟,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越南—下龙湾。所以A、B、C可排除,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是是东南亚旅游资源丰富,国家相应的景点,需识记。
29、C
【解析】
【详解】按地理区域把亚洲划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及东南亚六个区域,我国位于东亚,东亚还包括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依据题意,故选C。
【点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洲。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共同位于东亚。
30、A
【解析】
【详解】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最深处达1620米,蓄水量达2.3万立方千米,故A正确;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面积约为37万平方千米,故B错误;苏必利尔湖是北美洲五大湖中最大的一座淡水湖,故C错误;黑海与海洋相通不是湖,故D错误。故选A。
三、双选题(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每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选对1个得1分,错选不得分,共10题,每题2分)
31、D
【解析】
【详解】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以及马来群岛的大部分,故AC错误;东南亚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故B错误;东南亚地区与我国山水相连,中南半岛就是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故D正确。故选D。
32、A
【解析】
【详解】东南亚为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成为世界上里要的热带作物产地的原因有热量高、水分充足,故A正确;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故B错误;种植历史悠久不是热带作物产地的原因,故C错误;东南亚劳动力充足,故D错误。故选A。
33、D
【解析】
【详解】中南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中南半岛上的山脉,大多由北向南延伸,河流流向也大致是自北向南,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根据题意,故选D。
34、B
【解析】
【详解】水流湍急,水能丰富的地方,落差大,地势险峻,不适合居住,故A错误;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易于灌溉,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地区,也是城市与人口集中的地区,故B正确;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故C错误;交通便利是人为原因,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35.BD 36.CD 37.AB
【解析】
【35题详解】
由图可知,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表起伏大,以高原、山地为主,故AC正确,BD错误。故BD符合题意,故选BD。
【36题详解】
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主要位于东半球,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北,濒临三大洋,故CD正确,AB错误。故选CD。
【37题详解】
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面、南面被太平洋、印度洋包围,故AB正确,CD错误。故选AB。
【点睛】亚洲包括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的岛屿,陆地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38.AB 39.CD
【解析】
【38题详解】
日本城市和人口集中,有一定的消费市场,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工业主要分布在海运便利的太平洋沿岸,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这样便于原料和燃料的进口和工业品的出口,CD有关;工业的分布跟多火山地震和森林茂密风景宜人没有关系,故AB无关;根据题意要求选择无关原因的选项,故选AB。
【39题详解】
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这里靠近海洋,海运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的出口,CD正确;排除AB。根据题意,故选CD。
【点睛】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以山地、丘陵为主,沿海平原面积狭小,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的强国,但是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赖性十分严重,需要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所以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沿海地区海运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的出口。
40、AB
【解析】
【详解】一月盛行风来自于陆地,气流干燥,故A叙述正确,C叙述不正确;七月盛行风来自于海洋,带来丰富降水,故B叙述正确,D叙述不正确; 故选AB。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试范围,下列旅游活动,能在挪威进行的是,判断拉比的家乡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